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情感 > 强大不是守护自尊,而是抛开自尊,死要面子活受罪,都是吃饱撑的

强大不是守护自尊,而是抛开自尊,死要面子活受罪,都是吃饱撑的


这人一但步入中年,不知不觉听的俗语多了,忽然有些佩服老祖宗们的大智慧,他们在生活中总结经验,用乐观积极的态度过完一生,还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脍炙人口的话语,简单短小的俗语教会了我们很多人生哲理。

中国人特别爱面子,甚至有人认为面子比命还重要。面子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方式,还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什么是脸面?一个干大事的人我想他们从来不要脸,他们可以把脸皮可以撕下来扔到地上,踹几脚,扬长而去,不屑一顾。

华为任正说,只有不要脸的人,才会成为成功的人,为了面子坚持错误是最没有面子的事情。

在中国为了面子而丢掉性命的也大有人在,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在乌江边自刎而死的项羽。兵败之后,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自刎而死。

当然也有不那么“爱”面子,甚至“不在乎”面子的。大家都知道,史玉柱、俞敏洪、严介和、陈天桥他们是超级富豪,但没有谁知道这些创业者们是怎样成为超级富豪的,没有谁知道他们在成为超级富豪的道路上,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忍受了多少别人不能够忍受的屈辱和痛苦。

新东方的校长俞敏洪就吃尽了面子的苦,《中国青年报》记者卢跃刚在其著作《东方马车——从北大到新东方的传奇》一书中,详细记录了俞敏洪的创业经历,其中有许多关于俞敏洪创业经历的故事,至今读来,仍令人落泪。

书中记述了俞敏洪的一次醉酒,事情缘起于新东方的一位员工被竞争对手用刀子捅伤的事件。为了处理这件事,俞敏洪请一个刚刚认识的警察朋友,托他请刑警大队的一个政委出来“坐一坐”。

因为俞敏洪不会说话,只会喝酒;也因为内心不从容,光喝酒不吃菜,喝着喝着,俞敏洪就失去了知觉,钻到桌子底下去了。

老师和警察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了两个半小时才活过来。医生说,换一般人,喝成这样,就回不来了。那天,俞敏洪喝了一瓶半的高度五粮液,差点喝死。

他醒过来喊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干了!”学校的人背他回家的路上,一个多小时,他一边哭,一边撕心裂肺地喊着:“我不干了!——再也不干了!——把学校关了!——把学校关了!——我不干了!”

他不停地喊,喊得周围的人发憷,哭够了,喊累了,睡着了,睡醒了,酒醒了。下午7点还有课,他又像往常一样,背上书包上课去了。

眼角的泪痕犹在,该干的事却不能不干,按俞敏洪自己的话说,不办学校,干吗去?

俞敏洪还有一件下跪的事,在新东方学校也是人尽皆知。他的母亲不顾众人反对将俞敏洪的姐夫招来新东方做事,先管食堂财务,后管发行部。

因为某些原因,有人将俞敏洪姐夫的办公设备搬走了,俞母大怒,在学校破口大骂。这位新东方学校的校长,万人景仰的中国留学“教父”,当着大伙儿的面儿,“扑通”给母亲跪下了。

见证此事的王强事后回忆说:“我们期待着俞敏洪能堂堂正正从母亲面前走过去,可是他跪下了,顿时让我崩溃了!人性崩溃了,尊严崩溃了,非常痛苦。”

一个外人看见这样的场景尚且觉得“崩溃”,觉得“非常痛苦”,那么,作为当事人和下跪者的俞敏洪内心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俞敏洪还有许多传奇般的经历,真要说起来,用他的话说,能说上好几年。

实际上,面子是人生中的第一道障碍,聪明的人决不做“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过分爱面子,就会失去机遇,把自己看得太重的人,很难做成大事。

要干大事就不能把面子看得太重。那些改革开放初期致富成功的人,就是因为摘掉了虚荣面具,才走上了成功之路。

有一大部分富豪都是从“破烂王”和“臭皮匠”干起而发家致富的,敢做“破烂王”、敢做“臭皮匠”的人,本身就具有与常人不一般的人生观、价值观。

肉体上的折磨不算什么,精神上的折磨才是致命的。如果有心自己创业,一定要先在心里问一问自己,面对从肉体到精神上的全面折磨,你有没有那样一种宠辱不惊的“定力”与“精神力”。

有些时候,顾及脸面最后可能会导致诸事无成。很多海归人士、政府官员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员,在创业时成功的概率很低,原因则在于他们太要脸,太好面子。

