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罗马假日》:突破阶层的浪漫爱情背后关于人性和女性成长的思考

《罗马假日》:突破阶层的浪漫爱情背后关于人性和女性成长的思考

《罗马假日》是1953年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的浪漫爱情片,由美国王牌导演威廉·惠勒执导, 知名演员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联袂主演。影片一经上映即取得巨大成功,成为好莱坞黑白电影的经典之作。

1954年,影片入围第26届奥斯卡金像奖10项提名,最终斩获囊括最佳女主角在内的奥斯卡三项大奖。此外,影片还包揽了电影界影响较大的各项大奖。经典的艺术作品总是经久不衰,散发永恒的光芒,电影《罗马假日》正是如此。作为一部上映至今67年的老电影,影片在豆瓣上仍保持9.0的高分,并入选豆瓣电影Top250清单,被认为优于98%的爱情片,由此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电影《罗马假日》讲述了一个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欧洲古国公主安妮到访罗马,不喜繁文缛节的她使计逃出皇室藩篱并流落街头,最终被穷困潦倒的记者乔救助。记者乔故意隐瞒身份与公主同游罗马,企图炮制一份独家新闻。但在两人相处过程中,朦胧的情愫悄然发生在两人身上,最终公主安妮毅然承担起家国重任,回归公主身份,记者乔为了保护公主的形象,放弃名利双收的机会,将游玩的照片赠与公主留恋。

很多人评价这部电影都立足于安妮公主和记者乔爱而不得的美好爱情之上。诚然,这场充满浪漫色彩却又遗憾落幕的爱情绝唱,足以打动任何一个对爱情怀抱理想和憧憬的人。但是在爱情主旋律之外,我还看到一个反对束缚追求自由的女性自我成长的历程。

电影《罗马假日》将一场不可思议的浪漫邂逅放置在充满和谐情调的罗马风光中,在探索自由爱情的同时诠释责任的意义,成就一个时代的印记。本文我将从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出发,从安妮女性意识的觉醒、安妮对于爱情和责任的取舍、安妮经历带给观众的现实思考、电影独特拍摄手法及美学意蕴四个方面来挖掘这部历经67年时光仍历久弥新的经典电影的魅力所在。

01、在车水马龙的罗马街道放肆真性情,逃出皇室藩篱的安妮身上闪耀着女性意识觉醒的光芒

充满青春活力气息的安妮公主,勇敢摆脱皇室管控出逃民间,在街头喧哗的阳光下贪婪地享受着平民的生活。很多人会把安妮公主的出逃行为解读为恣意妄为或追寻自由,但在我看来,这是安妮公主女性意识觉醒的表现。影片对此设置了循序渐进的剧情发展,我们可以从很多细节中看出:

1、裙摆下挣脱的高跟鞋,象征安妮女性意识觉醒的萌芽

安妮贵为公主,但却深陷繁忙的国务,丝毫半点自由。她小小年纪就要马不停蹄地奔赴于不同国家之间,为维护国家和谐关系而努力。影片伊始2分钟内导演以用18个快速硬切镜头,将安妮公主出访行程以新闻报道的节奏表现出来,短短数日时光安妮公主已出使多个国家:

  • 走访英国白金汉宫,
  • 飞往阿姆斯特丹举行揭幕仪式,
  • 游轮下水典礼,
  • 飞往巴黎巩固和欧洲的贸易关系,
  • 最终来到最后一站罗马。

经历数日出使生涯,尽管公主行为举止始终优雅,但实则内心早已厌倦疲乏不堪。透过导演的镜头,我们可以看见公主始终维持端庄的微笑和得体的举止,无论是挥手示意还是正身端坐,永远都维持着一副公主做派,宛如没有个人意识的傀儡。此刻公主的所作所为完完全全按照皇室标准操作,成就世人眼中端庄大方的公主模样。

接着镜头一转,原来公主借着裙摆的掩饰,偷偷脱掉挣脱高跟鞋让自己双脚放松。表面优雅的公主和裙摆下挠痒的脚丫形成强烈反差。尽管她表面依然维持着优雅做派,但是公主形象在这一刻变得有血有肉。

在我看来,挣脱高跟鞋的公主再也不像一个任人摆布的精美布娃娃,而成为一个有意识有想法的活生生的人。尽管她表面依然端庄,但实则内心已经悄然发生变化,这是女性意识初次觉醒的萌芽,让公主敢于做出不符公主身份的举动。

