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樱桃的滋味》:苦涩的生活背后是对生命态度和哲学意义的探讨

《樱桃的滋味》:苦涩的生活背后是对生命态度和哲学意义的探讨

作者/sunny

编辑/阿牧

对于一部经典影片,我始终认为值得多看几遍,从更多的角度来解读才能看懂多层寓意。我就将以《樱桃的滋味》为例进行多层次的电影解读。


拍摄于1997年的伊朗电影《樱桃的滋味》一经上映就在影坛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更在1997年的戛纳电影节上摘取了金棕榈最佳影片的桂冠,这也是阿巴斯征战各大影节获得的最高奖项。而这是伊朗导演阿巴斯“死亡三部曲”的序幕。

巴迪驾驶着自己的汽车,在遍布工地的郊外漫无目的的行驶,他为自己自杀死后,寻找埋尸人,可年轻的士兵、工地上的流浪汉、神学院的学生,全部拒绝了他的请求。一位在博物馆工作的老人巴格里登上了巴迪的车,巴格里曾经自杀,但最终为樱桃的甜美滋味所挽留,巴格里为了治疗儿子的病,应承下了巴迪的请托。巴迪在博物馆外踯躅,心中似乎产生了动摇。

《樱桃的滋味》是一部伊朗电影。这部电影没有暴力,不讲爱情,从头到尾只有主人公一能和不同的乘客对话,以此来展现他准备结束生命的活动。刚看开头部分略显单调,但是却因为有悬念,想要知道主人公到底有没有结束生命而有往下看的念头。当我以为影片是为了表现厌世,对生活的绝望时,我发现错了。

看完影片之后才发现,影片其实是在探讨生命的意义,它告诉我们生活虽然困苦,却有很多人苟且的活着。而片中每一个拒绝巴迪的人都代表着他们活下去的理由。这部作品很抽象,但却隐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因此,本文将从“创作手法、镜头语言、主体呈现”这三个层面进行深度解读。

01、创作手法:以第二称拍摄主角和以对话方式展开,开放式结局,巧妙的扩充了电影的信息量,使剧情的呈现更加完整

影片发生在车上是以副驾驶的角度,第二人称拍摄主角全片没有出现过第一视角的独白,这也是导演特意安排给观众的一个思考角度:假如你身边有这样一位即将轻生的人,你会怎么做呢?这样的视角安排加上几段车上颇长的对话片段,让观众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我是怎么思考死亡,我是怎么审视我的生活。

①前言的叙述,交代影片背景,为后续故事埋下伏笔,扩充了电影的信息量。

在满是泥土和黄沙的伊朗,因为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自杀是有罪的。于是,在影片中,巴迪先生在山坡上的樱桃树下挖了个坑,开着车到处寻找可以埋葬他的人。他遇见了工人、收集塑料袋的人、从达拉班步行来的士兵、搅拌水泥的工人还有还在神学院学习的见习神父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巴迪谨慎的和他们攀谈,重复着他的诉求。

很简单,他们只要第二天早上来树下看他是否还醒着,如果他不再醒来,就用铁铲掩埋他。不多不少,就二十铲足矣,每铲一万元,他们就可以得到二十万元的报酬,哪怕在首都德黑兰这都是笔丰厚的意外之财。

在我看来,前言的叙述,使故事讲得很清楚,为影片交代了背景,为后半部分铺垫很充分:主人公巴迪漫无目的地行驶,不停地找人对话,他到底想干什么,很富有悬念,让观者很有想象。一上来影片就交代了巴迪想要自杀,为后文是否自杀成功埋下伏笔,同时并为影片提供了足够的吸引力。

②以第二称拍摄主角和以三段谈话方式展开,扩充了电影的信息量。

  • 第一个上车的人是一个稚嫩、没文化的少年士兵:

在听到巴迪先生的“埋尸付酬”要求后下车跑开,他还太年轻,羽翼尚未舒展,经历的世事太少,又哪里能懂得这个绝望的人想要自杀的心情,他或许只以为自己是遇到了疯子;这个场景基本上是巴迪说新兵听

