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恶搞了大半个香港影坛,王晶用这部喜剧,道出了港片衰落的原因

恶搞了大半个香港影坛,王晶用这部喜剧,道出了港片衰落的原因

70年代初,随着功夫片、武侠片在海外的风靡,香港电影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期。进入80年代后,随着越来越多人投身电影产业,港片市场也是一片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而此时的香港电影,也被冠以“东方好莱坞”的美誉

不过,繁华过后总是空。在七、八十年代一片繁荣的港片市场,却在90年代中期,快速衰退。而香港电影也因为市场的缩水,步入低迷。

1999年,面对低落的市场环境,王晶恶搞了周星驰、徐克、陈可辛、王家卫、陈果、刘德华等一众大咖,拍摄了喜剧电影《电影鸭》。

这部《电影鸭》调侃了大半个香港影坛,但荒诞、讽刺的故事,却道出了港片走向衰落的原因。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部由王晶监制、钟澍佳执导的冷门喜剧《电影鸭》。


01

这部《电影鸭》上映于1999年,影片的一开始,王晶通过几段90年代经典港片的剪辑画面,以及这些港片的票房数据变动,展现了1995年之后,港片市场急速衰退的时代背景。

随着这些票房花絮的结束,知名导演“陈果新”(曾志伟饰演)出现在镜头之中。对着镜头,陈果新表示,港片市场好的时候,很多人找自己拍电影,有的人为了跟自己合作,还不惜使用武力。

不过,现在港片市场凋零了,作为知名导演的陈果新,也落到了无戏可拍的境地,只能靠参加电视台的访谈节目,维持生计。



港片市场衰退后,落魄的不只是电影导演,还有电影监制。无戏可拍的电影监制“徐屈”(陈百祥饰演),也受邀参加了电视台的节目。

面对镜头,徐屈表达了和陈果新截然不同的观点。徐屈认为,现在的港片市场依然形势大好,并呼吁那些对电影产业有兴趣的老板们,多多投资自己的电影作品,保证稳赚不赔。

徐屈在电视节目里一顿忽悠,结果还真忽悠到了一个有钱的老板。这位老板表示愿意为徐屈的电影投资,不过要先看看剧本。

找到了投资的老板之后,徐屈找来陈果新,担任新戏的导演,而陈果新又找来了编剧“谷一招”(张锦程饰演),为电影提供剧本。

谷一招是一个三流的小编剧,因为港片行业不景气,他和过气演员“周松弛”(罗嘉良饰演)一起住在一所合租公寓,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谷一招、周松弛在一家茶餐厅吃饭时,遇到了两名影迷。这两名影迷想找周松弛签名,可是一番交流之后,两位影迷发现认错了人。


这次“签名乌龙”让周松弛十分尴尬,他发誓要拍一部好作品,让观众记住他的名字。而刚巧,林领功导演要拍《监狱疯人》,看中了周松弛,邀请他前去试镜。


在试镜时,导演向周松弛介绍了剧情、台词,可周松弛在表演时临时改戏,一直不说台词。导演询问原因,周松弛表示,有些台词不一定要说出来,重要的是眼神的交流。

周松弛的回答,让导演十分生气。导演表示,不说台词,观众怎么知道是什么意思。你向别人借500块钱,不说话、只用眼神,别人会理你吗?