我们要做一个务实的实践者,要拿出干大事不要脸、不怕丢脸的勇气来。

所谓的不要脸,就是不要把自己当回事,这个社会不是要你的脸,这个社会是要你的智慧和能力,要看你的实际成就的。闯出来了,成功了,才有脸,否则没有谁会在乎你的面子、你的脸。

面子是什么?面子是人们为了逃避某种责任的借口。面子靠什么支撑?如果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有面子又有什么用?只要不违法,发家致富任何时候都不丢人。

说到底,面子的问题其实都是人们观念的问题,只要自己勤奋努力,正规经营,没有什么值得多虑的,面子在创业理想面前显得是如此渺小,因此不必大惊小怪。

俗话说:“死要面子活受罪”。你若是不想活受罪,就要放下思想包袱,全力以赴来做事,只要你有目标,立场坚定,就能走向创业的成功大道。

事业做不好,再华丽的面子也都是虚的,事实最有发言权。因此,创业者要放下顾虑,放下面子,大胆朝前走。

盛世难逢,市场残酷,创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提高自己的素质,撇开面子拿出勇气来干出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是每一个创业者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

行动是最好的见证,放下面子,挫而愈坚,辉煌就在你前头。

说句实话,一个人如果你不挑一下担子就不知道自己要承担多少责任,不试着做一件事就不知道这条路有多难走,确实是这样的。

前半句,事实上它有两层意思:一来是说没有身兼其职,不知道得承担多大的风险,只是一味地说说而已,要学会换位思考,体谅别人的辛劳。有句这样的话“不明白任何事就劝你大度点的人,要离他远点,雷劈会连累你!”就是在说那些不问发生了什么事就让你宽容大度的人,他们站着说话不腰疼,记得远离。

二来是在说一个家庭。为人子女的时候往往体会不到父母的辛酸苦辣,只是觉得他们爱操心爱啰嗦,可一旦我们做了父母就能体会到以前父母的内心了,孩子不听话嫌你烦的时候,该是多么得心痛,尤其是对待家庭的这份责任是十分重大的。

再看看下半句“不走长路不知远”,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家赚钱的方式越来越多,不乏有人是一夜暴富或者中了大奖,人人都想要“天上掉馅饼”砸到自己,但现实是大家只看到了表面的光鲜却不知背后的苦楚。若是你真正走上那条路,说不定你就会埋怨这条路又累又苦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做事情你不亲自体验一下,就不知道有多难,不担起责任就不知责任有多重,不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过去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说穷是前进的动力,于是穷人的孩子应该很懂事,从小目睹父母的辛劳、体验生活的困苦,得知"热爱生活"的道理,有着奋斗与吃苦的自觉。

从小就在艰难的生活中成长,能更多的理解生活的不容易,会懂得努力的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更早锻炼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成为栋梁之才,才能致远任重。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向往着走一条直坦、通畅的人生路,一帆风顺,万事如意。但人生具有不确定性,未来不可预测,并非我们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这种想法只不过是人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现在好多人都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没有一点责任感。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

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与挫折是难免的,但他们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勇敢坚持。生命追求的是一种高的境界,只有经历了人生的“弯道”,我们距离成功才会更近,才会走向别有洞天的世界。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大道,不能一味地羡慕别人。老祖宗通过这句俗语就是告诫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说句心里话,一个人真正的变强大,不是因为守护着自尊心,而是抛开自尊心的时候。

莫言作为我国的第一位获得诺贝文学奖的文学家,其小说具有十分鲜明的语言特色,这些极具个人特色的语言,体现在他作品中的方方面面,例如: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以诙谐幽默的语言,感官化、变异化的语言以及自然的抒情技巧,等等,辅以多种特色的融入,使得莫言小说的语言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再加上其作品中融入了本土的口语,极具现实主义,这也为他的小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

莫言写作的个性特征体现在他的写作手法奇谲多变,富有艺术令人惊异的艺术魅力。与此同时,莫言的所有作品都是以口语化,本土化,现实化的语言和肆意不羁的文字写出了他笔下的复杂的社会状态,写的是纷繁迷乱、众生之象,同时也是抨击、是讽刺,借以引起人们的深思,也正是莫言小说中这种语言文字的出现,逐渐形成了莫言作品中独特的审美风格。

莫言用对话的方式以对抗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权威语言的一元真理性,同时描绘了民间的生机盎然,以这种形式,他批判了僵化顽固的语言观念,还原了民间乡野被遮蔽的现实。也正是因为这样,莫言才凭借着他独具一格的写作风格在万千小说家中脱颖而出,备受人们的追捧。

莫言曾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这样说道:“所谓自尊,面子,都是吃饱了之后的事情。”众所周知,我国自古都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说法,宁死不屈的道德底线,朱自清直至饿死也没有接受美国的救济粮,而莫言作为一代文学大家,又为何会说出如此与我国长久以来的道德相左的语言呢?

