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投名状》|从故事格局、人性思考、电影价值解构的独特魅力

《投名状》|从故事格局、人性思考、电影价值解构的独特魅力

《投名状》是陈可辛导演,于2007年执导上映的一部贺岁影片。电影评分不是很高,但上映后,荣获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第4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第2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2届亚洲电影大奖等奖项,是一部经典华语电影。

电影取材于真实事件“刺马案”,描述了清末期间,战火连绵民不聊生,以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三人纳投名状结义为始,以三兄弟分崩离析、身首异处为终的令人感慨万千的故事。影片以太平军作乱为背景,以清兵剿匪为线索。

其中,大哥庞青云出身行伍,兵败后落草,与匪首赵二虎、姜午阳相识;几经周折,庞青云说服二人投军,并纳投名状,同生共死。三人所率的“山字营”屡建奇功,一路攻破苏州、南京。然而,

庞青云为求功名不择手段,赵二虎义字当头,与庞青云渐生嫌隙,而三弟姜午阳不明就里,一心恪守“投名状”。最终,面对朝廷的欺诈、官府的黑暗、野心的膨胀,曾经纳过投名状的三兄弟最终自相残杀,分别带着迥异的信仰,死于非命。

如果仅从故事内容解读此影片,我想很难深刻体会这部影片的真正魅力所在。因此,本文将从“故事格局、人性思考、电影价值”三个层面来解读该片的独特性与魅力所在。

陈可辛执导的07年贺岁影片

01、故事格局:客观冷峻的影片布局和不满足于人物二元对立的善恶观,在朴实的现实场景下刻画塑造出性格饱满多元的人物形象

《投名状》的故事格局是全然客观冷峻的。冷峻,不单单是指影片的色调,而是建立在其布局之上。从影片开头字幕交代故事背景,到开头急促的剪辑。短短五分钟交代完人物及背景,干净利落。

陈可辛刻画出来的本片的故事格局是客观的,于是他的电影之中没有英雄,至少不曾出现能够与现实相碰撞的英雄。所以《投名状》中兄弟三人,正邪难辨却无一善终,这一点,强弱战胜现实,在旧日观念的格局之中是万万不会出现的。

纵观全片,陈可辛导演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并不满足于以二元对立的善恶观.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投名状》一开头就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兄弟概念”,把乱世三兄弟塑造成“魔兽”:老大庞青云、老二赵二虎、老三姜午阳,为结义必须立下“投名状”——杀掉三个陌生人以示诚心。

三兄弟都凶残无比,老大杀人不动声色、冷酷至极;老二捅刀子前告诉无辜对方“记住我的样子,下辈子找我报仇”;老三更是像疯狂野兽一样高举着人头狂吼。他们都不再是高大全的热血英雄,全变成了在无道乱世中为前途不择手段的真实的“人”。

在我看来,影片上映的那个年代,古装大片面临口碑困境的时候横空出世,陈可辛导演凭借精良的剧本、对复杂人性的深度刻画,布局了一个看似朴素实在的战场情景却很有视觉震撼力,使电影人物全都饱满多元化了。

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

02、人性思考:兄弟盟誓的彻底颠覆,诡谲善变的“复杂人性”必将导致复杂故事,友情在利益面前让了路

电影开篇第一场戏就违背了‘兄弟’的规律,三兄弟怎么能做这么凶残的事情?这样的戏就算在好莱坞影史上也是反传统的,角色人物一上来就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三个主角在街上随便拉三个人就杀,死的全是无辜者。但在从前,“投名状”的含义就是:兄弟结义,各杀一人,从此兄弟的命就是自己的命,天下的人皆可杀。这个定义来自《水浒》,林冲投奔梁山结义,也是要杀人表忠心的,原来兄弟结义的情义比别人的命都大。我觉得如此复杂幽深的人性已经脱离了很多传统的古装片和兄弟片的框架,内涵很大。

影片中关于探讨那种男性情谊,为什么必须如此极端,与这种“结义极端”相对应的,是《投名状》后半段,看似坚不可摧的情谊在利益面前瞬间崩塌,彻底颠覆传统老派英雄片中的英雄好汉江湖情。 对于这样的刻意颠覆,直面表达了“友情不可靠”。

单从这个“反兄弟”的前提看,陈可辛就有心把《投名状》拍成与时俱进的电影:清末的乱世对应物欲熏心的当下,各自挣扎在现实生活的三兄弟对应人人自危的现代人,无论你坚持与否,都必将被时代的洪流吞没。

一直以来,我们养成的观念是对于兄弟情义,友情的坚不可摧。俗话说,为朋友两肋插刀。而这在影片的描述中根本不存在,对于人们传统的认知是一次彻底的颠覆。三人诡谲善变“复杂人性”必将导致复杂故事,友情在要实现理想抱负,获得绝对至上的利益面前让了路。

三兄弟歃血为盟

03、电影价值:第三人称的蒙太奇式拍摄手法,成功塑造了银幕前的经典人物形象,引发人们反思:有情皆孽,无人不冤

《投名状》中,从头到尾都以三弟姜午阳作为旁白,以第三人称的方式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使用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交织在故事线中,将整部电影串在一起,使叙事和抒情完美结合,这是影片的一大特点。观看影片时,伴随姜午阳的声音,描述着他对庞青云的所知所感,带来了一种仿佛置身故事中的感觉。

如在电影中,有一节关于庞青云接受太后赏赐并决定杀掉赵二虎的场景,导演别有深意地拍摄了一小段片段,庞青云走在脆弱的冰面上的情景,摄像机在水下向上拍摄着庞青云小心翼翼的脚步,并配上庞青云的旁白:“我这一生,如履薄冰。你说我能走到对岸么?”

在这组镜头之后便出现了一大段快速的蒙太奇闪回:血腥战场、兄弟情义、儿女情长。这段心理蒙太奇的运用,精准地为观众表现了庞青云内心的挣扎——在兵荒马乱之中,庞青云似乎福星高照,功成名就。可只有他自己清楚自己其实如履薄冰,他太渴望上岸了。

著名学者陈世襄,在评价小说《天龙八部》时曾用到“有情皆孽,无人不冤”一语,用在《投名状》中也同样合适。片中无论是兄弟情抑或男女之情,无不都是孽情。无论是谁,都避免不了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赵二虎成为庞青云飞黄腾达的牺牲品,莲生成为兄弟纠葛的牺牲品,庞青云成为安抚叛乱、排除异己的牺牲品,而姜午阳最终也免不了会成为替清廷杀手代罪,隐藏历史真实的牺牲品。

冥冥之中,每个人都无法安排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是生命的匆匆过客,每个人都是政治的“投名状”。

或许,在浩瀚宇宙和历史长河中,我们只是一粒尘埃,如何理解“忠”和“义”,如何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你我来说是非常重要且又义不容辞的担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不仅是个人修养的要务,更是对家庭、对社会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和理念,更是新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投名状

总结一下

“投名状”所说的是不求同生但求同死,但事实却是立了投名状的兄弟,在有着同一个目标的时候可以同生共死;而如果目标不同的时候,“但求同死”就成了你死我活。不同于一般的古装商业大片,电影《投名状》全程讲述的都是一个悲剧故事,在欣赏其优秀镜头语言与恢弘画面的同时,其中刻画的深刻的人性矛盾也能引起观众的深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32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