谷一招要去陈果新的“金马伦电影公司”交剧本。失去了《监狱疯人》的拍摄机会后,周松弛打算和谷一招一起去见陈果新,看看有没有机会出演这部新戏。

在前去交剧本的路上,谷一招意外遇到了大学同学“阿正”(叶广俭饰演)。以前的阿正,是一名影评人,但随着港片的衰落,现在的他也转行卖起了盗版碟片。

老同学的助纣为虐,让谷一招十分生气,为了与这些盗版势力作斗争,谷一招决定拍好自己的这部新戏,扭转低落的市场环境。


谷一招、周松弛来到了“金马伦电影公司”,谷一招的剧本勉强通过了陈果新的审核,而周松弛也获得了监制徐屈的认可,成为了新戏的男主角。

现在一切就位,只差老板的投资了。徐屈表示,这次的老板非常有钱,也热爱艺术。王叉卫那部拍摄了三年都没拍完,超支了三千多万的电影,就是这位老板投资的。

可是,当徐屈打通电话,准备向老板要投资时,却意外得知,老板因为投资电影、负债累累,选择了跳楼。

没了投资,电影的拍摄计划也只能搁浅。

02

周松弛的女友“朱琪”(关秀媚饰演),是电视台的一名小演员。这一天,朱琪约周松弛吃饭,并说起了剧组的女演员,靠“潜规则”上位,成为女主角的事情。

这些事被同行的徐屈、陈果新、谷一招听到,三人灵光一闪,决定利用美男计,去接近那些有钱的富婆,说服她们为电影投资。

在一家高档会所,三人遇到了富婆“金姐”(罗兰饰演),并成功讨得金姐欢心,拿到了200万的投资。

资金到位之后,众人决定开机、拍摄。不过在开拍之前,徐屈、陈果新却先对资金进行了抽离。

徐屈是监制,他率先从启动资金中拿走了一部分。陈果新是导演,他又从剩余的资金中抽取了一部分。而剩下的部分,才是这部电影拍摄的真正成本

拍摄成本确定后,谷一招找来了失业的摄影师“杜可窿”,以及转行卖牛杂的金牌剪辑“祖杨”,凑齐了电影的拍摄团队。

为了节约拍摄成本,徐屈安排周松弛出演男主角,而朱琪出演女主角,故事的拍摄地点,也被安排在了朱琪母亲的家中。

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这部由徐屈监制、陈果新导演、谷一招编剧的电影,也正式开始了拍摄工作。

在拍摄的过程中,导演不满意原有的剧本,对故事改来改去。结果导致了拍摄延期,不少胶卷也因此过期。而一次拍摄意外,也导致摄像机的镜头被摔出了一道裂痕。

可是面对这些问题,监制、导演都不肯拿钱出来,他们让摄影师用过期的交卷、破裂的镜头,继续进行拍摄。


在硬件设施的将就之下,电影终于完成了拍摄。可是,导演在拍摄时的肆意改动,让电影的片段无法连贯的排列。而因为胶卷过期,拍摄的不少画面直接变成了一片漆黑。

面对这些糟糕的素材,剪辑师祖杨也十分为难,最终只能乱剪一通。

虽然电影完成了,但谷一招、周松弛的心情却十分低落。

周松弛想凭这部戏,让观众们记住他的名字。而谷一招希望凭这部戏,改变自己的命运,挽救低落的市场环境。可是,如今面对这样一部烂尾的作品,二人脑海中的种种想法也都随之烟消云散。

害怕片子太烂,会被观众揍,谷一招、周松弛都产生了不去参加首映式的想法

在回家的路上,谷一招再度遇到了自己的同学阿正。阿正表示,电影行业如果真的完蛋了,那么自己盗版的生意必然也做不下去。于是阿正联合了不少做盗版生意的同行,决定资助电影产业回暖。

阿正的想法,遭到了谷一招、周松弛等人的斥责。双方也因此,产生了肢体冲突。


面对猖獗的盗版行业,谷一招、周松弛又不禁对之前的电影产生了幻想,他们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带来奇迹,能够挽救港片市场。

名导演、大监制早已从制作成本中抽走了属于自己的红利,电影质量的好坏,他们早已不再关心。到最后,对电影质量充满期待的,反而是幕后的小编剧、小演员。

抱着种种幻想,谷一招、周松弛、朱琪三人还是前去参加了电影的首映。结果,这部用过期胶卷、破裂镜头,粗制滥造而成的电影作品,在首映式上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好评。


在“香港电影金鸭奖”上,这部电影一口气拿下了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的荣誉。

而著名影评人石皮,也对影片大肆吹捧,还表示电影的暗黄底色,是导演有意为之,暗示了导演对社会的控诉。而图像上的裂痕,也意味着人生的无奈。镜头中突然出现的漆黑画面,则是对人性黑暗的隐喻。

