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高空极限求生之路:《中国机长》你好,中国机长你好样的

高空极限求生之路:《中国机长》你好,中国机长你好样的

从国庆伊始拉开的票房之争的热潮正在慢慢淡去,有很多人对“三巨头”(《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和《攀登者》)间的差距颇为不甘,但这基本上也无法改变既定的事实了。

虽然没有做到顶尖的冒头,《中国机长》的成绩也已经相当引人瞩目了。

根据CBO中国票房统计,截止16日上午8:48,上映17天后,《中国机长》已将25.08亿票房囊入怀中,并早在8日下午两点,就成功跻身票房破20亿影片行业,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19部“破二十”影片。

截止16日,淘票票评分高达9.4,近三十万人也在豆瓣评分上给出了7.0的综合评分。这个成绩虽然没有那么让人惊艳,但影片的现实意义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2018年5月14日,在从重庆飞往拉萨的途中,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的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突然爆裂脱落,全体机组人员成功克服高空险情,安全着陆。

如果说这段在事后进行的简练陈述让你感觉不到当时的真实情景的话,我们可以划下关键词:9800米高空,强风、低温。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破损脱落,座舱失压。同时还有一个最致命的危险,那就是缺氧

人类最极限的需氧量,存在于3000米高空。而此时飞机正在三倍之多的高空之上,下面是青藏高原的崇山峻岭,稍有不慎,机上119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都将有去无回。

极端险情,如何求生?电影《中国机长》正是改编自这样一个真实事件。有着《无间道》《头文字D》等优秀履历的刘伟强倾力加持,张涵予、欧豪、杜江、袁泉、张天爱、李沁等颜值与演技并存的演员倾情投入,在最大化地还原事件全过程的基础上,让这一“史诗级备降”走到了更多的人面前。

密闭空间的窒息感,加上外界环境的巨大冲击,共同构成了求生之路上的最大障碍。这样的极端险情,恐怕我们很多人这一辈子都不会遇到一次。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经历着的人们的恐惧、无助和绝望的感同身受。

求生只是一个过程,在与死亡做斗争的过程中,渺小如人类也会迸发出难以置信的力量,在彼此携手坚定地“一起活下去”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伟大,同样会让我们大受震动。求生之外,《中国机长》的意义远不止于渲染绝境中人们的彼此相助,而是让对中国民航了解不多的人们,更全面地对其进行了了解。

很多人认为航空职业是一个很高大上的职业,加上平常生活中也很难遇到从事航空职业的人,所以也难以能够切实理解到民航机组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中国机长》以真实事件为契机,在一个极端的情况下展现了这个职业的工作情况,难怪会被广大网友笑称“这是一部最好的民航宣传片”

为真实地展现出真实的民航人物,主演们在拍摄前奔赴四川航空培训中心接受了为期三个月的专业训练。培训中心的培训员刘娣蓉用严格标准来要求演员们,于是有了乘务员们微笑有礼、张弛有度的空乘服务。要在短时间内将一名可以上机的培训员所用五年时间学到的知识塞进脑子里,对于机长们则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夜以继日的学习,一丝不苟的训练,这些幕后的心酸和磨练不被我们大众所看到的,但在最终呈现出来的成绩上却体现了他们的专业素养。

除了这些“高大上”的知识学习,饰演乘务长毕男的袁泉在电影中所说的这段话彻底将原本毫不相干的两个群体联系在了一起:

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一个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这也是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在这架飞机上的意义,我们需要你们的信任,需要你们的配合,需要你们给我们信心。我们也是儿子,女儿,爸爸,妈妈,我们的家人也在等着我们,我们会一起回去,谢谢。

机舱里的乘客,有人是为了去西藏看永远留在了那里的战友,有人是为了带着儿子去和丈夫团聚,有人是瞒着妻子出门打拼,有人是心中苦闷想出门独自散心,也有人是欢欢喜喜坐上飞机想走出家门多看看。

机组的工作人员,有人等着晚上回家之后给心爱的小闺女过一个快乐的生日,有人等着飞完这趟旅程后就跟心爱的男人不如婚姻殿堂,有人带着妻子的惦记踏上了工作位,有人抚摸着手上的戒指不知思念着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和故事,或多或少与某个阶段的我们相重合,也正是因此,才让我们心中产生了更多的亲切感,觉得这个故事“真实可信”。

就像毕男在客舱失压、乘客们陷入一片恐慌时,深吸了好几口气之后勉力维持着镇定的语气说的那样,“我们也是儿子,女儿,爸爸,妈妈,我们的家人也在等着我们”,各行各业,不分高低贵贱,不分年龄阶层,归根到底,也只不过是我们爱着的人的儿子、女儿、爸爸、妈妈罢了。

理解,永远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之上。当群体间的隔膜一旦打破,我们会发现对彼此行业的包容度同样很大。很开心的是,尽管被奉为“中国的《萨利机长》”,《中国机长》却更多的将目标瞄准了一个行业,而非试图去探究“英雄们的内心与遭遇”,也正是因此,《中国机长》的评论区成了从业人员和普通乘客们的“和睦交流区”,在手指翻页间更深层地了解了彼此的艰辛和不易。

除从业人员外,也有许多人在看过电影后后表示,“没想到一架飞机起飞的背后有这么多人在为自己服务”,“今后再也不抱怨航班为什么延误”,“全方位的乘机流程、空中和地勤服务展现”。

这也是《中国机长》无意中做得最出色的一点:成为一部民航科普片,让更多的人了解民航服务的每一环。知名航空媒体人“停机坪大表哥”对于它的评价是这样的,“这部电影对民航业的意义,比我写10年文章还有用”。

电影中机长的原型刘传健在电影宣传片中表示,“这个事毕竟是意见非常偶然的事情,改编成电影,也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个行业,也希望大家去敬畏它”

《中国机长》做到了吗?很显然,它做到了。网友们先是被高空绝望的处境劝退,纷纷表示再也不敢坐飞机了,又被机组人员们的专业所折服,痛快表示有了危险也不怕,因为相信机组人员们的专业。

而它最成功的的一点,在没有片面遮掩,愿意带着我们去直面可能面临的危险,也没有一味夸大,用专业的知识素养去告诉我们这一切行为的可行性。我们当然没有盲目乐观,但也绝不会过分害怕,因为当我们对这种无解的难题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之后,才会更客观地去评估这种状况是否真的那么可怕。

让电影的意义高于电影本身,除了简单的视听语言享受,对于现实中的行业进行真实的反映,并让更多的人愿意去走近、去了解,不忌讳,无隐瞒,大概是《中国机长》成功的最大原因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157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