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豆瓣9.2的电影《活着》:为什么命运多舛的福贵能好好地活下来?

豆瓣9.2的电影《活着》:为什么命运多舛的福贵能好好地活下来?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对于这句出自原著的话,并不完全认可。因为努力地活着的每个人,总是要找个支撑点,有个盼头,这就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当人只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就是到了无欲无念的境界了。这个境界可能是对生命的妥协,能活着就活着吧!但也可能是对生命最终归宿的一点抗争,只要活着就可以。


001

豆瓣评分9.2的电影《活着》,影片自1994年上映至今,仍保持着同样的豆瓣评分。该片是余华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张艺谋执导,葛优、巩琍主演的。影片中男主人公徐福贵(葛优饰)跌宕起伏的一生,仍受到观众各种各样的关注。

相比《活着》的原著,我更喜欢改编后的电影版《活着》。

本来是富N代的福贵,却是名符其实的“赌二代”。赌通宵回家的福贵面对父亲噼里啪啦责骂:

畜生,又赌了一夜,你这小王八蛋,狗改不了吃屎,再胡折腾,徐家这点家底总会被你败光,你怎么就不能学点好的。

福贵的反驳却是让看的人都哑口无言:

没有老王八蛋哪儿来的小王八蛋?我跟谁学好去?我们家三院房怎么就剩这一院了?当年有名的徐大混蛋不是我。

很明显好赌的福贵是典型的子承父业(可惜继承的是败家的本领),只是他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最后把父亲败剩的一院房,被他赌得片瓦寸土不剩。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福贵是因为皮影班主龙二算计才会把家败掉的,可对于当时已嗜赌成性的福贵来说,没有龙二,也会出现张二、李二、赵二……败掉家产也只是迟早的事而已。

002

从福贵父子短暂的交流能再一次确定,“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这话是有绝对的道理的。


听到过很多的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拖拉,懒散,粗心,不爱学习,甚至没礼貌。却从没在自己身上找过原因,从没反省过他们这些不好的习惯是怎么来的?

当自己缩在沙发上低头刷着手机,嘴巴却要求孩子去阅读。即使他迫于你的强势进了书房,你能确定他的脑海充斥的不是游戏,手机,动画片?

古语有说:君子有诸己而后求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撇开君子与小人,为人父母不得先要求自己,才更能在要求孩子的时候,让他们因有榜样而养成顺理成章,心甘情愿的习惯。

记得大宝在三岁左右时,有一次不听话,先生用粗俗的语言骂了他,隔天不知什么原因,奶奶唠叨了他几句,他直接用前一天爸爸骂他的话驳了奶奶的嘴。

先生听了又羞又怒,却又怒不能言,从此在儿子面前也谨言慎行。

003

如果说福贵的前半生在父亲的影响下活得不像个父亲,那在输光了全部家产,一贫如洗,老婆家珍(巩俐饰)挺着肚子带着女儿失望回娘家后,是福贵苦难人生的开始,也是他的重生。


徐父用仅剩的一院房还了福贵欠下的赌债后,还是因动气气死了,也算是实现了“我以为我能够死在这院里”的心愿。

带着老母亲租住在简陋小院的福贵,才尝到了一无所有的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和责任,摆起了小摊谋生活。而家珍知道福贵戒赌,一年后不惜与父亲闹翻也带着儿女回来与福贵共患难。

如果说贫困潦倒后的福贵,能积极地重新生活的动力是什么?妻儿、母亲无疑。

如果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好女人,那一个回头是岸的男人背后,绝对有一个值得让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好女人。

现在的男女,大都知道及时止损,爱就爱,不爱或不值得爱就散,没什么好异议的,毕竟时代不同,实现价值观的途径并不是单一的。

但对于福贵那个离婚并不是那么普遍的年代,有家珍这个不嫌贫爱富,只想过安生日子的妻子,福贵是幸运的。而对于家珍来说,福贵最后的改变,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

004

只是命运并没有放过开始努力生活的福贵。支了个皮影摊营生的福贵在走村串乡唱皮影戏时,被国民党抓了壮丁。随着军队经历了生死无常的福贵,同行的春生看到汽车像丢了魂似的,认为如果能开上汽车,死都愿意。福贵则始终认为,要活着回去,老婆孩子比什么都好。


后来国民党兵败后,福贵在共产党优待虏掳的政策帮助下,活着回了家。只是娘没了,女儿凤霞发烧烧哑了,家珍带着一双儿女起早摸黑地以送水为生。

如果说面对白雪茫茫,横尸遍地,极度恐惧的福贵,心里有什么执念,那是苟活着也要回去见妻儿无疑。

命运多舛的福贵一家才安生地过了几年日子,儿子有庆在学校的院墙后睡觉,却刚好被当了区长的春生开车撞倒院墙砸死了。

失去了儿子的福贵和家珍的悲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也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

去年冬天,同事陈哥自驾摩托车载俩小孩子上学,途经一段正在翻新,坎坷不平的水泥路,陈哥停在路旁躲避过往大车时,由于脚下踩的是松土,摩托车往路上的方向侧倒了,而身边刚准备完全通过的一辆大货车的后轮,却生生地从俩小孩身上扎过去,当场身亡,陈哥的腿生生地压断了。

随着年纪越大,这样的意外悲剧越看不得,光是想象一下,就觉得心底有无底深渊的恐惧。

可是当无法逃避的意外来临,痛苦的接连而至,我们能怎么办?