  • 第二个上车的人是神学院的青年学生,有文化但无阅历:

他安静的听完巴德先生的要求,当他试图用宗教来让巴德先生放弃自杀的念头时,理论显得那样无力,古兰经的道理在此刻变得苍白。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当然他最后也拒绝了巴德先生的请求。他只是一个研究生死的学生,他无法理解教条之外的观念,他以为每个人都会按照教条来选择生死;这个场景是巴迪多说而学生少说。

  • 第三个人是一位博物馆标本室老人:

他为了给儿子治病应承下了请托,这个场景基本是老人说而巴迪听。有生活阅历的老人平淡地叙说着自己的人生,直到在自己的故事中说到了品尝小小樱桃那酸酸甜甜的滋味,自然界那小小的、软软的、红红的植物竟然一下子软化了老人年轻时遇到挫折后坚硬的寻死信念,人生就是这么奇特!

三段对话的人物身份或多或少会一定的指向性,如士兵与政治,学生与宗教,老头与历史和人生,其中的对话也可以指向战争、贫穷等各种物质客观上的问题,这些表意都已经十分直接、简单,对此不必多说。但主角决定自杀,却到处寻找能掩埋自己的人,说明主角选择重新归于尘土,不是简单地追寻着他对生命的认同。无论如此,主角最后的立场耐人寻味。

③开放式结局:躺进掘好的坟墓是一场死去又将获得重生的重要仪式

当他躺在事先挖好的坑里,看着满天繁星,听见了狗吠和人声。这是生活的最为熟悉和普遍的场景和声音。然而此刻,这些日常平凡普通的景物和声音,却犹如被放置在放大镜中,更加清晰明朗,也逐渐凸显出细微生活的美好重要。巴迪躺在坑里,电影没告诉我们他最终是否自杀成功。

我们将它理解成是对人生一场死去又将获得重生的重要仪式,一个眼里已经看见自然美丽、生命可爱的人,我想是不可能吃下一大瓶安眠药的。

电影通过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不给出明确的答案,既是对上述思想一以贯之的延伸,又是高明的留白手法:谁也不知道隧道尽头处有怎样的风景,一切都需要观众自己去体会、去发掘。

正如阿巴斯所说:

“导演不应该把自己当作售货员……所有影片都应该是开放性的,提出问题,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形成自己的观点”。

在我看来,阿巴斯的电影并不是给观众既成答案的地方,而是想象的起点。观众必须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属于他自己的想象,导演与电影的作为是极其有限的。或者说电影犹如机场跑道,提供我们在想象起飞前所需要的速度与动力。因此,仔细地体会电影所提供的线索仍然有其价值与意义。

02、电影的镜头语言:画面整体明丽且细腻,衬托出了影片充满生命力的基调

《樱桃的滋味》作为艺术家带有现实主义的电影,它的魅力还在于色彩和镜头的处理。在这部以对话形式探讨自杀为主题的电影中,导演正是利用色彩和镜头来表达它的基调,利用视觉色彩画面,体现导演的细腻情感;镜头的不断变化,来表现整体氛围的生命基调。

①色彩变化的视觉场景,刻画了导演的细腻情感

镜头切换到黄昏的天色,巴迪面对美好的夕阳坐下,静静地。尽管导演未将主角的观念转换过程以主观的视角表述出来,但通过电影画面中的美景,巴迪似乎在告诉我们,在他眼中,生活仍旧是美的。

影片的结尾意味深长。早晨,潮湿的气息还没有在空气中散去,红褐色的土地变成了满眼的嫩绿色,观众这才明白导演在之前的拍摄中特意撤去了画面中的绿色。樱桃树上点缀着白色的小花。巴迪先生叼着烟卷和正在拍摄的剧组攀谈了几句,扮演阿巴斯的演员对着工作人员说,今天只是来收集声音的,不是拍摄。晨练的士兵坐在路边,有些人摘了几枝花很开心的摇来摇去。结尾字幕也由一开始的红色变成了绿色。

