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和vivo X50比轻薄?不好意思,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和vivo X50比轻薄?不好意思,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对于当前的手机而言,重量就像是一抹挥之不去的“阴影”。

犹如字面意思那样,5G功能带来了更快的网络速率,厂商们也乐于用多摄像头模组强化拍摄能力,配合越来越大的屏幕尺寸,现在的手机从纸面上看已经变得无所不能,它拥有了过去时代无法想象的优越功能体验。

然而,当你将它们拿在手里,大部分人都会稍稍皱下眉头,左手掂量一下、右手掂量一下、把手机塞进裤子口袋里——无论是如何摆置,手机的重量就在那里,不会变轻一丝一毫。

印象中从iPhone XS Max发布开始,过大的重量就被视作了一种“缺陷”,它似乎已经成为了评判一部新品的重要标志之一,用户也会从手机的重量去审视产品的设计是否具有创新和突破精神。

因此我们会发现,近期所有的产品无一例外的都在“减重”这件事上做足了功夫,比如6月1日正式发布的vivo X50,就将影像旗舰的机身重新带回到了173克、7.49mm。无疑,在影像之外,vivo X50晶莹剔透的外观和出色轻薄的手感亦成为了它的重要优势。

(vivo X50最轻薄处仅为7.49mm)

如今,vivo X50 Pro终于迎来了开售,它无疑是国产手机品牌在轻薄和功能两方面,寻找到的全新平衡。

堆叠+材质=轻薄化,成就了2020年行业最大的惊喜

智能手机行业对于轻薄化的追求经历了数个轮回。在功能机时代,Moto V3将翻盖手机锤进了15mm的关卡,翻开后不到10mm的机身厚度让人惊叹。不过随后由于3G时代的到来,天线布局对于机身厚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没有再没有看到厂商对手机的厚度提出挑战。

直到6年前,vivo X5Max一举改写了历史,彻底终结了行业和用户对于手机厚度的渴望——在没有影响手机功能,没有对续航妥协的前提下,4.75mm的机身就像是一出行业的咏叹调,高潮落幕,永不回头。

所以,当我们看到vivo X50时,纤薄循环又一次来到了爬升的顶峰。在这个旗舰不到200g不回头的时代里,借助全新的堆叠结构,仅有7.49mm的机身厚度配合AG工艺处理,再次让疲惫的双手感知什么是轻若无物。更为重要的是,vivo仍然没有牺牲任何功能体验,vivo X50、vivo X50 Pro以及vivo X50 Pro+在各自的价格区间内,都提供了5G、长续航以及足够当做卖点的影像实力。

而它的对手们,诸如华为P40 Pro+和iPhone 11 Pro Max,都重达226克,超过40克的重量差距,高下立判。

轻薄之躯并不来源于“减配”,而是源于“堆叠”。事实上,立体化的结构设计一直都是智能手机发展的方向,比如,为了给电池留出空间,iPhone X的L型堆叠主板就一度成为了行业佳话。而很多人不知道,在国产手机行业,vivo一直也是堆叠设计的个中好手。从vivo X27开始,vivo就开始启用了一种称之为“归集设计”的内部结构逻辑,它不仅让内部的主板、摄像头、电池、屏幕设计变得更为整齐,同时也能进一步压缩空间,为手机的轻薄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vivo X50继承了全部的结构设计经验,屏幕、电池、主板、摄像头模组等内部元器件进行了重新设计,原本散落的零部件变得更高度集成化,最终全部收纳到了只有7.49mm的机身内部。很显然,相较于X27时代,X50的轻薄是更具挑战的,毕竟基于5G的功能需求,它的内部需要更多的天线排布,每一个增加的元器件无疑都让减重变得难上加难。

而到了vivo X50 Pro上,vivo还将面临超感光微云台的集成任务,其中涉及了两个大问题。首先是超感光微云台本身的工艺难度,它需要在确保功能性的同时,彻底将云台的体积做小。大量垂直水平放置的元器件需要异形排布,内部电路需要重新设计,框架体积也需要进一步压缩。经过数千次调优尝试,最终选择内缩式结构,才有了现在稳定且平衡的内部电磁框架。

高集成化的设计也让vivo X50 Pro的生产误差来到了最严苛的顶点。仅在磁动框架内,材料公差就比行业普遍的±0.05mm提升了近一倍;为削减FPC给摄像头模组防抖过程中的拉力,微云台采用vivo史上最薄的“双S型FPC”,厚度仅为0.07mm,相比行业普遍的0.1mm加工精度,工艺难度更大。

