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中国电影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

中国电影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

继续“厂记”栏目,我没忘,就是有点精力不调,年底了事情太多。

之前聊的大多都是好莱坞制片厂,今天聊个咱自己的:号称中国电影界“陕军”的——西安电影制片厂。

西安大雁塔东边,曲江附近,有一条路名叫“西影路”,这是全国唯一一条以某电影厂为名的道路,可见西影厂的地位。

西影厂有着辉煌璀璨的历史,可以这么说,中国电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改革开放之初获得的国际奖项十有八九来自西影,西影更是培养了陈凯歌、吴天明、张艺谋、田壮壮等大佬,几乎相当于中国影坛的半壁江山。

1955年,此时中国已有长春、北京、上海、八一四家电影制片厂,但全部位于东部,大西北还没有据点。经过多方选址,1958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正式建立。

成立之初要嘛嘛没有,西影为弥补人才差距,厂长钟纪明带领90多人的团队前往长春、上海等老制片厂学习,回来后拍摄了第一部新闻片《陕西简报》。

但制片厂不是电视台,不能老拍纪实,没有优秀故事片会被同行瞧不起。而刚成立的西影连个像样的编剧都没有,没办法,钟纪明只得亲自上阵,撰写了西影第一部故事片《雪海银山》

剧本灵感来自陕西省劳动模范张秋香的事迹,拍摄完成后放给乡亲们看,受到当地农民的热烈欢迎,付给钟厂长的稿酬也被他用来请全厂职工吃饭,虽然有点儿草台班子,但西影好歹走出了第一步。

从建厂到文革,西影厂的产量很低,一共才拍摄了19部故事片,其中孙敬执导的《一文钱》、《三滴血》和《桃花扇》最成功。《桃花扇》达到了西影建厂以来的最高水准,受到了不少好评,主演是明星王丹凤。

接着文革来了,十年期间,西影几近关门,一些作者也遭到迫害,创作停滞不前。

文革结束后,西影重整旗鼓,1979年上映了滕文骥和吴天明执导的故事片《生活的颤音》。

这是部音乐故事片,讲文革末期,郑长河与徐珊珊两位青年跟“四人帮”做斗争的故事。影片的拍摄手法新颖、感情真挚,不仅受到文化部的嘉奖,还获得观众们的广泛共鸣。

影片的成功提振了西影士气,激发了创作者热情,1981年,有着史诗气质的《西安事变》上映。

为完成剧本创作,厂长田炜先后拜访了十多位老革命,在挑演员时,甚至拿着历史人物的照片挨个对比,在史实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其中蒋介石塑造的极为传神,演员孙飞虎这一版后来很少有人能够超越。

果然,影片上映后引起热烈反响,轰动了电影圈,仅上映了24天观影人数便突破了一千三百万,为西影厂建立了极大声誉。

1979-1982年是西影的转型期,比起八一、长春等老大哥,西影的体量不大,这样反而船小好掉头,三年间实现了1400多万的利润,上交给国家400,自己还能留下1000万投入创作,这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1983年,第四代导演吴天明正式出任厂长,老吴同志是真正的雄才大略,说咱不光要当国内老大,还得走向国际。

一年后,吴天明执导的《人生》上映,电影改编自路遥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农村知青进城工作后抛弃农村未婚妻,最终却又失去一切。

这片子运用了大量远景,让观众可以切身体会大西北的恢弘气势。为了拍好这部作品,吴天明跟路遥深入陕北农村吃了不少苦头。上映后不仅国内一片叫好声,也成为中国第一部选送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作品。

《人生》的成功让吴天明有了自信,西影地处大西北,创作者们只需要把黄土高原上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写进剧本里,就是最大的特色。

1985年是西影厂丰收的一年,共拍摄了10部电影,《盲侠》与香港银都合作,《鬼妹》《大刀王五》《蜜月的阴谋》《野山》不光题材广泛,市场票房也非常好。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黄建新导演的剧情片《黑炮事件》。

这是国产片中非常少见的黑色电影,通过一个知识分子的遭遇刻画了官僚系统,手法现代主题荒诞,现在看都一点儿不过时,找时间我要在《细读经典》里讲一期。

这些作品频繁被选送到国外参赛,捷报频传,西影厂的地位直线上升,八十年代虽然社会上人心浮动乱七八糟,但却成了创作者的富矿,中外思潮正面碰撞,是蔚为大观的现代浮世绘。

时间来到1987年,西影厂产量与质量再创新高,这是西影厂历史上的大奇迹年,值得吹一辈子。

先是《老井》上映,影片导演吴天明,同时也是张艺谋主演的第一部作品,讲孙旺泉带领老井村村民建水井的故事。

让张艺谋这个学摄影的来演,是因为吴天明看上了张艺谋身上那股子“西北气”,说白了就是“年纪轻轻长得就像50多岁的人”。电影开拍之前,张艺谋先给吴天明打了个预防针:“男主角选错了人,电影要是砸锅,我可担不起这责任”。吴天明听后二话没说,拍板同意。

《老井》在东京国际电影节上勇夺四项大奖,张艺谋也是中国首个在国际A类电影节拿影帝的人,那时他只能算个业余演员。

然后是陈凯歌的成名作《孩子王》,它入选了戛纳金棕榈。

吴天明对陈凯歌的提携真是无微不至,当年亲自拿着《孩子王》的海报去电影展推销,生生的卖了14个国家的版权。

紧接着,一部改变中国电影史的作品出现了,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凭借80多万的制作成本拿下了400多万票房,第二年夺得了中国电影的第一座A类最高大奖:柏林金熊(当时还是西柏林),这一突破让西影真正站在了世界影人面前。

