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8.1,打败了《小丑》却没入年度十大,必须为这部绝美电影叫冤

8.1,打败了《小丑》却没入年度十大,必须为这部绝美电影叫冤


去年威尼斯电影节上,最风光的当然非《小丑》莫属,史上第一部拿了最高荣誉金狮奖的超英电影!

杰昆·菲尼克斯活活把自己折磨成半残废的「小丑」一角,让大家拍掌叫好,已经锁定了今年奥斯卡影帝了。

但在威尼斯上,他却未能赢得评审团的最终肯定,影帝宝座最终败给了一部来自意大利的电影,《马丁·伊登》

《马丁·伊登 》男主角卢卡·马里内利最终拿到了去年威尼斯影帝(图片来自网络)

等了四个月,这部电影赶在年底终于由奇遇字幕组翻译了中文字幕。

怎么形容这部电影呢?

年度绝美之作。

可能是2019年你看过的电影里,最美的一部。


看过的友圈纷纷给出了五星评价,关键词都是:「太美了,太美了」。


它是一部用16mm胶片拍出的新电影,接续了意大利电影史上的传统,让人想起了维斯康蒂、费里尼的电影。

杰克·伦敦的同名名著改编,被誉为最难改编的文学名著之一。

它,还原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旧时代。

美则美矣,处处充满了个人之力不可对抗时代的忧伤。



马丁·伊登是一位水手,寄海而生,四处为家。

一次偶然的机会,马丁结识了上流社会的富家小姐伊琳娜。

她低眉颔首,面容春光;眼神温柔,落落大方。见到她的第一眼,马丁觉得自己的魂魄就已经被勾走了。

惊为天人

伊琳娜是那种无论是谁第一眼见到都会喜欢的女孩子,家境优渥,举止得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马丁呢?

他不过是一个水手,一个普通的船员。他身无分文,居无定所,不仅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甚至连最基本的文化知识都十分缺乏。

这是马丁此前从未有过的用餐经历


然而伊琳娜还是给予了马丁无限的勇气和信心,他想要为了她而改变自己,同时,他也对伊琳娜所在的那种阶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爱慕和向往。

他曾说:「这是我生命中最美妙的一天。这是一种全新的经历,我以前从未接触过。」

上层阶级的生活给马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还对伊琳娜说:「我想成为像你这样的人,像你一样说话,像你一样思考。」

爱情的火苗在马丁的心底缓缓地燃烧着。

在那之后,他的内心再也不是一团了无生气的黑暗,而是诞生了一道被微光照出的小路,指引着他接下来的方向。

马丁从此开始努力读书,一边想办法挣钱糊口,一边又用挣来的钱给自己买书。他勤奋学习,并开始尝试写作。

眼前的所见所感,大大地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他开始鼓起勇气向杂志社报社投稿,就像一个充满希望的孩子,在信封上郑重地贴上邮票,然后亲眼看着这份期待插上翅膀飞向彼岸。

马丁决定成为一名作家

然而,那些投出去的信件,却总是一连多天没有回复,又或是同一时间像潮水般一起涌来——全是退稿。

现实在他的面前,竖起了一道重重高高的大门。

寄出去的稿子又全都退了回来


同时,马丁和伊琳娜的关系发展也遇到了阻碍。

虽然他们两情相悦,但横亘在他们之间的,是一道无形的阶级屏障,困难重重,难以跨越。

不仅如此,马丁所写的东西也得到了很多人的不理解和不支持。不少人觉得他所描绘的内容晦暗、消极、痛苦不堪,甚至和现实相去甚远。

他也没少遇到周围人的冷嘲热讽:「如果写作不能养活你的话,最好放弃。」


好在,马丁遇到了一位忘年的挚友布里森登(布里斯)——一个身体孱弱但是却目光深远的文学天才。

他们经常无话不谈,把酒言欢,就各自的文学见解和思想意识进行着激烈的碰撞。可以说布里斯陪伴了马丁最困顿潦倒的那段时光。

然而,他的这位老朋友,最终却在病痛和现实处境的双重折磨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布里斯最终用一把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彼时,社会上工人的罢工运动此起彼伏。

马丁,作为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进化论」的忠实学徒,想要试图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来撕下权贵们虚伪的面具。

不料到头来,却得罪了彼此两方。

马丁的言论并没有得到罢工的工人们的认可

政治立场的差异、不同观念的冲突,以及现实生活的困境,种种磨难让马丁已经濒临放弃的边缘。伊琳娜和他渐行渐远,自己仍然在和文学的这场战役中苦苦挣扎。

没想到就在这时,生活开始出现了转机。



小说《马丁·伊登》发表于1909年,它之所以成为了杰克·伦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除了它的半自传性质以外,它在思想和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也成为了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在20世纪初取得发展的重大标志。

看过书或者熟悉故事的朋友们或许都知道,书中的马丁到最后获得了成功。

他从默默无闻的穷酸青年,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在大街小巷被广泛传阅,而他也顺利地跻身上流社会,成为了当初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

