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从“怪才导演”到“票房保证”,邱礼涛的进阶之路

从“怪才导演”到“票房保证”,邱礼涛的进阶之路

作者 / 无念


作为一名香港中生代导演,邱礼涛或许不是其中最有名气的一位,但绝对是最独树一帜的一位。


很多人聊起邱礼涛,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cult片”。的确如此,上世纪90年代他执导的《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的士判官》、《伊波拉病毒》给无数人留下了难以抹灭的童年阴影,被影迷被称为是“变态三部曲”。这几部作品不仅奠定了导演“港产cult片大师”的称号,同时也捧出了黄秋生这个金像奖历史上唯一一个凭借三级片角色获奖的影帝。


除此之外,邱礼涛向来还以“类型片好手”、“高产”等评价著称。他可以脑海里同时推进好几个剧本项目,也可以一年拍出四部片。尽管评价有褒有贬,但论创作效率,恐怕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2017年,一部《拆弹专家》以4亿的票房成为了当年五一档的华语片票房冠军;去年,他又以一部《扫毒2》,狂揽13亿票房,创下了如今港片在内地市场的最好成绩。而今,《拆弹专家2》再度归来,这次他又带来了怎样的惊喜呢?



“多面影人”和“摇滚老炮”


标志性的长发,瘦削的身形,常年穿一身黑色,走路一瘸一拐。乍一眼看上去,邱礼涛似乎给人一种不怎么平易近人的感觉。更别说他拍出的那些个片子,血腥、情色、大尺度,怎么看都觉得是个有点“阴暗”的导演拍出来的。


但其实,如果你深入了解就会发现,这全都是误会。


你可能不知道,看起来一派江湖气的邱礼涛,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艺术家。香港浸会学院学了四年电影,科班出身,然后去岭南大学念了文化研究的硕士。这还不够,2015年他还取得了哲学博士的学位,妥妥的一个“学霸”。


除了导演、编剧、摄影、制片人等在剧组里身兼数职以外,他还玩过摇滚,跟Beyond乐队几个人都是好朋友。另外,他还出过诗集、写过小说、开过专栏,甚至办过出版社,仅仅是为了出版一些其他出版社不愿出版的好书。


▲邱礼涛导演


可以说,种种这些身份和标签全部结合在一起,才构成了一个完整全面的邱礼涛。


其实邱礼涛早年的入行之路走得并不顺。由于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导致他落下了后遗症,所以走路有点跛,只能穿上鞋底不一样厚的鞋子。这样的条件让他在早期初入演艺圈时,遇到了不少困难,尤其是在片场这样一个宛如战场的地方,需要的是行动敏捷反应迅速的人,“身体缺陷”意味着他也比别人少了很多机会。


或许正是有了这样的的经历,让他对于来之不易的拍片机会格外珍惜。


刚入行时,邱礼涛担任的是黄泰来导演的摄影一职。黄泰来导演早期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合作过周润发、刘德华、梁家辉、张曼玉等一众优秀演员。《法内情》、《我在黑社会的日子》、《爱人同志》等经典作品,均是由邱礼涛掌镜。而这段工作经历也让他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片场经验。


在那之后,邱礼涛又合作了徐克、罗守耀、麦子善等导演。尤其是以“难搞”著称的“徐老怪”,邱礼涛和他先后合作了《顺流逆流》、《蜀山传》、《七剑》等几部作品。这其中,尤其是《七剑》,恶劣的拍摄环境和寒冷的天气给剧组带来了不少麻烦,再加上邱礼涛先天性的腿疾,这也成为他入行以来拍的比较艰难的一部片子。


可即便如此,事后回忆起来的邱礼涛也并没有过什么抱怨,一句“拍电影嘛,难是正常的”便淡淡带过。在他的心目中,只要能有机会拍电影,其他的困难甚至都不算什么。


▲《拆弹专家2》片场照


除了电影,摇滚乐也是邱礼涛的另一个心头好。


其实在迷上电影之前,邱礼涛是一个十足的音乐迷。他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音乐和电影对我来说是双线并行的,只不过后来选择电影成为了职业和工作,音乐虽然不是工作,但是一样喜欢。”