爱默生说过,如果在这个世界上必须有苦难存在,那就让它存在吧。但总应该留下一线光明。至少留下一点希望的闪光,以促使人类中较高尚的部分,怀着希望,不停地奋斗,以减轻这种苦难。


对于同事陈哥的遭遇,我不确定他以后的光明与希望的点在哪,但对于福贵来说,女儿凤霞是他和家珍的悲痛之下唯一的希望。

005

到了婚嫁年龄的凤霞,除了不能说话,样样都不差。经人介绍嫁给了忠厚老实,腿微瘸的工人万二喜。当我们都以为福贵的一家会随着凤霞成家,日子越过越好时,不幸再次降临到这个数经命运无情摧残的家庭。


婚后不久的凤霞生子时,因产后大出血死了。福贵与家珍又遭到了一次精神上的重创,幸好凤霞留下的儿子馒头,成了他们坚强活下去的念想。

只是小时候是凤霞和有庆帮忙烧火送水,现在变成了馒头帮忙烧火送水。

能活着的且活着,俗话说,活人还能被尿憋死?无论面对什么问题,总会找到解决的方法。只是心里有点盼头地活着,更能让人心中有寄托,有出口,不是吗?


福贵的一生,青年时期败家后憣然醒悟,人生除了赌博还有别的,此时老婆孩子成了他重新生活的希望。重生后的福贵被抓壮丁,前路生死未明,可想方设法回去见老婆孩子仍然是他的动力。

中年丧子,晚年丧女的福贵又接二连三地遭到了生活的重创,最后外孙馒头成了他生活的希望。

相对比原著《活着》,福贵除了经历动荡年代的苦,更难以接受的是所有的至亲几乎都是经他亲手埋送的,幼子、爱女、贤妻、女婿、外孙,连看的人意志都接近崩溃。最后的活着,变成了仅仅只是活着而已,所有的至亲只是活在有形无形的老黄牛身上。

而电影《活着》,总能给人一个生活重创后的希望和盼头,让活着不仅仅是苟且地活着。


只要活着,我们就要有“鸡养大了变成鹅,鹅养大了变成羊,羊在了又变成牛”念想

而对于生命的结束,正如书中所说: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我们终将会在另一个世界相遇,或早或迟而已。重要的是给自己找点希望,找点念想,努力地活着。这是一个人潜意识的本能。

006

去年,因为先生肿瘤切除后,需要化疗的原因,经常进出医院肿瘤科的住院部。

有些事真的是没亲眼见过不知道,相对比来说,有更幸运的也有更糟糕的。但他们都在努力不放弃地治疗着,只因为想活着,哪怕一年、半年、一个月、甚至一天。


认识一个肝癌晚期的大叔,刚查出病时,医生直接宣布晚期,只有半年的生存期。因为要去肿瘤科治疗的患者,皮囊都是不小心和癌扯上关系的,所以从不会主动和病友或病友家属,随意拉扯各自病症的早中晚期。

刚认识他时,虽然已天天抱着足月般孕妇的肚子,隔天就要抽肝腹水,但大叔是主动说起自己的病来鼓励我们的,大叔直接爽朗地说,他是赚了的。

“医生说我的生命只能剩下半年,现在已经一年了,我早赚了,现在活一天我就赚一天。只是女儿还没出嫁,要是能努力活到她出嫁那一天该多好呀!可不管怎么说,我多活一天,她一天都是有父亲的孩子。”

只因为多活一天,就能让女儿多当一天有父亲的孩子,所以大叔努力地配合着治疗,努力地活着。

你看,人活着总要有点心中的念想,支撑着我们的意志努力坚强地活下去。当然如果是自己想死,那是谁也救活不了的。

如果说电影《活着》有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那是因为在福贵苦难,跌宕起伏的一生中,看到其活着的希望,努力活着的盼头。

看过很多对原著《活着》的评论,都是难以接受福贵苟活的余生,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结局。但我更愿意相信,福贵的活着,是为了尽可能地记住那些他亲手埋送的亲人。这是他活着的意义。

这也是我们活着的重要意义,不管这盼头是来自父母、孩子、或是爱人,甚至只是为了自己,我们总要一个由头,才能承载我们活着并努力的意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70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