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情感 > 面对“情绪”,你会怎么做

面对“情绪”,你会怎么做

情绪从本质上来讲,是动机、欲望满足与否的表现,欲望满足时,我们开心、高兴、兴奋,各种积极情绪。欲望没有实现时,我们伤心、生气、愤怒,各种消极情绪。

很多人以为,沟通就是“讲道理”,其实能沟通的远远不止道理,情绪反而才是沟通时要处理的主要内容。又有人认为,所谓情绪沟通,就是要让自己或者他人的心情变好,其实并非如此。

情绪是我们性格的一部分,它没有所谓的“好”或“坏”。情绪沟通,也不是要强行压制一方推崇另一方,而是要在沟通中察觉到自己正处于什么样的情绪、勇于面对自己所处的情绪,并知道如何释放自己的情绪。

1、正确面对“情绪”的到来

人人都有情绪,也都有宣泄情绪的欲望和冲动。但很奇妙的是,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却往往倾向于贬低“情绪”的价值。似乎“有情绪”就代表着不理性,所以是不应该的、低能的、缺乏自控力的表现,需要尽快被当事人克制或者摆脱。

而与之相对的则是我们推崇淡定,强调内敛,赞美喜怒不形于色,我们有太多形容词是专门赞美那些隐藏情绪的表现。

最典型的影响就是,直到今天,每当遇到小孩哭泣的时候,大人的反应依旧不外乎两种:一是“禁”,二是“哄”:

“不能哭,你是男生,不能随便哭哦!”

“好啦,好啦,别哭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别哭了……”

这两种反应,前者是要求小孩应该克制情绪;后者是要求小孩尽快摆脱情绪。但是这种克制和逃避的训练,往往只会让当事人在陷入情绪后,也同时对自己“有情绪”这个事实产生自厌心理。

努力压抑的结果,或者是莫名其妙的冷漠,或者是毫无征兆的爆发,这对人际关系的建构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与其说是情绪让人变得难以预测,倒不如说是因为缺乏面对情绪的沟通方式,才让人变得不可理喻。

2、勇敢承认自己正处的“情绪”期

很多人都以为,承认自己有情绪是一件丢脸的事情。然而,一旦我们否认自己处于情绪之中,甚至将别人问起“你是不是正在情绪中”的行为当成一种指控,则整个沟通过程就会因此掉进一个更大的旋涡。

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种对话:

“你别急,冷静一点!”

“我哪儿急了?我很冷静!你才急呢!”

“你生气了吗?”

“你管我是怎么回事!我就是没有生气、没有不开心!”

可见,面对情绪时,越否认,越深陷,就越是狠狠关上了所有可能的沟通大门。

一个正常人的情绪应该是有阶段的,从不生气、有点生气、很生气到生气爆了的这个过程,应该是像绿灯、黄灯、红灯一样循序渐进的。

相反,唯有那些惯于否认情绪的人,才会在忍无可忍的时候突然爆发,从绿灯一下跳到红灯,让旁人不知所措,也就是俗称的“翻脸像翻书一样”。

所以,情绪沟通的第一步就是察觉情绪、小幅释放、提前预告。

3、处于“情绪”中时,请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要知道,情绪不好需要体谅,和身体不好需要照顾一样,本质上都是一回事。但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你要直说,不能强行说自己很健康,指望别人发现你不对劲的时候再来关怀你。情绪不好也一样,明明是心情不好想让别人照顾,非要说自己没事,那就难怪会有矛盾了。

所以,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包装成别的东西,要直接说出来。别担心,其实人可以接受理性的需求,也可以接受非理性的需求,但是你如果想把非理性的需求包装成理性的需求,反而会有很多人接受不了。

说白了,你讲道理,人家当然尊重;但是你明说你现在不想讲道理,人家也可以体谅;最讨厌的就是你明明不想讲道理,却非要包装成你是在讲道理的样子。

这个时候,你倒不如直说自己有情绪,说得越坦诚、需求越具体,对方就越会照顾我们的情绪。比如你可以说:

“我正在气头上,现在听不进去什么道理,等我先缓缓再说!”

这句话是挑明了“不想听你解释”,所以就算我有什么地方错怪了、误会了,也先别来跟我分辩对错,请等我把情绪调整好了再说。此时,由于你的诉求明确,所以当对方知道“你不是不讲道理,只是现在不想讲道理”的时候,就能更放心地看待眼前的冲突。

坦白说出自己的需要,会让其他人更能预测你的行为,从而不会产生排斥心理。双方明确了事情会走到哪一步,就可以和和气气地处理情绪问题,而不会真的伤了感情。毕竟谁都有需要情绪宣泄的时候,互相理解一下,其实也就过去了。

情绪沟通是要慢慢建立信任度的。如果你每次说出“我现在想发泄一下”后,大家只要配合,等你情绪过了,就能恢复正常,并对朋友之前的包容表示感激,那么久而久之,旁人就会相信你是个虽有情绪,但却能自控的人。

相反,如果你每次想发泄却又不说,或是说了却又不说明白,抑或是说明白了却又变来变去,那么久而久之,既然你的情绪反应不可预测,大家自然也就懒得配合。

每一次情绪的发生,其实都是我们觉察与成长的机会。觉察情绪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身体反应,可以让我们对自己更了解、对身体更敏感,对自己的了解和对身体的敏感,可以提高自己的直觉能力,提升自己的灵性水平,让我们更容易与自己、他人、自然联结。

觉察也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深入去分析自己的行为模式,分析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那些未满足的欲望与期待,然后通过“接纳”、“原谅”、“转变”等方式放下、成长。如此,我们在面临很多情境时,可以放下自己的欲求与原来的应对方式,也就不会再有情绪,可以坦然应对眼前的所有事情。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196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