莫言在文章中调侃了自己因为吃人嘴短忍辱负重半辈子的事情。在文中,正逢着酒酣胸胆尚开张时,气氛尚好,莫言吃得有些忘形,凶相毕露,丝毫不顾形象。但接下来在饭桌上的一句话让莫言刚被食物温暖的肚子给凉透了,他为此后悔莫及。懊悔自己为什么不去干脆的下馆子,想吃啥吃啥,想咋吃就咋吃,吃得个什么凶恶相都没得人会来管。

回到家后,他把自己受到的委屈讲给了他的母亲,莫母听后安慰他说:“命中该受什么,总得受着的。”接着又讲了自己在60年代因为偷马粮被打得爬回家的经历,还说着:“你受这点委屈算得上什么委屈?娘分明地看到你一天比一天胖起来了,不享福,如何胖?”莫言听了这席话仔细思考了一番后,渐渐心平气和,“是啊,所谓的自尊、面子,都是吃饱了之后的事情,对于一个饿得将死的人来说,一碗麻风病人吃剩的面条,是世间最宝贵的东西。”

事实也确实如此,并非所有人都是那伟人圣贤,因着气节和坚持,直至饿死不吃嗟来之食,这就是用自尊为难自己,这难道不是极为奢侈的吗?现如今能养活自己,本身就已经是一件自尊而体面的事情。没有自尊心固然不可取,但最为可怕的不是没有自尊心,而是将自尊心看的过为重要,从而失去方向。

自尊心太重,其实就是内心过于敏感且意志薄弱的表现,一般而言是经不得一点挫折,同时性子又太过高傲,难道这种状态就是人们所想追求得自尊吗?显然,这并不是。毕竟,一个人高傲的资本,并不单单是他的自尊,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创造的价值。《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说到:“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成就以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尊。毕竟没有实力的尊严一文不值,更不会让你变得强大。”社会的生存法则十分的简洁明了,不过是适者生存罢了,因此,我们要做的不是保持那高傲的自尊,而是有随时放下自尊的决心。

中国有句老话:“死要面子活受罪”。在必要的时候还死端着那点可怜的自尊心,从而机会一点一滴从指缝间溜走,木已成舟后再来后悔,已然是太迟。人生的确需要自尊,在生活中自尊心也是必不可少的存在,但千万别让过度的自尊害了自己。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提到过:“在大多数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一种依赖性自尊。这种自尊由他人决定,能力感来自于与其他人的比较,需要通过外界的认同和赞美从而来找到获得感。同样的,一旦赞美变少,就马上陷入自卑的漩涡,否定自己。”也正是因为如此,这种过度的自尊心很明显已经成了一种过度自卑或是自负的表现。

那么,人们不论何时都应该抛弃自尊心吗?显然,这是对“拿自尊为难自己”的一种曲解。自尊心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程度或深或浅,这对每个人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若是自尊心过于强烈,会使得自身活在他人的评论中,很显然这很容易让人崩溃,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会让人更容易感到挫折的痛苦

相反的,若是一个人随时随地都没有“自尊心”的概念,甚至是到了随时能抛弃自尊心的地步时,如此状态下的人更容易做出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更有甚者会去做出违反法律道德的事情。莫言所说的“拿自尊为难自己”,指的是在必要的时候,放下那高高在上的自尊心,在特殊的时候,自尊心不过是给了别人羞辱的理由。如果在总是放不下自尊心,那么不论是在什么时候,总是会受到来自他人的无情践踏。自尊的存在,不应该将其高置云上,也不该将其弃之如敝履,而是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历史上也并不缺少为了守护自己高傲的自尊,从而将辛苦创立的事业抛弃的例子,譬如一方霸主的项羽,为了自己的自尊,兵败垓下之后,不肯东渡乌江,嘴里说是:“无颜见江东父老”,更多的却是因为放不下自尊,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受了挫折,没了东山再起的决心和毅力,最终被刘邦率的兵马追上,落了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听着着实是可歌可泣,然而却又带着点荒谬可笑。刘邦懂得放下自尊、放低身段,他的忍常人之所不能忍,使得他成就了伟业,最后成为了汉高祖。一生一死,一成一败,充分说明了对自尊心的定位,或许就能决定一人的成败生死。

而在现如今的快速发展的社会之中,我们要做的不是掩饰差距,而是承认人与人之间所存在的差距。人与人之间是生来便存在着差距的,这是无法否认的。譬如说,在城市的学生所能拥有更好的教学资源的概率是比教育落后地区的学生大的。正因如此,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认识到差距的存在、承认差距、进而不断缩小差距,让自己不断增值,而不是嘴边永远挂着“人人平等”来安慰自己,期待着所有人用着相同的态度来对待你。