张艺谋在拍《老井》时就特别沉迷莫言的小说,看完《红高粱》和《高粱酒》后,立刻跟吴天明说:“我要把它拍成电影,名字就叫《红高粱》”。吴天明为了扶持他,不计回报地提供帮助,张艺谋也不负众望,最终让《红高粱》成了西影一面闪耀的旗帜。

除了以上三部,还有《最后的疯狂》《黄河大侠》等作品都取得了很好的票房,艺术与商业,西影厂都大获全胜。

在第二年的电影座谈会上评选了10部年度佳片,西影厂独揽五部。

当时西影厂火到什么地步呢?

80年代德语和西班牙语在翻译“中国电影”时,直接译成 “西安电影”,更有甚者,国内一些影院会把其他厂的片子冒充为西影的来宣传,西影出品已经成为口碑象征。

外媒甚至评论西影为“中国新电影的摇篮”。

吴天明是个既有艺术坚守又懂市场的厂长,他明白电影是花钱的事业,不能一味清高,他将电影分为“要脸片”与“要饭片”。

要脸片一种是探索性质的,像田壮壮的《盗马贼》、陈凯歌的《孩子王》,这类片子虽然不能赚钱,但可以拿到国际上获奖,有牌面。

“要饭片”则是挣钱的现金牛,像《东陵大盗》、《大刀王五》就是为了赚钱才拍的作品。

虽然这个说法还是有看不起商业娱乐片的意思,但在那一代人里,已经是非常开放的见识。

88和89两年最重要的作品是《棋王》与《川岛芳子》继续在国内外席卷各大奖项。

整个八十年代,西影在国内名列前茅,出口影片占全国出口总数的25%,位居全国首位,国际国内共获电影奖280多项,此时的西影就像一个充满吸力的漩涡,让国内无数电影人趋之若鹜。

1990年,西影的新厂长李旭东上任,与此同时好莱坞与香港电影大面积进入内地,电视、VCD等播放媒介也开始普及,进电影院不再是看故事的唯一选择,西影也不得不顺应时代做出改变。

91、92年推出了《双旗镇刀客》与《菊豆》等佳作。

除了最拿手的乡土风,题材也转向了市井生活。1993年黄建新带来新作《站直啰,别趴下》,主演是冯巩和达式常,聚焦于邻里之间,讲述了作家高文一家搬进新居后,跟邻居张勇武之间发生的种种事迹。

这是黄建新的代表作之一,跟此后上映的《背对背,脸对脸》、《红灯停,绿灯行》合称为他和牛振华的“都市百态三部曲”

从92年开始,因为电视剧的巨大潜力,西影厂也开始发力了,拍摄了《午子风云》、《追杀龙图》《香港狂人》等剧。

但西影厂的财务状况却愈加吃紧,最高的时候债务达7000万,李旭东厂长一大半的时间都在外面找钱,西影厂因为有和香港的合作渊源,就继续开拓了合拍片。

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与周星驰合作的《大话西游》。

为了这次合作,西影厂把家底儿都拿了出来,一流的摄影团队,三线作业,由刘镇伟执导文戏,程小东做武指,第三组专门取景,《大话西游》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两部电影拍摄只用了100来天。

《大话西游》刷新了西影厂发行数的最高记录,为其创造了过千万的利润,但西影厂内部的人员把这次合作定性为“要饭片”,因为老电影人们根本看不明白这种颠三倒四的叙事方式,而且让孙悟空搞对象,这对他们来说太超前了,内部直接说是“文化垃圾”。

谁能想到后来《大话西游》会被奉为华语经典呢?

仅在90年代初这五年里,西影就拍摄了57部电影,此时的西影聚集着国内最优秀电影人。

但好景不长,96年开始,在香港与好莱坞的挤压之下,产量断崖式下跌,盗版的兴起更是雪上加霜,97年只拍了5部故事片,99年更是压缩到3部,虽然不乏《昨天》《我的一九一九》《洗澡》等优秀之作,但颓势已经很明显。

2000年,国内电影市场风云变幻,身为国企的西安电影制片厂不得不进行改制,更名为“西部电影集团”,九十年代末的这些作品也成了西影绝唱。

到了西影时代就完全商业化运作,人员的流动变得很频繁,不再是一厂干终身的国企职工,西安电影厂也成了个历史名词了。

西影从籍籍无名,到世界闻名,历经半个多世纪,由无数的西影人努力拼搏创造。商业化的潮流不可阻挡,但任何事都有双面性,以前国营厂模式虽然不够灵活,但对艺术有要求(就像国营餐馆服务态度不好但不会偷工减料),那时即使是基层的员工都觉得自己是在搞艺术,现在则更多的变成个“活儿”了。

我这么说并非厚古薄今,不破不立,经历了10多年的沉寂,中国电影市场又缓过来了,新作新人不断涌现,艺术与商业的平衡,并非与这个时代不可调和。

今儿就聊到这儿,我找时间还会把长影、八一、上影、北京这些老厂讲了,它们都是中国电影的根,即使现在枝繁叶茂了,这些开拓先驱者依然值得被铭记。

收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266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