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广州地陷事故,为何人还没救出就先填埋?

广州地陷事故,为何人还没救出就先填埋?

12月1日上午9点28分,广州地铁十一号线沙河地铁站施工区域出现路面塌陷,一辆清污车和一辆电动单车掉落其中,造成3人失踪。其中,清污车上的2人身份已经确认,骑电瓶车人员身份未确认。目前,救援仍在继续。

3人仍被困 塌陷区边坡稳固

12月2日,广州市举行了第二场新闻发布会,通报救援工作的最新情况。截至2日晚10时,被困3人中,有2人的身份已经确认,仍有1人身份不明。但现场连续发生坍塌,救援难度增大。目前,塌陷区边坡得到加固,地质条件逐步稳定,事发现场仍在交通管制中。

用钢护筒打通救援通道

12月2日中午,央视记者在现场看到,事发区域已经围蔽起来,现场救援仍在继续。此前塌陷的坑洞已经固定,一个钢护筒立在原先坑洞的中间位置,作为搜寻和救援失踪人员的通道。

事故救援组专家林本海告诉记者,事发后塌陷的位置最深有38米左右,并且在发生第一次塌陷之后,又陆续出现了多次塌陷,底部形成了类似于流沙的不固定泥层。

事发后,为方便救援,用混泥土、土方等材料对边坡进行加固,避免塌陷区域进一步扩大。同时设立了一个直径为2.5米的钢护筒作为救援通道,主要作用是向地下探挖,搜寻失踪人员,防止开挖以后周围的泥土进一步塌陷。钢护筒放置的位置就是当时车辆掉落坑中的位置。目前,救援人员正在进行挖掘。

林本海介绍:“根据12月1日埋车和塌陷的深度来看,是8到10米左右,现在的护筒是8米。车最有可能在那儿附近。但是由于之后有二次、三次的塌陷,所以车的埋深可能出现一些移动。”

目前,救援人员正通过专业探测设备,搜寻落入坑中的车辆和人员。现场救援指挥部表示,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不会停止对人员的搜寻和救援。

对于车辆和失踪人员现在的位置,救援专家组专家杨光华表示:“还没有掌握,救援仍在继续。”

为何进行回填?

12月1日下午3点30分,广州地铁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因塌陷区已被水体覆盖,且有土体塌落,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为避免塌陷区域进一步扩大,现正进行局部回填。”

有市民质疑,为何在人员尚未救出时,就采取回填措施。

避免二次事故

对此,事故救援组专家杨光华回应:“当时还在不断塌方。这个洞开始比较小、比较深,周围的土不断地往下塌,把这个车给埋住了,但是救援的人下不去。另外,也怕洞不断地扩大,周边还有重要的电缆管线,还有桥,可能会出现更大的灾害。

为救援创造条件

同时,专家介绍,由于事发后坍塌持续发生,要对人员车辆进行救援,首先就要有稳定的地质条件,因此需要对坑洞边坡进行加固。

而第一时间来到现场参与救援的广州蓝天救援协会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事发后现场地质不稳定,不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没有办法开展救援工作。

对于当时的现场情况,参与现场救援的广州蓝天救援协会的队员林翼表示:“我们到达现场的时候,水都涌起来了,现场不断地坍塌。我们制定了很多救援方案,但现场二次、三次的坍塌导致我们没有办法去接近。它会影响到整个道路的周边,现场人员无法进入,车辆无法进入,没有救援工作的平台,所以要把边坡进行加固、稳定,保证整个地质的稳定性。”

事发后,交管部门对塌陷周边实行交通管制并进行警戒,封锁道路、禁止车辆通行、疏导交通和人员。

相关单位立即关停周边自来水、燃气等管线,并对供电设施进行临时停电,持续动态监测周边水、电、气、通信等设施及房屋、道路、桥梁,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同时组织对广州大道北高架桥进行专项检测。

经专业机构检测论证,桥梁状况安全,并于2日早上7点恢复通行,也没有发生燃气泄漏等相关事故。

近年来发生的地铁施工现场塌陷事件

2018年2月7日,佛山地铁工地发生塌陷事故,塌陷区东西方向长30多米,总塌陷面积约有2个篮球场大小。官方通报称,事故是工地突发透水,导致隧道管片变形破损所引发。

今年7月4日,青岛地铁1号线发生塌陷事故,直径约10米。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强调,具体原因还在调查当中,但“塌方大部分跟地质条件有关”。

今年8月28日,杭州地铁5号线联络通道施工发生渗漏水,导致路段约150平米路面坍塌,伴随部分燃气泄漏。

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在眼下这个科学昌明的时代,地铁建设引发道路塌陷其实早有成熟的对策。比如通过测斜仪、压力盒、超声波等监测手段,监控施工过程,但是,即便有这些手段,也不能忽视了管理的因素,事实上,人的因素可能比技术因素更重要,所以,即便技术因素足够成熟,但管理、施工等方面的人员,也万万不能放松责任心,要用高度专业的施工品质,把塌陷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毕竟,城市要发展,地铁要建设,一定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石之上,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心存侥幸心理,让民众为风险买单。

广州道路塌陷,相关方面正在紧急救援中,目前已有1100多人参与救援,惟愿被困者安然无恙,平安回归。也期待相关方面用客观公正的调查结论回应舆论关切。监管部门应切实负起监管责任,加强监管。如果最终的调查结果显示有人祸因素,那就要严厉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让其付出失职失责的应有代价。只有严厉追责,举一反三,城市地铁建设才能让人安心,也才能避免道路“吞人”悲剧。

综合自 央视新闻 新闻联播 新京报评论

编辑 贺依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206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