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阿里与拼多多刺刀见血拼低价市场,价格战致下游生产商加速淘汰

阿里与拼多多刺刀见血拼低价市场,价格战致下游生产商加速淘汰

阿里和拼多多,展开惨烈价格战

过去一年,中国两大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和“拼多多”展开了激烈的价格战,大量电商产业带的制造商被卷入了这场战役,对于目前的电商价格战,下游制造商只能用“惨烈”来形容。

“以前T恤能卖20元,现在得卖9.9元包邮还嫌贵,这么下去怎么做?”一位在杭州郊区做制衣厂的黄厂长说。面对上游电商大平台的竞争,这家长期做电商生意的厂家,已经计划把杭州的厂房关掉,搬到家乡上饶,计划节省20%-30%的成本,让自己继续能在电商体系中活着。


拼多多凭低价市场奇袭成功

阿里电商市场占有率下滑成事实

在阿里巴巴曾经放弃的淘宝下沉低价市场,拼多多借助微信提供的廉价流量夺走了大量用户。

2020年二季度,拼多多用户持续高速增长,年活跃用户与阿里差距进一步缩小,两家平台的用户重合度也越来越高。财报显示,二季度拼多多年活跃买家达6.83亿,同比增长41%,阿里这一数据则是7.42亿。

在GMV(电商成交总额)方面,阿里在品牌领域地位巩固,天猫代表的品牌市场以27%的增速强劲反弹,但在“白牌”商品领域,拼多多则不断攻城略地。所谓“白牌”,就是由厂家直接分发的无品牌商品。

二季度阿里整体GMV的增速为18%左右,明显低于电商整体增速,意味着阿里市场占有率下滑已是既成事实。


阿里用“聚划算”和“淘宝特价版”

夹击拼多多

面对拼多多上大量“白牌”商家提供的低价商品,面对微信11亿日活用户的流量支持,单凭手机淘宝的流量,很难与拼多多抗衡。

于是阿里把心一横,决定从大而全的手机淘宝应用端切分出针对下沉市场的流量和供给,同时,把批发平台直接搬到零售前端,主打批发生意的1688平台在3月直接推出淘宝特价版。

9月17日,上线不到半年的淘宝特价版与批发业务1688从商家后台正式打通,意味着阿里在产业带商家侧端布局和变阵完成,手握产业带资源的1688被调往“前线”直接对战拼多多。

自此,阿里巴巴就形成了“聚划算”和“淘宝特价版+1688”两条战线,两面夹击拼多多,但从目前的数据看,阿里在下沉市场成绩惨淡。

据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6月淘宝特价版的月活用户规模(主站+支付宝小程序)约4886万,与拼多多约6.1亿的月活用户规模(主站+微信小程序)差距悬殊。

哪怕不跟拼多多比,就与“京东系”的下沉业务京喜(曾用名“京东拼团”)近2.5亿的月活用户规模也差距很远,在6月购物应用总榜中,淘宝特价版仅仅以3420万的主站月活勉强挤进前十。


拼多多用“多多批发”反攻阿里

批发零售进入混战

面对阿里的变阵,拼多多迅速做出回应,8月中,拼多多悄然上线了名为“多多批发”的网站,定向邀请商家入驻。9月初,多多批发业务正式在商家应用后台打开入口,随即在产业带展开招商。

拼多多出此奇招,是发现很多在拼多多开店的商户,只是一个电商代运营的角色,他们往往是在拼多多获得订单,然后再去阿里巴巴的1688网进货销售。既然拼多多的商家有批发进货的需求,为什么不能把商品物流信息全部打通?

但商品物流信息打通,也让批发商家和零售商家将在同一个后台竞争,批发和零售进入混战,如果批发端也叠加拼团模式,平台对于批发商的话语权进一步加大,用量逼商家进一步降价,产业链下游的制造商利润进一步被挤压。

随着拼多多加入批发商的竞争,很多商家反映“阿里系”下的1688自有流量在整体下降,但作为经营了多年的平台,尽管流量下降,而且流量更贵了,还是不舍得放弃。


价格越来越低

流量越来越贵

批发和零售在电商平台混战,电商平台用量倒逼商家降价,商家的利润进一步被挤压,但同时,商家为了营销,需要在平台上买流量,流量也变得越来越贵了。

根据拼多多发布的二季度财报中显示,拼多多的货币化率已经提升到3.2%。所谓货币化率,是电商平台收入/平台交易额,货币化率的提升,意味着平台的佣金和广告的收入提升,也意味着商家在平台的流量成本提升。

另一边,经营天猫平台的成本也在上升,一些商家反馈,今年感到天猫的收费类项目迭代加快,推广方式层出不穷、花样繁多,今年如果要维持去年的推广效果,成本大概要上涨5%-8%。

增加收费项目还不是天猫唯一的招,永远处于流量饥渴中的天猫,还开始鼓励商家向站外薅流量。包括去抖音、快手、小红书等都视频平台,然后把流量引导到阿里的体系内成交。

过去一年,中国两大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和拼多多展开了激烈的价格战,阿里用“聚划算”和“淘宝特价版”去夹击拼多多的零售领域,而拼多多则推出了“多多批发”,冲击阿里的批发领域,两大电商巨头在零售批发领域混战,大量电商产业带的制造商被卷入了这场战役,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与此同时,在阿里和拼多多的财报中显示,其货币化率不断提升,意味着平台的佣金和广告的收入提升,也意味着商家在平台的流量成本提升。

做生意就是“开源”和“节流”,而在电商平台进驻的商家,一边被平台的价格战挤压利润,一边为了推广要加大营销成本。阿里和拼多多的这场价格战,导致下游生产商加速淘汰,电商产业带下游的企业再一次遭受洗牌。

GBAA,面对变化,为你赋能,纵使变化永恒,你有粤湾商盟,欢迎关注公众号。


*本文来自粤湾商盟,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会根据著作权人要求处理相关内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hlw/388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