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王晶和他的商业帝国:被误解的烂片之王,才是生活艺术的鬼才导演

王晶和他的商业帝国:被误解的烂片之王,才是生活艺术的鬼才导演

文/小白说娱S姐 原创首发,请勿转载

《吐槽大会》年末之际,开启了电影人打call的盛宴:王晶和徐峥。

不同往日的主咖是话题人物,这次的嘉宾王晶倒成了综艺的吸睛者,他自若的接棒八位抛过来的槽点:烂片与美女。王晶并没有急于撕掉众人贴在他身上的标签,反而以柔化刚,却句句暗藏了他的大智慧:

1.对徐峥的“好电影拍一部就够了”槽点,王晶抓住电影特色直言:

徐峥电影演的全是中年男人,讲的全是中年危机,若是黄渤来演晶女郎,角色就不单一了;虽然囧系列评分参差不齐,但能卖座的电影就是好电影。——推陈出新,赢得市场

2.对李庚希的“不想当小王晶”槽点,王晶抓住抽烟话题反其道行之:

你当不了小王晶,只能当小邱淑贞。王晶毕业香港大学中文系,也不是别人认为的花天酒地,没有人是完美的,崩人设而已。——所见非所实,不要拘泥刻板印象,不是人人都能成王晶

看似槽点,却句句有观点。作为90年代中国香港喜剧电影的鼻祖,王晶走过香港电影“尽皆过火”的质疑浪潮,受过香港影视圈“变与不变”的创新洗礼,成为大浪淘沙里无厘头喜剧巅峰的一颗星。

王晶的人生,一面鬼才,一面烂片王。

鬼才导演:明星制造千面手

无厘头的精神,是要穷尽人类想象。

90年代香港喜剧电影有六大类型,无厘头喜剧是其中一种。这类电影拥有西式电影的浓烈自我色彩、快节奏的画面,又结合本土大众文化的生活笑料,改变严肃刻板,一反常态的调侃正统,成为来势汹汹的电影主流。王晶沿用了无厘头喜剧的创作手法,仍保持明显的个人色彩:帅哥美女的反差。

这个特色灵感的培养来源于父亲。王晶出身电影世家,父亲王天林是香港影坛殿堂级导演,将汪明荃郑少秋推上巨星宝座,爱启用翁美玲黄日华等大腕,既有60年代烂拍商业导演之称,又有多产娱乐家之名,王晶是儿子亦是徒弟,深受父亲影响。

王晶五年的无线电视台编剧生涯,赋予了浓厚的创作功底。26岁操刀《千王斗千霸》奠定赌片基调,成为全能导演开始了喜剧人生。演员是影片的核心,而王晶挖掘演员的眼光毒辣老道,他启用人生低谷的刘德华成男主角,开始二人《龙在江湖》的天王之路;挖掘配角周润发共创《赌神》系列经典;携手初露头角的周星驰,奠定狂欢意味的《整蛊专家》的无厘头电影风格。

时势造英雄,赌神系列、追靓仔系列打造了人气小生,也带红了名不见经传的张曼玉、邱淑贞等人,缔造了“张敏之后再无赵敏”的晶女郎传奇。帅气男星化身喜剧担当,美丽女星尽展惊艳本色,成为无厘头电影风格下王晶独有特色。

有人说王晶虽然挖掘了一批实力派,但也擦亮了王晶的金字招牌,这是双赢的商业眼光,他骨子里不过还是个商人本色。

慧眼识珠,推陈出新

与其说王晶富有毒辣的商业投资眼光,不如说他拓展演员千面的明星制造。在看人方面,不可否认王晶确实有与众不同的眼光,能够在无名之辈时期扶持他们成为巨星与传奇,并非人人都能有,用他的话来说“这么多年我走眼的只有张国荣一个”;在角色方面,王晶更倾向用截然反差制造喜剧效果挖掘明星的不同方面,仿佛印证了吐槽大会上的槽点:黄渤演晶女郎角色不单一。

穷尽人类所有想象,制造出其不意的喜剧笑料,这只是帅气男星当谐星、漂亮女星爱草根的反差表象,是经常惯用的喜剧效果手法,也是无厘头喜剧的精神内核。可塑造性才是反差笑料下要表达的深刻内在,这一直是影视圈演员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放下自我,成就角色,才能拓宽戏路塑造穷尽人类想象的经典。肖央三次出演《唐人街探案》系列,一人分饰多角将小人物的市井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人看完只对角色印象深刻,对其人说不上来名儿,但在导演陈思城眼中肖央这个配角反而更出彩:

他是一个多元化的人,把自己的天性保护得很好,作为演员一定要多元化,这个是演不出来的,用放大镜学来说就是将身上某种特质放大到角色上,这个特质是与生俱来的。

人本身就是多面,王晶只不过用擅长的无厘喜剧方式,去接近人原始的本能,唤醒与生俱来的人格多面,运用到角色中制造反差化的冲突,才能缔造极致笑料的喜剧,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他在吐槽大会上感慨“那个年代大帅哥拍喜剧是很难的”,所幸创造了周润发《赌神》的先河看到反响的成绩,才被世人接受推动反差极致的喜剧发展。