人生在世几十年甚至百年,“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呢?人无完人,就算存在着完美的人,也避免不了背后有着冷嘲热讽的语言。不论己身“吃相”好看也罢,愚蠢也罢,他人总是会有着褒贬不一的看法,这会伴随在每一个人的身侧,直至死亡,甚至是死亡之后,所以,在必要的时候这些自尊丢了也就罢了,没必要太过在乎他人的看法,不然就总觉得世间没有“正确”二字,也找不见答案了。

自走自的独木桥,他过他的阳关道,哪去管那些风言风语强加的“自尊”,别是到了最后自己用那“自尊”来为难了自己。

为人处世,首先应当提倡豁达大度的胸怀。气量和容人,犹如器之容水,器量大则融水多,器量小则融水少,器漏则上注而下逝,无器者则有水而不容。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气量宽宏,能够容人。

对付奸邪小人,给他改过自新,改邪归正的道路,也是豁达大度、宽厚待人的方式。如果把小人逼得毫无退路,他们就会破釜沉舟,狗急跳墙,反戈一击,这样往往是极为致命的。

俗话说:“人怕破脸,树怕扒皮。”人做了坏事,如果被戳穿了,被逼到了绝路,就可能会干出更多意想不到的坏事,甚至危及自身,所以处理事情,懂得给对方留有余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用宽恕来感化他。

南北朝时有位著名的隐士叫范元琰,他住在吴郡钱塘(今天浙江杭州),他家中生活贫困,只能以种植园艺和卖蔬菜为生,有次外出散步,突然看见有人在偷他家蔬菜,范元琰马上调头,转身跑回家。母亲问他出了什么事,范元琰如实回答,母亲问小偷是谁?范元琰回答说:“刚才我之所以跑回家,就是因为担心小偷看见我而感到羞耻,日后没脸见人,现在我说出小偷的姓名,希望你不要泄露出去。”于是,母子俩从来都没有把这个小偷的姓名说出去,还有一次有人游过河来,偷他家园中的竹笋,范元琰不仅不抓小偷,反而伐木架桥,让小偷顺利过河。从此以后,小偷们都感到非常羞愧,一乡之中再也没有偷窃之事发生。

人人都有可能会犯错误,倘若犯了错误之后,不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就会激化矛盾,如果我们能不计较他人的过失,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或许在宽容的背后,还能收敛一颗顽劣的心。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几个好人和小人,这是不可避免的。要想铲除杜绝那些邪恶奸诈的小人,就要给他们一条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路径。如果使他们投无路,无立锥之地的话,就好像堵塞老鼠洞一样,一切进出的道路都堵死了,那么一切好的东西也都被咬坏了。宽待奸邪小人并不会让自己损失很多,最重要的是超越自己,化解剑拔弩张的矛盾冲突,将暴风骤雨化作春风细雨。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靠近你,但他不一定能走进你的心;谁都可以看见你肌肤表面的伤,但他却无法感受你心底深处的痛。

任你是心如刀绞、痛不欲生,那也仅仅是你自己个人的事。面对你愁眉苦脸的痛苦表情,也许会有人对你表示同情,或许会有人说你就是矫情。但你永远都不要去指望别人能够感同身受,更不要幻想别人可以分担你的痛苦,这只是异想天开,完全的毫无可能。

要知道,人生就是一个逐渐变强大的过程,只要自己变强大了,那任何人和事都将无法阻止自己前行的脚步。

一个人真正的强大,不是指你通过各种艰苦训练后已经拥有了九牛二虎之力,即使你能够力拔山兮气盖世,这也只能说明你力大。真正的强大,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心的强大: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自强不息,临危不乱,宠辱不惊,坚韧不拔,坚持不懈。

一个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他总是能潇洒自若的活着自己的世界里,而不是活在别人的眼中或嘴上。因为内心强大,所以他永远都是做自己心态的主人,而从来都不会沦落成负面情绪的奴隶。

内心强大的人,他也食人间烟火,也吃五谷杂粮,也有七情六欲,也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悲欢,只不过他会把心酸与悲伤掩藏在心底,而把快乐和笑颜展现给全世界。

内心强大的人,当他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当他无力挽狂澜,则选择顺其自然;当他遭遇到挫败,会坚强从头再来。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很多事情,有时我们无法阻止它发生,有时又无力改变其结果,此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的修炼好自己的这颗心,内心强大了,自己才能在面对人生的种种际遇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荣辱泰然,得失淡然。

一个人只有完成了从脆弱到坚强的蜕变,其生命才会显得更有价值。永远都要记住,强大自己,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

作者;青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263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