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精神分裂症是绝症吗?《美丽心灵》用爱和毅力完美化解

精神分裂症是绝症吗?《美丽心灵》用爱和毅力完美化解



《美丽心灵》是一部改编自真人真事的传记电影,上映于2002年1月,该片获得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四个奖项,以及最佳男主角、最佳剧本等四个奖项提名,获得了豆瓣9.0、IMDb8.2的不错口碑。



《美丽心灵》讲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数学家、“纳什均衡”博弈理论的缔造者约翰·纳什最重要最精彩的一段人生。

影片从纳什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就读博士学位开始讲起,讲述了他是如何完成博弈论中最重要的“纳什均衡”理论原型,讲述了他是如何遇见自己一生挚爱的妻子,讲述了他是如何在妻子忠贞的爱情中与疾病共生,讲述了他如何被学术界权威认可登上了人生顶峰。

在影片中,导演朗·霍德华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纪实的拍摄手法将上面提到的内容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我会从中选择三个角度说一说个人的体会:

一、再憨的人,面对爱情也会“呵呵”傻笑

纳什是个情商和社交能力堪忧的人,总是将科学研究放在第一位,不愿与人交往,他说:“我不喜欢别人,别人也不喜欢我”。比如,当他遇见相貌出众的女生,告白时说出赤裸而直白的话,结果自然是巴掌与脸的零距离接触,谁都不会喜欢低情商的人。就是这样一个拥有高智商却低情商的憨人,当心动女生出现后,他那颗被猪油蒙住了的心也开始变得玲珑起来。

说实话,艾丽西亚出现在纳什办公室的那一刻,整个屏幕都发光了,那种美丽可以穿透人心,也许纳什的心就是被她身上散发出来的光照耀的通透起来。纳什和艾丽西亚初次约会,两个人互相之间的好感度直线上升,她为他整理礼服、赠送手帕,他拥着她凭着智慧在夜空中用星勾勒出雨伞和小动物。这一刻,憨人纳什仿佛情圣附体,他用智慧和幽默轻易地捕获了美人的芳心。



金庸笔下的郭靖绝对是憨人中的憨人。他四岁才会说话,头脑笨拙无比,以至于在《神雕侠侣》中武功并不上数的江南七怪都嫌弃不愿做他的师傅。他学武功时更是难上加难,七位师傅轮番教他也只练个稀松平常;洪七公教他降龙十八掌时,要不是老乞丐贪恋黄蓉的美食也早就耐不住性子赶他走了,后来七公看他练的艰难,忍不住说:“你满头大汗的练了这么久,原来连这点粗浅道理才刚想通。可真笨得到了姥姥家。”

幸好,憨人自有憨人的妙处。郭靖知道自己的劣势,也知道勤能补拙的道理。别人学一遍,他学十遍,一番刻苦练习后,终成一代大宗师。但是,面对精灵古怪的黄蓉,憨人郭靖一遇爱情就不再那么笨拙了,说起情话也是有模有样。下面这些情话是不是特别有味道?

“我不能没有她,蓉儿也不能没有我。我们两个心里都知道的。”

“我只盼一生和蓉儿厮守,若没了蓉儿,我定然活不成。”

“蓉儿,不管怎样,我可不能再让你受伤啦。这几天瞧着你挨痛受苦,唉,当真心里难受。”

要我说,爱情本就是关乎于领会、感悟和由心发的事情,与“聪明人”相比,憨人才最适合谈恋爱。他们会把心里话自然而然的说出口,会毫无心机地把别人对他的好反馈给对方,也会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心交给对方。

二、在虚幻与真实之间游走,前者慰籍灵魂,后者护卫爱情

在影片中,纳什患精神分裂症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纳什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开始,到在哈佛大学全国数学研讨会上发病被送入麦克阿瑟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为止。



我们从上帝视角可以回放看到,纳什在普林斯顿期间是自己独自使用一个寝室,从那时开始,他的室友好兄弟“查理斯”出现在他的生活中。后面的事实证明,所谓的室友只存在于纳什分裂人格的记忆中。再到后来,神秘帕彻的出现让纳什深陷分裂人格的掌控之中。这一阶段的病程是漫长的,从查理斯出现,直到艾丽西亚发觉丈夫精神极不正常,半夜神游外出,甚至威胁到自己安全而迫不得以送丈夫到精神病院治疗,才告一段落。