这就是为什么王晶成就的明星能占据港圈半壁江山的原因,作为导演的王晶鼓励演员释放天性找到从未发现的面,如同邱淑贞发现可爱性感的女性美,周润发丢掉偶像包袱演谐星,与他的价值观不谋而合:

“看演员我是有一套的,除了英俊漂亮,他身上要有别人没有的气质,这样就会成为明星。所以,我一直觉得没有不好的演员,只有不好的导演。”

王晶慧眼识珠的明星制造,是成为鬼才导演时期的特色。

烂片之王:艺术源于生活

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效果,喜剧里面有人情味才是与观众产生共振的作品。——王晶

王晶手持赌神系列和追女仔系列的两大王牌成为90年代初家喻户晓的港片电影,其中《精装追女仔》系列更是让他成为当时香港喜剧电影的领军人物。俗话说物极必反,王晶成功打造的两大王牌反而让他扣上了“烂片之王”的帽子:

影评人责难:拼接、模仿、炒冷饭

文艺片责难:高产、无质、粗制滥造

王晶并没有争辩反而用继续作品,《精装难兄难弟》调侃TVB正剧《难兄难弟》,正剧反说跨时代改编,充满不少暗寓、八卦、恶搞和揶揄;借鉴好莱坞电影《虎胆龙威》,改编成恶搞版《鼠胆龙威》,与周星驰携手的《整蛊专家》系列开创整蛊恶搞的巅峰之作……专家们叫苦不迭,观众们乐此不疲,成了90年代香港影视界最啼笑皆非的奇观。

王晶身体力行开启整蛊恶搞的先河,比如今流行的混剪鬼畜等恶搞创意早了几十年,王导真是恶搞影片的鼻祖,他用行动证明娱人为己任义不容辞。

至此,后二十年的导演生涯里,王晶坐实了烂片之王的称号。但他并没有一改风格,反倒高产400多部电影,其中300多部成了时代回忆的经典,涉猎喜剧、武侠、现代等多种影视领域,成为覆盖面极广、辐射观众生活方方面面,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很多专业人士想不明白,被同行嗤之以鼻的王晶影片,为什么能被老百姓收入囊中?

大俗即大雅,人性共鸣

用辩证的眼光来看,王晶的成就正得益于“烂片之王”的标签,这个标签的潜台词正是专业人士瞧不起的利益驱动,而标签的另一面折射的是鬼才导演的商业天赋。

从时代背景来看,并非所有靠“利益驱动”的商业片导演都能够赢得市场认同感,也并非所有人能够成为高产量的“劳模”,即使两者具备也没办法成为推动一个时代发展的领军人物之一,王晶一半的成功归功于什么?时代!时代造英雄并非空穴来风,上世纪的香港影视圈最大特点是“大众文化”。

80年代到90年代的香港电影是百花齐放的繁荣鼎盛期,李小龙电影满誉全球时夸张武打的单一功夫片退出历史舞台,留洋派或电视人出身的新一代导演开始登场,逆转年轻人的功夫路线,大改多样类型影片:徐克《最佳拍档》的动作喜剧片初露头角,陈可辛的动作警匪片《威龙猛探》独占鳌头,王晶与周润发的英雄赌片《赌神》横空出世。注入新鲜血液的香港电影重塑了后现代本土大众文化,成为那个时代独具一格的标签。

王晶正是电视人队伍中的改革者之一,所创造强烈个人色彩的无厘头喜剧电影在新旧交替的时代里成为香港最有建树的导演之一。大众文化下的创作就要符合大众化口味,无需迂回曲折贩卖情怀,追求的是过瘾爽快,极富动作感染力,讲故事是观众观影的乐趣之一。

“画面动作讲故事比语言好上千百倍,《功夫》里的包租婆话说得少所有人都记住了她,其实就是记住了她打人的动作。”


王晶在圆桌派的畅所欲言中也折射了那个时代的影视制作特色,也印证了导演林岭东道出的同行现象:“我爱画面和简单的故事,宁拍少对白的戏。”

不仅动作对白,王晶执导的作品细节里都有时代的烙印。《澳门风云》、《破坏之王》等电影中都有来自百姓生活的桥段,也有草根逆袭成赌王叱咤风云的寄托,更有喜闻乐见的生活故事,而他所运用的帅哥出糗、晶女郎看上草根的差异化笑料,都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

源于生活的艺术,王晶骨子里仍旧是那个鬼才导演。

从人性分析来看,确实折射出他的商业天赋,比起情怀取胜他更倾向于观众认可市场认同,和他不喜欢自命清高的性格相同,他的创作更倾向“娱人娱乐”,放下身段说百姓喜闻乐见的事,满足普通人成为英雄的白日梦,烦恼的时候笑笑呵呵一解千愁。