2、窗外喧哗的聚会,推动安妮女性意识觉醒

宴会结束,公主安妮在房间向往地看着窗外楼下热闹喧哗的舞会,她的内心萌生出深深的憧憬之情。随后,伯爵夫人和将军等人为公主安排次日行程,事无巨细的交代让公主情绪忍不住崩溃。她大哭着表示抗议,拒绝繁文缛节,拒绝厚重礼服,拒绝一切条条框框。可是她的想法并没有换来尊重,只等来一针镇定剂。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窗外热闹的聚会是安妮女性意识觉醒的重要推动力。尽管安妮身为公主,但她不过是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女,严格的皇室家庭教育扼制了她的天性,但是此刻窗外的欢声笑语却唤醒了安妮内心深处对自由的向往和渴望。在这种意识推动下,安妮不再满足于背地里做逾矩行为,而是敢于大胆拒绝。

3、逃出皇室藩篱,努力摆脱傀儡身份,实现浅层次的自我觉醒

皇室侍从中没有人遵循公主的意愿和想法,他们不需要一个有觉醒意识的公主,只需要一个服从听话的傀儡。于是他们给哭闹的公主打下镇定剂,制止了公主的反抗。公主自知拒绝无效,假装睡觉骗过侍从,再翻过阳台偷偷溜走,逃离大使馆。至此,公主第一次违背皇室意愿,勇敢地替自己做决定。

从公主这一晚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可以看见,尽管公主表面风光,但实则完全没有任何个人权利和表达自我意志的自由,更别说女性话语权。不堪其扰的公主决定摆脱傀儡身份,于是开始反抗,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其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

出逃以后,公主做了许多从前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尝试的新事物:

  • 脱掉沉重的长袍睡衣,换上简约的衬衣长裙;
  • 甩掉不适的高跟鞋,为自己买了平底鞋;
  • 放弃累赘的长发,剪了清爽的短发;
  • 在阳光下不顾淑女身份,自由自在地吃着冰淇淋。

这是安妮公主生涯有史以来第一次替自己做决定。从背地里偷偷逾矩到大胆反抗,再到出逃皇室、按照个人意愿生活,我们可以看见,摆脱皇室约束的安妮,其实已经完成了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

总的来说,安妮大胆抛弃沉重的束缚,开始关注自由和自我身份,并努力摆脱傀儡的身份。这对她而言是莫大的进步,但这种反抗只局限于对繁重行程和生活本能的抵触,她的思想还处于单纯的享受游乐层次,并不足够深刻。所以这次觉醒可以理解为浅层次的女性意识觉醒。

02、徘徊于责任与爱情之间两难的抉择,为家国大义放弃爱情,女性意识彻底觉醒和蜕变

安妮逃出大使馆偶遇记者乔,记者乔为了炮制独家新闻隐瞒身份接近公主,并带她享受罗马风光一日游。两人流连于罗马的街边咖啡店,骑摩托车在马路上横冲直撞,在警察局随机应变,在舞池与皇室派出的保镖打斗,落水逃亡后深情一吻......感情早已在点点滴滴的相处中汇聚成流,公主在罗马获得了无比的快乐并体验到爱情的甜蜜。

然而,随着夜幕降临,公主听到广播中自己的消息,她整个国家和民族因她的抱恙而处于恐慌状态。在亲临民间无忧无虑的生活以后,公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她决定不再逃避,而是勇敢地肩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毅然回到大使馆。在国家民族面前,公主放弃了自己的自由和爱情。

公主再度回归充满约束的皇室生活,这代表着她放弃自我成长和屈于命运吗?不,恰恰相反。在我看来,这代表着公主身上女性意识的彻底觉醒和蜕变。从她毅然踏上大使馆的那一刻开始,公主不再是盲目受制于他人的傀儡,而是有自我意识和民族大义的个体。

安妮公主前后的转变,并不在于行为的改变,而在于思想和觉悟的提升。从幼稚走向成熟,她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不再受控于人。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如果说前期公主仅仅是生存状态,那么出逃又回归的公主则已经完成了觉醒转变,拥有了思考能力和自我决定的意识。比如,在记者接待会,公主没有再按照规定说套话,反而坦然说出最喜欢的城市是罗马;又比如,她为了和记者乔告别,擅自决定与前排媒体记者问候握手。

此刻公主内心女性主体意识早已完全觉醒,这种彻底的女性意识让她不再盲目接受束缚,而是敢于按照自己意愿做决定。但是这种决定并不是浅层次的任意妄为,而是在明白自己责任和现实的情况下,主动作出最合适的抉择。这种女性意识转化为更为实际的行动和力量,用充满力量的反抗打破了皇室为其编织的牢笼,让观众在其身上看到女性意识对女性自我发展的作用和价值。

03、一场公主出逃之旅,在爱情自由的主题之外,我们还看见对人性的思考和未来的憧憬

在这场充满欢声笑语且略带遗憾的罗马假日中,除了对自由爱情的灵魂主题以及女性意识的隐喻之外,导演还力图传达对人性美好的呼唤和渴望,还表达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1、上层贵族和下层人民的交流碰撞,表现出对人性善良的渴望

影片其实描绘了两种不同阶层的人物的生活状态,他们分别是:

