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这部把百年历史、四代人故事浓缩成138 分钟的电影,被严重低估了

这部把百年历史、四代人故事浓缩成138 分钟的电影,被严重低估了

2017年,《无问西东》电影定档发布会上,导演李芳芳携章子怡、张震、黄晓明、王力宏、陈楚生几位影星共同出席,主持人代表观众提问:“你是如何请到台上这几位大明星来出演的?”

“唯一的办法是凭借动人的故事。”李芳芳回答如是。

这部电影原本是为了献礼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结果几经波折,六年后才得以面世。

电影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片方的宣传语也显得犹抱琵琶半遮面——“明明是奔赴一场灾难,就像赴一场华丽的盛宴”。

2018年电影上映,斩获7亿票房,获豆瓣7.6评分。这样的成绩,似乎也算可以,但是和《芳华》的13亿票房相比,它又显得逊色不少。同样涉及青春与选择,时代与人性,《无问西东》真的比《芳华》差吗?

三刷完《无问西东》,我只想说,这是一部被你们严重低估的佳作。

1.不只是对清华的礼赞,它是一阙横跨百年的命运交响曲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然中央……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这首创立于1923年的清华校歌,拉开了电影的序幕。

四代人,四个故事,跨越一百年光阴,如同春夏秋冬起承转合,遥相呼应,《无问西东》如此展开。

把这四个故事完整地串联起来的,是两个中心主题——“心之所向”和“无问西东。”

电影的第一个主题是“心之所向”。故事一的张果果,在要不要资助四胞胎时产生了犹豫,最后看到四胞胎生命垂危,他选择了听从内心,帮助他们;故事二的王敏佳,本可以对老师的生活境遇置若罔闻,但她听从内心写信警告师母,落得被批斗最终毁容的下场;一起写信的李想,最初为了支边名额选择明哲保身,当他站在王敏佳的坟前时,他幡然醒悟了,选择了听从内心,把全部食物留给张果果的父母,自己葬身雪地;故事三的沈光耀,出生南方富庶之家,本应听从母亲的话畅享生活、出国躲避战乱,可他听从内心做了飞行员,最后与军舰同归于尽;故事四的吴岭澜,文科成绩满分,而实科(理科)却挂了科,他认为那个年代所有最优秀的人都在学习实科,因而随波逐流选择实科。直到校长的一番话让他醒悟,他最终遵从心之所向,选择了文科。

电影的第二个主题是“无问西东”。故事一的张果果,毅然拒绝了同事职场斗争的诉求,坚守了内心准则;故事二中的陈鹏,无论是在工作的去留,爱情的取舍,人生方向的选择上,他都无需询问他人,遵从内心;故事三的沈光耀,明白当时华北之大,早已容不下一张清净的课桌,他弃笔从戎,无怨无悔;故事四中的吴岭澜,在选择文科后,不再随波逐流,一生报效清华,教书育人。

电影的叙事始终串联“心之所向,无问西东”的主题,而这个主题又让整个故事得以升华。

清华历经百年变幻,在四个不同的时代里,充斥着一样的盲从、动荡、浮躁,四个故事的主人公却选择逆流而上,如同一束光,打破黑暗,悄然照明世界。影片中的拷问,深情,执着,勇敢,无一不表现得触动心灵,清华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就在这四代清华人的身上不断延续、传承。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与其说《无问西东》是一部清华的礼赞,不如说它是清华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礼赞。

2.数字时代最后的胶片质感,在宏大叙事的同时以细节动人

有人说,看完电影《无问西东》,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深情。只要看一眼电影的主创名单,你就会知晓这种深情来自哪里。

导演李芳芳是我国第一个出版散文集的中学生,16岁时,她的《十七岁不哭》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获得飞天奖和金鹰奖荣誉,后被美国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同时录取,可谓才气逼人。这样精彩的履历,让电影的创作力和艺术张力有了保证。李芳芳主张《无问西东》使用全胶片拍摄,最终呈现的画面效果也十分有质感。

影片的艺术指导由香港美术大师朴若木担任,这位大师在业界口碑很好,名作频出,他曾担任《阮玲玉》《人在纽约》的艺术指导,《胭脂扣》的美术设计、服装设计。在创作方面,朴若木大部分作品都着力追求一种写意的效果,《无问西东》的布景、道具、服装等同样也呈现出诗意而质朴的感觉,十分贴近年代。

在摄影上,电影请来了具有丰富摄影技术经验的曹郁掌镜,曹郁善于用肩抗摄像机拍摄,展示电影细节。他拍摄出的画面相当唯美,比如《无问西东》中的几个场景:春意盎然的季节,陈鹏带着王敏佳回云南老家,路上一棵古老的大树落在了镜头里,空旷幽远,意味悠长;夏天的傍晚惬意无比,空中飞机呼呼飞过,地上的孩子因为飞机丢下的糖果而欢呼雀跃,快乐染红了天边的晚霞;清华大学的秋天,铺满银杏的金色大道美如幻境,陈鹏提着行囊走在路上,背影有种孤寂的美;冬天,大学里的荷塘结了冰,穿着中式长袍的男同学们,在结冰的湖畔深情地拉着小提琴……还有,云南的雨季中,教书先生因为雨声太响而无法继续授课,他从容地在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四个大字,静坐,听雨,直击人心的美好画面。

