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当我们谈论存在时我们在谈论什么?《鸟人》勿需斗篷也能自由飞翔

当我们谈论存在时我们在谈论什么?《鸟人》勿需斗篷也能自由飞翔

电影 《鸟人》是由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执导的一部喜剧片,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摄影四项大奖,成为第 87 届奥斯卡最大的赢家。影片讲述了一个好莱坞过气男演员瑞根渴望被观众 “尊重和肯定”,为了自己的艺术理想不懈奋斗的故事。

作为好莱坞新生代一位具有革命性和颠覆性的导演,冈萨雷斯在电影《鸟人》的拍摄过程中除了沿用自己惯用的昏暗晦涩叙事方式之外,还进行了极大的革新,即采用了大量的长镜头为观众呈现个人奋斗的过程。此外,在影片中使用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为观众展现了瑞根的超能力,而影片对于隐喻手法的使用也帮助本部影片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

今天,本文将从隐喻的三个角度来解读这部电影的文化意象,以引发观众对影片所折射出来的西方文化进行深刻思考。

01、文学艺术作品的引用和改编,既加深了电影的文化和层次,又包含着多重的隐喻

影片无论在片名、片头还是戏中戏,都通过大量文学艺术作品的引用或者改编,给电影本身带来了更丰富的内涵,在加深电影的文化和层次的同时,又隐含着深刻的寓意,进而揭示了执着追求表演艺术的“现代版伊卡洛斯”的命运。

①希腊神话

影片名 《鸟人》本身就是一个隐喻,鸟人即希腊神话中的伊卡洛斯。影片中提到伊卡洛斯两次。一次是在记者访问时,瑞根说: “《鸟人》就像伊卡洛斯。”第二次是瑞根在臆想中飞上天空,象征另一个自我的 “鸟人”对他说: “火焰。牺牲。伊卡洛斯。”

伊卡洛斯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着为追求理想而不惜牺牲的精神,影片应用鸟人的片名及形象寓意着瑞根就是当代的伊卡洛斯,一心向着心中的艺术理想飞去,却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好比伊卡洛斯一样燃烧自己,并在绽放出耀眼光芒后坠落。

②雷蒙德·卡佛的诗 《已故断章》

影片以《已故断章》开篇: “尽管这样,你有没有得到这一生你想得到的? 我得到了。你想要的又是什么? 称自己为爱人,和感到被这个世界爱过”,此诗是卡佛写的最后一首诗,也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卡佛是自海明威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美国短篇小说家,被称为 “美国的契诃夫”,但他在前半生遭遇过失业、酗酒、破产、妻离子散和穷困潦倒。尽管如此,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写作梦想,并在 40 岁时逐渐为人们所熟知。然而,卡佛成名后不久便死于肺癌,享年只有 50 岁。

卡佛正如影片中的瑞根,尽管穷困潦倒,却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梦想,其人生经历与瑞根颇为相似,他们都犹如伊卡洛斯一样,终于接近理想,却同样在触摸到太阳光辉的那一刻,如流星般坠落。因此,这首诗也暗示了瑞根的命运。

③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中麦克白在妻子自杀后的独白

影片中的戏中戏,即瑞根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剧改编自卡佛的短篇小说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这出舞台剧倾注了瑞根所有的希望,是如困兽般的他所做的最后一搏,但剧评家塔比莎却放言要 “发表一篇有史以来最差的评论”,毁了他的剧。

绝望中,瑞根把当初激励他走上演员之路的卡佛的字条留在酒吧。当他失落地在大街上徘徊时,恰逢路人正在朗诵《麦克白》的台词: “你的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找不到一点意义。”

这段话出自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麦克白将军是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受妻子怂恿,弑王篡位,最终走投无路,落得众叛亲离被杀头的下场。这段著名的独白隐喻着精神崩溃的瑞根对人生,对愚昧无知的世人以及对癫狂世界的绝望,也为其之后在舞台上的自杀埋下了伏笔。

02、水母、火球、玫瑰花、海报等多重物像深层隐喻了好莱坞的现状,一切根植于瑞根的生活中,象征理想与现实的较量

影片中反复出现了几种物像,这些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起到了深化内涵、渲染情节的作用。在故事情节中植入了多重物像,这其实就是对好莱坞现实电影市场的一种映射。

①水母和火球

水母和火球在片头、片尾均出现,前后呼应。在片头,沙滩上搁浅的水母镜头一闪而过,火球从天空坠落,在片尾处,却见到飞鸟在蚕食水母的尸体,V 字型火焰再次从天而落。这其实就是一种死亡预示,它隐喻着瑞根的人生结局。

