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17年前的非典,为什么“搞不死”马云,还诞生了淘宝?

17年前的非典,为什么“搞不死”马云,还诞生了淘宝?

2003年,非典与阿里巴巴

2003年,非典肆虐,马云的日子不太好过。

彼时中国陷入极大的恐慌当中,远在杭州的马云,也没有躲过这一劫。

5月5日,阿里巴巴的宋女士参加广交会后,发起高烧紧急送医。7日,她被确诊患有非典型性肺炎,同她有接触的员工,全部成了隔离对象。

这家创业4年的公司,好不容易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这则消息出来,无疑是晴天霹雳。


来自阿里的病患,造成了500多名工作人员和数百位医疗服务人员隔离。这则案例也成了杭州最大规模的防疫企业,社会成本极大。

尽管官方通报隐去了阿里巴巴的名称,但马云依旧遭受了严厉的批评,官媒以《麻痹的代价》发文敲打,所有阿里员工都被隔离在家,他也如此。

整整12天,家里来往的是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定时清洗消杀,门外由社区、防疫站、公安的三位人员严密看守,唯恐他跑了。

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没人想到,身处逆境的阿里巴巴,会在这种困境下,打响了中国线上零售争夺战。


2003年5月10日,阿里巴巴宣布投资一亿打造“淘宝网”,对电商巨头ebay发起挑战。网站成立的当天,大批阿里人没有见证淘宝的诞生。

那是他们被隔离的第3天,忙着手头的工作,维持公司的运转。

马云也是如此,他被政府人员锁在家中,无法参加淘宝的上线仪式。只能在自己家中举起酒杯,祈愿淘宝一路顺风。


大概上天听到了马云的祈愿,淘宝上线后,成功打开了市场。毕竟疫情带来的危机,迫使人们对线上购物的方式进行探索,阿里巴巴的业务以50%以上的速度疯狂增长。

往后几年,阿里巴巴面临过很多次危机,但总能化险为夷,最终打败了电商巨头eBay,成为亚洲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

2006年,淘宝英雄终属马云

2003年4月,非典带来恐慌,口罩成了标配,人和人之间保持着距离。

这场灾难,扼杀了无数的企业,更让许多企业家陷入了危机。

但危难与机遇并存,远在北京的刘强东,在论坛与BBS的宣传中,预感到了中国电子商务即将爆发。次年,他将线下业务转至线上,借着风口转型成一家专业的电商公司。


但远在杭州的马云,显然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当他打算将公司业务由B2B转向C2C,开启个人零售产业时,遭遇了高管们的集体反对。

大家很清楚,中国零售电商发展空间巨大,但市场巨头则是来自美国的eBay。

金钱、专业、人脉、货源,对手一样不缺。

阿里巴巴这个成立4年的创业公司,公然挑战来ebay争夺市场,无疑是以卵击石。

激辩正酣时,CTO吴炯对他说道:“Jack,你疯了吗?你这样做会害了公司,我在雅虎跟ebay交锋了那么多年,输得心服口服!”

面对质疑,马云不为所动。4月,他安排团队在福地湖畔花园创立淘宝网。哪怕非典隔离时期,仍有一个研发小组紧锣密鼓的工作。

5月10日,淘宝网正式上线,主页上用粗体大字醒目地写着:“纪念在‘非典’时期辛勤工作的人们。”


阿里的高调,引发了ebay的关注,却没有带给他们危机感。在他们眼中,彼时的阿里不值一提。

CEO惠特曼甚至公开宣称:“中国在线拍卖市场的战争将在18个月内结束”。

惠特曼没有说谎,他们早就与新浪、搜狐、网易、TOM等门户网站达成独家广告协议,几乎所有商品宣传的平台,都掌握eBay的手里。


没有宣传平台,靠什么打出名气?

面对困境,马云选择线下突围。阿里员工开始在各大论坛、地铁、公交甚至几千人的小网站撒广告,硬生生的砸出了淘宝网的知名度。

此后,淘宝和ebay开始了市场争夺的全面战争。


10月,马云顶着多方压力推出了支付宝,提高了支付的便捷以及产品的安全性。一年后,ebay顺势推出了安付通,并引入贝宝(Paypal)进入中国。

2005年,淘宝推出旺旺,做起了项目搜索。同年,ebay便与百度开展了合作,试图封死淘宝出路。

这一年,惠特曼瞧不起的淘宝,完成了自身的逆袭,打开了线上零售市场,成为ebay难缠的对手。

竞争最激烈时,淘宝甚至跑到ebay办公楼对面树起了自己的广告牌,放狠话说:“鲨鱼在长江里是打不过鳄鱼的。”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2005年1月,ebay宣布追加1亿美元,提升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力度

