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智能家电 > 海尔海信纷纷改名,家电企业转型迫在眉睫,可别“换汤不换药”

海尔海信纷纷改名,家电企业转型迫在眉睫,可别“换汤不换药”

近日,海信电器发布更名公告,拟将证券简称由“海信电器”变更为“海信视像”。

今年以来,家电巨头纷纷掀起更名潮,此前,创维数码改名为创维集团,青岛海尔改名为海尔智家。

在A股市场,有些公司为表追逐风口的决心,改头换面。如今,家电企业批量改名,意味着什么呢?

海尔:拥抱智能家居


放眼全球,青岛海尔无疑是中国制造的一张靓丽名片。面对日渐饱和的家电市场,在强敌环伺的背景下,青岛海尔毅然抛弃驰名20年的名号,改为海尔智家。这无疑体现了青岛海尔在物联网智慧家庭发展战略上奋力一搏的决心。

作为血统纯正的家电巨头,与格力的多元化拓展和美的的大手笔并购相比,青岛海尔这几年颇为低调。但是,沉默的海尔在成套家电、智慧家庭领域早有布局。

对于此番更名,青岛海尔表示,目的在于更好地体现公司全球化发展,推进公司物联网智慧家庭生态品牌战略的实施。

海尔更名背后,传统家电行业已是一片红海。2018年,中国家电行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1%,较2017年增幅明显回落。红海之下,同行也是冤家。格力“手撕”奥克斯,无非是看着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弟”抄了老底,傲娇女王董明珠急了眼而已。

面对增速大幅回落的市场生态,格力还积极拓展多元化业务——汽车、芯片、手机,这些重资产业务前景如何,尚待时间验证。

相比较而言,海尔战略转向对家电产品物联网价值的开发,这一点要比格力高明多了。虽然海尔在物联网领域布局超前,但在智能家居的赛道上,也是竞争激烈。科技巨头谷歌、亚马逊、华为、阿里早已乘风布局。不管是华为牵手家电企业,还是小米宣布成立大家电部,看中的无非是智能家居赛道里大家电这一核心产品的优势。

对海尔来说,除了品牌和产品优势,还构筑起物联网平台。放眼未来,如何为用户带来更好体验,增强客户粘性是海尔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海信:视像更有“钱”景


曾几何时,看电视是家庭生活的核心场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屏取代电视屏,成为老百姓娱乐的新窗口。这也使得国内彩电市场明显下滑。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彩电出货量3460万台,同比下滑2.8%。

传统电视的老路看不到光明,彩电企业举起转型的大旗。日前,海信电器发布公告称,公司名称拟由海信电器变更为海信视像。

海信改名,还是有底气的。数据显示,该公司视像业务的收入,占应收的比例已经超过90%。也就是说,海信电器已从单一的电视产品制造企业发展成集视像技术研发应用、全场景云平台运营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其实,在资本市场,视像科技是比电器更具吸引力的名字。君不见,A股市场今年共出现38只百元股,其中科技股占比高达58%。

就业务而言,除了彩电,海信在芯片、图像处理等方面也已颇具优势。芯片领域,2005年,海信推出自主研发的信芯。2018年,在完成对东芝旗下TVS的收购后,联合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投资5亿元研发芯片技术。

正因如此,相比电器,视像科技能够更精准地传达海信在显示与图像处理技术方面的核心优势,涵盖海信在显示产业链上的纵深布局。

改名:换汤更要换药

海尔、海信并非家电企业改名的始作俑者。在此之前,TCL多媒体更名为TCL电子,创维数码更名为创维集团。

家电企业改名潮背后,吹响了行业变革的“集结号”。当前,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浪潮拍岸,对传统家电企业来说,唯有变革,方能求得生存。


改名的背后,创维集团搭建起多媒体、智能家电、智慧系统和服务业务的四大板块;海信集团向外拓展医疗影像、智能交通等新领域;海尔则基于智慧家庭战略,构建起白电、厨卫产业集群,为消费者提供“5+7+N”的智慧解决方案。

更名是企业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更名,向外界释放企业新的路径和定位。毫无疑问,创维集团比创维数码业务范围更大,海尔智家比青岛海尔听起来更有档次,海信视像则比海信电器更加专业。

不过,更名之后,企业更应该增加新兴领域的研发投入,以此释放变革的意愿和决心。如果只是换个名字,那就仅是换个概念。说到底,企业改名,换汤更应该换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231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