在我看来,最后无言的20分钟,观众和主角一样平静,只是我们无法感知主角最后的选择,电闪雷鸣之后,满眼都是绿色,这或许是一种新生,也或许是另一种可能性!人总是向往人生的另一种选择,当你活着,求死的欲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整个电影画面都是黄沙滚滚;当你已经决定了死亡,却又开始留恋这一切,电影画面也变得明亮清澈,一切都变得美丽动人。 导演正是通过这些色彩变化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

②不断切换的镜头和调度,奠定了美好的基调

车上的三段交谈,拍摄主要有两种方式:

  • 一种是车内近景镜头正反打:

看上去,就像是演员对着观众在谈心,而观众则在镜头的切换中轮番进入自杀者和旁观者的内心世界。如主角和年轻士兵的谈话,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到士兵的不安;而和老人的交谈,观众则亲切地分享生存所带来的希望和喜悦。

  • 另一种是远景镜头:

汽车在黄沙滚滚的路上行驶,俯视着渺小的汽车,观众却能清楚听到车里面两人的交谈内容。这是上帝全知全能的视角,俯瞰着人类面对生存与死亡的选择,于是此时观众可以肆意评价,留白的想象空间也得以产生。值得一提的是,远景镜头除了赋予观众上帝视角的立场之外,更多的是控制观众的注意力,将电影叙事的重点在电影语言和文本对白之间完成切换。

在一般的电影中,导演总是希望用镜头语言结合语言对白来交代一切元素,如表达一个人的愤怒时,电影可以通过拍摄人物的表情、动作,同时人物可以述说、争执着愤怒的原因,将对白和场面调度融于一体。这时候影像画面和文本对白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但在《樱桃的滋味》远景视角中,影像和对白却处于一种断裂状态。当观众长时间面对汽车行驶的画面,会不由自主地将注意力从影像画面转移到人物对话,于是文本的意义得以突出。因为影像表达的形式,画面只能用汽车的行驶来表现电影时间的流逝和发展。对此我们理解为导演对人类渺小的生存状态的一种震撼,以至于情不自禁地俯视大地。

03、电影主题呈现:通过“自杀式”过程,展现了生命态度与哲学意义,引起观众共鸣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导演围绕巴迪自杀,寻找埋尸人的过程,最后放弃自杀,展现了生命的重要意义。在本文第3部分我就分为三点谈谈电影的主题呈现:

①人生信仰:无论生活处于何种境地,我们依然要寻找积极愉悦的东西

在电话亭里被债务缠身的男人,和通话的对方僵持不下。当巴迪询问他是否缺钱时,他却毅然的拒绝了帮助,仿佛钱只是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他生活得很好。还有那个收集塑料袋卖给工厂的外地人,都不知道衣服上写的字是什么意思,也拒绝了意外之财,甚至都不询问是什么样的工作,他说自己只会收集塑料袋。言语之间丝毫没有自我鄙薄的意思,只是很满意的安于现状。巴迪问那个独自看守工地的搅水泥工人,一个人在这里不闷吗?他想都不想就回答说习惯了。

当巴迪先生的汽车,一个轮子掉出土路的时候,他还在犹豫如何把车抬出来,唱着歌的农民就像从土里冒出来的绿色精灵,一眨眼的功夫就都聚集在了车的旁边。用纯朴的笑容对他唱着、说着,喊着口号一下子就把车抬了上来。巴迪先生似乎还没回过神,只是呆呆的说了句谢谢。生活虽说不是充满了奇迹,却也不是那么糟糕。

在这里,你会发现,每个人都不富足,但是却很快乐。导演阿巴斯小时候一直觉得大人们之所以这样,是“屈从于权力,拒绝承认苦难的社会现实”,明明次日就有可能揭不开锅了,还在高兴的唱歌,这是逃避现实的表现。在他眼中的世界,就像电影中投射在滚动的沙石中的倒影,虚无、遥远、没有尽头,这一切都多么绝望!不过,当他长大,渐渐也变成了大人,连思想也是,会从无奈的现实中寻找积极愉悦的东西。

