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时尚 > 本土版、国际版、国内版...不同版本的护肤品用起来...

本土版、国际版、国内版...不同版本的护肤品用起来...


我们都知道,有些商品在不同地区售卖,会有不同的版本,像iphone就分“日版”、“美版”、“国行”等等。


比如日本政府为了防止偷拍,所以日版的iphone无法取消拍照的快门声,但主要功能没什么特别影响和区别。



所以很多北鼻也会有疑问:那护肤品也有版本区别、使用起来有差异吗?



等等,我们先来捋捋这个概念,是不是代购们先提出来的?尤其是日系品牌,具体说法是不是↓↓

最好的是A段本土版

只留给本国自己人用

B段国际版次之

免税店、欧美、港澳台地区都是这种

最差的C段发往大陆专柜和东南亚


你以为你卖奶粉呢!还分段?那按这种说法,岂不是还要为南美设个D段,为非洲设个F段?什么年代了还搞阶级倾向,应该拉出去突突了。


其实哇,同一种护肤品确实可能有几个不同版本,但并不等同于本土版就是最高级的,造成版本区别的因素有很多,今天叔就来和你们康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01法律法规不同

各国对于化妆品的成分或浓度的要求不同,A国允许添加的成分,可能在B国是禁止添加的。


比如欧莱雅集团有个很厉害的抗老成分——四氢茉莉酸钠,被添加在兰蔻的美肤修复系列中,可惜它不在国内FDA的允许名单里,已经退出了中国市场。



资生堂蓝胖子防晒中,有两种新型化学防晒剂——双-乙基已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Uvinul A Plus,欧盟和中国规定的最高浓度分别是10%和15%,而美国不允许使用。



所以美版蓝胖子进行了配方调整,将这两个成分替换成了二苯酮-3和阿伏苯宗,并删掉了两种物理防晒剂。(欧美人不喜欢泛白感)



这些不同版本的护肤品,符合中国法规,叫国内版;符合美国的法规,叫美版,按照版本区别来划分护肤品的等级,显然是不成立的。


02适应不同肤质、肤感喜好


有些品牌进入不同地方销售时,会根据该片区消费者的肤质、肤感喜好进行调整。



比如亚洲人没有欧美人的皮肤耐受性好,更容易敏感。Olay小白瓶刚进入国内市场的时候,考虑到耐受性问题,先推出了一款烟酰胺浓度为3%的光感小白瓶。



而最高端的pro-x by Olay(国内叫淡斑小白瓶),就分为了国内版和美版。它们的成分一样,且烟酰胺浓度都为5%。


小区别是有几个成分的排列顺序不一样,例如国内版的增稠剂比较靠前,用起来可能更“润”一点。



这种针对消费者的皮肤特点做出的调整,有时候在成分表里也不一定能看出来,但这种调整是为了更符合当地消费者的喜好或习惯,并不是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


03产地、批次因素


一些品牌确实在不同地方有多个生产基地,机器设备、工人素质、批次等,都有可能让产品有着细微的差别,比如颜色、香味、膏体粘稠度等。



但绝大数国际品牌为了保证产品品质,都会统一生产线,因为多一条生产线就意味着多一项生产成本(机器啊、质检啊),品控也更难把控,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谁会去做呢?


比如SK II,成分不多、也都符合各国的标准,且只有用日本琵琶湖的水,才能生产出符合标准的产品,所以都是一条生产线出来的,不存在什么本土版、国际版,真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有些产品在不同地方购买颜色可能会不同,可能是由于时间推移,里面一些活性物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况在植物提取物多的产品中较为常见。



国际品牌不是小作坊,不会为了节约一点微不足道的原料费而砸了口碑(主要成本在于研发和营销呀),况且他们都有一套严格的生产标准,这种差别对产品的效果影响微乎其微。

总 结

一些产品出现不同版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各国法规和针对当地消费者做出的调整,谁也不比谁高贵。

而所谓的本土版、国际版、大陆版,基本上都是DG炒出来的概念,属于没有必要纠结的问题。

当然,以上讨论只基于正品的基础上。

最后会有小北鼻问了,那代购确实一个产品本土版和国际版卖不同价格呀。

害!她在当地专柜和机场免税店采购的价格也不一样呀,不然免税店为何叫免税店?!况且就算一样的货,换个叫法卖你不同的价你也不知道哇...



ps.本篇文章只针对个别代购,无意冒犯各位美丽善良可爱辛苦的良心代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205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