所有人都围着「大文豪」马丁转

然而,等到马丁真正走上了成功之后,他才发现,美好的景象不过是一团浮华的泡沫。

他再也不欠任何人的钱,甚至凭借自己的努力,让身边的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就连昔日挚爱伊琳娜,这时也来对他再次投怀送抱,希望能和他「重归于好」。

伊琳娜重新向马丁投怀送抱

书读得越多,就越感到孤独。

从人生的谷底,凭借自己的努力攀升至人生的巅峰后,一切的一切,对于马丁来说都失去了意义。

曾经的马丁,是一个快乐的青年,虽然穷苦,但是人正直且充满志向,愿意为了爱奋不顾身,改变自己。

然而随着不断学习之后,他开始对自己不再满足,开始去反省自我,甚至看破了曾经自己所向往的那个阶级,原来是如此的空洞虚伪。

「现在的我心如死灰。」

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马丁·伊登》和菲茨杰拉德(Fitzgerald,1896-1940)的《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1925年出版)在故事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20世纪美国作家、编剧)

同样是讲述一个穷小子爱上富家女,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奋斗实现阶级跃迁,成为著名作家的悲情故事。

不同的是,盖茨比对书中的女主角黛比一往情深,然而黛比却只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她最终选择了另一个富翁汤姆,却又与盖茨比剪不断理还乱。

盖茨比深知这一点,却仍然选择欺骗自己,最终在盲目和迷失中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小李子」曾主演过2013年版的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由巴兹·鲁赫曼(Baz Luhrmann)执导

而这里的马丁,同样是对露丝无尽的爱慕和期盼,但却在自我学习和反省的过程中越发清醒,早早地看透了他心之神往的上层阶级生活的虚伪和荒唐。

看透了生活荒唐本质的马丁

《马丁·伊登》被称作是一部个人的奋斗史,同时也是一个令人无比心痛的讲述理想破灭的故事。



原著诞生的20世纪初的美国,恰好是发展极为迅猛的一段时期。

彼时,欧洲社会进入发展的「停滞期」,而美国却靠着「美国梦」的口号输出,吸引了来自欧洲大陆的无数移民。

那些乘坐着大船踏入这片「自由之地」的移民者们,第一眼见到的,正是纽约港前手举火把的自由女神像。

乘船至美国的移民者对美国第一眼印象,是纽约港前自由女神像,这座雕像成为了美国梦的一个象征。图源维基


当时的美国,一样充满了贫富差距和阶级对立,同样也有压迫和被压迫,奴役和被奴役。

但是「美国梦」所强调的「只要不懈努力,就能过上好生活」的精神内核,驱使着人们为自己的美好未来不断地添砖加瓦,却忽视了这一目标距离每个人究竟有多远。

《马丁·伊登》剧照

小说中马丁对于文学的持续追求和不懈努力,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积极向上、乐观昂扬的精神,的确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美国人。

而杰克·伦敦本人,更像是马丁这一角色的现实化身。

杰克·伦敦,原名约翰·格利菲斯·伦敦(John Griffith London),美国现实主义作家

1876年出生的杰克,他的真实身世距今已无从考证。而他从小的童年生活,就尝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贫苦和落魄。

小小年纪的他为了谋生,不得不替别人打工。他做过报童、牧童、小流氓、码头工,甚至偷窃别人养殖的牡蛎,成为了附近有名的「牡蛎海盗王子」,而那年,他才刚刚15岁。

杰克·伦敦在成名后确实曾出海远航,他的小说《海狼》(1904年出版)很大程度上就取材于这段经历

1898年,他因为找不到工作,开始像《马丁·伊登》里描绘的一样,开始大量广泛的投稿,逐渐形成了粗犷的文风。而这,其实是他缺乏教育,文笔不够细腻所造成的。

就像原著的译本里,第一人称用的代词是「俺」,这样你或许可以想象,一个连基本语法都搞不清的水手,究竟是如何克服重重阻挠、自学成才,才能在社会上获得一致认可的。

马丁始终对自己的水手身份耿耿于怀


1899年,杰克的第一部小说发表,但反响不大。之后他又发表了一系列作品,开始被人所熟知。

直到1903年,他创作了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野性的呼唤》(The Call of the Wild)。

这是一部动物冒险小说,被誉为「世界上读得最多的美国小说」,小说中所推崇的极端环境下生命的璀璨与勇气,一直是杰克·伦敦创作的核心思想。

《野性的呼唤》,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杰克·伦敦的一生是动荡的,也是传奇的。

这位只活了40岁的文学巨匠,于1916年因服用过量吗啡身亡。

不知他是否冥冥中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他在历经浮沉,阅尽千帆之后,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落幕,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马丁·伊登》是一个关于幻灭的故事

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变成蜚声文坛的文学巨匠,杰克和马丁穿越了虚构与现实,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以一种和谐呼应的方式,实现了自身命运的统一。