②人生态度:世界并没有改变多少,也没有变得多甜美,改变的是看这世界的态度或角度。

老人对巴迪讲的土耳其笑话令人深思:一个病人告诉医生,他用手摸头头痛,摸脚脚痛,摸肚子肚子痛,摸全身全身痛,医生告诉他,是因为他手破了。这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有时会绝望:因为我们的感觉出现了问题,我们看事情的视角和态度出现了问题。悲观者的视角下全世界都是灰色的。为了拯救这位悲伤绝望到不愿意看到生命之光彩的主角,这位教师放了个大招,把人的需求降到了最低:你不想看到冉冉升起的太阳?金红相映的落晖?

巴迪从生命的其他角度突然看到了生命的价值、生命的闪光、生命的美丽和生命的可爱。老人的话非常富有禅意。最后教师用他的同理心,分享自己的故事,他告诉主角,他不是因为吃了樱桃而没有自杀,而是因为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生命不见得充满喜悦,但也不见得只有痛苦;生命不见得满是甜蜜的浆果,但也不是荒凉到一无所有。生命的历程又何尝不是这样:随着年纪的不同,心境的变迁,我们对生命当下的感受总是不尽相同。即便是“人为何而活”这个问题,也是一样地变化无穷,虽然随着年纪渐长可能会有一种长期的发展趋势,使得我们生命的累积愈来愈厚实与宽广,而使得心胸愈来愈豁达、融通。

③哲学意义:从导演看懂影片所传达的哲学意义,从点到面,面向不同人生,表达了理智和心灵方面的内涵

导演阿巴斯的目的是要引导观众进入一个哲学性议题的生命情境,而不是给观众明确的答案。利用电影的力量与阿巴斯独特的电影美学,从一个与真实生命情境无关的枯燥思辨,转为一个真实存在的生命情境;使它从苍白无力的抽象概念,变成可以被感受到的孤寂、落寞、荒凉、窒闷、绝望,以及不完美中而却又有如诗般乍逢即逝的美丽。

从影片开始到影片结束,我们经历了百味杂陈的纷繁人生。一个浓缩而简化的版本,但是却远比任何哲学的著作都更生动、鲜明而深刻地刻画了生命的各种面向。这一部电影为观众铺陈的是生命的各种况味,而非仅仅只是”生命的滋味太甜美,让人舍不得自杀“这样的线索。

老人的幽默陈述勾勒了许多重要的生命线索和意义,但这只是生命真相极其粗糙而狭小的一个部分。出现在这部电影中的任何线索也都是生命真相中极其有限的一个局部,从序幕的各种角色,到士兵、神学士、水泥厂警卫,以及植树的工人,所有的线索都有其有效性,从这些线索上可以看到世界上平平凡凡任何一个缩影,而这些缩影正代表你我他。

阿巴斯利用电影布了一个局,把观众拐进这个局里,去体验人生的各种面向,由点到面,也向观众提出各种问题和线索,要观众自己从这些零零碎碎的片段出发,在真实的人生中摸索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生命哲学意义。当今社会,据统计,自杀率已大大超过谋杀率,这部影片无疑对现实有正面积极的作用,因为它在理智和心灵方面有很大的内涵。

总结一下: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风格近乎纪实的电影,其中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我们只是从剧情层面来解读这部影片,实在是过于简单狭隘了。因此就从三个角度展示了影片的独特魅力。

是什么让樱桃树盛开白色花朵?花朵虽然不大,却很密集,一簇簇的晃动着。樱桃树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如果水太多了,树就会因为窒息而死。生命也是如此,需要精心呵护,怀着坚定的心。 生命不是无病呻吟的痛苦,而是面对这些苦难仍能微笑,不论选择是什么都要认清自己的方向。正如电影蕴含着的主题:生命的苦乐参半。有绝望,也有美好。那些恰好处于绝望中的人们,至少应该去尝一尝樱桃的滋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35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