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东西方文化差异,要从“丧尸”VS“僵尸”说起

东西方文化差异,要从“丧尸”VS“僵尸”说起

关于恐怖片,有的人喜欢疑神疑鬼的灵异事件,而那些血肉横飞、酣畅淋漓的丧尸片总能小众的,具有鼻祖意义的乔治·A·罗梅罗的《活死人之夜》(1968)到马克·福斯特的《僵尸世界大战》(2013),西方已经有了完整且深刻的“丧尸文化”

他们在丧尸电影上自成一派,甚至对于丧尸这一现实生活中并存在的事物形成了一些创作上的基本法则,还有应对方法……数十年来,丧尸电影是越来越受观众的喜爱,相较于西方的成熟,东方丧尸电影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小有成就。最火的还是韩国在2016年上映的《釜山行》,算是亚洲丧尸电影的代表作了。

不光是韩国,日本的《请叫我英雄》也同样优秀,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丧尸”。

“丧尸”(Zombie)这一词本身就是一个出自西方的舶来品,其最早为海地巫毒教中的,人在被施以巫术后变成的亡灵Nzambi,与中国人所熟知的“僵尸”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说起东方的僵尸起源,并不是浮于表面的,中国文化流传上千年,其中的神话传说更是数不胜数,而“僵尸”的演变过程也是经历许多变化才形成的。在最早谈论鬼怪的《山海经》中提到:“早既太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魃,早神也”

此时称为“旱魃”,又因为各个朝代对于神话以及自然的态度所改变,所以人们否定了旱魃的神性,并将它的形象转为了一种邪恶的面貌,渐渐转变为我们熟知的“僵尸”形象。

我们知道的“僵尸”形象都是从老港片中获取的,它们常常身穿清朝官服,两手身在前面,一蹦一跳,算是很多人的童年阴影了。

而西方的“丧尸”,前面也有提到,这个词来自巫毒教,而它们是一种不死生物,根据巫毒教的信仰,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复活死者,但这些死者不会拥有自主意识,并被举行复活仪式的人所控制。所以我们常常在西方电影中看到的“丧尸”,大多都是从一些不可知的药物中被创造出来,由此可见西方科技发达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顾虑。

《釜山行》并没有延续好莱坞丧尸片中的风格,就算它是一部小成本电影,但足以让人感到恐惧,把人们圈在一个狭小的列车空间内,更能增加人心中的紧迫感。《釜山行》中令观众恐惧的点,就是被丧尸追逐的紧张感,现在的恐怖电影,着重剧情,走的是心理路线,即使没有血腥画面,观众也会感到心理上的恐惧。

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的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频繁,韩国自古以来就受到中国传统儒家的深厚影响,中国儒学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家庭本位文化。所谓“家庭本位”,就是指把家作为万事万物的参照点,把一切事物都和家联系在一起。

影片《釜山行》的故事叙述就是在家庭本位的东方传统家庭伦理下进行的。除了儒家,佛教在韩国影响力也很大,更是在韩国文化历史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因此,佛教思想也常常被当成东方时叙事思维。《釜山行》中多处情节都设置了“因果报应”的东方传统佛教文化思想。

虽然《釜山行》一开始的定位是“亚洲丧尸灾难片”,但是随着影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把它定义成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批判电影,片中的“丧尸”就像是被异化的人,就是用来考验人际社会关系的工具人。

在有“文以载道”传统的东亚,如中日韩三国,丧尸电影也承载着对社会问题发掘的任务,例如2017年上映的国产电影《妖铃铃》,它本身是一部喜剧,但电影中“丧尸”的出现是因为房地产商和“钉子户”之间的产生的矛盾。

虽然说电影中“人假扮丧尸”这一个设定,有点令人失望,但能够避开审查才是最重要的。

那些专属于东方的伦理道德,人情世故,甚至是因果报应常常被融入到东方丧尸电影中,这也是西方电影里没有的,在西方电影人拍摄了大量的丧尸电影,并形成一种万年不变的套路时,韩国的《釜山行》突然出现,一鸣惊人。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日韩乃至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人开始集合本土文化后,东方丧尸电影才是真正的崛起,虽然现在国内还没有出现好看丧尸电影,但回顾之前老港的“僵尸片”也是一种经典。

所以真正区分开僵尸和丧尸的区别的,不是国界,而是文化起源,在各种文化中,我们都给僵尸、丧尸赋予了相当繁琐的行为方式与种类,我国古代很多传说故事都是在讲“僵尸”,比如唐代著名忠臣颜真卿,传说他死后尸身不腐,栩栩如生,进而升仙得道。

当然,这样的故事套用在历史上每一个名人身上都是行得通的,毕竟我们总会把那些比自己强大的人封为“神”或者“仙”。而让僵尸从“仙”变成“鬼”的,要从清朝说起。

清朝的时候僵尸已经从仙家变成妖怪了,这一切都是以为叫袁枚的一手造成的,在他著作的《子不语》中,记载了大量关于僵尸鬼怪的故事,比如《僵尸求食》、《秦中墓道》等等,在他笔下,僵尸变成鬼怪,甚至还分出了各种类型:夜肥昼瘦、两眼深黑、绿色眼睛、浑身白毛……所以在清朝大部分小说中,僵尸都是“遍身白毛”的形象。

“白僵、黑僵、跳僵、飞僵、魃、魔”等这六个等级就是用来划分僵尸的。

不过香港的僵尸片虽然是中国文化的特有产物,但电影归根结底都是借鉴了西方吸血鬼电影,所以《僵尸先生》的英文名是Mr Vampire,并不是Mr Zombie。

到了90年代,香港的僵尸片就不再风光了,毕竟大家总是有腻的时候,大量的“新瓶装旧酒”式的作品涌现,搁谁都要没兴趣了。不过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从来都没有间断过,也正是有了这些文化上的交流,使得东西方的电影也在相互交融。

现在我们国产电影受到的限制还很多,并不代表我们没有优秀的题材和人才,相信今后我们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特有的“僵尸”电影。

文原创,图网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205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