其次,微云台的加入也让摄像头模组的设计难度达到了顶点,:大尺寸4800万像素主摄、1300万像素全新定制的50mm人像镜头、5x视野潜望式长焦镜头再加上一颗高清超广角镜头,四摄模组的处理几乎是当前所有同行头疼的难题,回看同行,华为P40 Pro和三星Galaxy S20 Ultra都选择了粗暴的同框设计,将摄像头简单排列丢弃在一起,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突兀感。

vivo X50 Pro聪明的将“大眼睛”们自然的融入了机身,官方启用了一种名为“多层云阶”的设计理念:以“微云台”为起始的“阶梯”,一步一步延伸至整个手机的背面。“多层云阶”的第一阶为承载着微云台主摄、人像和广角的高阶梯,采用的是经典专业的黑色;第二阶为承载着潜望式变焦镜头的中阶梯,采用了与第三阶梯(电池盖)相呼应主题色,把摄像头变为了继电池盖、中框之后的第三视觉点。

这样的布局设计传递了现代化的设计思路,也是结构主义和视觉设计主义的一层融合。事实上,“现代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vivo X50 Pro的多层云阶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巧妙的化繁为简,在视觉、触觉多个维度,让本会突兀的摄像头模组融入浅薄精致的机身中,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微云台,是影像的新纪元

如果说2G时代的标志是语音通话和文字传输、3G和4G时代的标志是高清图文,那么5G时代一定会是一场视频的革命。看看当前用户的使用习惯:购物要看直播的,闲来没事要刷抖音的,就算是一条投放的广告,也是要以视频呈现的。有数据显示,当前全国短视频用户基数已经达到了6.4亿,这意味着视频创作、观看、分享和编辑已经成为了普通用户的刚性需求。

因此,vivo X50 Pro在实现优秀的静态画质的同时,也在视频拍摄方向提出了新的思考,而这一切,都源于创新的超感光微云台。

从vivo Xshot开始,vivo就已经在手机影像上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到了最近几年,vivo甚至将品牌口号替换为了Music&Camera,足见vivo内部对于手机影像的重视。事实上,从深入人心的“照亮你的美”,到vivo X30 Pro的60倍变焦,论影像实力vivo已经当仁不让的站到了业界领先的位置,而这一切的积累无疑都为vivo X50 Pro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当前困扰普通用户的最大痛点在于抖动,无论是夜景拍摄还是影像拍摄,都需要克服这一问题。显然,单单是这一点就已经考到了几乎所有的友商,更别说还要在一台纤薄的机身中实现高质量的防抖。

相较于传统设备偏爱的光学防抖,vivo将目标投向了视频创作者偏爱的云台外设,通过内置云台的模式加强手机对于抖动的补正,而最终的实现效果的确颇为喜人。

通常在没有光学防抖的前提下,普通人能够接受的安全快门是1/50秒,当快门时间超过这一数值,普通人的出片成功率会大大降低;而在传统滚珠式光学防抖的加持下,安全快门时间可以到达1/8秒。也就是说,在光学防抖的加持下,手机出片的成功率能够提升6.25倍。而在微云台的作用下,安全快门时间能够再拉长一倍,即便是在1/4秒的快门时间下,普通用户也能顺利拍摄出清晰锐利的照片,因此,装备有微云台的vivo X50的防抖能力,是普通设备的12.5倍。

这意味着在拍摄弱光或者视频时,vivo X50 Pro的主摄能够提供更稳定的画面表现,如此一来得到的照片质量自然更高,拍摄的稳定度也大大增强。即便是对比上业界公认的华为P40 Pro,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在具备微云台后,vivo X50 Pro开创了一场手机影像的新纪元。在传统时代,用户想要拍摄稳定出众的视频和更高质量的夜景,就需要借助专业云台,诸如大疆OSMO Mobile之类的设备单机就可能超过400克,再加上手机本身的重量,携带已经成为了创作门槛。而换算过来,单机仅为181.5克的vivo X50 Pro足够轻便,直接就能完成从拍到剪辑的完整视频创作步骤,再配合出众的5G功能,进一步降低了普通人的视频创作门槛,化繁为简,抛开繁琐,让用户更能专注于内容的创作。

vivo X50 Pro,来得刚刚好

2020年,中国手机市场虽然仍然处于4G向5G过渡的阶段,但在这关键性的一年,用户对于产品的期待显然已经不同以往,过去“占位”式的5G产品已经难以取得认可。显然,诸如vivo X50 Pro这种有用户痛点思考、体验更成熟的产品更能满足市场的迫切的期待,而它也是vivo在5G端多年积累、深挖需求的结果。在准确切入了5G时代视频创作爆发的市场后,vivo X50 Pro势必将掀起一场全新的风暴,并进一步扩大vivo在5G时代的领先优势。

可以说,vivo X50 Pro,真的来得刚刚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378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