  • 以伯爵夫人和将军为代表的上层贵族;
  • 以记者乔和欧文为代表的下层平民。

导演借向往平民生活的公主安妮链接了这两个阶层的人物,透过安妮公主,我们可以看见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和人性的复杂。

当公主安妮情绪崩溃时,她身边最亲近的伯爵夫人和将军并没有替她考虑,反而担心次日行程无法顺利举行,于是索性给她打了安眠针,确保她次日能以饱满状态出席社交场合。

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与安妮公主没有任何关系的平民,却打从心底替公主着想:

  • 贫困潦倒的记者乔担心酣睡的安妮发生意外,把她带回家里照顾;
  • 卖花小贩在安妮没钱之时送她一朵玫瑰;
  • 在码头舞池,她和平民欢乐地舞蹈,没有等级没有身份,只有快乐。

由此可以看出,上层贵族虽然尊贵优雅,但却内心冷漠、功利心强,他们更在乎的是自身权益和完成自己任务;而下层人民虽然平凡卑微,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流淌着热情的血液。通过这两种阶层的鲜明对比,导演借此传达出对人性良知的呼唤以及对人性善良的渴望,希望人与人之间可以充满关爱和善意,而不是谋划和算计。

2、遗憾落幕的结局饱含悲剧意蕴,让人意犹未尽

影片结尾没有明确交代公主安妮和记者乔的爱情结局,只是以两人在记者会的告别落幕。两人眼中含泪,忧伤的双眸深情地注视着对方,相见却将是遥遥无期。一段并不完美的结局,成就了一段爱情绝唱。

无数人感动于两者深情的眼光之中,在这饱含泪光的双眸里,承载着一份深沉的爱意。主人公之间的凄美爱情极具感染力,使观影者潸然泪下。但是当这份种悲痛上升到精神层面的另一个高度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那是对真爱和自由的追求和向往,更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正如脸上充满坚定和希望的公主安妮所言,

“我对此充满信心,一如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尽管分离已成定局,但曾经美好的回忆和欢声笑语永不消散,如同一阵温暖的春风轻拂人们柔软的内心,让人们重新燃起对爱情、自由、善意以及未来的希望和憧憬。主人公温柔的微笑和真挚的情意所传达出的正能量,就像一道道温暖的阳光照进人们的心中,让观影者重拾生活的希望。

04、电影独特的拍摄手法,结合如梦如幻的故事剧情,让这部电影充满丰富感人的美学意蕴

影片之所以能把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讲述地如此打动人心,导演独特的拍摄手法不可小觑。这部电影出自美国著名导演威廉·惠勒之手,他曾经捧出了十五位奥斯卡金像奖明星,公主安妮的扮演者奥黛丽·赫本也凭借此片一跃成为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在关注电影剧情和思想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跳出剧情外看到影片本身美学意蕴,了解促使这部电影在时光长河熠熠生辉的独特拍摄手法。

电影的故事背景架构于上个世界罗马城内,导演威廉·惠勒坚持所有镜头必须在罗马实地拍摄,罔顾这种做法会把电影预算增加一倍。此外,他不愿罗马城华丽的古迹和缤纷的色彩喧宾夺主,所以将其拍成黑白电影。

最终拍摄出来的效果非常完美,成就一部黑白经典之作。电影虽然是黑白的,但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却让人的内心充满美妙的色彩。影片巧妙地将罗马古城的风情和谐地融入剧情中,让人心往神驰。

罗马古城独具韵味的露天咖啡馆、古罗马竞技场、真理之嘴雕像、许愿石壁等名胜古迹,和谐优雅,宛如一幅幅经典美画。还有五光十色的平民生活、悠扬的船上舞会、人来人往的街道、 熙熙攘攘的市场,充满人烟气息的罗马古城给人以柔和、协调之感。

导演巧妙将罗马城市的优美风光及和谐情调融入电影剧情,使影片充满人文气息。罗马古城独具匠心的景致处处浸润着优美,使影片充满了一种温馨的亲密和谐氛围。这种充满异域情调和厚重文化的环境,可以让观众更好地沉浸在电影中感受主人公纯洁的爱情以及两人心境的转变,从而亲近剧情,感受到电影更深层次的精神力量。

写在最后:

电影《罗马假日》不仅是一部简单的爱情电影,更是一部可以带给人们深思和力量的电影。影片之所以历久弥新,绝不止于唯美浪漫的表面剧情,剧情背后导演传达的思想和绝妙的美学意蕴同样是值得我们探究的地方。

这部集欢笑和遗憾于一体的电影,除了教会我们勇敢追寻自由,它更让我们看见女性意识觉醒的力量、对人性美好的呼唤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爱情、自由、希望都是我们可以向往和探索的美好事物。影片虽然以遗憾收场,但它传达的精神力量永不褪色。欢迎关注@岚蓝影视


备注:本文配图来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文/@初见鱼子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48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