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追风筝的人》懦弱的阿米尔实现自我救赎的心路历程及现实意义

《追风筝的人》懦弱的阿米尔实现自我救赎的心路历程及现实意义

《追风筝的人》这部电影是根据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原著在美国出版后就在《纽约时报》畅销榜上停留了三年之久,随后几年时间里也有六十几个国家引进了这本书。电影于2007年上映,让这个故事更广为流传,我初次看这部电影是在大学的一堂英语课上,当时的感觉没有如今强烈,最近看这部电影哭了好几次。

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了阿富汗的一个富家少爷阿米尔为童年所犯的过错自我救赎的故事。

仆人哈桑对阿米尔无比忠诚,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情。风筝大赛上,在为少爷阿米尔追一只被割落的蓝风筝时,遭到当地霸陵阿塞夫一伙人的欺辱,阿米尔发现这一幕后却懦弱地躲在一旁,没有勇气去解救受困的哈桑。因为这件事情,阿米尔内心充满自责和愧疚,他无法面对哈桑的眼睛,最终诬陷哈桑偷了自己的手表而让父亲把哈桑赶出他家的大宅。

因为战争阿米尔随父亲逃到了美国,生活渐趋稳定,阿米尔以为过去的事都会慢慢忘却,但有些往事却会时不时地爬上心头。因为一通来自父亲老友拉辛汗的电话,他再次踏上了故土,他得知哈桑已经被塔利班所杀,他的儿子索拉博被送进了孤儿院。从拉辛汗口中还听到了一个惊天秘密,哈桑竟然是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兄弟,是他的父亲与仆人阿里的妻子所生,哈桑母亲在生下他后就跟别的男人跑了。

多年来哈桑一直是阿米尔心里过不去的一个坎,而现在他要鼓起勇气去救哈桑的儿子,实际也是他的侄子索拉博。在与塔利班头目搏斗后死里逃生带走了索拉博,最后又几经周折将侄子带回美国领养。他为这个因战争阴影患上自闭症的孩子追风筝,在人群里对着孩子大喊道:为你,千千万万遍!一如当年的哈桑对自己的承诺与坦诚无私的爱意。

那么今天我就来分析分析富家少爷阿米尔为什么会对一个仆人产生愧疚心?他又是如何实现自我救赎的?最后一部分我将来谈谈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的现实意义思考。



一:富家少爷阿米尔为什么会对仆人哈桑产生愧疚?

1.阿米尔的父亲是个正直勇敢的人,对仆人像家人一样

阿米尔的父亲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并且还做慈善,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誉。父亲高大壮硕,正直善良,对待仆人阿里和他的儿子哈桑像亲人一样,阿米尔无疑会耳濡目染父亲的言谈举止,他对待仆人也不会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



2.哈桑对阿米尔无比忠诚友好,视阿米尔为自己的朋友

阿米尔和哈桑是喝同一个奶妈的乳汁长大的,阿米尔会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而哈桑会说的却是“阿米尔”,哈桑似乎注定一生都要和阿米尔捆绑在一起。哈桑愿意为阿米尔做任何事,除了仆人该做的日常伺候,阿米尔的一些调皮捣蛋的无理要求,即使哈桑不觉得不妥,也愿意为他去做。他深信少爷也视他为朋友,哈桑说过即使少爷让他去吃泥巴他都愿意,但是他反问了少爷一句:但是少爷你会吗?他认为作为朋友的少爷不会让他去做这种有伤尊严的事的。

但事实是阿米尔少爷心里也在打鼓,他其实并没有哈桑心里想象的那样对他好,尤其是在他看到父亲对哈桑的偏爱,夺走自己父爱的时候。一次风筝大赛,阿米尔为了赢得父亲的欢心,力争要赢得冠军,他斗下了所有的风筝,荣耀无比,父亲也对他刮目相看。按照比赛的规则,冠军需要找到大赛第二名被割下的那只风筝才算是真正赢得比赛,而哈桑是当地有名的追风筝的人,他能准确判断风筝落下的位置。当他找到那只风筝时却被风筝的主人阿塞夫一伙人拦下来了,让他交出风筝,哈桑拒不交出后受到了这群霸陵的欺辱,而阿米尔看到这一幕时无力挺身而出,躲在了围墙背后痛心自责地看着。

风筝最终被哈桑保下来了,阿米尔得到了父亲的赞赏。但自那以后,他再也不敢面对哈桑,他请求父亲换仆人,被父亲痛斥后,良心依旧终日不安,无奈之下他把一块手表放到哈桑枕头下污蔑他偷了自己手表,哈桑承认了少爷强加给他的罪行,阿米尔父亲竟然说原谅了哈桑,阿米尔此时更是难受。哈桑的父亲阿里最终还是带着他离开了这里。

在我看来,阿米尔会为一个仆人,会对童年的一段往事长久愧疚不已,除了哈桑对他的无私奉献的爱,也有阿米尔所受的家教,父亲对他的影响的原因,以及阿米尔本性里的善良。有句话说没有良心,没有美德的人,不会痛苦,而阿米尔心底的那份善良让他因为曾经愧对自己的朋友而久久良心不安,于是他想找到一个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实现自我救赎。



二:阿米尔如何实现自我救赎的呢?怎样再次做一个自己心中的“好人”的呢?

