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这可能是近20年来最好的华语恐怖片

这可能是近20年来最好的华语恐怖片

2002年是香港电影的复苏潮,《无间道》成了火车头,带动后来一连串的新港片出现,也带出了一个全新的里程碑。

但是同年的台湾,也有一部不可忽视的跨时代电影——《双瞳》。

第一眼看见这部片的海报,那时候直觉这是日本片,因为海报上的绿色基底加上怪异的玻璃瓶娃娃,很明显这并非过去港台会用的恐怖片海报手法,所以单纯的以为这是日本鬼片。

《双瞳》就如同后来看《钮扣人》一样,都会先将主角归类在港片的范畴中。

可以说,《双瞳》可能是近20年来最被低估的华语恐怖片。

双瞳是指一个人的眼中有两个瞳孔,是怪异现象,但也被奉为神圣的现象。

这部片与一般国产恐怖片不甚相同,先是题材上的不一样,悬疑片,过往国片或多或少有这类题材出现,但是却做不出这部片的气氛,从一开始的生产,到后面的三个命案发生,陈国富导演的运镜跟剪接成功的钓中了观众的胃口,让人一颗心悬在半空中,就只想知道接下来什么事情。

差别在真实性上面,很多电影为了避免血腥画面或是说过度的真实特效,往往采用拉抬镜头,避免拍摄到解剖或是尸体的镜头,只着重在主角的活动上面。

而在《双瞳》中,你完全不知道主角到底在干嘛。

而这部片大胆的采用全视角,在你观众想要知道的地方上面毫不保留的全部呈现出来,只要你敢看,我就敢拍!也因此成功的营造出一种诡异的气氛。

《双瞳》也并非架空想像出来的命题,而是有所考究引经据典流传于世的民间传说,既长知识又满足想像空间。

在悬疑惊悚面的置入也是最完美的典型,一桩又一桩离奇的命案,利用超自然的力量拉抬诡谲气氛,却又不失科学办案与理性思考的比重,把两者本应很冲突的元素融合的通顺得宜,这也是为什么有人称呼本片是华人版的《七宗罪》,但我认为《双瞳》的推理性更重些。

更猛的是,影片的「真仙观大屠杀」,真可谓我心目中梦幻场景的具现化,光这幕便足以成为影史经典。

很笼统地说下本片的特点,就是希望还没看过的朋友,还是可以自己去品味一下,真正本土制作的台片之光。当然,作为致敬之意,我不会马虎地写这样就结束这个回合,以下会有更多我的看法,只是多少牵涉剧透,不介意的再继续看下去。

对于已拍电影多年的好莱坞电影工业而言,当国内的题材不足时,往往会选择向外取材。如《古墓奇兵》、《安娜与国王》,及在《双瞳》等。

这些非美国文化为主题的电影,却常在美国资金的支持下拍摄。好莱坞制片中心虽可能就地寻找工作人员,但题材与剧情等,却仍多由好莱坞统筹规划。

这也可以归纳为“这是《双瞳》在华语恐怖市场佼佼胜出”的一个因素。

在全球化的思维中,跨国合资、合作产制文化商品,是极为平常的事情。但在文化的差异性上,往往会导致所描述出来的电影场景,并不如当地人所体察到的。

而跨国合资可能制造的各种问题,也都是需要克服的。

就《双瞳》而言,首先是演员的选角,身为男主角的梁家辉虽然演技获得影展肯定,但其为香港人的形象已深殖人心,让人不易认同他在戏中台湾警察的身份。或许由于导演、制片皆来自香港,故在运镜及剧情铺陈上都较似港片,连带的使场景也充满了港味。

