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为了骗你钱,骗子们捏造了这些病

为了骗你钱,骗子们捏造了这些病

京东互联网医院:

有些时候,并不是因为我们无法识别这些骗局,而是当我们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下,我们的判断能力会下降,情绪主导了我们的反应。

本期是3月8日妇女节特别策划,我们希望不仅女性要了解这些女性健康知识,男同胞们也能够学习一下,帮助自己的妻子、女朋友、母亲,辨别身边常见的骗局。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业术语,医疗行业尤甚。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提高了理解的门槛,但在一些利益为先的人士眼中,便成了敛财的途径,很多人就被这些专业名词唬住了:盆腔积液、宫颈糜烂……


但有时这些情况的出现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特殊治疗。



偶然在“揭露骗局网”发现了一个年轻女生发布的帖子,2018年3月,该女生在上海某医院检查出“盆腔积液”,因害怕会影响生育,故而在该院花费了一万五千余元进行各项治疗,事后通过各个渠道的信息才得知,其实她所患疾病根本无需治疗。


图片来源:某网站截图


如果你的检查结果中出现“盆腔积液”这个词,请先不要紧张,因为大多数时候,盆腔积液并不一定和疾病相关,盆腔积液通常是超声检查中用于描述盆腔内出现液体的现象。


大多数时候,盆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腹膜可分泌少量浆液,起到润滑器官表面,减少器官运动时的摩擦的作用。


另外,女性正常排卵时,卵泡破裂后卵泡液也会流出积聚到盆腔,因此女性出现盆腔积液的概率会有所增加。


而盆腔处于腹腔的最低部,水往低处流,自然而然形成了盆腔积液。


这种生理性的盆腔积液一般液体量不多,会随着时间被我们自身吸收,不会有什么不舒服或者给我们造成什么影响,是不需要治疗的。


如果在我们发现盆腔积液的同时又有明显的症状,比如下腹疼痛、腰酸、白带异常等,此时需考虑是否罹患了盆腔炎性疾病的可能,如果确诊了盆腔炎性疾病,此时的盆腔积液往往是由于炎症性渗出的液体在盆腔异常集聚而引起的,正确治疗后会减少或消失。


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费用其实并不会很高,专科医生经过检查确诊为盆腔炎性疾病后,会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治疗。



2019年7月,央视今日说法曝光了一起医托诈骗案,福建泉州一家民营医院——丰泽仁慈综合门诊部,借着普通人不懂医学专业术语,哄骗患者在诊所进行非必要的手术治疗,受骗患者达200多人。


图片来源:新闻截图


“宫颈糜烂”这个名词一听好吓人,按照字面意思,宫颈都已经糜烂了,肯定是非常严重的,是不是就是宫颈癌了,是不是快要死了呢?


这里先给大家解释一下“糜烂”的含义,它指的是上皮溃疡、缺失,这有点像我们平时皮肤擦伤引起的表皮破损后露出红色的那块部位。


“宫颈糜烂”是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外移至子宫颈阴道部,由于柱状上皮菲薄,其下间质透出而成肉眼所见的红色而形成的。


柱状上皮异位


只是因为肉眼看起来和糜烂比较像,因此就叫它“宫颈糜烂”,不过现在教科书已经改成了“子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一般来说,宫颈糜烂多数是一个生理性的改变,如果没有出现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或不适、阴道异常出血的情况,就不必过度紧张,可以不治疗。



宫颈囊肿、宫颈肥大也是一些医疗骗局的重灾区,不过一般来说,都无需治疗。


“宫颈肥大”常是由于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宫颈,从而使宫颈增大、变硬,一般无需治疗。


“宫颈囊肿”是宫颈上的鳞状上皮取代柱状上皮,将宫颈腺管口阻塞,导致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宫颈囊肿。


正常宫颈和宫颈囊肿的对比


人流、分娩致宫颈损伤或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宫颈,也会使宫颈腺管口狭窄,腺体分泌物流出不畅,形成宫颈囊肿。


在妇科检查时经常可以看到宫颈表面有单个或多个突出的小囊泡。这种情况一般是不需要特殊处理的。


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囊肿都属于慢性宫颈炎,对于慢性宫颈炎的治疗,一般需检查了解有无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病原体的感染,如有异常,则需要抗生素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和性伙伴一起治疗。


如果出现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阴道异常出血等情况,我们还应该同时检查一下白带常规或者进行阴道微生态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积极治疗,改善症状。



最后,我建议所有有过性生活经历的女性,都做一个宫颈癌筛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如果这两个联合检查都是正常的,那么恭喜你,只要不滥交,不进行无防护的性生活,一般三年之内是不会有宫颈癌的风险的。


如果这两个检查有异常,那么医生会根据具体的检查结果,可能会建议你进一步做一个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或组织检查,来确定宫颈的病变程度。


如果没有病理性改变,那么只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完全没有必要过度担心。


如果已经发生了病理性改变,那么通过这个检查,就可对宫颈癌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要知道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早期宫颈癌的预后还是相对比较乐观的。


如果你在体检报告中看到不太明白的,千万不要自己吓自己,如果对自己的检查结果有疑虑,同时又伴有一些不适,那么建议到线上或者线下的专业渠道,咨询专科医生,来排除心中疑虑。


在平时,也要注意学习和积累一些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基础医学知识,多学点知识,才能少上当。




作者 | 潘晓明 妇产科主治医师

责任编辑 | 毛十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336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