原著作者阿塞夫写《追风筝的人》,他说读者只有自己一个人,这是一部自传色彩强烈的作品。故事中的阿米尔在美国定居后生活还算稳定,直到有一天父亲远在阿富汗的好友拉辛汗打了一通电话给他,往事又被一幕幕勾起,他重新踏上了儿时生活的故土,此时的祖国因为战争已废墟一片。

拉辛汗告知阿米尔哈桑因为守护他家的老宅子被塔利班当街枪杀了,他的妻子也一同死去了,儿子索拉博被送到了孤儿院。从父亲好友口中阿米尔还得知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而哈桑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子现在被送入孤儿院,又被控制在了塔利班手里,阿米尔一改多年的弱懦本性,鼓起勇气去寻找自己的侄子,他发现控制侄子的塔利班竟是当年欺辱哈桑的霸陵阿赛尔,阿塞尔随即对阿米尔各种暴打,而这一次阿米尔竟笑了,他不再畏惧,像当年哈桑那样勇敢,而哈桑的儿子此时用一颗弹珠射瞎了塔利班的眼睛,阿米尔和侄子得以逃脱。

几经周折后,阿米尔终于把侄子带回了美国领养,而这个孩子因为战争的阴影带来的心理创伤变得自闭,不与任何人交流。直到有一次阿米尔和妻子带着他在公园里放风筝,阿米尔给孩子展示着当年的斗风筝的技艺,孩子的嘴角渐渐露出了微笑,阿米尔去为孩子追那只被割下来的风筝,不顾形象地在人群里对孩子大喊道:为你,千千万万遍!

在我看来这部作品前后呼应做得很到位,历史总有着惊人的相似。当哈桑的儿子拿着弹弓对准已成为塔利班头目的街头霸凌阿塞夫时,一如当年哈桑为了保护阿米尔免招霸陵们的欺负,举起弹弓对准那帮人,吓跑他们的场景。不同的是他的儿子这次射出了这颗弹珠,从而救了被暴打的阿米尔和自己。

阿米尔带着孩子来到美国,抚慰他受伤的心灵,为他去追那只风筝,喊道:为你,千千万万遍,一如当年的哈桑在风筝大赛上在人群里对自己大声承诺时的样子,此时阿米尔对哈桑多年来的愧疚之情感或许才慢慢放下,他一步步实现了自我救赎,我相信将来的他对哈桑的儿子也会视如己出,让自己重新做回一个“好人”。



三.那么阿米尔自我救赎的故事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现实意义思考呢?

阿米尔和哈桑在同一个屋檐下长大,哈桑无疑是视少爷为自己的朋友的,而阿米尔即使心底里认为自己在社会阶层上和宗教信仰上跟哈桑不是一类人,不承认哈桑是自己的朋友,但不可否认的是哈桑是他童年最亲密的玩伴。

阿米尔会带哈桑去看电影,跟他勾肩搭背;会给不识字的哈桑讲故事;会在树上刻下两人的名字,这一切哈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对少爷死心塌地的好,不管阿米尔承不承认哈桑这个朋友的存在,哈桑在阿米尔的童年里始终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当他看到朋友因自己而受难,却懦弱地蜷缩在一旁不敢挺身而出,因愧疚无法面对朋友时,又陷害朋友偷了自己的手表最终被迫离开这个家,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是萦绕在他心头多年过不去的坎,是自己人性上的一个败笔,最终他走上了自我救赎之路,重新做回一个“好人”,拯救了他人,也拯救了自己。

我相信阿米尔是一个本性纯良的人,因为没有良心没有美德的人是不会为自己的过错而痛苦的。同时,他也在逐渐成长为一个勇敢而又内心强大的人,敢于正面阿塞夫对侄子的欺辱,即使被打得头破血流也不退缩,他大笑着仿佛在卸下多年来沉重的心理愧疚感,历经磨难后最终将侄子带回了安全地带。



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多少人又会因为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而去忏悔,采取行动去弥补错误呢?江歌案,一个让人无比寒心的社会事件。善良仗义的江歌收留了出逃的好友刘鑫,为了刘鑫挨了她前男友陈世锋22刀身亡,而刘鑫却在案发后拒绝出庭作证,消失两百多天,想要与该案件划清关系,更可气的是面对江歌母亲的声讨,对这位本已失去女儿的母亲各种辱骂,嘲讽,不断刷新生而为人的道德底线。

江歌母亲要的只是刘鑫的一个道歉,但刘鑫做出的却是在江母伤口上撒盐的行为,她完全没有一颗忏悔之心,或许你会想:她的良心怎么能过得去呢?她怎么能在案发后心安理得地去烫头,去自拍,面对死去的好友,绝望的江母自己却如此逍遥呢?

刘鑫险里逃生,现在的生活或许依然潇洒,甚至因为该事件做了网红赚了钱。但我相信一个有人格的人是绝对不会想成为这样的人的,所谓良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一个人灵魂的一部分。如果犯了错,相信会有一条让你重新成好人的路,只要你愿意。愿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灵魂丰沛的“好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31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