若不是后来看到警车​​及警察的装扮,实在很难察觉这个故事安排发生地是台湾。

电影随处可见陈国富导演的用心,像是视讯会议中的子母画面,子画面随时切换不同发问人的画面,或是专业问答上面,虽然不见得是真的,但是看起来却是真有那么一回事。

还有小钢珠的检视,就好像是真的再看警方办案一样,丝毫没有任何遗漏,也没有随便哪个人出来拿张纸随便说说就算了的镜头,都是真的带人去观看每一个步骤,这一点值得称赞。

还有黄火土的梦中梦,老实说我个人觉得相当精彩。

从火土踏入观中遇见少女到他错手杀死少女这中间全都是幻觉,中间还加上了一个转折,如果没有亲自看过一遍,很难体会那种精彩的变化,也将火土整个人格都描写得更加深入。

没有太多支线,没有为了照顾某些族群而让整部片走味,成功的将气氛都营造出来,并且成功的将戏中看似灵异的谜团用科学的角度做了最能让人接受的解答。

其次,《双瞳》的故事剧情是跟着「道教」这条主线,但这里的道教却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有极大的不同。如「杀人成仙」的观念,「隐居地底不见天日」等,与其说是道教,不如说是由编剧另创的不知名“邪教”。

道教仍属导人向善的正派宗教,其中或有较为迷信的部份,但尚不至于教导教徒有此作为。这或许是编剧考虑到对于中国思想及文化并不熟悉的外国观众,刻意简化和夸张化的经营。

虽然可说是特殊剧情,并不需刻意回推到现实生活,但有关于宗教迷信、邪教杀人等形象,必仍让海外观众印象深刻。

《双瞳》这部片,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连续谋杀案,更让我们看到好莱坞电影是如何在本地电影中,试图把东方世界以他们的观点重新诠释。

这样的落差在资讯发展的现在,或许已经是个人可以去克服的问题。但在科技有落差的国家中,这些电影所塑造出来的,就已经是被观众所相信的银幕形象。

近年来,国片发展已逐渐抬头,但多是在强力的宣传攻势及媒体号召下的产物。若去除这些表面的包装,单以内容评胜负的话,不少人可能还是会选择看起来「热闹、丰富、卡司强」的好莱坞片。

市场已经被好莱坞的电影培养起来了。

而国产片的市场除了设法瓜分其他的小众市场外,也要想办法打破好莱坞的迷思,让观众能从当地人拍的本地片中,认识真正的市场需求,让异文化的传播误差减到最小,才能真正达到一部好作品的标准。

但除了一连串错置的时代背景外,《双瞳》中还有涉及神秘迷信、邪教阴谋、连环凶杀、警方侦查的推理奇案。这是大多数观众很喜欢的一个点。

这类噱头模式其实在西片、日本片,甚至港片都屡见不鲜,之所以引人注目,则是因为这是难得的国产片形式。

所以很多人“深究”《双瞳》最大的败笔,就是最后太过牵强的结局,也就是那句“真爱不死”。

再国产恐怖片不外乎在结尾或是内容贯彻一些正面的大道理,但是在剧中通常都会慢慢去导引观众朝这个方面联想,但是《双瞳》则是在很生硬的将对家人的「爱」是最后让黄火土逃过一劫的原因,这个结局广受批评,也成为《双瞳》的一个争议点。

后又观众一直期待着导演最后会怎样将这样的一个故事交待,结局会是怎样?但失望的是,陈国富没有明确的交待,只遗留下一大堆疑问给观众,也令观众觉得原来一切都是这样的神化,失去了片中原先打算呈现迷信与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除了可以看见的差异外,《双瞳》更值得探讨的,应该是其多国合作的特性及冲突等。

