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看过这部电影,才真正懂得什么是“方寸之间,自有天地”

看过这部电影,才真正懂得什么是“方寸之间,自有天地”

冲田修一的电影有种神奇的魔力:那些看似平平无奇的生活,在他的镜头下被表现异常生动,且有野趣。《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延续了冲田修一惯常的风格,平淡剧情中,穿插奇妙笑点,意味深长。

豆瓣评分8.3。扮演妻子的树木希林,凭此电影,获得第43届报知映画赏最佳女配角。

这是一部传记电影,以日本画坛的传奇人物熊谷守一作为原型。熊谷守一出身富商之家,却不想继承父业,只想画画。前期画风粗放,被称为野兽派画家。后来经历了三个子女的死亡,画风变得质朴,接近抽象绘画风,被称为“艺术世界的隐士”

76岁那年患了轻微脑卒中,落下了不能长时间站立的后遗症,打那以后,他便宅在家里,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自家的院子,一直到他96岁去世,整整30年,从来没有出过院门。

这部传记电影没有涉及到他的前半生,只是攫取了他在94岁那一年的某些生活片段,吃饭,在院子里闲逛,看虫子,看鱼,看鸟,看螳螂。从日常取材,穿插各式来客到访,呈现出熊谷守一的晚年生活。凡尘俗事络绎不绝,他却能够三十年如一日,守着一方院落,对自然和精神世界保持高度专注。

看完这部电影,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慢”。大量固定机位的长镜头,呈现出慢的生活节奏、慢的生活哲学。这种“慢”的感觉,来自于电影背后的三种日本美学。

1、一期一会

“一期一会”这个词来源于日本茶道,意思是,一生仅有一次机会。茶人怀着“难得一面,世当珍惜”的心情,郑重对待茶会上的人们。后来“一期一会”慢慢演变为日本独特的审美意识。

黑川雅之在《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中写道:

“这个理念的精髓是:眼前,这个瞬间,与这个人的关系,就是值得珍惜的一切。”

一期一会,强调“心念在当下”,你和眼前的人/物相聚的这一刻,不会再重来。所以要珍惜眼前这个人和这个物,这个地方,这个时刻。而不必去管过去和未来。

电影开场,一家人吃过早餐之后,守一要去院子里的水池走走。从门口到水池,短短几分钟时间里,守一遇见了绿叶、黑蝴蝶、白猫、游鱼、螳螂、石头,每一场遇见都是无法重来的“当下”。

  • 他问绿叶:“你们是一直都在这里吗?”
  • 追在白猫屁股后面,可惜腿脚不便,走了几步便气喘吁吁。
  • 跟树枝上的螳螂大眼瞪小眼。
  • 蹲在地上看蚂蚁群搬运食物,正看得入神,忽然一阵风过,传来风铃叮铃铃的声响。他恍如大梦初醒,说:“这里是哪里?”

守一出发时,妻子在晾衣服,守一绕了一圈回来,妻子的衣服还没晾完。这个情节非常有意思,体现出时间的“快慢之辩”:守一和妻子两人所面对的时间流逝速度,是不同的。

在“一期一会”的审美范畴之下,时间不是一条连贯的线条,而是无数个点的集合体。每一个点都是独一无二的“当下”。

守一的时间流逝速度很慢,因为他的时间,不像妻子只是“晾衣服”这样单一事件的重复,而是由无数个新鲜的“当下”组合而成:上一秒和白猫打了照面,下一秒和螳螂互相瞪眼。每一秒钟都不同,不可再来,不会重复。实际时间很短,但心理时间很长。

2、细微之美

日本特别讲究细微之美。清少纳言所著的《枕草子》,开篇写的就是时节的微妙变化:“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渐渐发白的山顶,有点亮了起来,紫色的云彩微细的横在那里,这是很有意思的。”

日本人对“细微”之物的幽微感觉,和身体的感知能力有关。人有五感:眼睛掌视觉,鼻子掌嗅觉,耳朵掌听觉,舌头掌味觉,肌肤掌触觉。这五感就像是无形的触手,伸出去,和事物缔结链接。

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有“崇物”信仰。他们认为万物和人类一样,有尊严,有灵性。听秋虫鸣叫会感觉到哀怨,看到樱花盛放会感觉到喜悦。这就是日本人常说的“一草一木皆有心”。

