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边看边叹气,这尺度国产没法拍

边看边叹气,这尺度国产没法拍



2015年《聚焦》上映——

2016年2月29日,万众瞩目之下,《聚焦》斩获了奥斯卡最佳影片。

实至名归,名垂青史,敏感话题...

可再看这部电影,又会觉得有丝讽刺的意味在里面,

倒不是电影骗了观众,而是现实世界比电影的影像世界,实在要残酷的太多太多...


2002年,《波士顿环球报》的附刊《聚焦》的一组记者和编辑注意到了一个被遗漏的报纸报道:

“天主教的Geoghan神父曾涉嫌非法性侵男孩”

Geoghan(吉欧根)是当地天主教的神父,Dussourd(迪苏尔)是他虔诚的教徒。

迪苏尔是个聪敏能干的女人,她养育着八个孩子,三男一女,再加上侄女的四个女孩。


或许足够对信仰的虔诚,乔根经常来到她家与孩子们交谈。

迪苏尔当然是高兴的,神父屈尊来到家中,给孩子带去洗礼,这已经是天大的荣幸。

神父在长达近两年的时间里,几乎夜夜造访她家,但是迪苏尔不知道的是,

在那扇门的背后,是那位叫做吉欧根衣不遮体的下流,在八个孩子中,只有那个女孩未曾受到神父的“垂青”,其他的男孩无一幸免,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四岁。

如果不是孩子的异常举动,迪苏尔压根就不会注意到这件事。


事情暴露后,迪苏尔曾向吉欧根提出诉讼,但是那张状纸怎么也到不了高层手里,

甚至迪苏尔被当地的教区居民指责:污蔑神父,污蔑上帝。

迪苏尔不得已离开此地,强权面前,无果而终...


另一方面,约翰·吉欧根被教会停职,并接受心理治疗,但随后又被派去新的教区。

似乎从1984年开始,当时刚上任波士顿总教区的最高负责人,第一年的红衣主教伯纳德·劳,便知晓了吉欧根的事情,但还是把它送去了其他教区...

1993年吉欧根从教堂离职,不再担任教堂的教职,但此时他已经在这片地区待了8年。

即便离职,66岁的吉欧根也从未停止过他的行为,其中有受害者中,是一名为洗礼仪式身着礼服的辅祭


纸遮不住火,这件事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有超过130个人在法堂上亲自控诉了吉欧根对他们的‘侵犯行为’——跨度数三十年,六个教堂地区。

主教会通过私下调解的合约方式,用1000万美元私下处理了50个案件,但是剩下的84却始终无法解决。


它们的存在就像是随时会被爆发的活火山,迫于压力下1998年,教会开除了吉欧根的神职,并剥夺了他一切的特权...

剩下的81个未了的诉讼案却还没有被解决...


“波士顿环球报”的聚焦小组对81个未了的诉讼案感兴趣,他们试图去挖掘这件事情背后的真相,可越往深处走,越发现这件事远没有他们想象的这么简单。

他们先是提出上诉,迫使教会解密那81份未了的诉讼案,随后又通过了解这些未了案的律师了解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施压教会闭嘴,随后又亲自走访那些被教父侵犯的家庭记录调查...

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在波士顿,远不止一个吉欧根的存在。

根据,SNAP(被神父侵犯的互助小组)掌握的证据显示,仅波士顿就有13个。

而曾给“那些教父治疗”的医生则说,波士顿地区大概有九十多个神职人员来过他们医院。

聚焦小组在深入调查时发现,那些“潜在犯罪”的教父们被停职时都有着“病假”两字——

根据排除和推算,发现有87个神父离“潜在犯罪”的动机很近。


随后聚焦小组开始从这87个的小组里开始排除,通过走访和实地调查以及档案分析,最终把名单锁定到了70个神父的名字——

而这仅仅只是波士顿地区...


