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疫情“定心丸”李兰娟院士:睡3小时,用中国速度分离出病毒毒株

疫情“定心丸”李兰娟院士:睡3小时,用中国速度分离出病毒毒株

2020年春节如期而至,“春天”却姗姗来迟。

湖北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消息一出,瞬间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慌慌,人们退票改签,想法设法离开武汉。

然而,有人却逆向前行。

两位老人临危授命奔赴疫情最前线,李兰娟院士率先提议封城

73岁的李兰娟院士和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临危授命,奔赴武汉实地考察。

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

考察完后,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李兰娟院士率先提出“封城”建议:在防控疫情时,市民们不得进出武汉。

但是,封城哪有那么容易!

在我国疾病史上,迄今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封城,就连SARS病毒也没有。

万一疫情没那么严重,李兰娟院士的名誉可能毁于一旦。

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她顾不上多想,与钟南山院士联名上书国家。

次日,湖北省关闭“离汉入汉通道”。

一个建议,保护了更多人。也是从那天开始,李兰娟院士每天凌晨两三点后才睡,睡眠时间不超过三小时。

之后的6天时间里,李兰娟院士冒着生命危险,来回奔波在北京、武汉、杭州等地。

大年三十,本是贴对联、阖家欢乐的日子,而我们的李奶奶,却奔赴在抗疫最前线。

当晚九点多,李院士从北京返回杭州,在机场吃了一份饺子,就当是过春节。

也是在那一天,发生了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

在浙江省疾控中心,李兰娟院士的团队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毒株。

这在全国范围内,他们是第一个做到的。

李兰娟院士带领团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毒株

李兰娟院士团队的速度,也因此震惊世界卫生组织,使国人为之自豪,更使我们悬着的心踏实多了。

事后,当记者采访时,李兰娟坦言:这得益于2003年抵抗SARS病毒的经验。

我们的李奶奶,非典那年在杭州“封神”

2003年,非典爆发,当时人们的惶恐不亚于现在。

当时的李院士,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

当杭州市出现第一例SARS病毒患者时,当天晚上,她迅速对患者小区进行隔离处理,与患者有过接触的1000多人也进行隔离。

同时她带领团队,在首例SARS病毒出现48小时内,成功分离出SARS病毒,并研制出病毒诊断试剂。

李兰娟院士与团队成员讨论药物

最终,浙江省除4位患者,其他的民众和医护人员均未必感染。

大快人心的事还在后面,在杭州接受过非典治疗的患者,康复后没有出现过骨头坏死的后遗症。

事后采访中,面对别人的质疑时,她大方的称:

“我坚持这么做,根据传染病法,SARS这种达到甲类传染病程度的病种是可以隔离”。

因为防护措施做的好,在全国范围内,浙江省创造首个医护人员零感染、“二代感染”为零的佳绩。

曾经的经验用到现在,是责任,也是使命。

其实,这位“医神”,这位平时雷厉风行、和蔼可亲的李奶奶,曾经是一位初中就辍学的贫困生。

靠助学金完成求学梦,因责任从老师成为赤脚医生

李兰娟出生在浙江绍兴的农村,从小家境贫寒,父亲患有眼疾,常年在家养病,家庭重担全落在母亲身上。

母亲靠卖山货维持全家老小生计,贫困的家庭让李兰娟从小变得坚强又懂事。

她自幼很爱读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求学之路却异常艰辛。

读初一那会儿,因家里太穷,父母实在无钱供她读书,母亲哀求她辍学回家,懂事的李兰娟与母亲抱在一起痛哭不止。

李兰娟读书时的照片

班主任听到此事后,劝她不要放弃学业,回家一边劳动一边自学,想办法帮她争取学校的助学金。

一个月后,获得助学金的李兰娟重返学校进行期末考试,成绩依然名列前茅。

高中毕业后的李兰娟,因一些原因,选择回老家当老师。

在当老师的过程中,她看到家乡父老常年累月劳动,落下一身病,大家经常念叨腰酸背痛。

不想乡亲受病痛折磨,李兰娟便跑到浙江省中医院学了几个月针灸,把经络书背熟后,返回乡里,免费为乡亲们治疗疾病。

当时村里400多户人家,无论哪家有人生病,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三更半夜,李兰娟都亲自上门治病。有时孕妇分娩,找不到医生时,李兰娟还会去接生。

圆梦大学,成“人工肝”领军人物

自学成才的李兰娟终于遇到了机遇,1970年,经单位推荐,李兰娟来到浙江医科大学读书。

在读大学时,她加倍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医院工作。

工作期间,李兰娟发现当时肝炎的死亡率高达80%以上,李兰娟工作的314重症室内,接收的患者很少有活着出去的。

李兰娟诊治病人

李兰娟痛心疾首,决心要攻克肝炎治疗难题。

1996年,李兰娟和她的团队,成功创建了“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使肝炎治愈率从11.9%上升到78.9%。

这一技术,在2002年荣获中国高新科技二等奖。

从此,李兰娟在全国声名大震。

但是,她没有被名利冲晕头脑,而是始终想着病人。

随后,李兰娟开设人工肝推广班,无偿的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传授给其他医生,让更多人能够痊愈。而她吗,也被誉为“国际上最大的人工肝组织的领头人”。

除了这些,李兰娟还带领团队率先提出“四抗二平衡”疗法,使H7N9患者得以康复。

她还与丈夫郑树森院士一起捐资,成立“树兰基金”,用以奖励和扶持在医学科研和临床领域有创新成果的优秀人才。

所以,李兰娟这个名字,对病人来说是“特效药”,对我们来说是“定心丸”。

如今,李兰娟院士、钟南山院士和其他医务人员不断为我们带来好消息。

愿2020年的“春天”,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早日到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316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