电影里有一个长镜头,守一趴在地上观察蚂蚁,一动不动。良久,守一对跟踪拍摄他的记者藤田说:“蚂蚁是先迈开左边的第二条腿爬行的。

电影里拍摄各种动物、植物时,大部分都是平视镜头,摄影机就相当于守一的眼睛,他或蹲或趴,以平等的态度对待院子里的万物生灵。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电影里的“反派”,水岛。他把公寓建在守一院子的对面,几乎把院子里的阳光都挡住了。

守一的妻子对水岛说:“那个院子住了很多植物和虫子,还有猫啊,鸟啊,这个院子是我丈夫的生命啊。”水岛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似乎完全不明白她在说什么。

为什么水岛对事物无法产生情感连接?因为五感闭塞。在物质世界中步履匆匆的人,只有强烈的功利心,没有对生活的审美。看不到路边的野花开了,听不到树上的喜鹊鸟叫。

《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这部电影之所以能让我们产生“慢”的感觉,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让我们带入到守一的角色里,跟着他,把身体,呼吸,心念都集中在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细节上。

你恍然发现,原来身边的一草一木,就是大千世界。

拍摄《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的同一年,树木希林还拍了另一部电影:《日日是好日》。是一部有关于茶道的电影。里面有一个细节,跟着树木希林学习茶道的典子,某一天突然发现,梅雨季的雨,和冬天的雨是不一样的。梅雨季,雨水落在树叶上,发出轻快的弹跳声。冬天,树叶落尽,雨水没入土地,那是空旷而寂寥的声音。

两部电影,殊途同归,都蕴藏着日本的物哀美学。将生活中细微的物事,放到心中细细品味,一一辨清,这种幽微的美感,就是《浮生六记》所写的“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3、以“素”为美

电影开场,昭和天皇伫立良久,凝视着一幅画:三个白色枕头,一把梳子。天皇问身边人:“这是几岁小孩子的画?”

这是熊谷守一晚年的画。画面质朴,线条简单,如同他彼时的心境:94岁的身体里住着4岁的孩童

他对于喧闹的世事毫不关心,只对自然和精神世界保持高度专注。请工人来吃饭那场戏,一个摇镜头,依次扫过喝酒聊天的客人、端菜递酒的妻子,最终定格在守一身上,他安然自若,和平时别无二致。世间纷纷扰扰,他自保持他的素净本心。

黑川雅之对于“素”的理解是:

“‘素’,就是保持最朴实的本色之美,是不添加人和杂念的纯真。信赖自然,将一切依托于更大层面的事物上顺势而为,这就是存在于“素”背后的审美意识。或者说要活出本色,莫要人为的破坏宇宙既有的平衡。”

“素”有两种含义,其一,是亲近自然。花鸟虫鱼,一草一木,在方寸庭院中,它们就是广阔宇宙的缩影。

其二,是活出本真。温泉旅馆的老板想花钱请守一写招牌名。一开始守一忙着看鱼、看虫子,没空搭理他。直到听说他是从信州过来的。才破例给他写了。守一不知道新干线开通了,信州过来只要两个小时,还以为那位老板费了老大的劲儿才找到这里来。

最终落在招牌上的字,不是老板想要的”云水馆“,而是守一喜欢的“无一物”。这三个字是南北朝时弘忍大师所创,指的是佛挡杀佛,神挡杀神,坚决不向任何事物妥协,只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止你去做自己。

电影里还有一个情节,高层领导打电话来,说要授予熊谷守一文化勋章。这至高无上的荣耀,他想也不想就给拒绝了。因为接受了勋章,就会有更多的人来拜访他。而且,他不喜欢穿袴(在正式场合上,男性的着装)。真的是,任性又可爱啊。

这部电影没有大冲突,但在细节处,却能看到物质与精神,现代与传统的对峙。被偷走卖钱的门牌、求字画的人络绎不绝、高大的公寓遮挡庭院的阳光。守一,守着一方天地,守着广阔的精神世界,从容又坚定地,拒绝现代化对自然的侵蚀。

电影最后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俯拍镜头:现代化公寓,紧凑地挨着,呈包围之势围住了一方小小的院落。那里栖居着万千生灵,还有熊谷守一。

一个人的世界有多大?其实并不在于你能走远,而在于你爱世界有多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35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