第二阶段,从纳什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后回到家中开始,到他偷偷停止服用药物以致于旧病复发为止。

在妻子艾丽西亚和精神病专家罗森的帮助下,纳什终于认识到自己得病了,他愿意接受过程极为痛苦的医学治疗。在长达一年的治疗结束后,他和妻子回到家中,开始正常生活,但仍需要继续通过药物巩固治疗效果。纳什常年服用精神类药物产生了副作用,这些影响给纳什在学术研究上带来了极大困扰,他的头脑时灵时不灵,再加上无法慰籍妻子,愧疚之下让纳什毅然决然的私下停止服药。停药的好处显而易见,纳什在研究上取得了进展,妻子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只是妄想也再次回来,查理斯和帕彻又出现了。

第三阶段,旧病复发之后。



艾丽西亚意外的发现院子里废弃车库中的骇人景象,贴满墙壁的小纸片和错综复杂的关系图意味着丈夫的病复发了;与此同时,纳什也差一点因为幻觉害死了自己的儿子。艾利西亚毫不犹豫的再次拨通了罗森医生的电话。这一次纳什没有选择重回医院继续治疗,他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到目前为止还找不出解决的办法,我的专长就是解决问题。我可以用我智力(mind)解决问题”。艾利西亚考虑再三,最终选择了信任纳什。从此之后,纳什努力让自己重归正常人的生活,他重新回到了校园,继续从事研究和教书的工作,为了分辨现实和虚幻想尽办法。

当然了,患病中的纳什回归正常生活的过程并不容易,他时常分不清楚现实与虚幻,只能通过自己的毅力、从证虚的蛛丝马迹、从身边人的反应等等一切办法来验证现实。纳什逐渐走出病痛的折磨,在他的头脑中,现实中的艾利西亚和虚幻中的查理斯共同存在,现实是真实的,克服虚幻的最好办法是强迫自己不去理会。慢慢的,他发现虚幻的查理斯对自己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查理斯可以安静地在旁边陪伴注视他,这一幕仿佛回到了读书时的情景,而现实中的艾利西亚更是用爱和亲情,一路陪伴一路相守。



事实上纳什从进入普林斯顿学习的时候就已经患病,查尔斯也就是在那时候出现在他的生活中。在纳什患病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他人生的一个高峰,只是这座高峰尚隐藏在大海深处没有露头,他完成了让自己的名字闪耀诺贝尔的“纳什均衡”理论,在这个过程中,他是孤立无援的,幻象中的查尔斯是支撑信念的动力;第二个阶段是他人生的低谷,在这段旅程中,他经历了治疗的痛苦、事业的低潮、来自家庭的压力,他面临了在事业(停止服药)与健康(继续服药)之间的两难选择;第三阶段是他人生中最高光的一段,这里不只是有诺贝尔奖,还有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学术上被认可、获得尊严、被人尊重等等,在这一段他收获满满。可以说,妄想是砸开坚冰最后一厘米的钉锤,现实是溺水人自救的救命稻草。

三、拥有美丽心灵的另有其人,比电影更美好的是真实世界

《美丽心灵》讲述了约翰·纳什与疾病对抗,同时不忘本心,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最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故事。这是电影的主线。但是,从电影的戏里戏外,我们都能感受到另外一条贯穿始终的线,这条线蕴含的意义比主线的意义更大更积极,从某种程度而言,这条线决定了纳什的生与死,是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基础。

在纳什的一生中,艾利西亚是至关重要的人物,她的出现改变了纳什的一生,也正是她的不离不弃最终成就了纳什。可以说没有艾利西亚就没有我们眼中的数学泰斗。前文说的“另一条线”就是艾利西亚对纳什的爱。在影片中,艾利西亚对待纳什的感情经历了热恋、怀疑、同情、认同等情绪考验,最终陪伴着他走向人生巅峰。

1.初恋即热恋

艾利西亚是纳什的学生,初次见面时她的美丽就迷住了纳什。纳什给艾利西亚那一班学生上课时,就表达出上课的非必要性,告诉学生们以后可以不来上课,还在黑板上写下一道数学题目,并且说“这道题有些人要考虑几个月,有些人一辈子都无法找到答案”,那语气满是肯定。艾利西亚不服输,拿着解题答案直接来到纳什的办公室。当然了,纳什教授出的题目怎么可能轻易就被解答。纳什指出了答案中的错误之处,下了美女的面子却得到了共进晚餐的邀请。接下来,在约会中,纳什和艾利西亚相处愉快,他用自己的智慧成功俘获美人心,也陷入美人怀。随后,两个人热恋开始,如胶似漆,走入婚姻的殿堂也就顺理成章。