而在记者采访时,瑞根曾说:“《鸟人》就像伊卡洛斯。”伊卡洛斯在神话传说中用蜡纸的翅膀飞向太阳,最终灼伤翅膀坠落,在西方文化中是理想主义的代表。火球在此隐喻着瑞根就是现代版的伊卡洛斯,为了真理执着追求电影表演艺术,奈何理想敌不过现实,得不到观众和媒体认可的他,最终灼烧了自己,就像从天空陨落的那只火球。

②玫瑰花

影片开头,瑞根的女儿萨姆他想要什么花,瑞根说“羽衣草吧,味道宽慰人的那种,除了玫瑰,什么都行”。然而,萨姆最终只买回了玫瑰,并在纸条上留言 “他们没有你想要的”。后来在首演夜,还有在瑞根用枪自杀血洒舞台后,瑞根的休息室和病房也摆满了他不喜欢的玫瑰花。

导演用好闻不好看、鲜有人知的羽衣草暗示着瑞根追求的真正表演艺术,而娇艳美丽却不实用的玫瑰花,则如同穿着铁皮衣借超级英雄形象就能挣钱的小丑,代表着美国的电影表演现状。“他们没有你想要的”,不仅是指花店没有瑞根想要的花,更是指观众给不了他想要的 “尊重和承认”,从而映射出理想与现实的一种正面较量。

③飞鸟侠海报和镜子

飞鸟侠海报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在每次受到打击的时候,birdman总会出来诱惑他。经过不断挣扎,瑞根终于战胜birdman,把舞台剧坚持到底。讽刺的是,瑞根在舞台自杀后,无数观众为他守夜祈祷,但却不是因为他对舞台剧的付出,而是因为他在舞台上自杀。瑞根被打掉鼻子绑着绷带时,就像换了新面具的 “鸟人”,摘掉绷带后他的新鼻子也更像 “鸟人”了。

瑞根代表的是“真正的有意义的文明”,而飞鸟侠海报暗含瑞根的虚荣心以及他辉煌的过去,这隐喻着观众最终没能感受到瑞根追求艺术表演的真心,而理想与现实较量之下的结局也不是瑞根所想要的。

影片中镜子的存在其实也是帮助表现他人格的一个重要道具。瑞根在面对镜子的时候,寓意着瑞根在面对他自己分裂的人格,是他对镜中自己本我人格的迷恋,但是他的本我,那个曾经在影坛叱咤风云的飞鸟侠,却终究是一个他不知如何面对的存在——一种即逝的幻境和一触即碎的虚像。

03、对电影设置的现实进行内涵深刻的隐喻,从多个角度来引发观众思考

导演对《鸟人》设置的现实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创作和隐喻,无论是有同样经历演员,还是有同样消费取向的观众,无一不是从剧内映射到剧外,又从电影回归到现实。通过对现实的隐喻和应用,对当今电影过度消费演员、观众不尊重真正的艺术进行了讽刺和批评。

首先,影片从片名、选角到剧情都设置了隐喻,反映了好莱坞电影市场的现实。

⑴电影的片名 Birdman与 Batman发音相近,而鸟人的形象也与蝙蝠侠极其相像。

当前任男演员被吊灯砸坏脑袋,瑞根和杰克讨论找谁代替出演时提到了很多明星,小罗伯特·唐尼在拍《钢铁侠》, 伍迪·哈里森在拍《饥饿游戏》,迈克尔·法斯宾德在拍《X战警》,就连因《拆弹部队》一炮而红的杰瑞米·雷纳也在拍 《复仇者联盟》。

在瑞根看来,许多天分不及他的 “小丑”借超级英雄形象大赚特赚,大家都忙着迎合观众口味,穿着紧身衣扮演超级英雄,却不投身于真正的表演艺术。这不仅是对《蝙蝠侠》这类超级英雄电影的批判隐喻,更是对当前好莱坞以及整个世界电影市场的一种讽刺。

⑵导演冈萨雷斯在选角方面,也可谓别具匠心,他将现实与影片内容相互照应。

  • 影片男一号瑞根的扮演者迈克尔·基顿,代表着与超级英雄对立的一类人。他出演过怪才导演蒂姆·波顿执导的两部《蝙蝠侠》,由此声名鹊起。但在拒绝了出演第三部《蝙蝠侠》的出演后,从此便星运平淡了,他本人的理想同样不被人尊重,这样的经历,与瑞根如出一辙。
  • 影片男二号麦克的扮演者爱德华· 诺顿,他出演过 “绿巨人”,现实中他与麦克一样,是个爱耍大牌、随意篡改剧本的明星。

