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弱点》与《绿皮书》中的“种族歧视”与“反抗意识”

电影《弱点》与《绿皮书》中的“种族歧视”与“反抗意识”

《弱点》是一部上映于2009年的电影,表面上以“橄榄球”这项运动题材为核心展开描述,很多人在运动题材的背后,看到了陶西女士一家人善意的举止,和家庭温暖教育所带来的感动。

但影片从侧面的角度,对于种族差异和“人人平等”观念的倡导,亦是有着蜻蜓点水般的提及。

影片中的主人翁迈克尔·奥赫,是流浪的黑人孤儿,陶西女士一家却是中产阶级的白人贵族。这两者之间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而这种反差却丝毫没有影响陶西一家与迈克尔极为融洽的相处模式。

这一行为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远远地突破了人们对传统种族差异的固有认知,让我们看到以往发生过的种族歧视和不平等对待,在某一部分人群中正在逐渐降低直至消减。

电影《弱点》剧照

该电影改编自真实故事,主人公迈克尔·奥赫出生于1986年。在此之前,联合国大会对于《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宣告》的公约通过了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

公约中说,人人有不分种族肤色,民族或者人种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权利。

并提出:在讲授、教育、文化及新闻方面以打击导致种族歧视的偏见,并增进国家间及种族或民族团体间的谅解、容恕及睦谊。

在电影的最初环节可以发现,这样的种族差异与一定的歧视目光,即便是不断打压制止,但仍旧是存在的。

当迈克尔被母亲的朋友带去求学时,却因为智商考核和平均成绩太低,因而被多位教师拒之门外。

其中一位教师说“基于他的以往记录,我们没法相信他能在这里读书”,这种盖棺定论的教学理念,往往会葬送一个未来的优秀人才。

好在教练认为迈克尔是一个勇敢的孩子,并与这种“不平等”方式产生对抗,为迈克尔留在温盖特基督教学校,争取了一次珍贵的机会。

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彻底地改变了一个黑人孤儿的流浪生涯。

《弱点》迈克尔与陶西先生

温盖特基督教学校里到处都是白人学生,像迈克尔这样的黑色皮肤群体少之又少。而迈克尔的幼年经历,导致他性格敏感,自我保护较强,十几岁的他亦是很明白黑人与白人之间那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中产阶级的陶西一家,代表的是与这种“不平等”所抗衡的群体结构,他们对该方面的认识是潜在的,这种潜在性,最初表现在陶西女士主动接孤儿迈克尔回到自家居住。

当陶西女士了解迈克尔的经历之后决定收养他,这一行为表现出的,是“种族差异”观念在陶西女士内心的彻底倒塌。

他们一家人都自动忽略彼此之间的种族界限,大到陶西先生对妻子说“从来没想过我们会有一个黑人儿子”;小到陶西女士的儿子SJ与女儿柯林斯,在学校不顾同学的流言蜚语,坚定地站在迈克尔这边,陶西女士也主动把与迈克尔的合照印在圣诞贺卡上面。

他们的行为看似微小,但其背后代表的是对迈克尔的接纳,对种族平等的认可,更折射出了他们对“不平等”的反抗意识。

迈克尔与柯林斯

当陶西太太与朋友们聚餐聊天时,提出自己准备要领养迈克尔,几位白人妇女发出嘲笑,还认为陶西收养迈克尔是出于白人对黑人的愧疚。

甚至有人说出“陶西让一个黑人小子和自己的女儿睡在同一个屋檐下”等带有讽刺和辱骂的内容。

陶西女士直言不讳地捍卫自己的立场,并为对面朋友说这样的话感到羞耻。

陶西女士说:“我不需要你们赞同,但希望你们能尊重我。那个孩子的经历你们一无所知,如果这是嘲讽,我没有必要跑这么远和你们聚餐。”

社会学家李银河曾提出这样的观点,她说,关注少数人的利益有两个理由:一个是为了改善这些人自身的处境——他们常常因为与众不同而受到歧视,受到欺负,其基本公民权利得不到保障;另一个是为了多数人的利益,为了社会的和谐——如果一个社会不能给少数人足够的生存空间,足够的尊重,社会就不会和谐。

在电影《弱点》里,陶西女士一家对待迈克尔的态度,是他们与常人的不同之处。

他们关注到像迈克尔这样的少数群体,为了改善更多人的处境和歧视而自发的行为,本身就值得提倡。

陶西女士对丈夫说,她想为迈克尔这样的孩子设立慈善机构,将会资助温盖特基督教学校,希望更多像迈克尔这样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公平的学习机待遇,也希望更多的黑人出现在这所学校当中。

这种出发点是好的,而且是伟大的,不仅是白人对黑人的呵护,更是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尊重与扶持,这亦是国家与社会文明进步的阶梯。