尽管众口难调,但不得不承认“大俗即大雅,人性共鸣”确实能获得人心,这是作品与人对话的一种方式,也符合当年时代大众文化的发展——这是给普罗大众看的作品,不是给权贵欣赏的艺术品。

“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效果,喜剧里面有人情味才是与观众产生共振的作品。”这句话出自王晶之口,他的嘴里也有很多引发深思的金玉良言:我在商业电影是专业的,那就把商业电影做到极致;你在文艺电影很专业,那就把文艺电影做到极致。提到烂片之王的名号,很多人容易落下“不懂装懂只有资本的暴发户”的刻板形象,实际上并非如此。

能从大时代下抓住机会,拥有底线的创造小时代,这是王晶另一半成功的原因。

从个人创作上来看,无论是反差化的喜剧手法还是放大生活笑料的冲击,王晶懂得创造别具一格的艺术手法让观众快速消化,这也是创造300多部经典的商业天赋。很多人最爱拿恶搞、低俗、无新意来挤兑他,实际上这何尝不是他炉火纯青的运用手法,推动恶搞创意的示范?

上世纪喜剧电影通常是创造笑料或引用生活桥段,让艺术来源生活而高于生活,比如卓别林的小丑。王晶所谓的“拿来主义”就是提取正统影片里的创意点进行再创造,注入恶搞、冲突、隐射、戏剧化等手法,或调侃或暗讽或搞笑,让观众看到熟悉的桥段又能从中发觉另外的创意,就是如今的恶搞鬼畜等创意的雏形,也是能够被大众接受的原因。

从时代、人性、个人的三个维度,这就很容易说得通他的作品能够被观众接受的原因。

你说他是铜臭味的烂片王,他确实是毫不掩饰又有鬼马之才的成功商人。评价事物与人物,辩证思想和发展眼光是变得客观的法宝,我们不接受抄袭之风,但不能全盘否定王晶的功与才。

为什么他容易得到“烂片之王”的称号?这就是要说到的第三个故事“艺术与商业的悖论”。

商业帝国:艺术与商业的悖论

什么才是好的定义?最多的人喜欢还是某些高档的人认为好呢?笑就是推翻规范——王晶

王晶是商业片导演,并不阻碍他投资文艺片,因为他年轻时候就是拍写文艺片出身。王晶在无限电视台的五年时间里,写过《心有千千结》此等琼瑶式的剧本,也写过小清新《京华春梦》,甚至拍过斩获金马奖却收视惨淡的《笨小孩》,那个将歌后叶德娴捧上影后的烂片王,最终止步文艺片转战商业片。

一面来自叫好不卖座的压力,一面来自时代风向的改变。大众文化的来袭,注定了90年代影视圈的大洗礼,除了追求直接冲击之外,“做到极致”是大众文化的第二个特色。

场景极致。徐克导演的《笑傲江湖》任我行与令狐冲门徒打斗,一打就是十几分钟,周星驰的《月光宝盒》至尊宝说段子唠叨半个小时,不需要非得融入阐述推理,仍然看得津津乐道成为经典,这就是单纯的场景用到极致,要么稍纵即逝快速带过,要么延长无限放大。

数量极致。无论是在亚洲还是好莱坞,港片无处不在,这得益于批量制作。其中不乏市场需求、生产需求等多方面,但数量极致确实成了大众文化的特色,无形中改变了影视制作的模式。这就有了《圆桌派》探讨“执生”的话题:临场应变,到了哪里就临时演,演员说完前一句不知道下一句,台词临时写临时塞,这有了飞纸仔的笑称。

影视虽然追求极致,但也要契合观众口味,这就成了那个时代的矛盾,也是王晶身上的矛盾。产量与质量,娱乐与大众,王晶身上背负的烂片之王标签,不过是时代下的缩影。在这样的创作模式下,便有了《纽约时报》的差评:尽皆过火,尽皆癫狂。同样,这是90年代香港电影最好的诠释,要么像陈嘉上《逃学威龙》里吐口水挖鼻孔为喜,要么像王晶《整蛊专家》里不低俗整人为乐。大众化与低俗法本就是度的问题。

学院派大卫·波德维尔在《香港电影美学》里写道:香港电影也许煽情与纵乐,吵闹与愚昧,但敢于破格,技巧纯熟,诉说情感坦率直接,赢得全球观众的欢心。

反观港片时代的特点,说尽矛盾之事:既要产量又要观众喜爱,既要大众又要限制,简单量产与粗制滥造往往一线之隔。

再看王晶影视特点与价值观:既要恶搞又要有底线,既要量产又要大众认可,既要卖座又要推陈出新,艺术与商业本就一步之遥。

所以,什么才是好的标准呢?我们总说要用发展的眼观评价是与非,这个发展就有两种:你是按照现代的标准衡量过去,还是放在匹配的年代里思考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298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