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人类短短几十年,从笨拙缓慢的巨型机,到微小极速的智能设备

人类短短几十年,从笨拙缓慢的巨型机,到微小极速的智能设备

现在我们使用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都是四核、六核、八核,甚至更多核心数的,运行速度自然也是“杠杠的”。但是在电子计算机期初发展的30年时间里,人们制造和使用的基本都是单个CPU而体型庞大的巨型机。随着近几十年科技飞速的发展,计算机的体积不断缩小,计算能力基本遵循着“摩尔定律”而增长着。

戈登·摩尔

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戈登·摩尔在1965年提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他认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计算性能也就增加了一倍。换另一种说法就是每隔18-24个月,同样价钱能够买到的计算机性能会翻一倍。


1978年-2018年间CPU的性能增长曲线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好像没有因为“被使用坏了”而被淘汰的计算机,绝大多数计算机都是在仍处于运行良好的状态下,就被功能更强、速度更快、容量更大、耗电更少、体积更小、使用维护更为简单的新型号所打败。这种情况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几乎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

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指标就是中央处理器(CPU)的迭代更新,而运行速度就是衡量CPU性能的最重要指标。当然还有最近这些年才出现的GPU,它只是承担了部分原来CPU的一部分工作,我们就不单独展开说明了。我们把每秒钟能执行100万条机器指令的速度,定义为1个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的缩写)。对于用于科学工作的大型计算机,衡量它的标准就不能是每秒钟能执行多少机器指令了,而是每秒钟能完成多少次浮点数运算,每秒钟能执行100万次浮点的操作的能力,简称1个Mflops,每秒执行10亿次称为1个Gflops,每秒执行一万亿次称为Tflops。

测试计算机性能的方法

每秒浮点运算的多少与课题和所用的软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安装调试计算机时,用什么程序来“考机”这一问题,曾经困扰大家很长一段时间。一般的小题目根本难不倒计算机,所以需要加大题目的难度才能体现出机器的性能。而让计算机去计算无用的题目,只是为了测试又浪费了计算机的计算性能,还不如让计算机去从事探索未知的有益劳动,比如去发现新的素数。

素数是除去1和自己外,没有其他因子的自然数。有一类素数可以表示为2^p - 1,其中p也是一个素数,但并不是每个这种形式的数都是素数。这类素数在数论中特称为梅森数,以纪念法国的著名数学家马林·梅森。迄今为止,我们也才发现了51个梅森数。

马林·梅森

1974年4月,当时的超级电脑CRAY-1发现了第27个梅森数2^44497 - 1,这个数用十进制表示有13395位。

1985年一家地质勘探公司调试CRAY-XMP时发现了第30个梅森数,它的P是216091,它的十进制表示有65050位,如果将这个数打印出来将会满满十页A4纸。这台超级计算机用了足足三个小时,进行了约5000亿次运算才发现了它。

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超级计算机寻找梅森数的优势就没那么明显了。在互联网上人们通过一个名叫“GIMPS(因特网梅森数大搜索)”的程序,就可以为人类寻找梅森数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通过该项目已经搜寻到了很多新的梅森数。最大的梅森数是在2018年的12月7日发现的,它的p是82589933,它有24862048位。如果把这个数字打印在A4纸上,估计A4纸需要装满整个房间。

部分梅森数列表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个更快捷的测试方法,大家使用标准线性代数软件包Linpack在64位精度下求解非稀疏的线性方程组。从N阶的线性代数方程组所用计算时间,以及根据总操作数应包含
(2/3)N^3+2N^2 次加法和乘法,估计出浮点运算的速度。常用的有N=100、1000和HPL方案。

计算机走进千家万户

从现代电子计算机的鼻祖ENIAC和UNIVAC,到首先实现百万次浮点运算的CDC6600和后来的CDC7600,以及IBM360和370系列,都是当时的超级计算机,只有大国的国家级单位里才能有条件配备它们,但是它们的运行速度还比不上现在的一块普通微处理器芯片。

占地170平方米的ENIAC

DEC公司的VAX11/780为代表的中型计算机,上个世纪80年代在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都配备了该设备,在美国培养了一代学会使用计算机的科学工作者,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的普及和推广。然而,计算机走入了较小的研究和事业单位,甚至是家庭,这都要归功于IBM公司。

IBM公司在1981年推出了“个人计算机”,从PC经过PC/XT,到1984年发展为基于英特尔80286微处理器的PC/AT。后者的指令执行速度是0.95~1.5MIPS,配上浮点运算芯片后,浮点速度可以接近0.1Mflops。它的主存基本配置是256KB,最大可以扩充到640KB。这个主存配置在我们现在看来根本无法接受,现在很普通的手机都是几个G的主存,但对于那个年代用惯了16KB,64KB主存的程序员们,640KB简直就是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以至于IBM当初把640KB定为主存容量上限时,竟然没有什么反对意见,然而后来却不得不花大力气去突破这一限制。

IBM当时推出的个人计算机PC/AT

虽然近些年个人计算机的市场规模不断缩小,但是IBM的个人计算机业务也在2004年被我国的联想公司收购。IBM在超级计算机领域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额。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UNIX工作站概念曾经风靡一时。那是比个人计算机强得多的超级小型机,当时曾标榜达到3个甚至6个M的指标,即1个MIPS的指令速度,1MB的主存、1M像素的显示屏幕、通过“鼠标器”与屏幕发生交互作用,用1M波特的传输速率链接到网络上、配上存储管理单元把可以访问的地址空间扩充到了与大型机相比。

IBM的RISC6000系列、Sun公司的Sparc系列、SGI的图形工作站,以及DEC的alpha工作站等都曾是广为流行的机器。然而,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的时钟拍节和主存储器很快都发展到了以G为单位的程度。作为服务器的高端个人计算机赶上普通工作站。过了没多久,连高档的笔记本计算机也宣称自己是“移动”工作站了。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我国计算机事业发展比较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研制计算机的水平与国外有着不小的差距,在1958年我国研制出了第一台104电子管计算机,这台机器与当时国际上同类机器相比,都属于巨型机之列。按现在的通用单位计量,它的主存不足十万分之一GB,速度只有一亿分之一个Tflops。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研制的基于晶体管的109乙和109丙,以及后来的113和119机型,还有我国第一台具有百万次浮点计算能力的655机,它们的出现对包括“两弹一星”的重大国防事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655机的调试

1960年9月6日物理研究所的半导体室独立出来,成为了半导体研究所。为109机研制器件的109工厂就诞生在物理研究所,现在它的身份是中国科学院的微电子研究所。研究航天弹载计算机的156工程处也从物理研究所和计算技术研究所起步,发展成后来的骊山微电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在发展我国计算机事业上并不是一枝独秀。我国的电子工业部门对于计算机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例如,国产的DJS121计算机曾经装备了许多工业研究和设计单位。与IBM360/370兼容的DJS200系列,一直走进了20世纪80年代。DJS260机曾经登上我国火箭发射的远洋检测舰船。我国国防科研部门不仅是国产计算机的庞大用户,而且也是研制巨型计算机的主力军之一。

我国现在的巨型机,在国防、科研领域与国际一线梯队差距不大,但是在个人计算机领域还有这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芯片领域,最近两年此问题更是严重,2018年我国仅仅对芯片进口的数额就高达3000亿美元,要知道2018年我国的GDP一共是12.8万亿美元,也就是说仅仅进口芯片的就占了全年GDP的2.3%之多。所以我们的计算机科学发展之路还任重而道远,还需更多的人才加入到枯燥的学术科研中去,而不是追潮流和趋势去挣所谓的快钱,应静下心来,去研究,去突破。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266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