陶西太太与迈克尔

《弱点》这部影片对于人人平等,以及反抗这种“不平等”的内容,也只是点到为止。

在另一部电影《绿皮书》里,以黑人和白人之间的典型种族歧视为例,对这种歧视有更为深入细致的表现。

电影里提到的“绿皮书”,是一本为黑人专门定制旅行和外出的指南,其中为黑人准备了专门住宿和购物,以及饮食的特定场所。

看似很贴心,但其实这本书的背后反映出来的,却是对黑人群体的歧视与不公平对待。

很多不对黑人开放的餐馆酒店,服装店,甚至是卫生间,让这种被歧视的群体,在日常居住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也给人的内心带来一定程度的不畅快与憋屈。

电影里,唐·雪利博士是一名钢琴家,但他同时也是一位黑人。

他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在礼仪方面非常注重。

知识涵养越高的人群,在面对种族歧视时,所承受的憋屈和不甘程度越大。因为他们自我意识觉醒得够早,对于身处“不平等”环境的反抗力也越大。

电影巧妙地将生活窘迫,却要支撑一家人消费的白人托尼,与黑人雪梨博士安排在一起相处。由于两者是上下级关系,使得托尼对于黑人存在的不满,只能压制在内心。

与《弱点》里,陶西女士一家接受迈克尔的主动自发行为相比,托尼接受与黑人雪利博士的相处,显得更为被动。

认识雪利博士之前,托尼对黑人的歧视非常大,他会主动扔掉家中黑人清洁工喝过水的杯子。但为了得到雪利博士所提供的这份收入不菲的工作,托尼结结巴巴地回应,自己对“为黑人工作”这方面并不存在什么问题。

知名主持人柴静在南方周末的一次访问中谈到,“偏见往往来自无知,纠正偏见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意见市场流通起来,让意见与意见较量,去赢得多数人的理性。”

两个种族不同,在兴趣和观念方面格格不入的人,使得《绿皮书》的整段故事变得耐人寻味,也让影片里雪利博士在结局最后与托尼互相接纳,倒显得更为珍贵自然。

当他们跟着绿皮书的推荐来到居住地,托尼第一反应便是“搞错了”,书里提到的居住场所“像家一样舒适”,但在他们眼前的却与之相反。

在和雪利接触的过程中,托尼逐渐感受到了雪利承受的这种“不平等”,并开始缓缓地扭转了自己之前对黑人的偏见。

雪利在酒吧喝醉被白人欺负时,托尼挺身而出的背后,不仅仅是自己的职责所在,更是他看到“同类”人种身上的劣性,与黑人雪利博士的优雅气质相比,远远不及。

言语对人们起到的作用是潜移默化和根深蒂固的,雪利博士独自居住,作为高贵优雅的人群,他的肤色很难让别人接纳他,而作为黑人,他因为和同胞不一样而不被接受。

这种尴尬的处境,让雪利进退两难,也让他变得孤独异常。

想必有不少人被《绿皮书》里最经典又扎心的场景所触动到,一群在田野里劳作的黑人们,与停车在路边的雪利对视的一幕,同为黑人的双方,都有着非常复杂的内心活动。

雪利博士原本可以在北方拿到更高的演奏薪酬,可他来到美国南方——这个对黑人歧视更大的地区,雪利是想代表黑人群体,尽力去改善和化解白人对黑人的歧视,这是他的初心,也是他对“不平等”反抗的第一表现。

白人托尼和黑人雪利的性格以及种族,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反差和对比。在双方的互相影响下,也让黑人群体的代表者——雪利博士,对于自身面临的“不平等”,有了更强烈的反抗。

英国著名学者汉默顿曾说:人们对自己一无所知的异国民族总是极有偏见。

电影里最后一场演奏开始之前,现场工作人员不允许雪利在餐厅用餐,当工作人员提出让雪利带着吃的去更衣室吃饭时,雪利博士自信又坚定地回应“我要么在这儿吃,要么取消今晚的表演。”

这是他在这场旅途过程中,第一次采用直接拒绝和反抗的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并在黑人群集的酒吧餐厅里,为同为黑人的他们演奏了一场属于自己的乐曲。

《绿皮书》不如《弱点》的节奏缓慢细腻,也没有《弱点》温馨治愈。前者采用了一种更为诙谐幽默的风格,讲述了白人托尼与黑人雪利博士之间“相爱相杀”的旅途故事,但两者的结局都不乏温情。

如果说电影《弱点》里,陶西一家代表着对这种“不平等”的“群体式”反抗,那么在影片《绿皮书》中,孤独的钢琴演奏家雪利博士,代表的便是“个体式”反抗。

不管是哪种对于不平等的反抗,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逐渐地改善这种“歧视”的现状,扭转不被平等对待的群体命运。

知名作家罗曼罗兰说,我们只崇敬真理,自由的、无限的、不分国界的真理,毫无种族歧视或偏见的真理。

相信人与人之间在教育、饮食、居住以及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和歧视,会随着人类自我的全面认识,与这种对真理所产生的的崇敬态度而发生转变。正如这两部电影里,白人与黑人之间最终成为亲友,为我们生动地诠释了“反抗意识”战胜“歧视”的光辉和荣耀,也看到了这种歧视解体后的温馨与美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277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