如纪录片拍摄者与澳洲工作人员的冲突、美国好莱坞思维的套用等。

有趣的是,当时如《英雄》、《双瞳》等片都创下票房佳绩,但不少观众其实是用着看好莱坞电影的心态前去参观的,这也呈现了目前观众已经太习于好莱坞的那套宣传模式了。

简单地说,这是一种“中片西拍”的模式。

纵观这几年,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依然大量存在。

因爱生忧,因爱生惧,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惧。

因爱生怨,因爱生悔,若离于爱者,无怨亦无悔。

因爱生悲,因爱生怜,若离于爱者,无悲亦无怜。

因爱生痛,因爱生怯,若离于爱者,无痛亦无怯。

台湾电影向来少走大制作,而我也相信大部分导演就算有了经费却未必能拍出相映的好作品。

在这点上陈国富的表现却令我惊艳。

剧本的掌握、演员的掌握、气氛的掌握都十分的高明,特效处理上虽小有缺失但大体来说表现非常的好。

既然聊到这,不妨来说说陈国富导演。

陈国富是我认为最有行销头脑的台湾电影导演。

广告人孙大伟曾经跟陈国富说,其实他应该去做广告行业的。的确,陈国富对于行销是有一套。《双瞳》的商业模式算是特例,但陈国富转向商业电影靠拢,为自己走出一条路,这种转型不但值得国片导演借镜,陈国富的行销手法更是绝对值得参考。

“我只是从现实环境里头找到生机。”

从艺术电影转拍《双瞳》这种商业片,陈国富承认这是他的一大转捩点,但他内心并没有挣扎,“当初为什么喜欢上电影?我只是走回当初的喜好而已。”每个导演小时候一定都爱看电影,而让陈国富爱上电影的,就是《李小龙》之类的通俗电影。

“如果有人批评我,我欣然接受。”陈国富说,每个人喜欢的电影类型不同,对他而言,拍的东西一定是自己有感觉的,只是以娱乐、商业去包装。

首先是题材类型的选择。

为了锁定票房,即使《双瞳》的里子是国产片标签,陈国富却不只看台湾市场,因此他选择了连续杀人的惊悚题材。

国产恐怖片在那之前很少有这样的题材,但是,惊悚片可说是电影的国际语言,在每个国家都有一定的族群。

“我就是要把它变成一种可以出口的东西。”

过去大多能在国际影展上获奖,顶多就是转性拍成艺术电影,但陈国富选择了具市场性的惊悚题材,为的就是要做出成绩和票房市场。

至于《双瞳》的口碑分极化,就在于,你要怎么看《双瞳》?

拿它当灵异片来看的人,对那具成为logo的死婴没有出来兴风作浪,甚或没有跟黄火土有前世因缘等,感到婴尸莫名其妙发挥得不够,但毕竟都拿来做海报了。最终大魔王谢亚理和她胎死腹中的姊姊也没有演绎出足够的纠葛。

拿它当侦探片来看的人,普遍对虫生真菌如何杀人、FBI探员没有发挥他擅长的分析能力、道家卖弄神秘等方面,质疑片子不够科学、没交代解答。

拿它当国产佳来看的人,则对片中的希区柯克式镜头手法、外来的探员会破案、除主角外的警察一律是个性扁平的脓包、主角带有严重的心理创伤等亲好莱坞的手法感到不满。

《双瞳》真的是灵异片?侦探片?或是某种定义的恐怖片?

这个问题我想每位观众心中都有不同的看法吧。

也正如黄火土问大师,相不相信升仙这件事?

大师是这样说的:

“如果我说有,你会立刻怀疑我的权威。如果你问我,是相信道家的神仙,还是相信外星人?我决不会选外星人。”

这或许是《双瞳》高于其他同类型片的一个原因。

因为在这里,根本就没有相对的答案。

我想《双瞳》吸引我的是一种氛围。

它的气氛没有被科学办案、灵异线索、宗教神秘、血腥画面、心理压抑、人际冲突等辛辣而老套的成分给影响得变了味,反而一层层裹得更浓更暗更灰更沉,这叫功力。

我要很自豪的举手说:我被《双瞳》吓到了,而且吓的不轻。

参考资料:

  • 洪敏祥《星报第15版》:外资救国片治标不治本的原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225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