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年度争议巨作来了!3年时间,切断演员与外界联系,呈现真实人性

年度争议巨作来了!3年时间,切断演员与外界联系,呈现真实人性

1998年,一部《楚门的世界》在金·凯瑞的演艺下“封神”。这部电影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让你先笑后哭,再恐惧,鞭辟入里地呈现了“拟态空间”对于真实空间的蚕食与控制。

金·凯瑞饰演的“普通人”楚门,从小开始就是生活在由影视托拉斯搭建的片场中,这个高度“真实”的片场里,除了楚门以外,都是专业演员。他们与楚门的互动被24小时直播,外界的观众盯着楚门与他们的一举一动。

直到有一天,楚门洞悉了其中的拟态真实。但他并没有揭穿一切,而是反转了“看与被看”的主体位置,开始操控起一切,凭借他对片场和剧组的熟悉,以演技欺骗大众,成为了真正的“主导者”。由此,“被看”不等于“被控制”,主动的看也许反而成为了被操控的一方。

《楚门的世界》早已在互联网时代,大大扩张了自己的版图,真实和虚构的界限不断被打破。有时候虚构的比现实的还要真实。

多年之后,俄罗斯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宣布打造大型的“楚门的世界”。为了“真实的”再现一个时代,他把一群演员放置到惊喜搭建的大型片场里,给予演员最大程度的发挥空间,他仅仅充当记录者,用镜头“再现”这群演员“回到过去”时的真实状态。

系列电影《DAU》项目的诞生如惊天“核爆”,从它成立项目以来就受到大量的关注。

该电影项目最初是为了拍摄一位前苏联物理学家的传记片(“DAU”是他名字后的三个字母),后延展为持续三年的不间断拍摄,地点均位于乌克兰东部小镇哈尔科夫郊区。一个占地12000多平方米,对前苏联机密研究所进行原样复刻的大型片场。

片场中,400名核心工作人员在三年时间里,开展这项无剧本的电影创作,“真实重现”前苏联体制下的“生活方式”、人性痕迹,凸显无形的控制,压抑的社会。

被选中的400多人完全按照当时苏联的情景和生活方式来生活工作,而且完全切断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所有与那个时代无关的东西全都成了违禁品。

3年时间里,这个现实版的“楚门的世界”的项目一共积累了长达700个小时的35毫米胶片素材,前后超过1万名临时演员,参与复刻出1938至1968年间,一所位于莫斯科的前苏联研究所的当时状态。

浩瀚的素材最终被制作成14部电影长片。主题包含社会意识、权力倾轧、人类情感,暴力操控等,都借由影像散布在视觉复刻的描绘中。

整个电影项目的初衷是希望演员和观众都能以沉浸式的体验,感知那段历史下社会的方方面面。以此,更为精准和全面的了解和认知“大历史、小人物”的主客体关系。

对于这样一个恢弘而史无前例的电影项目,任何个人体验都局限于观看者本身的既有认知体系,旁人终究难以全面体会,这也注定了其巨大的争议性。

目前,网络上已经放出了《娜塔莎》(DAU. Natasha)和《退变》(DAU. Degeneratsia)两部。

两部影片也在柏林电影节上首映,最终《娜塔莎》在电影节中斩获杰出艺术贡献银熊(摄影)奖。不得不说,《娜塔莎》(DAU. Natasha)绝对是一部反常规类型,对于大众影迷的审美偏好颇有挑战的“实验性”电影。

影片以女主角娜塔莎为叙事主线,讲述了她与周边几位关键人物的生活化日常。

她与年轻的女同事奥莉亚的几场“酒后”对手戏、她与物理学家卢克的一夜风流、她最后遭遇来自安全委员会(K GB)男子的审判,这让作为餐厅服务员的她,经历了生活上意想不到的巨变。

影片长达137分钟,比柏林电影节的上映版本少了几分钟。全片三分之二的片长都以“纪录片”式的手法、事无巨细的表现了娜塔莎与其他人的互动与交流。

包括酒后“失态”与同事奥莉亚的打闹、发泄、到重归于好,最后又回到分歧与争吵中。而她与科学家卢克的激情戏更是“真枪实弹”,尺度不小。

但影片最具争议的还是来自片尾几十分钟的审判场景。男性对于娜塔莎的严刑拷问、精神羞辱令人背脊发寒。主观性镜头逼迫大众直视了这场审判,直接展示了男性粗暴地对女性扒衣服、扇耳光等一系列侮辱性的动作,甚至让娜塔莎将一个空瓶子插入自己的身体部位。

这段一气呵成,骇人且直白的段落,令部分观众感到严重生理不适,备受折磨、如坐针毡。据悉当时有观众直接退场,质疑导演的动机。

而坚持观看完全片的部分观众从电影手法上也给出了评价不高的判断,认为影片故事没有背景交代,上下文断裂,故事本身感觉就像是一个粗略的,有些杂乱无章的片段拼凑。

但胖哥却认为,影片的主线叙事依然没有摆脱章节化或段落化的叙事结构。从影片开始、推进,到结束,娜塔莎与奥莉亚前后三到四次的“交锋”,人物心理微妙的弧光转折,就是影片主题的缝隙处。仔细对比两人多次对话中的行为和语态改变,就能发现其中的隐喻。

娜塔莎始终希望从无聊、乏味,无望的生活中脱离出来,酒精是她压抑生活的唯一出口。当她遇到科学家后,以为一夜的温存能激活生活的死水一滩,但最终却只是激情而非爱情。

接下来的一场戏,娜塔莎独自在餐厅的痛苦流涕,自言自语,亦是她心理上的彻底“触底”。之后,审判到来,体制对于她身体和意志的摧毁接踵而至。

不过,全片最为精华的部分在于审判后,娜塔莎与审判男子的“重归于好”,以及影片末尾,她与同事奥莉亚因为相同的事儿再次陷入纠葛。

权力的压抑,造就了一个看似平静、却暗流涌动的行为闭环。娜塔莎看似“没变”,其实以及改变,影片以她对同事的“最后一次警告”戛然而止。

是什么改变了她?她变成了什么样?娜塔莎梦想和期望的破灭,主体位置被权力彻底架空,亦是影片的重要主题之一。大历史对于小人物的改变,在符号性人物娜塔莎身上得到了表征。

影片上映后,争议不断,某国更是以影片尺度问题频繁上纲上线。对此,导演伊利亚还是为自己的作品做出了辩护:在《DAU》系列电影中,讨论的是关于人性的话题,不给人机会去看它是很愚蠢的事情。

他还补充道:我敢肯定这部电影会在某国上映,因为它不是情色或暴力电影,这些元素或许存在但不是主要元素,它们只是人类脆弱故事的一部分。

毫无疑问,《DAU》是电影界的历史性事件,它就像一颗投入池水中的巨石,注定要掀起巨大的浪花,让平静的水面荡漾不断,在不断扩散向边缘的涟漪中,我们也许能看到藏于水底许久的种种未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67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