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情感 > 换个角度,放过孩子,也放过自己……

换个角度,放过孩子,也放过自己……

作者:一千零一(爸妈精读主创)

有个老太太,多年来一直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斑点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老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顿时整个世界都明亮了,对面太太洗的衣服也变得干干净净了。

这位老太太一直透着她的灰渍玻璃看对面邻居,并用她看到的事件伤害别人。她看到的只是别人的问题,却不曾发现这竟然是因为自己带着“有色眼镜”看到的问题。

我们在嫌弃别人前应擦亮自己的心灵,不要让灰尘蒙住我们的心灵,挡住我们的眼睛。这样我们才能正确的看待事物。

同样的事情也经常发生在我们对孩子的身上。

我们常常用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孩子,这也会导致结果与我们的期待背道而驰。所以不妨试着收起我们的有色眼镜,用平常心等待孩子慢慢长大……

换个角度,多点理解

爱因斯坦家的住房周围有花园,他经常一个人长时间地蹲在花园角落的灌木丛里,用手抚摩着小叶片或者凝视着匆匆跑动的蚂蚁。他很小就喜欢冥想,想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一次,在河岸野餐时,一位亲戚说,小爱因斯坦很严肃,当其他的孩子都在互相玩耍、逗乐时,他却独自坐着看湖的对岸。

母亲深情的为自己的孩子辩护:“他是沉静的,因为他在思索。等着吧,总有一天他会成为一个教授!”

正是因为有了妈妈的理解和支持,爱因斯坦才有了沉静思考的时间,更因为妈妈善于发现他的优点,让他有信心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

在今天看来,我们也应感谢这位母亲。因为有了当年的理解与支持,才可能有今天的相对论。

换个角度,多点沟通

前两天,洋洋幼儿园开运动会,其中一个项目要求洋洋爸和他一起参加比赛,孩子要坐在爸爸身上,然后爸爸靠手脚撑地走来回。

洋洋第一个开始,刚开始还坐爸爸身上,爸爸开始往前挪动时,他不愿意参加了,妈妈过来劝也劝不住。

这时旁边奶奶来了句:这孩子太胆小了。爸爸在坚持完成比赛后,气得像泄了气的气球。旁边的妈妈也伤心了,虽然不愿别人说自己孩子胆小,但也觉得自己孩子做得不太好。

后来妈妈轻轻的问到:“宝宝,刚才不愿配合爸爸,是不是因为有点害呢?”宝宝略带委屈点头说“嗯”。

从孩子的角度分析,他并不知道要做什么,我们事先也没有告诉他要做什么,突然让他坐爸爸身上,然后开始比赛。因为他没有经历过,没人告诉他怎样比赛,所以在我们看来稀松平常的事,在他看来会害怕,害怕就会不配合。

换个角度,发现其实不是宝宝胆小,是我们把他当成大人来要求了,忘了他是孩子,忘了他需要呵护和成长。

换个角度,多点陪伴

英国教育家夏洛特·梅森说:“很多父母总是终日奔忙,从来无暇顾及孩子。当他们终于有一天想要好好关心孩子的时候,发现竟然无法与孩子进行沟通,父母对于孩子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小孩不笨2》里,小男孩杰利为了让爸爸看自己的演出,跟爸爸沟通不成,跟妈妈沟通也不成,后来听爸爸跟别人讲电话说爸爸一个小时500块,于是产生了用钱买爸爸1小时的时间,去看他的演出的念头。

电影里的爸爸妈妈都是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但对孩子的陪伴却很少。

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常常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往往着眼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而疏于对孩子的陪伴。

正是因为疏于陪伴,孩子对我们关上了门,成长中的问题也不愿跟父母讲,所以才会有像成才和汤姆那样误入歧途的孩子。

因为在家他们感受不到的尊重,理解,包容,欣赏,在哪里可以感受到。

换个角度,少点比较

周末和朋友一起吃饭,洋洋和佑佑坐在一起。我家洋洋中午没怎么吃饭,所以晚餐时很饿,自己乖乖的吃饭。佑佑妈在餐桌上一直批评佑佑,你看人家洋洋怎么吃饭的,看看人家的餐桌礼仪。

在孩子的问题上,父母常常会将自家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相比较。小时候比别家的小孩长高了,长重了,自家的孩子怎么还没长,又会是一番焦虑。接着会逼着孩子多吃饭,逼着孩子早睡觉。最后搞得两败俱伤。长大点会比孩子成绩好不好,所以有了别人家的孩子的称呼。

我们应安静下来,不要盲目地把自家孩子跟别人孩子相比较。要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育规律,而不苛求咱孩子比别家孩子瘦了矮了,吃少了。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应当考虑到儿童天性的差异,并且促进独特的发展,不能也不应使一切人都成为一模一样的人,并教以一模一样的东西。”

比来比去,孩子反感,家长也累。所以放过孩子吧,也放过自己吧。别再关注别家孩子的优点,多放点心思在自家孩子身上,多找找自己孩子的优点,这样你会越来越开心,家庭氛围也会越来越温馨。

当父母的对孩子的比较挑剔变成了对孩子的欣赏,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优秀,自己越来越开心,也越来越轻松。

放下挑剔,也放下焦虑。



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时间,让他慢慢长大。也许小宝宝心里还在轻轻地诉说:爸爸妈妈,别着急,等等我,等我慢慢长大。

作者简介:一千零一,富书专栏作者,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一个生活的思考者,笔尖的记录者。愿做灵魂深处的文字修行人。本文首发爸妈精读头条号,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310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