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13岁青春少女,经历叛逆、妥协、找到真正自我:谁的成长不痛苦?

13岁青春少女,经历叛逆、妥协、找到真正自我:谁的成长不痛苦?

豆瓣8.2分,《狗十三》是2013年制作而成的小成本电影,在2018年底才在全国公开上映。可以说,这部电影是导演曹保平创作序列中的一个“另类”。它作为一部散文化叙事的关于青春成长主题的小成本艺术片,甚至也区别于之前大多数的国产青春片对“青春”的处理。

电影讲述了父亲为了补偿父爱的缺席,赠送一只狗给女儿李玩。李玩为之取名为“爱因斯坦”。随着“爱因斯坦”的意外走失,李玩将内心积攒已久的对生长环境的不满情绪,借题发挥,进行歇斯底里的宣泄。但最终依旧在“要听话”的中国式教育环境中,完成了属于她的“成人礼”。

电影通过13岁女孩李玩与狗的故事,向我们还原了童年成长的残酷与撕裂。我认为,《狗十三》之所以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得益于该电影对拉康“镜像理论”的应用。

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当婴儿还处于混沌不清的状态时,在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像,他并没有认出镜中的影像是谁。

在”镜像阶段“,婴儿通过镜子中的镜像认识自己的身份——这就是”我“,婴儿心里中的”自我“开始形成。并且伴随他人的暗示和强化——”镜子中的就是你“,婴儿的自我认识得到肯定。

再后来,婴儿开始确认身体的同一性与整体性,并对自己的镜像产生自恋式的认同。可是这种想象性式的总体性的认同必须要付出代价,因为婴儿统一自己的肉身,协调自己的行为机能,是以一种本体上的异化为前提的。

接下来,我将以《狗十三》为例,从拉康"镜像理论"的最初镜像、镜像阶段、后镜像时期三个阶段,来解读主人公李玩成长蜕变的历程,透过这部电影来了解拉康的“镜像理论”在电影应用中的独特魅力

以下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 最初镜像——混沌的自己:对自身地位模糊,试图冲出牢笼,宣泄对这个世界的不满
  • 镜像阶段一一挣扎、妥协的自己:在抗争中屈服,达成他人对她的“欲望”,内心却无法圆满,仍期待在另一个“平行宇宙”里做自己
  • 后镜像时期一一寻找真实的自我:向自己的青春告别,学会如何在生活中顺从大人,以获得更好的成长

01、最初镜像——混沌的自己:对自身地位模糊,试图冲出牢笼,宣泄对这个世界的不满

婴儿在刚出生时处在一个混沌的状态,拉康将其称为“前镜像阶段”,这一时期的婴儿对“他者”是没有意识的。出于身体本能的需要,婴儿所渴望的仅仅是最低层次的需求。

①向“镜子中的自己”提问,表明自己处于混沌时期,对自身地位模糊。

电影中,十三岁的少女李玩面对镜子,向“镜中的自己”提问,是红色毛衣好看,还是绿色毛衣好看?是选择物理小组,还是英语小组?

而无论选择哪一个,李玩都有可能为自己选择的结果而感到失落或后悔。这种感觉的产生,正如青春期的自己,对于外界印象支离破碎,混沌中没有答案。

②以“爱因斯坦”作为象征物,它就像是镜子中的李玩,试图冲出牢笼。

电影中李玩初遇小狗,取名"爱因斯坦"。正是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提出了相对论,它是支撑平行宇宙的基础,而“平行宇宙”正是李玩日思夜想的。

当她孤独无助的时候,只有寻求更宏观的陪伴。"爱因斯坦"这只小狗就是整部影片的主线索与象征物。它总是被关在狭小的厕所,正如关在铁框窗户里的李玩。

两者的镜像联系,都在电影中不断印证——青春期的少女被无形的外在力量束缚着,又试图冲出牢笼。

③随着“爱因斯坦”的丢失,李玩变为“狂吠”状态,宣泄对这个世界的不满。

“爱因斯坦”的意外走失,造成李玩内心情感世界的崩塌,也为父爱缺失、自身地位的模糊以及所处环境的不满情绪,提供了宣泄的机会。

台词“我不是非得要一只狗”,与李玩疯狂找狗的行为形成反差,说明她的歇斯底里不过是“借题发挥”,想要宣泄对这个世界的不满。

电影中展现李玩寻找"爱因斯坦"的镜头,均是从女主人公的视角来诠释,极具张力。飞速摇摆的镜头,伴随着跌宕起伏的音乐,让她一步一步地揭开现实世界的面具,明白到现实世界只是在美好外衣伪装下的丑陋。