在邱礼涛的处女作《靓妹正传》里,Beyond乐队就有客串,而邱礼涛也毫不吝啬自己对他们的评价:“毫无疑问,20年来香港最好。”而对于内地的摇滚乐,邱礼涛也颇有了解。崔健、窦唯、唐朝、黑豹,在这些新时代的呐喊里,邱礼涛听到了很多独属于那个时代的新的东西,这让他很兴奋。


1994年,香港的红磡体育场举行了一场留名历史的摇滚音乐会——“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出嘉宾是来自北京当时的“魔岩三杰”窦唯、张楚、何勇,以及红极一时的唐朝乐队。这场音乐会被称为是“中国内地的摇滚文化对港台流行文化的一次强烈冲击”,也是所有摇滚乐迷心目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战封神”的存在。而这场音乐会的幕后纪录片导演,正是邱礼涛。


对邱礼涛而言,摇滚乐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那种不断向上的、绝处逢生的呐喊与反叛,旺盛的爆发力和冲击力,不仅仅是音乐、电影这类艺术所必须的,更是邱礼涛一直以来遵循的信条和准则。


“怪才导演”和“知识分子”


拍摄处女作《靓妹正传》时,邱礼涛才26岁。入行至今30多年,执导了将近100部电影,可谓实实在在的高产。


他的第二部作品就是合作梁朝伟和刘德华的《中环英雄》。尽管当年邱礼涛也才刚刚30岁,但这部作品已经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声望,同时也是他第一部在市场上尝到甜头的作品。他曾说过:“如果当初拍不到《中环英雄》就没有今天的我。”


现在看来,《人肉叉烧包》可能是第一部让邱礼涛名声大噪的电影,然而在当年,这部影片的背景其实还有一段鲜有人知的往事。


▲《人肉叉烧包》当年的幕后片场照


《人肉叉烧包》的诞生其实有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味。当年,李修贤制作的一系列“机密档案”电影系列很受欢迎,他手上也有很多这种真实案件的素材,《人肉叉烧包》的故事只是其中一个,无意中被邱礼涛挑中。


不过,当年的黄秋生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演员,而且故事发生在澳门,香港人的关注度有限。再加上当年武侠片大热,完整片名《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中的“八仙饭店”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古装片的错觉,因而邱礼涛等人对影片的市场前景并不太看好。


没想到,省钱干大活的邱礼涛只用了预算的八成,就把片子给拍完了,这让李修贤很是满意。影片上画后,更是捷报频传,尽管在香港被定为三级片,但连续上映三周,票房仍然打破了所有人预期,成为全城热议的话题。


在那之后,一系列以裸露、血腥元素作为卖点,同时以现实犯罪案件打底的相同类型影片诞生,包括《郎心如铁》、《羔羊医生》、《纸盒藏尸之公审》等。而邱礼涛也和黄秋生再次合作了更“反社会”的《伊波拉病毒》,然而这部影片并没有复制《人肉叉烧包》的票房成功,卖座情况只能算一般。


90年代的邱礼涛,除了拍cult片、犯罪片、警匪片等这类影片以外,也拍摄了《山鸡变凤凰》这样的爱情喜剧片,《黄金岛历险记》这样的家庭奇幻片,以及脍炙人口的恐怖片系列《阴阳路》。作为类型“多面手”的他,每年保持着2-4部的产量,在不同的类型当中去平衡市场口味和个人表达。


进入21世纪,邱礼涛一改此前类型片“怪才导演”的风格,转而去拍了几部题材严肃、视野另类的独立电影,包括:《等候董建华发落》、《给他们一个机会》、《性工作者十日谈》、《性工作者2:我不卖身我卖子宫》。


在这些电影里,邱礼涛继续关注底层的边缘人群和弱势群体,将镜头对准了香港的性工作者们,被法律忽视的少年犯们、以及大陆新移民等群体,去关注他们的人权、体会他们的情感,也去批判现实的残酷,控诉体制的不公。


邱礼涛曾说过:“一直以来,我希望拍一些有关弱势群体的电影,他们往往被大部分社会人士在有心和无意之间疏忽,但其实不论是基于人道、人权的立场或勇敢面对问题的态度下,社会人士都有必要正视他们活生生的存在。”言辞之中,无不透露着邱礼涛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和对社会的关怀。