2.因爱而怀疑,因爱而求援

彼时,纳什已经不自觉地陷入精神分裂症的影响,在自己虚构的世界中,所谓的“军方高层”帕彻开始左右他的思想,只是自己不曾觉察,旁人也未曾发觉,热恋中的艾利西亚同样没能发现纳什的异常。纳什夫妇婚后的生活很平静,两个人的感情很好,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纳什表面上从事学术研究,暗中却在为帕彻加班加点的“工作”。直到一天夜里,纳什惊慌失措的回到家中,丈夫异常的举动让艾利西亚心生疑惑,再加上情绪失控下的纳什出于安全考虑要求妻子去亲属家住,艾利西亚越想越不对劲。在精神病专家罗森的帮助下,纳什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出现了偏差,承认帕彻、查尔斯等人都是自己脑中的幻象,开始接受残忍且痛苦的治疗。一年后,纳什治疗结束回到家中,他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制约了他的思维,他无法集中精神从事科学研究,在行动上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还有就是服药产生的生理性副作用,这一点是对妻子的极大不公,让艾利西亚非常受伤,也让纳什心生愧疚。

3.同情是表面的肤浅,相濡以沫才事实真相

为了自己能继续从事学术研究,为了能让妻子回到正常的生活,纳什偷偷地停止服药。停药的作用是明显的,他的思维重新活跃,生活也慢慢回到正轨,只是帕彻和查尔斯又回来找他了。此时,纳什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旧病复发,直到有一天差点杀死自己的孩子。精神分裂症复发,常规的办法是再次接受治疗,纳什也将再次面临智力受影响和无法深度思考的困境。出于爱的考虑,艾利西亚同意了纳什不去医院接受治疗的决定,而纳什也确实想尽办法减少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事实证明,他做到了,在事业上他更进一步,也让家庭生活回到正轨。



事实上,现实比电影中的情节更让人感动。1957年,纳什与艾利西亚结婚,婚后纳什精神上的病态逐渐显露,很快他们的儿子出生了,新生命带来的喜悦并没有给纳什的病带来益处,他在“治愈-复发-治愈”的痛苦折磨中反复。艾利西亚也因为无法忍受煎熬与丈夫离婚了,但是,她并没有真正放弃纳什,而是靠着自己的微薄收入和亲友的接济继续照顾纳什。正是艾利西亚的精心照顾,才让纳什的病情趋于稳定,并在上世纪80年代末奇迹的从癫狂中恢复过来。纳什因疾病错失了Fields奖及其他一些荣誉奖项,也因为奇迹而迎来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2001年,从未分开过的两个心灵,重新以一纸契约的形式在法律意义上被众人祝福,纳什与艾利西亚复婚了。2015年5月23日,纳什夫妇在美国新泽西州遭遇车祸去世,纳什86岁、艾利西亚82岁,相伴58年的两位老人携着他们的爱去了天堂,他们的故事也将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下去。

这部电影有些特别,从没有这样一部电影会让杜达看完之后感到如此心痛,这种心痛由内而发。纳什发病时的无助、艾利西亚对生活的绝望、学者们纷纷送上钢笔表示尊敬时的荣耀,各种各样的情绪冲击着我的心灵,说不出的感受萦绕在心头,泪水禁不住地流。

在影片的结尾,纳什在诺贝尔奖颁奖礼上用简短的语言总结了自己的一生:


“我一直相信数字,不管是方程式还是逻辑学,都引导我们去思考,但经过终生的追求,我问自己“逻辑到底是什么”,谁去决定原由,我的追求带领我穿越了物理,形而上学,幻觉,又带了回来,在事业上我有了最重大的突破,在生命中我找到了最重要的人,只有在这神秘的爱情方程式中,才能找到逻辑或原由来。今晚我站在这全是你的功劳,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



最后,纳什从上衣口袋里的手帕掏出来,嗅了嗅,是艾利西亚当年送他的那一块,这块手帕是他们对彼此的爱,几十年间不曾丢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45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