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六小龄童携迟重瑞拍新“西游记”电影版,是情怀的悲剧or喜剧?

六小龄童携迟重瑞拍新“西游记”电影版,是情怀的悲剧or喜剧?

《西游记》中国人最经典的童年幻想

小的时候,信息还很闭塞,对外面的世界还一无所知。除了不可少的读书时间,记忆里的画面就是整日流连于原野和小巷田间的嬉趣...长大很久之后,时代已经变了又变,那种自由自在的味道,即便时常会在内心把玩、怀念,却依然被时间稀释得快模糊了。

那个年代,人们对家乡的形容,基本还会带上“炊烟袅袅”这个颇有意境的词汇;那时候,人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还十分匮乏,孩子的玩具更是少之又少...

变形金刚5 大黄蜂形象

孩子都是善于且乐于模仿的,可那时候似乎连可模仿的角色都少之又少,没有变形金刚、没有蜘蛛侠、没有小猪佩奇...

在1986年,电视剧《西游记》的横空出世,人们长期匮乏的娱乐精神内核,似乎一下灌满了琼浆玉液,这种感觉,酣畅淋漓。过往只存在于人们故事里的妖魔鬼怪、神仙圣人世界,第一次以具象化的真实感,呈现在眼前。这种感觉,不可谓不震撼。甚至形成一次规模空前的精神震动和满足,仅凭这一点,此版本《西游记》就足于载入史册。

1986年版西游记主创团队合影

从那时起,每个人心中似乎都有了自己的一个西游梦。尤其对于70、80和大部分90后的孩童时代而言。即便物质依然匮乏、信息依然闭塞,大多数时候,依然只能玩着就地取材的自制玩具。小小的心灵里,从此心中有了一个美丽魔幻的神话世界,有了自己降妖除魔的英雄梦,有了自己的模仿对象。你甚至可能已经忘了什么时候看的《西游记》,但这种感觉和画面似乎与生俱来,根植于脑海。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西游记》伴随了这一代中国年轻人的成长、世界观的形成,是最宝贵的精神领地。

其中,最受喜爱的角色非孙悟空莫属,其扮演者六小龄童先生,也被千家万户知晓,“俺老孙来了!”“妖怪,吃俺一棒!”这两句最具辨识度的台词,试问:有几个人童年的时候没有模仿过呢?


六小龄童拍《敢问路在何方》三部曲,为何质疑声四起?

《敢问路在何方》是86版《西游记》开播30多年来首次从小荧幕搬上大银幕。六小龄童担任艺术总监,六小龄童、马德华领衔主演。力求讲出一部能勾起每个国人童年记忆产生最大共鸣的”西游记”。消息一出,引来广泛质疑。

章金莱(六小龄童) 其塑造的孙悟空角色 是迄今为止公认最经典形象 根植于千千万万观众心中

  • 毁经典的担忧

通过从网上查看大部分媒体及评价,大多数观点认为:《西游记》已经足够经典、或者说,在大多数人看来,《西游记》前前后后被翻拍了十几遍,什么样的套路都玩过,从IP的角度来说,潜力基本已经枯竭,现在再来翻拍,就是浪费资源,甚至有圈钱的嫌疑;而且,此次又是由最经典的角色塑造者翻拍,害怕毁了童年美好记忆的经典,那就得不偿失了;

  • 对于“炒冷饭”“卖情怀”的反感

资本逐利的时代,炒冷饭、卖情怀成为一种常态。经典IP的翻拍或者续集、甚至靠个人IP的效应来圈钱,类似的电影越来越不走心,烂片扎堆,成了毁经典的代名词。其中刘镇伟《越光宝盒》、《东成西就2011》广受诟病,甚至一代喜剧之王周星驰,近几年的作品也越来越有失水准,令人失望。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因此,对于越来越理性和有具有批判能力的观众来说,抵触似乎也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周星驰《新喜剧之王》

  • 普罗大众对于中国电影缺乏创意和进取心的“爱之切、责之痛”

有过经常关注美剧经验的朋友,或许会和我有同样的感问:何时我们中国的电影人才能像美剧一样走心?难道是我们中国人真的没有创意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坦白讲,无论从历史类的故事素材还是仰望星空的思维,中国人都不比美国人差。造成当前差距的,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

1、中国电影的工业化发展时间短;

2、电影市场的资本投机行为和心态,导致真正有才华的创作人员生存空间被挤压,缺少打磨精品的艺术心态;

不过虽然顽疾依旧存在,但我们同时也在欣喜的看到,很多真正热爱中国电影的电影人正在共同努力,使中国影视这条大船,慢慢转向健康和正轨上。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吴京的《战狼》系列、《流浪地球》和现在正在上映的《哪吒:魔童降世》,为未来中国电影发展做出了一个方向性指引的标杆。

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形象


“情怀”最美好的时代正在过去?

研究和调查表明: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速革新并延伸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人精神层面的娱乐性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并呈现“富营养”状态,且不断挤压其它精神层面的功能,如情感需求、认同需求等,简而言之,一个无奈的现实就是:人变得越来越麻木、缺乏包容度和难以满足了。

为什么我们年少的记忆里,《西游记》存着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而今天,当童年的偶像重新演绎那个经典时,我们变得如此的苛责?甚至讥讽?

难道真的全是因为前文所说的:“炒冷饭”“毁经典”“没创意”吗?

显然不是,至少不全是!

人的情感和精神需求是种很奇妙的东西:我们既渴望得到极大满足,又知道物以稀为贵;我们总是提醒自己珍惜当下,又忍不住要怀念过去。

坦白讲,西游记之所以这么经典,也有着它极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当那个连看个小人书都是奢侈的年代,突然出现这样一部空前的作品,犹如饿极之人,眼前出现一顿大餐,久旱逢甘露。

而现在的我们,拿起手机:娱乐、资讯、电影、音乐等等唾手可得。就像你在吃一顿满汉全席的时候,还会在乎是否多加一只烤鸡吗?不会的,至少不会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记。

我们的精神世界,已经同我们的胃一样,很难有饥饿感了—没有饥饿感,吃再多也不会有满足感,自然而然,也不会有简单原始的快乐和幸福。

这是一个很残酷、却也很无奈的事实。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必然导致人类的退化,首当其冲,必然是情感上的退化和突变。发展不可能停下,退化也不可逆转。

那些“味道念里最醇、岁月静中最好”的小美好和情怀,就留心中久一点,独自品尝吧。而作为一个给过我们童年的人,我相信六小龄童心中也有他自己的小美好和坚持。

对于这次他重拍西游记,保持一份尊重和理解,让他最后一次体面的握住那根金箍棒。

孙悟空手握金箍棒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转载请注明作者:奋进的小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204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