03

在影评人的大肆吹捧之下,这部影片成为了一部备受推崇的经典,而徐屈、陈果新、周松弛、朱琪、谷一招,也随之跃上事业高峰。之后,好莱坞的美都梅也开始找徐屈、陈果新、谷一招、周松弛、朱琪拍戏。

不过名气变大之后,5人的架子也开始变大。面对美都梅的邀请,作为监制的徐屈,要求三亿美金的制作费。而身为导演的陈果新,则要占据全球票房30%的分红。


成为大编剧的谷一招,一开口就是三千万的编剧费。成为影后的朱琪,也开始对剧组提出众多要求,表示必须为她提供私人化妆间、总统套房、私人保姆。

周松弛在物质上没有太多要求,但却要求在拍摄过程中,找一堆国际大咖为自己配戏。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谷一招、徐屈、周松弛、陈果新等人在接受好莱坞邀请的同时,也收到了一封勒索信。

原来,之前为了拉投资,几人在会所搭讪富婆金姐,结果被人拍了下来。如今,对方索要8千万封口费,否则就将录像带曝光。

徐屈、陈果新、周松弛、谷一招担心舆论会毁掉自己的事业,可是几人又拿不出这么多钱,于是四人合谋,决定杀人灭口。

四人设计了4套行凶方案,可是因为意外全都失败。而这个勒索人却阴差阳错之下,自己触电、被电成了白痴。

摆脱了麻烦之后,陈果新、徐屈、谷一招、周松弛、朱琪顺利走入好莱坞,与好莱坞制作人合作了《星球大战》。而《电影鸭》的故事,也在此时走向结束。


04

“恶搞”一直是王晶电影作品的一大特色,而在这部《电影鸭》中,王晶更是放飞了自我,恶搞了大半个香港影坛。

影片中,几位主角的名字谐音,让不少观众若有所思。而片中出现的电视产业大亨“林伯”,为王叉卫投资的老板,是影评人也是金鸭奖评委的“石皮”,被记者们跟拍的“刘一华”、“王啡”,嗜酒如命的摄影师“杜可窿”,这些人也都让影迷们联想不断。

当然,除了恶搞这些影坛大咖,这部《电影鸭》还通过荒诞的故事,对港片市场的衰落原因,进行了讲述。

盗版横行,是90年代港片市场衰落的一个关键原因。在这部《电影鸭》中,王晶穿插了不少桥段,来展现盗版的横行,以及盗版碟片商们的猖獗。

电影的一开始,一位碟片商被指责贩卖盗版,而他却理直气壮的表示,大不了就是被告,自己有的是钱请律师。而电影后半段,盗版碟片商出钱请演员拍戏,更是让故事充满了浓郁的讽刺气息。


除了盗版的外部因素干扰,港片制造业内部的乱象,也是港片市场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

电影中,徐屈、陈果新从金姐手中拿到两百万投资之后,先是对资金进行了抽成,之后才选择开机拍摄。这个看似荒诞的桥段,却是真实存在的乱象。

监制、导演对制作成本的抽空,势必会导致经费的不足,用过期胶卷、破碎镜头拍摄,也成了无奈之举。在这些粗制滥造的手法之下,影片的质量也可想而知。

面对这样的行业态势,“画质比正版更清晰”也成为了盗版碟片商们,对港片作品的一致调侃。

内部的成本抽空乱象,加上外部的盗版市场压力,让港片的发展步履维艰。而90年代兴起的“赴美热潮”,也让香港影坛出现了人才外流的现象。

随着这些实力派电影人走向好莱坞,港片的发展也变得更加艰难。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在摧枯拉朽的经济大潮冲击之下,内忧外患的港片市场,被快速冲垮。而新千年之后的香港电影,也彻底失去了以往的时代光辉。

原创丨文章版权系属:神奇的络腮湖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92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