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情感 > 努力学习是孩子的责任,“逼”他努力是家长的责任

努力学习是孩子的责任,“逼”他努力是家长的责任

不少家长常常在孩子的成绩和辛苦中纠结:怎么能让孩子学习不那么辛苦,又有好成绩?

但其实学习从来都是一件辛苦的事,全世界都一样。



01

你若辛苦,成绩自然会给你打赏

纵观我们身边的人,但凡取得一定成就的,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

学习也是一样。

谁不是一路考试拼搏上来的?谁小时候不是一大堆作业?谁上学时没挨过老师的批评?

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心智还不成熟,所以在艰苦的学习过程中,会把不快乐的感受放大。

人生就像坐过山车,起起落落是常事。不是每次考试你都能一马当先,不是每个人都能考上好大学,也不是每次努力都会标注上辉煌。

但是,如果你该做的都做了,该流的汗都流了,那就不要纠结于一张试卷,一个分数了。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爸爸妈妈不会教你所有,也不会一辈子都陪伴在你身边。

你的老师每天要盯着几十个甚至是上百个学生,不会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你身上。

你的人生,最终还是要靠自己,靠自己领悟,靠自己努力,靠自己坚持。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辛苦,成绩自然会给你打赏。

02

怎样在应试教育中求生?会吃苦才能生存!

现在很多人都在诟病中国的应试教育,呼声最高的就是孩子负担重,扼杀孩子的天性等。

不能否认,有些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不是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甚至很多学习的内容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并没有什么用。

但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在目前中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如果你不能改变这种体制,那么打算怎样去适应它?

所谓适者生存,教育也是一样。

比如高考,如果按照所谓的素质来招生,中国有多少寒门学子能进入清华、北大这些高等学府?

高考制度不能改,是因为我们暂时找不到比高考更好的制度。

同样,现在的应试教育,谁都知道它不是最好的教育制度,但我们并不可能很快地改变它。

孩子能做的,就是去适应它,必须要学会努力,勇于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在这种体制下生存。

为什么现在美国不希望招收太多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学生?

因为,中国的学生太会考试了。

美国许多重点大学每年招收的学生中大部分都是中国学生,所以美国反过来研究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如此“优秀”。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应试教育反而培养了中国学生在千军万马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能力。

而形成这项能力背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肯努力,会吃苦。为了考试,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地努力。



03

努力学习,是孩子的责任

绝大部分孩子都不可能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

优秀学习成绩的取得,需要孩子在别人玩游戏的时候,别人看电影的时候,静下心来学习。

有的孩子心智比较早熟,从小便有远大志向,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此而努力;也有些孩子没有树立远大的目标,但至少有一个像考上好中学或好大学这样的短期目标。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首先要有一个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努力付出。

这个过程是谈不上快乐的。

快乐体现在学习的结果上。

当孩子取得优秀的成绩,辛苦的努力得到回报时,学习的快乐才会显现出来。

但是也不排除极少部分智商很高的人,本身具备极强的天赋,不需要太努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这只是个例,不在我们讨论的范畴之内。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努力学习是一种责任。

孩子在上学阶段,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而言,努力学习就是他们的责任。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在小时候不努力学习,没有目标,不懂得付出,整天吃喝玩乐,长大后在工作过程中会变得肯付出、肯努力、肯拼搏。



04

“逼”孩子学习,是父母的责任

既然学习都是苦的,父母到底是该逼孩子学习,还是该放任孩子、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呢?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说说著名钢琴家郎朗的成长之路。

郎朗的父亲郎国任曾在《我和郎朗30年》这本书中讲述了郎朗成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及其奋斗中的坎坷经历。

郎朗在回忆自己的成长之路时曾说:

有些能力的确是天生的,但天赋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通过更少的努力去获得更大的成就。人生是一步一步来的,走了这一步才有下一步。兴趣是练出来的!谢谢爸爸,逼我练琴!

很多人会认为,郎朗是被逼出来的“匠人”。

不少人觉得,郎国任的教育方法很残酷:

比如用非人的方式来让郎朗努力弹琴,之后又辞职,让妻子一人承担家庭的开支,带着郎朗去北京求学;朗朗9岁时,因为误以为儿子贪玩误了练琴,勃然大怒甚至扔出狠话:要么跳楼,要么吃药!郎朗的童年就在不断的练琴练琴练琴,挨打挨打挨打中度过,郎国任从未给过郎朗第二个选项……

这是一种颇受争议的教育方法,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和快乐。

但是,比起郎朗父亲的残酷,我们也不应忽视另一种残酷:

比如一些家长以给孩子自由的名义,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有些家长只顾着赚钱,把孩子扔给老人或者保姆来带,陪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有些家长一边对着手机、电脑、麻将桌全情投入,一边对孩子说“要好好学习啊,要不将来没出息”;有些家长为了自己省力,把电视、手机、平板交给孩子尽情“享用”,让孩子在动画片和游戏中打发自己的童年。

也许你会质疑,上面这些家长的做法最多算是不妥,但是也不算残酷吧?孩子在成长中至少没受罪呀。

可是我们现在不陪孩子苦练“七十二变”,将来要他如何面对人生的“八十一难”呢?!

蔡康永在《康永,给残酷社会的善意短信》中提到: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蔡康永的这段话在年轻人听来,会有一种自己曾经可以做却没有尽全力去做的后悔感。在做父母的听来,却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在孩子想放弃游泳的时候,应该对他说一声:孩子,你再坚持一下;在孩子觉得英文困难之时,应该帮助他爱上英文,给他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不要让未来的孩子埋怨你现在没有逼他坚持,不要让未来的孩子折腾未来的你。

孩子被“逼”学习的过程可能是“残酷”的,但在残酷的背后,可以看出父母培养孩子各项特长的远见和指引孩子走向成功的决心。

我们不一定都要学习郎国任似的教育方式,但是必须让孩子懂得学习和坚持的意义,决不能让放任害了孩子。



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在学习的年龄被“逼”出无限潜能,每个父母都可以给孩子一辈子受用的能量。

—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12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