在我看来,在“最初镜像”中的李玩,凭借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不断地挑战大人的权威。她以反抗的姿态捍卫自己的主体性,对社会规训保持“狂吠”的姿态。

02、镜像阶段一一挣扎、妥协的自己:李玩在抗争中屈服,达成他人对她“理想自我”的欲望,却无法使自我感觉圆满,仍期待在另一个“平行宇宙”中做自己

①李玩在抗争过后,逐渐向现实世界屈服。

电影中李玩对于那只不是"爱因斯坦"的狗,选择了违心相认。对于“权威象征者"——爷爷,她选择了屈服。

可见,李玩在成长过程中,对待外界的态度,逐渐发生了改变。在经过一系列的叛逆、挣脱之后,她选择了向这个现实的世界妥协。

②李玩在满足父亲对她“理想自我”的欲望下成长。

拉康认为,“自我”始终是一个幻想,是空洞的存在,需要在他者中生存、体验并得到确认。

“不能以自己本身来度过自己一生的人类悲剧,是主体在构成自己原型的那个原始的地方就注定了的。”

就像婴儿需要通过成人的微笑这一镜像来确认自己。他者的目光,对于期待欲望的欲望主体而言,具有本源性。

电影中的李玩、李堂和高放都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好、懂事、不作。但这种看似平稳地过渡的青春,是以拉康所谓的“异化”为代价的,被迫披上他者的衣裳,在想像性认同中确认所谓的“理想自我”。

喜欢物理的李玩最终在父亲的强迫下进入了“英语”补习班。当她以95分的成绩、拿下全年级第一时,她兴奋地给父亲打电话汇报。

那一刻的李玩完全认同了父亲“召唤”的“理想自我”,认同了父亲对她“自我的想象”,并因这种想象的达成而感觉欣喜。

③李玩期待自己存在于另一个“平行宇宙”。

对达成他人的“欲望”,并不能使自我感觉圆满。

电影中李玩请教表姐英文单词"Hypocritical"的中文意思时,表姐告诉她,中文是"伪善"的意思。这是全影片的画龙点睛之笔。

影片中李玩提问高放"你见过真正的大人吗?"高放没有给出答案。

在我看来,李玩一直期待存在一个“平行宇宙”的世界。既满足他人的“欲望”,同时又可以在另一个时空维度去做真正的自己。也许平行宇审中的另一个自己不会因为要融入这个社会而变得"伪善”,那个世界里有李玩想要的答案。

03、后镜像时期一一寻找真实的自我:向自己的青春告别,找到真正的自我,学会如何在生活中顺从大人,以获得更好的成长

在”镜子阶段“的最终完成阶段,拉康指出:“主体在这一个阶段所经历的欺凌,因与主体欲望欺凌性产生的原因不同,而导致主体的反应不同。”

在"镜像阶段"中李玩面对现实妥协之后,镜像中的李玩也许是另一个平行时空的她。

而“后镜像时期"的李玩再次寻狗。被家人抛弃的狗正如被家人冷落的李玩,现实的生活中一直被欺凌的自己,不断寻找真实的自我。

当李玩在饭桌上把狗肉吃掉的那一刹那,她完成了真正与自己的妥协。她认为自己寻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影片中还有一幕,李玩再次遇见"爱因斯坦"后,并未与其相认。内心害怕"爱因斯坦"认出她,又无比期待"爱因斯坦"认出她。想成为镜中”想象“的替代者,又想成为现实的自己。

李玩离开了"爱因斯坦。在一阵大风吹后,曾经贴的"寻狗启示"在风中飘荡。影射出了李玩彻底向自己的青春告别,找到了她理想中的真正自我。

在我看来,李玩在"后镜像阶段"成为了大人们心中想要的模样。此刻的她已不再年轻,没有了反抗的力量,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通过顺从大人而获得更好的成长。

结语:

电影《狗十三》把拉康的”镜像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使无数人为之产生共鸣。作为一部青春艺术片,不仅以极为清醒而现实的笔调,触及到了人类成长的镜像秘密,也为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谱写了一曲寂寥的清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31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