⑶导演还将影片的剧情映射进了现实。

在现实当中,迈克尔·基顿因为出演 《鸟人》中的瑞根而被提名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再一次为人们所熟知,与瑞根的经历颇为相似。

其次,导演在创作记者和影评人角色时也设置了隐喻,也反映出美国当今的媒体现状。

影片中,瑞根在接受记者访问时,几乎没有人愿意听他阐述理想,谈话不断被打断。女记者关心的是瑞根是否用了特殊的美容方法,而其他两位记者也对他的话剧丝毫不感兴趣,只是在听到《鸟人4》时来了兴致。记者们的态度代表了大部分观众对待电影的态度,他们只关心电影能否给他们带来酷炫的体验,只关心明星的花边新闻,而不关心艺术表演本身。

影片中《纽约时报》女剧评家塔比莎,她的喜好决定着演员和话剧的命运,而她的一篇报道更是足以影响一部剧的成功与否。她根本没有看过瑞根的话剧却口口声声说要毁了它,她的理由是瑞根不是演员,没有经过正规训练,根本不会演戏,他只是个名人,只是个 “穿着莱卡材质鸟服的好莱坞小丑”。

正如影片中瑞根所说,塔比莎擅长的只是 “贴标签”,不需要付出任何东西,就把别人为之付出一切的东西轻易地摧毁。因此,导演创作塔比莎这一角色,实际上隐喻并讽刺了当今的文艺批评家。

最后,对观众角色设置的隐喻,反映了当今过度消费演员的现状。

⑴瑞根在化妆时看到女儿萨姆与麦克亲密接吻,郁闷地到后门抽烟,结果睡袍被门夹住,为了不错过演出,他只好身着内裤穿过人群拥挤的,遍布蜘蛛侠、变形金刚等漫画英雄形象的时代广场。瑞根竟因此火了一把,视频在网络上两小时内点击过百万。

一方面,宁愿被人嘲笑也要“裸奔”去按时演出,代表瑞根对表演艺术的执着追求与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因为裸奔重回大众视线隐喻着世人压根不关注表演本身,吸引他们的不是他的舞台剧,而是裸奔,正如女儿萨姆所说“没人在乎你的剧,你才是那个不存在的人,你根本不重要!”

⑵瑞根在戏中戏饰演的角色艾迪所言正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我总要求人家爱我?我只想成为你想要的,我根本不存在”,瑞根将之视为生命并毕生追求的表演事业对观众来说毫无意义可言。所以,瑞根在舞台上自杀时用枪指着观众无力地砰了一声。此外,瑞根在海滩自杀却被水母蛰疼逃上岸后,看到布满了巨型水母的沙滩上,海鸟在啄食着尸体。

由此可以看出,对观众的隐喻与批判贯彻了整个影片:戏中戏的自白隐喻着瑞根想得到观众的爱,只有这样他才有存在感,然而事实是观众给不了他想要的。而用枪指着观众就暗示了瑞根对观众的绝望,他不再需要观众的爱了。海鸟啄食水母则寓意着观众就像海鸟那般贪婪地消费着演员。

⑶影片结尾,看着窗外的鸟儿,瑞根从窗户一跃而下。女儿萨姆奔到窗前,焦急地探出窗外搜寻他的尸体,好像什么也没发现,却似乎又看见了什么,目光追随它升起并露出了由衷的微笑。

结尾的这一画面隐喻着瑞根最终摆脱了 “鸟人”的躯壳,找到了自我,他不需要披斗篷也能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而身为观众之一的萨姆,最终也理解了父亲对表演艺术的追求,为他在精神上能获得如鸟儿般的自由而高兴。

结语

在我看来,整部影片用隐喻手法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但却探讨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哲学命题。“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被导演揉进电影里的所有隐喻表现形式其实都指向一个主题,即当我们谈论存在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瑞根最终的追求不过是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且得到观众的认可,所以在面对世人的偏见和误解时,他能坚持自我,不受舆论和利益的束缚。正如瑞根化妆室镜子上那张纸条所写的,"A thing is a thing, not what is said of that thing. ”(事物是事物本身,并非对事物的评价),这才是我们最应该从影片中获得的思考与启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25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