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苏秀:作家电影《广岛之恋》

苏秀:作家电影《广岛之恋》

  《广岛之恋》打破了许多戏剧理论对电影的束缚,使电影更自由了。

  《广岛之恋》是西方电影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因为它跟过去传统的电影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一反传统电影有头有尾的叙述方法和非常贴近生活的台词对白,而是将小说中的文学语言、时空交错的意识流及象征性带到了电影中,并且运用画面表现了人的潜意识活动。这部影片的编剧是法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影片中男女主角的交谈,就像在吟诵散文诗。

  男人说:你在广岛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看见。

  女人说:我都看见了,都看见了。

  她又说:我还知道一些别的事,一切都会重新开始。

  二十万人死亡,八万人受伤,在九秒钟之内……

  这种语言特点,明显带有作者本人的风格,又有十分浓烈的文学色彩,因此被称为“作家电影”。它是法国“新浪潮”的一个流派,因为这些人都住在莱茵河左岸,所以被称为“左岸派”。

  重新看这部电影,觉得完全是一目了然的事,当年竟看得大家云里雾里,不知其所以然。其实,故事并不复杂:一九五七年,一个法国女演员到广岛来,拍一部呼吁和平的影片。她偶然邂逅了一个日本男人,产生了短暂的爱情。这个男人又使她想起了她的初恋情人,一个二十岁的德国士兵。但是,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爱上德国人就是法奸。在法国光复那天,那个德国士兵被打死了,她也被人们剃光了头。她变疯了,她的父母只好把她关在地窖里。十四年过去了,她的痛苦本已慢慢淡忘,是广岛的残酷景象,使她想起了二战,是这个偶然相遇的日本男人,使她想起了那个德国青年。广岛的惨剧和她个人的痛苦,都混淆起来了。当时,我们之所以觉得看不懂,首先是非常不习惯那种时空错位的电影语言。两个人在床上的谈话,却插进了许多当年广岛被原子弹轰炸后的废墟以及被原子辐射灼伤的人群。两个人明明都在广岛,却不时出现不知是哪个小城的街道和不知为什么会出现的一座小楼。

  赵慎之配女主角法国女人,拉着我帮她排戏。我们两个人一面反复看片,一面感受原片演员的语调、神态,好像懂了一点。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谈话时,画面上出现的是广岛一九四五年被轰炸时留下的纪录片,是女主人公记忆中的印象,也有她这次来广岛时参观过的地方。那座不知名的小城街道,就是女主人公的故乡,法国内委尔的街道。那座小楼,就是女主人公的初恋情人死在下面的那座房子。这些都出现在女主人公的意识里。

  从那以后,人们不但习惯了意识流的表现手法,还出现了生活流等等理论。应该说,《广岛之恋》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它打破了很多戏剧理论对电影的束缚,使电影可以更加自由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33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