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盲山》:拐卖的可怕不在于其它,而在旁人的冷漠、自我的麻痹

《盲山》:拐卖的可怕不在于其它,而在旁人的冷漠、自我的麻痹



文-思君

原创不易,且看且珍惜




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来!

这几个字是我甚至于很多人在观影时最怕看到的几个字,因为这个字就说明了电影中的悲剧以及痛苦都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某个时间段真实存在过。

而这些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往往都是悲剧,比如电影《素媛》、《熔炉》、《何以为家》等,以及我今天要说到的中国早期的现实主义电影《盲山》。

这部故事很简单,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讲述的就是一个年轻女子大学毕业久久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被被别人骗去采草药而卖到了穷山沟的故事。

私以为这部电影是最不像电影的电影,因为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更像是一部纪录片,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故事发生在1990年代末,四川的一个大山深处。整部电影只有女主白雪梅是科班演员出身,其他的均是普通人民,所以这部影片给人带来的真实感是虚构电影无法比拟的。

纵观整部电影,没有任何专业的拍摄技巧和手法,却唯独只有在结尾时用上了一种常见的电影手法——开放式结局。


结局时警察做出的承诺


说到开放式结局,我们就来看看这部电影结局的安排。影片的结局是雪梅的父亲和警察来到了穷山沟解救她,结果却被村民围攻,村民人数众多,最终他们的车无法再挪动半步。

情急之下,两名警察将雪梅和她的父亲留在了村里,并且告诉他们,三天之后一定回来救她们。警察走后,雪梅的父亲被暴打,雪梅失手杀死了丈夫黄德贵。到了此时,电影落幕,故事完结。

但这看似完结的故事,却留给了观众无限的想象,最终究竟会如何?警察到底会不会来解救她们?

这样安排的好处就是,给观众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让故事更加引人深思。这样开放式留白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要么会被观众责骂故弄玄虚,要么就会给观众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功成名就。

很显然,电影《盲山》属于后者,观影后,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深思和感受历久弥新,每每想到之时就觉得一阵揪心可苦涩。

其实雪梅悲惨故事就像是一把刀,活灵活现地雕刻出了影片中的无数的悲剧人物,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各异皮囊之下人性的丑恶。


剧照


01、同样被卖的女人们——自欺欺人型悲剧:永远都在告诉自己是没得选,而不是不敢选。

影片中的女主雪梅的故事无疑是个悲剧,让人痛心,但是更令人感到揪心的便是那些同样被卖到了山村里的女人们,她们早已失去了希望,麻木地生活在那个小山村里。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样的词语用来形容这些女人们是再合适不过的,他们令人心疼又气愤,因为他们不仅放弃了希望,甚至还试图去劝说雪梅像他们一样生活。

正如鲁迅先生曾说:

“中国人不敢正视的各个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

而这些女人们无疑就是这样的存在,他们期瞒自己得过且过。还记得在雪梅自杀被救之后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两个同样被拐卖来的女人来到了雪梅身边,雪梅原本是点燃了希望,误以为自己找到了同道中人,只是让雪梅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同道中人是来劝她委曲求全的。


剧照


后来雪梅一直在策划逃跑,而这些女子都在不停地向雪梅泼冷水,他们经常说的话:

“没用的,你会被打死的。”

在观影的时候,每每听到这句话时,我就会感受到一种来自影片中一种更大的不幸,这种更大的不幸就叫做自我放弃,放弃一切自救希望。自我欺骗,不断地欺骗自己没有选择,永远不会承认自己是不敢选择。

我们生活中这样悲剧的人,其实并不在少数。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见这样一种人,他们最爱说的话,要么是“我这辈子就这样了。”要么就是“要是我有这么好的家庭(运气),我就不会……。”

他们总是在抱怨生活,将别人的一切都归咎于运气和家庭背景,却总是不肯承认是自己没有努力,自己明明有选择的余地,却永远都没有勇气踏出改变的那一步。

他们从不承认自己是懦夫,只是一味地强调自己的时运不济,更有甚者,看到跟他们同等水平的人在努力拼搏,打破阶级壁垒之时,他们往往还会不断地泼你冷水,这就是他们最为可恨和可怕之处。


剧照


02、村支书、邮递员——事不关己型:他们误以为是明哲保身的智慧,结果却成为了悲剧的推手。

悲伤和压抑贯穿了整部影片,其中令我愁肠百结的一场戏就是雪梅的第一次逃跑,她好不容易跑了出去,村里的人开始围堵她,最终她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村支书。

雪梅是大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她天真的以为村支书能为她做主,能救她脱离苦海,只是万万没想到等来的是村支书的发问;

“你的身份证呢?”