尽管这类电影往往并不能取得很好的市场回报,愿意投资的人也少之又少,像《等候董建华发落》一片,光四处找投资就花了两年,直到最后还是向华强解围,给了他300万才拍出来。但即便如此,邱礼涛仍然没有放弃过自己真正渴望表达的东西。他的创作脉络也和许多其他的香港导演一样,一边拍一些容易卖钱的、市场向的商业类型片,如果赚到钱了再去拍这些自己真正想拍的,包裹自己个人意识的作品。



游走在不同类型当中,进能北上执导合拍片,退能坚守香港的本土书写,关注小众群体,也拍过《竞雄女侠秋瑾》这样的主旋律。邱礼涛的厉害,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


“金字招牌”和“票房保证”


截至目前,昨天刚上画的《拆弹专家2》已经突破了1.5亿票房。豆瓣开分8.0不久便升至8.1,这样的高分成绩相比第一部是极大的飞跃,放在年度华语片的参考系里也是当仁不让的强者。看样子,凭借着强势的口碑,《拆弹专家2》不仅有望搅热整个市场,甚至还有可能打破《扫毒2》创下的票房纪录。


看完《拆弹专家2》不禁感慨,邱礼涛可能是如今唯一一个敢把全香港都“炸”没了的华人导演了。


时间回到2017年,当年邱礼涛一共有四部作品问世,分别是《原谅他77次》、《拆弹专家》、《常在你左右》和《失眠》。其中,前三部都有在内地公映,而获得4亿多票房的《拆弹专家》更是其中被讨论最广的一部,也是当时邱礼涛作品在内地票房的最好成绩。


《拆弹专家》取得的成功,让片方和投资人看到了港产警匪片在内地市场仍然大有可为。去年的《扫毒2》更是再次大获全胜,票房一路上涨。影片里,邱礼涛继续展现了他非凡的想象力,直接上演了一场中环地铁飙车戏,虽成本不菲,但呈现效果令人过目难忘。


▲《拆弹专家》和《扫毒2》,以及这次的《拆弹专家2》均由刘德华主演


到了这部《拆弹专家2》,邱礼涛进一步扩大了他对于场面的要求,甚至不惜动用核弹,“炸掉”整个香港。影片中多次出现的香港地标性建筑,如青马大桥、IFC以及香港国际机场等,让观众觉得无比真实,代入感强烈,同时也给予了这部类型化的作品强烈的现实意味。


除了商业元素的呈现以外,邱礼涛也巧妙地平衡了自己的个人表达。在上一部里,邱礼涛探讨的是“用生命守护生命”,那这一部则无疑在主题上实现了进一步的升华,即“用生命守护生命,值得吗?”


不仅如此,邱礼涛继续探讨司法体制和个体之间的关系,讲述了一个为体制鞠躬尽瘁的“棋子”,是如何在受到伤害后成为“弃子”,从而一步步走向深渊的故事。无论从影片的文本复杂度,还是对于现实的观照程度来看,都是对于以往作品的一次颠覆。


并且在这个故事里,导演还包裹了另一层意识。以炸弹类比人,前者作为器械的精密性,和人类的情感丰富形成了某种对比,一方面展现了仪器器械对于人的异化,同时也是对于这个“用完即弃”的社会的某种批判。可以说,几个角色给予了演员极大的表演空间,主演刘德华更是贡献了多个维度的丰富演技。


▲刘德华同时也是本片的监制


热门类型叠加超高品质,在这样一个合适的档期里,所有人都对《拆弹专家2》的市场表现充满信心。而且,在连着执导了几部大制作、高回报的港产类型片之后,邱礼涛已经毫无疑问成为了当下香港作者中,执导商业警匪大片当仁不让的“金字招牌”。


在拍了将近100部电影后,2018年,邱礼涛首次凭借《拆弹专家》提名金像奖的最佳导演。尽管最终与获奖失之交臂,但邱礼涛本人并不在意,而在影迷们的心目中,这份肯定已然来的太迟了。


在他看来,观众愿意买票来看电影,永远都是一种支持。即便如今香港本土的市场在日渐缩小,拍自己想拍的内容也愈发困难,但是对他来说,生存空间始终存在,同时还能有所表达,这是烙在他骨子里的一种能力。


从早年的擅长小众趣味,到如今扛起10亿级体量的商业巨作,在合拍片和纯港片、商业导向和独立制作,甚至是主旋律电影中不断游走的他,带给我们的惊喜,远不止于此。或许,在香港的这一波导演里,属于邱礼涛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94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