这部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此吧,数字时代最后的胶片质感,老派又充满文人气质,在进行宏大叙事的同时,依然保持了一些微小的动人之处,运用美妙的视觉语言把观众带入隽永之境,就如同它的电影译名“Forever Young”一般,这种美与感动,永远闪耀,也永远年轻。

3.叙事蒙太奇手法,把时空的艺术嵌入电影中去

法国电影理论学家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一书中说:电影首先是一门时间艺术。

《无问西东》是以时间轴线为主体表达处于不同节点的时空艺术,电影中的四个时代背景,分别是1920年前后的民国时代,1930-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1960年文化大革命前夕,以及欣欣向荣的的21世纪。导演使用叙事蒙太奇的手法,把这四个横跨一个世纪的故事串联成一个整体,融入到一部138分钟的电影里。

比如影片中张果果的父母每年都会带着他去祭拜战友李想,并和他讲述当年李想是如何舍己救他们的故事。这时镜头闪回到60年代茫茫大雪的边疆。这里运用的就是插叙蒙太奇,让李想的故事和张果果的故事有了巧妙的关联。

所以看完整部电影,我们可以清晰理出人物线索:

1923年在清华念书的吴岭澜在老师的启发下顿悟,他来到西南联大,成为一名教师。1941年入学的沈光耀是吴岭澜的学生,他本是富家子弟,却因时局错乱,选择弃笔从戎成为一名空军;1960年的陈鹏,从飞行员“晃晃”叔叔沈光耀那里接过食物和希望,他和王敏佳、李想这群孤儿也能进入课堂好好学习;李想背负对王敏佳的愧疚,在陈鹏“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的规劝后幡然醒悟,最后牺牲自己的生命,救下了成长在21世纪的张果果的父母……

运用时空艺术,把四个故事完整拼贴,使得百年历史如同一条河流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自然而又珍贵。

4.视听美学设计,中国式“留白”精髓

李芳芳导演在一次访谈中谈到,故事好拍,难的是拍出一片时光。她举例,影片中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蘑菇村,她认为一定要在那里听到高原的风声感,她非常喜欢那些大雁的声音。因为在中国文化中,雁鸣不论是回家还是悲伤,都有很多特别的意味。这些也都是时光感的一部分。

因为导演对“意境”的执着,我们可以看到影片中保留了许多的“闲笔”,观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

比如,沈光耀请求管家帮忙把青蛇蛇胆带给患有眼病的父亲时,他们在月下切磋拳技,在中国的文化里边,秋虫在呢喃,吉他声音传过,风静静地吹过,远处有一些嬉闹声,打水洗衣服的声音……这些就构成了一幅月下打拳的中国场景。简简单单勾勒出中国美学意境中的“留白”。透过这种视听设计,观众可以自然延伸补充沈光耀的童年、沈家肃正的门风等,使得影片的余韵更加绵长。

视听语言的合计,中国风的方式,将不同年代的独特性精准传达,完成了一场关于时代,关于青春的美学盛宴,也使得《无问西东》成为一部经琢磨、经考究的经典之作。

5.最后七分钟的思想蒙太奇,真正读懂中国风骨

李芳芳还说过,为拍《无问西东》,他们前期筹备了近14个月,翻阅了百余万字的历史文献,十余万张历史参考图片影像,力求在电影中真实重现许多珍贵的历史瞬间,最大化地还原每一处场景和细节。而这些最珍贵的瞬间大都隐藏在片尾七分钟的思想蒙太奇里。

这也是影片的最大惊喜。文本整合的方式,静态文字+动态画面,长达7分钟,无数观众准备起身离场又默默坐回座位,也有一些观众是站着看完的,有人鼓掌,有人静默,场面很是感动。

这七分钟介绍的,是一个个如雷贯耳,在各自领域成就非凡的人物:

梅贻琦、梁思成、林徽因、梁启超、王国维、徐志摩、孙立人、冯友兰、钱穆、蒋梦麟、杨振宁、马约翰、钱钟书、沈从文、朱自清、陈省身、华罗庚、穆旦、闻一多、陈寅恪、袁复礼、邓稼先、蒋南翔。

让观众意外的是,这些人在两个多小时的影片中,只属于“跑龙套的人”,他们不是主角,有的人连台词都没有,只有背影和侧脸。但是这才让人忍不住感叹那个时代的繁盛丰茂,这些人,是真正听从内心无问西东的人,他们努力生活,风骨卓绝,奋斗一生,他们才是泰戈尔口中“送给这个世纪的礼物”。

7分钟读懂中国风骨。简单的文本整合方式,却蕴藏着深湛的人文内涵和贲张的艺术表现力。

片尾,张果果的独白响起: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言有尽而意无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151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