首页 > 女性 > 情感 > 2020冷暖自知,龙应台的书我该怎么处理

2020冷暖自知,龙应台的书我该怎么处理


龙应台曾写到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因为成就感和尊严会带给你无限的快乐。


作为一个对文字有基本敏感度的人来说,如今我已经读不懂,这位女士所说的“成就感和尊严”是指什么,她的“无限快乐”是否得到满足,她在是否真的找到了“工作在心中的意义”。


在这个艰难的二月,龙女士突然抛出上面这段话,她对着灾难中的人们说因为你们“集体的语言贫乏、草率、粗糙、粗暴”,所以“集体的心灵”也一定“贫乏、草率、粗糙甚至粗暴了”。


来吧,看一下我们的集体:从武汉紧急戒备的那一天起,各地支援的物资人员就源源不断。我们知道,这次疫情是发生在武汉,现在那个城市的人民正代替着整个国家背负着所有压力,在安全地带的我们是幸运的,但从官方到个人,每个人都感同身受着。



特别是那些奔赴疫区的医护人员,白衣天使们从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就成了“白衣战士”。在这些人身上,我找不到所谓“贫乏、粗糙甚至粗暴。”请教一下龙女士,这里应该吊用您词库里什么样的形容词?可能的确有“草率”,这个草率是因为他们做出前往疫区的决定只用了一秒钟。


“战场”有多凶险,去路与归途有多漫长他们都清楚,但有一个词叫“义无反顾”。一秒钟他们是谁的妻子丈夫,是谁的爸爸妈妈,又是谁的儿子女儿,一秒钟之后,他们就只是拯救病患的医生。


在一个大事件里一定会有无数不同的声音,我们接受批评,我们认同自己的不足,并在弥补反省。一个人都不存在完美,更何况一个“国家”,但是,批评可以犀利却不能恶毒。


中国人大多没有明确的信仰,但大多又心存善念,我们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总说“人在做天在看”,我们没有天天诵读经文熟读教义,但“与人为善”是从父母的言传身教里学会的。但在龙应台那不到百字的所谓“文章”里,我看不到基本的“善”。


我不知道龙女士要怎么和她的孩子阐明自己所要表达的重点,写完后她会和儿子交流吗?她会把亲爱的安德烈拉过来并洋洋得意地品读,然后看着儿子的眼睛吗?想象不出这个画面。



《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这两本书十年前就买了,不否认她的文章在娓娓道来中带着些率性。只看文字的意义,我们有时候会不去考虑这个作者的主张,因此即使知道她的政治立场,《目送》目前依然在中小学的必读书单里,这是我们开放包容的态度。但再看她上文透露出来的情绪,是否,她对此并不以为然。


中国的语言有多么丰富, 不必吊书袋,比如“求同存异”这个常用语,只要说中国话都会立刻领会,用四个都能看懂的字,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一个可以展成长篇讨论的道理,这就是中华语言的魅力。



再看看“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为什么会出现吧,并非为了质疑日本友人的真情,实在是在非常时期时种种做法对比明显。而且做为一个有一定话语权的人,在发表言论前不求真不考证,就会出现这样让自己脸痛的结果。


她在一箱箱的物资上看到了日本人的修养,但老祖宗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的教诲她是否还记得。



在这场突发的卫生安全事件中,一直和我们关系最复杂的日本物资支援充分迅速,口号支援有抚慰人心的温度,隔着这些文字与图片,都能感受到日本朋友温婉的笑容。


我们虽然说的不同的语言,拥有不同思想体系,有着无数前世今生的纷争纠葛,但是在灾难面前,我们首先是人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否令人敬佩并不仅仅在国力上,更在于他的包容度。


面对海那边人民的无私,我们说“风雨同舟”“患难见真情”,我们后面也一定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有时候“善”是本分,是做为一个人的底线。


文字可以是武器,也可以是检验人心的镜子。文字教人思考,它的力量大于人类想象。有些人的狭隘在于,她只看自己想看的,只听自己想听的,然后以为这就是全部。中国的基建速度在这场疫情中又圈粉无数,那个岛上的很多人都看到了却闭上眼睛,全国上下每个人的全力配合,那些人也听到了,却捂紧耳朵。做为一个以“学识”自诩的人,我不知道,她是不是看到自己的局限性,并承认。我也不敢想像,做为一个所谓的“文化部长”她又能以怎样的心胸去引领那一方水土的人民。


意见相左并不是坏事,差异性时时刻刻都存在。但中国人,始终是同宗同族,我们说着一样的文字,沿袭着几千年的文化思想,这个并不是某些人甩甩袖子就能脱离。


我会在愤怒的同时还感觉难过,是因为,曾经我被那些文字感动过,虽然后来束之高阁,但今天不再有不舍了。


关于这两本书,我再想想,应该怎么处理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326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