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情感 > 梦回故乡,再见儿时的景,幼时的伴

梦回故乡,再见儿时的景,幼时的伴

小时候不觉得家乡那么美,只是自己无忧无虑的玩耍;等到长大了,才发现,家乡已经变成了自己心灵的港湾,可以让自己疲累的心灵得以停泊;再大就是不是大了,而是上了岁数,有了年纪,家乡就又变成了乡愁,一草一木,一鸡一牛皆是情。梦回故乡,不忘乡情!

小时候谁都有一个割过草,骑过背的老黄牛。

老黄牛是最有感情的动物了

大人且不说,小孩子从三五岁开始就要下田帮忙,七八岁开始放牛放羊。十一二岁就下田耕地,尤其是喂牛的活,哪个不是我们小孩子要做的,看看老黄牛慢吞吞的咀嚼着青草,青草的香气味也不断的传过来,真是一幅宁静的儿童牧牛图呀。

来个客人,来了亲戚,围坐一块,有说有笑,温馨热闹

现在看到孩子们来到,甚至孙辈们到来,本来是开心的事情,可是简单的聊了几句后,就是每人一个手机捧着,看着,笑着,乐着,就到浸入到自己的世界中去了,只剩下老两口大眼瞪小眼,一会儿也只能去忙活午饭或晚饭去了。

在那时候,来了贵客,才会端上一碗白糖水,女婿级别的贵客才有资格享受两三个糖煮蛋。

小女孩在认真的纺线,这是枯燥而无聊的重复万遍的动作

纺线时,一手持两股纱把端头蘸水粘在锭杆上,一手摇动摇柄,主动轮带动锭杆迅速旋转,持纱手的高度与锭杆一平时就把两股纱纺在了一起,一边放纱一边向后移动,纺好的线达到最长时将手抬高,把线贮在锭杆上。然后,持纱手降回到与锭杆一平的高度纺下一段线……重复又重复,唧唧复唧唧。

七八岁的孩子已经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尤其是女孩子,早早就开始干家务。纺织,刺绣是女孩子必学的功课。现在的宝宝们很多在家里闲时都要刷斗音,玩王者。

挑担子,纺线的,晒谷的,其乐融融

这简直是一幅农家乐呀,地上悠闲的吃东西的公鳮和母鸡不断的啄食,几个妇女纺着线,聊着天,男劳力们挑担,推小车,打谷物。这样的场景再也见不到了。这种鳮现在我们都称之为“笨鸡”了,价格不菲,鸡蛋也是比普通的鸡蛋贵多了。

就是印象里庭院会比较脏乱,鸡屎到处都是,需要用铁锨去铲。记得小时候,有个小伙伴生病了,他的奶奶(也是本家的)到我们家里专门去铲有点稀薄的鸡屎,作为他的治病的药引子,具体怎么治疗,就不得而知了,总是那个时候心里是同情他的,感觉这个怎么咽得下呢?

孩子多,虽然贫穷一点,但是热闹,就是男长辈们那个时候比较严肃,吃饭的时候比较沉闷

那时成婚早,孩子多,家庭又贫困。一睁开眼,就要考虑今天吃什么,我们每天碰到见面问的“你吃了吗”,是多么诚挚的祝福呀,吃在我们国家尤其显得重要,那个时候的人,又有几个没有挨过饿呢。这张图片中,很明显家境算是好的了。

白米饭在当时可是奢侈品

不过,那年月能有口白米饭吃,已经算是小康之家。许多人家都吃糠咽菜的。小孩子的穿戴也算是不错的了,那个时期,一般小的都是继承老大,老二穿过的衣服,衣服上的补丁是好几层的,有时候看到别人如果正在啃骨头,那小眼神里的羡慕、渴望,恐怕至今也记忆犹新。

没有碾米机,用石磨磨面是最常见的方式。这户人家还用箩筐罩住石磨,非常讲卫生的了

通常由两个圆石做成。 磨是平面的两层,两层的接合处都有纹理,粮食从上方的孔进入两层中间,沿着纹理向外运移,在滚动过两层面时被磨碎,形成粉末。

有时候用人推,有时候用牛、马、驴等,时间一长,腰,胳膊等都是肌肉疼痛,可是没有办法,这有面吃,也是期望和快乐的一件事了,而现在这些物什都已经成了历史的遗迹或是博物馆的收藏品了。

那个时候人们家里用的都是大铁锅,用柴火稻草烧饭,就怕阴天

那个时候都是一大家子人,做饭要很多人,大部分都是妯娌们一起做,虽然有说有笑,但也怕是各有苦衷。许多人家不能一日三餐,于是都是早晚各一餐,早上还都是喝那种插入筷子就会倒下的稀粥。吃不饱,总觉得饿,是那个时代农村的常态。

记得学过的一篇《项脊轩志》里面,归有光写得“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也觉得“只是当时已惘然”。

山村静谧图,一幅归园田居

人们生活的很艰辛,不过也不乏快乐。只是梦回家乡,遥望故乡,再续情缘。小时候的你多么无忧无虑,而当下的我们,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生活似乎贫瘠了,我们需要常常回望故乡,让我们的心灵得以安放。

—END—

我是“老崔漫谈”,欢迎关注和留言,让我们一起漫谈生活,畅想未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254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