雪梅依旧傻傻地告诉村支书自己的身份被拐卖的人拿走了,所以没有,并且一再强调自己是被拐卖来的,满心期待换来的是村支书敷衍的一句:

“我会调查的,你先回去等着吧。”

苦等许久毫无消息,她找了村支书好几次,最终听到了一句:“这是你屋里的事,我们管不了。”而幡然醒悟,想要自救只能靠自己,信任再次遭受重创,村支书无疑是这个村子拐卖妇女屡禁不止的最大推手。


左:村支书;中:雪梅


再次丧失希望的雪梅,又看见了村里的邮递员,于是开始了疯狂写信。日复日年复年,她从不间断地写,只是从未收到一封回信,所有的信都石沉大海,最后才得知,原来这邮递员早就被黄德贵买通了,她写的无数的信都被邮递员交给了丈夫黄德贵。

其实影片中还有许多这样类型的人,比如村民、大巴车司机等等。其实生活中也不乏这种人的存在,他们对待悲剧的发生,冷眼旁观。

比如2011年痛彻人心、举国震惊的小悦悦事件,一个小女孩被十几辆车反复碾压,而并非无一人看见,而是有18个路人看见,只是所有人都选择了漠然处之。

这种悲剧类型的人,总是以为事不关己是明哲保身的智慧,结果却不知这样只会成为悲剧一而再再而三发生的推手,对待悲剧的发生,若是冷眼旁观,那么也许有一天,你也会成为别人冷眼旁观的对象,何其可悲。



03、拐卖之人和黄德诚——乘人之危型。总是被蝇头小利所迷惑,却不知最终只会作茧自缚。

古人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个世界最可怕从来都不是直白露骨的凶恶,而是那些伪善的面具乘人之危的人。

提及这一点,就不得不说一说,雪梅被卖的原因。就是因为她在没有工作,家中急需用钱的时候遇到了两个拐卖之人。

他们待她十分友好,并且一再告诉她去收药材就可以赚很多很多的钱,雪梅这才上当受骗。

雪梅遇到这两个拐卖之人,内心就已经被深深伤害了,在影片中可以看出,她不愿意相信任何陌生人了,因为在影片中雪梅不会跟任何一个陌生人透露自己的想法。


图中为雪梅,左右为拐卖之人


如果那两个拐卖之人是乘人之危的典型,那么影片中黄德贵的表弟黄德诚就是无出其右了。

影片中黄德诚第一次出场是在村里唯一的学校,他也是村里唯一一个高中生,他向往大学,所以最开始的时候,他对雪梅彬彬有礼,并且很会投其所好。

他知道雪梅是大学生,所以就给她带来了书,雪梅对这样一个人自然也是极其有好感的,毕竟周围都是一群粗鲁无知的农民。

黄德诚的到来,让雪梅燃起了希望,更准备地来说,是燃起了希望的熊熊烈火。她原本以为自己遇到了一心一意能帮助自己的人,曾几何时,她甚至觉得黄德诚跟她的灵魂是相近的。

黄德诚十分了解雪梅想要离开,于是便一直欺骗雪梅说:

“我一定会带你离开这里的。”

然而结局很可悲,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这一切都是黄德诚温柔的陷阱,为的就是要与雪梅行不轨之事,因为他自命不凡,这样一个女大学生才配的上与自己玩。

结果东窗事发,他选择了给钱私了,远走他乡。然而这还不是他最大的恶,他最大的恶在于,他出去之后从未想过要解救水深火热中的雪梅。


黄德诚与雪梅


结语:

影片中雪梅的悲剧故事,是由无数个这样悲剧而不自知的人而共同造成的。人性的冷漠和丑恶在影片中得以展现,只是悲剧的从来都不止雪梅一人,还有那些创造悲剧和身在悲剧而不觉的人。

影片中若是有一个人能够从这三种悲剧人生中跳脱出来,那么学梅会得救,悲剧也就不会发生。

电影中就有这样一个小男孩,这是影片中唯一的亮点,他为雪梅带去了雪梅希望,我希望每个人都如同这个小男孩,切莫深陷悲剧而不自知。


写在最后的话:本文所写电影版《盲山》为海外版,内地版的结局有所出入,望悉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291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