《马丁·伊登》并不是一部容易翻拍的作品。

导演皮耶特罗·马切罗(Pietro Marcello)将原著中19世纪的背景,放在了20世纪,因此更具有一丝普遍性。并且,他们改变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将其放在了自己更熟悉的意大利。

导演皮耶特罗·马切罗(Pietro Marcello)

因此他们找到了适合这部作品呈现的影像风格,在片中大量地使用了一些第一手的档案影像资料,除了导演此前拍摄纪录片所积累的一些素材之外,还有一些自己他本人的私人资料。

影片里有大量档案记录素材的使用,有的则是使用相同的风格现拍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此前纪录片导演的经验极大地帮助了他,也让他在第一次面对这样一部大制作的电影时,能够更得心应手地处理很多预期以外的事情。

电影在塑造小说的形象时,进行了某些取舍。

对于马丁勤奋写作的刻画,小说中明显描写得更为详尽细致。

书中曾写道:「他每天只睡五小时,剩余十九小时,全用于读书写作」。而电影则主要通过主角所处状态的刻画,从而展现他在这种恶劣环境中,不断学习的艰辛和不易。

一边干活,一边展现马丁的「笔耕不辍」

影片将更多的笔墨放在了马丁和伊琳娜,以及和众人的关系上,尤其是前一个半小时,影片侧面通过几次对比,展现了他与伊琳娜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在展现马丁和伊琳娜初见的场景时,电影仅凭几个镜头就表达了这种富贵奢华的生活方式对马丁本人的吸引。

两人第一次见面,导演用了一个虚焦镜头来展现人物内心爱情的「眩晕感」

伊琳娜认为马丁需要的是教育,可是教育需要金钱,马丁又从哪弄钱呢?这样一种「何不食肉糜」的态度从根本上就展现出二人观念上的冲突。

甚至在马丁第一次告诉伊琳娜自己希望成为作家的决定时,伊琳娜仍然让他去先完成学业。

其实在她看来,完成学业只是让马丁打破这「门不当户不对」现状的第一关。

完成教育,意味着他们首先有了平等对话的资格。对于后面的重重难关,还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二人第一次产生分歧,是马丁自己租了间房子开始专心写作,他说需要两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

而伊琳娜却委婉地告诉他,希望他一边写作来满足自己的渴望,另一边还能找一份工作来谋生,她的父亲可以帮助他。

伊琳娜说,这才是对他们「好」的事情。

两人的第二次分歧更为明显。

伊琳娜觉得马丁写得东西「太粗糙,太多死亡和痛苦了」,而马丁则认为,从小家境优渥的伊琳娜自然是看不见民间疾苦的。

伊琳娜说:「这样写是没有钱的,我们永远不会结婚,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家人」。

然而此时的马丁,已经开始从「为了她写作」,进而转向「为自己」和广大的无产阶级们发声。

最后一次,马丁在工人们罢工运动上的发言,让伊琳娜终于对她颇有微词,也让伊琳娜的家人对他的意见更大。

马丁深刻地察觉到,自己曾经想要的生活,和自己的立场越来越远。

马丁在伊琳娜家宴上与这些上层阶级们展开争论


这一系列变化,不仅勾勒出马丁本人的态度转变,也让马丁和伊琳娜二者的情感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

曾经心里的那只大船还在扬帆远航,那是希望的象征。如今,那艘满载希望的大船却已逐渐沉入海底。



影片的后半个小时可看为第二部分,主要描绘了马丁成名后的生活。

奢华的条件,至高的名望,所有人都围着他团团转。然而镜头中的马丁却收起了笑脸,神色憔悴,形容枯槁。

马丁感到很困惑,也很疲倦。

「有一天我死了,你们会带着激动的泪水读我的诗歌;而当我活着的时候,你们却对我如此出言不逊。」

现实世界的讽刺令马丁看透了它的本质,人们的虚伪和丑陋在这种表面的追捧下显得愈发昭彰。甚至就连自己昔日挚爱都来欺骗他,只是,他再也没有了昔日的渴望。

恍惚间,马丁似乎看到了曾经那个朝气蓬勃,怀揣理想的自己

他想到自己的老友布里斯说的:「人啊,是最后的蜉蝣」

那种孤独感与生俱来,挥之不去。

终于,在一片夕阳里,马丁保持着最后的一丝清醒,缓缓游向了大海,消失在海天之间。

游向未知,游向未来


《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留给世人的一出警世格言,更是一句温柔的忠告。

它告诉大家一个一无所有的人,仍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为生命坚持和奋斗。

同时,它也是一出悲剧。它将人性最勇敢、善良的一面展现在世人眼前,再迅速地令它们瓦解、崩溃,破败成一片片绚烂的碎屑。

在这种时间的无穷追赶中,人们被时间的灰尘所掩盖,但那些纯粹正直、理想热爱的年轻人,他们在岁月的轮回中,或死于心碎,或凝成永恒。

他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277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