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智能家电 > 小米很可能成为家居电子化时代的“宜家”——小米背后的投资逻辑

小米很可能成为家居电子化时代的“宜家”——小米背后的投资逻辑

小米不是你以为的小米手机

如果把视野放到10年后,你会发现,小米很可能成为家居电子化时代的“宜家”。

并且,在小米的商业模式之下,收集用户信息,进而改进产品、开发爆款将变得更加容易:

第一步,通过智能手机等设备覆盖流量,建设品牌;

第二步,通过投资扩充品类,搭建消费电子的制造和销售平台

第三步,通过零售、投资收益、广告及增值服务三种渠道来变现;

第四步,利用软件获取的合法用户数据,开发更多爆款消费电子及家居产品,为用户提供基于内容和

生活、咨询服务的互联网服务;

你会发现小米和宜家,越来越像。甚至可以说,未来它很可能会超越宜家。

1983年,巴菲特以5500万美元收购内布拉斯家具店90%的股份,“内布拉斯家具店”是全美最大的家具零售商,由著名的家居业铁娘子“B夫人”经营,此后10年间,B夫人的家具店,给巴菲特贡献了8000万美元利润,成为巴菲特最著名的投资案例之一。

小米背后的投资逻辑

1)别再跟我说小米是一家手机公司。其实它的商业模式,是:通过手机等终端来引流,通过零售、投资收益、广告及增值服务三种模式变现;

2)从财务角度拆解小米生态链:小米以少量参股形式,投资消费电子及家居产品制造公司,在研发方面采用合作研发的形式,共用小米品牌、供应链、销售渠道,以此大幅降低消费电子产品的价格、提升性价比,使得小米产品经常能够封杀品类,成为“价格杀手”。

3)小米商业模式之下,能够以低成本、低价、数据优势,快速推出爆品,建立价格护城河,导致非小米系企业,在同一品类上很难竞争。

3)因此,如果要研究小米,需要重点研究小米的爆款产品,以及供应链效率,以及线下店运营效率。目前来看,在供应链方面,小米的现金周转天数逐年下降,2017年为-38天,话语权持续增强。线下店的坪效高达26万/年,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苹果,远高于其他零售业同行。

4)在资本市场,韭菜们常常追捧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智能家居等概念,但其实,这些概念必须通应用场景落地,否则只能是故事。之前我们研究过物联网领域,目前来看,这个领域最终落地的重要应用场景,一是家庭,二是汽车。智能家居的方向,在未来到5到10年都确定可期。

5)如果想在智能家居领域有所作为,硬件制造、软件基因、数据优势缺一不可。如果按照这三个点构成的三角模型来看,即便手机巨头苹果、家电巨头美的、通信巨头华为、软件巨头微软、社交巨头腾讯、电商巨头阿里,似乎都缺了点什么。而以这个模型来看小米,你会发现什么?它在各大巨头的夹缝中,开辟了一块独特的领地。

5)小米和宜家,真的很像。不信你看看宜家的商业模式: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渠道、统一供应链、相近设计风格、以OEM模式快速扩充品类、在全球范围以零售店形式扩张。唯一的不同,是宜家几乎没有对外投资。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宜家卖的都是传统家居,基本不需要大量技术研发。

6)家居电子化、家电智能化、家具家电一体化。在这个确定的大趋势下,小米将成为升级版宜家,这个结论,是不是挺雷人的?但是,我相信这个逻辑的闭环,不信,可以10年后来检验。

7)最后按照惯例提示一下风险因素:

一是,小米的商业模式下,手机等智能设备是核心环节,这些设备的销量必须维持增长,否则可能影响整个体系。

二是,在其生态链的投资布局下,从财务角度,会出现较多关联交易,以及长期股权投资。

三是,其体系和我们之前分析过的上汽集团类似,未来业绩增长可通过长投、并表来调节,所以要密切关注分红、融资、质押、担保等情况。

大师兄个人观点,我只负责发表观点,后续思考请独立完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221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