教会在体制上的腐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是这样的选题与揭示过去的“水门事件”是不同的。

最艰难的不是如何克服阻力和外面的不可抗力,而是如何要去说服自己说服其他人。

无论外界如何看待教会的腐败,又或者去看待教会更加复杂的权力交织,在美国教会几乎是无法撼动的存在,它以至上的信仰的形式,渗透到了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权力结构。


即便是曾有丑闻报道,但是人们从不会去思考这个系统性的弊病,更何况这种腐败的系统又的确给人们带来过好处与回报,如果真出了问题,人们只会觉得是这个人出了问题,和教会这个庞大的系统机制没有关系。

本·布莱德里(Ben Bradlee Jr.)说:“如果是这样的数量,人们一定是知道的。”


迈克回答到:“也许,人们就是知道的。”

在传统文化与复杂的现实因素的包围下,美国的价值观便是,看待一个人的成功便是看他的财富能力,他如果不能成功,那是个人问题和这个社会没关系,教会的人有了问题,但教会没问题。


《聚焦》的小组曾试图通过发表揭露的杂志,让人们看到这个系统性的问题,他们于2002年1月,发表了第一篇他们的调查报告,开始揭露波士顿地区那多达1000多宗教人员,包括那87位神父...

讽刺的是,这份名单其实早在之前就被小组的前任小组以邮寄的方式留在了办公楼

这篇报道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的讨论与反响,那些涉嫌的宗教人员也都随后被处理,可是这个庞大的教会却从未有过改变...


小组的记者却也陷入了道德选择中,无论出自于对新闻的理想维护,又或者是带有私心,在他们踏上这条船的时候开始,他们就没办法下去了...

做媒体的人,不是圣徒,这只是份职业。面对一卷卷令人愤怒的案件,需要时间的等待,等待时间发表,发表早了,主动权就到教会那边去了,发表晚了,就被同行发表了,作为一个媒体人,这种职业操守,不断煎熬着他们。


正如《纸牌屋》和《新闻编辑室》里所展示的那样:新闻这个行业,是野心家和勇敢者的游戏,它能带来你其他职业曾不能有过的回报,但与此同时,它也会让能够让你在一瞬间陨落,成为权力摆弄的工具。

2002年底,《聚焦》杂志迫于外界的压力,发表了他们最后一篇与“案件有关”的报道后关闭了专栏,《波士顿环球报》换了领导,《聚焦》杂志也换了负责人。

他们也和过去一样,改变了但是好像又不曾改变。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在这个封闭的体制下,“聚焦”小组的成员也未曾获得过真正的出口。


2017年,斯皮尔伯格曾拍了部《华盛顿邮报》以此来对新闻工作者送去“崇高的致敬”

这当然是部出色的好电影,但是他的力度太小了,前半部分铺垫的高压,结果三下五除二,就给理想化的解决掉了...


正如网上众多的短评诉说的那样:

“哎,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当一部电影可以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这么工整,并且工整到一个境界,而且又这么契合当下的政治语境,反倒让人觉得无趣了,它更像一场“预谋已久”的演说。”——豆瓣网友饮歌

怀疑编剧在Trump当选之夜就已经动笔了,否则怎么会这么快地弄一个既讲新闻自由,又插入赞扬强大女性的电影呢?虽然一切都像套公式一样眼熟,政治目的也非常明显...——豆瓣网友米粒

这部电影太过于“政治正确”,以至于它所突出的“女权主义”都与当时的美国社会语境都不谋而合。


所以相比较《华盛顿邮报》我更喜欢《聚焦》,《聚焦》相比较它更加的写实也更加深刻...

电影中有幕让我印象很深刻:

女记者敲了那70位名单上的教父的门,质问他是否犯过那“令人不齿”的罪行,

这位前教父毫不遮掩的点头,但是他却语气很慈祥的说,自己不是“犯罪”。


他曾经被别的神父侵犯过,他知道这种感受。

似乎,这一切发生的事情与权力斗争不过是一场轮回罢了,

曾经媒体还有过正义的执笔,但是如今他们早已消失了发声的权力。


当下世界,互联网作为财富新贵,正在冲击着一切。

曾经不可一世,高达200亿美元市值的《华盛顿邮报》,在2013年以2.5亿美元卖给了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

2008年,美国的《今日美国》宣布停刊。

2012年,德国的《纽伦堡晚报》宣布停刊。

2013年,中国的《新闻晚报》宣布停刊。

....


虽然我们曾无数次畅想过融媒体的出现,带给社会的具有变革性的改变。

可如今的最大宣发力度和最大受众平台都掌握在了这些互联网的财富新贵手里,

新闻的碎片化,解构化,娱乐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很难再看到完整和独立的新闻报道——

深度跟踪,曾为一件事报道一年的过去时代,也不再。

新媒体是件好事,只是不知作,他何时才能回归它第四权力的位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91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