同年3月,有消息称阿里巴巴第二大股东软银预计向ebay出售阿里巴巴股权进行谈判,那段时间马云彻夜失眠,拼命想办法缓解投资商的套现压力。

最终,阿里巴巴熬过了这场危机。淘宝网的规模不断扩大,马云的名气也水涨船高。


马云主持第六届“西湖论剑”,时任ebay的CEO约翰·多纳霍应约参加。只不过,当年他瞧不起的小个子,已然成了电子商务领域的滔天巨人。

2006年,ebay宣布将部分股份卖给TOM,这被公众视为ebay退出中国的象征。

成立后的第三年,淘宝网打败了eBay,开启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互联网竞争残酷,为何对手打不倒马云

1995年夏天,杭州连续发生了好几起井盖被盗引发路人身伤亡的案件。西湖明珠电视台决定做一期街头测试,他们安排几个人假装偷井盖,想看看谁会见义勇为制止恶行。

在那个夏夜,镜头扫到了一个骑着自行车的路人,他叫马云,是杭州唯一通过这个测试的人。


彼时,他的身份只是普通的教师,远非拥有“钞能力”的杰克马。

在镜头前,这个小个子男人蹬着破旧的自行车,来来回回转悠,最终鼓起勇气对着“歹徒”大喊,想要把井盖拿回来。

细微知著,尽管马云“996”福报论被人厌恶,但他骨子里的理想主义和英雄情结,注定阿里巴巴那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不会是一句无聊的空话。


每当他发微博、做宣传,总会遭遇网友激烈的吐槽,那句“我对钱没兴趣”,更成为鬼畜经典教材。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只能靠着键盘纾解情绪,面对困境与问题,很少有人能养成马云的领袖气质。

他踩在了中国互联网蛮荒时期的节点,最早开发,最早收获,这是机遇;但在90年代放弃大学教师的职位选择创业,并在没钱的情况下靠梦想团结一批优秀的人,这是本事。


“十八罗汉”创业最艰难的时候,年终奖没有,团队成员还要加班。那时,马云组织大家一起“做梦”。他说:“如果你们每个人都有500万年终奖,你们想怎么花?“

成员七嘴八舌地畅想起来,马云突然打断说:“好,大家说的这些一定都会实现的,现在就先干活吧。”

有人竟然回答说:“别呀,让我再说一会儿吧,我才花了300万。”

哪怕非典来临,阿里成员能够井然有序的保持工作,扛过12天的隔离期,依旧是马云智慧的见证。


2000年,在美国通用电器做了15年高管的关明生,因为一场4个小时的饭局,被马云的理念打动,决定辞去职务加入阿里巴巴。

那年他51岁,跟着一无所有的马云,从香港来到杭州,确定了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创业初期,阿里常常处于负债状态。即便如此,马云依旧拿出100万为员工做培训,要求每名员工学习30天,提出“百年大计”,并以书面形式把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固定下来。


正是极强的团队凝聚力以及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非典来临全员隔离,阿里仅用2个小时就安排好了工作任务,没有人推诿懈怠,很多客户甚至不知道阿里遭遇过致命危机。

就此,有人调侃道:“马云的脑子一定是八核的,就是显示器差了点”。

颜值确实是马云的硬伤,但自身特有的激情、智慧以及演讲技巧,足以让他傲立群头。


17年前的非典,成了阿里巴巴转变的机会。这场疾病,同样让京东、携程、学而思等一大批互联网企业杀出重围。

但马云面对采访时,从不以此沾沾自喜,反而面对媒体说道:“非典时期,谁都不应该想到,这是一个机会,而应该想到,大家碰到什么麻烦,我们能够怎么帮助到大家。”

如今新冠来临,阿里从当年的小企业成长为了行业巨头,但初心依旧在。


病情爆发后,阿里捐赠了10亿元医疗物资供给专项基金,并为一线抗击疫情的全国医护人员设立了最高50万元的健康保障金。

1月29日,马云公益基金会宣布捐赠提供一亿元人民币资金,用于支持加快推进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研发。媒体和网友对阿里高度赞扬,称其具备行业担当。


有趣的是,在过往的访谈的中,他曾经聊道:“我就是个平常人。有时候我挺同情媒体上的那个马云的,我没他们写的那么好,也没他们写的那么坏。“

格局决定眼界,十七年风起云涌。无论外界如何评价,马云做阿里时是有初心正念的,他骨子里充满理想主义,对世界充满好奇又希望去改变世界。这样的人,格局是很大的。

这或许就是对手“搞不死”马云,反倒催生了淘宝的原因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368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