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智能家电 > 算法赋能加速商业变现,人脸识别成智慧社区转型升级“突破口”

算法赋能加速商业变现,人脸识别成智慧社区转型升级“突破口”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进一步下沉和落地,智慧社区正从愿景走向现实。相比于传统社区办事效率慢、科技含量低的情况,新型社区管理模式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住宅楼宇、家居、医疗、社区服务等进行智能化的构建,进而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处理的全新社会形态。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报告显示,仅中国物业服务的市场规模到2030年末预计能达到收入2万亿元。那么物业之外,智慧社区领域的其他获益方呢?想必不差。这也足以证明,智慧社区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无怪乎当下,社区的智慧化改造成了众人拼抢的香饽饽。

投入大、周期长,社区智慧化升级落地难

一般情况下,智慧社区的建设应涵盖硬件设施、软件平台、应用服务三个方面的内容。而无论从哪个层面来看,社区的智能化转型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持续的投入和强大的平台能力建设。这方面,曾有记者做过调查,称一个2000多户的小区,建设智慧社区的费用为1000多万元。其中200—300万元为设备成本,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同样少则几百万。如果要形成规模化,至少1000个小区起步,这样的投入一般企业都无法承受。

另一方面,即便有实力的大企业愿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做,但投入产出比依然是个问题,技术落地后如何商业变现?这也是业内人士困扰已久的难点。毕竟智慧社区建设时间不长,社区服务还缺乏合适的运行模式,整个行业处于摸索前进的阶段。因此,整个行业也如同多数行业一样,必然有一个洗牌过程,无技术基因、技术不过硬、无应用整合能力的企业难以生存。可见智慧社区这一仗,技术仍然是核心竞争力。尤其在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的重大机遇下,新兴技术更是成为社区进一步智能化革新的最佳切入点和落脚点。

就以近来的热门应用——人脸识别为例,通过在门禁管理系统、外来访客系统等多个应用中搭载人脸识别算法,将“人脸”作为出入社区的“通行证”,既给用户带来更别致的体验,也有效解决了重点人员管控难题,为社区安全增加一层保障。

不过,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人脸识别在真实业务场景落地过程中同样存在困难。

应用广、落地快,外部赋能推动商业加速

对有意涉足智慧社区领域的企业来说,从需求、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开发排期,到测试、验收、应用上线,每个环节的专业性和复杂度都较高。比如地产行业非常懂行业需求,清楚知道该打造怎样的产品,但技术开发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同时,也有部分厂商有强大的研发团队,但对行业不了解,在前期开发、设计产品时并没有抓住具体需求,为了智能而智能,以致于最终的产品并不能为用户创造真正的价值,也不能为居民生活提供真正的便利。加之目前已有很多企业在智慧社区领域布局,但是所做的事情高度同质化。这就导致了巨大的重复和资源浪费,实际上,这些完全可以由第三方平台去做。有志于智慧社区的企业,不妨在自己的核心优势上加大投入,把非核心的部分交给第三方平台来做。

这方面,专业从事智慧平安社区领域的重庆智之屋正是一个典型。早在2014年,重庆智之屋就推出了以智能门禁为核心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即云对讲+社区生活服务+物业管理服务+智能家居服务。为了升级以往刷卡、APP、摇一摇等门禁方式,并让社区人员管理进一步做到精细化管控,重庆智之屋通过调研决定在其原有设备中集成人脸识别应用,将“人脸”作为社区中每一个人的唯一标识。但考虑到前期算法研发投入大、周期长,仅靠自身力量并不能快速解决眼前的问题,于是重庆智之屋寻求到了虹软视觉开放平台的算法支持与赋能。

一方面,虹软在计算机视觉行业深耕20多年,积累了大量优质的底层算法,同时也具备很强的工程化能力。另一方面,虹软视觉开放平台的人脸识别SDK、活体检测SDK、人证核验SDK具备可离线、全平台、易集成等特性,对智之屋大量嵌入式设备的应用集成更具优势,还保障了数据安全。两者结合,可帮助重庆智之屋的人脸识别智慧社区管理系统快速商用落地。目前,智之屋已在上海、北京、重庆、江苏、安徽等十数个省市数百个社区建立了智慧平安社区示范运营单位,并不断加速智慧社区在全国范围内的规模化落地。

事实上,纵观当前智慧社区的发展,整个社区领域的智慧化水平仍偏低。而伴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经济的兴起,智能应用越来越丰富,产品化速度加快,相应的“智慧社区”也将迎来新一轮落地浪潮。在这样的势头下,怎样快速高效地将新兴技术落到真实业务场景,实现商业变现,是中小创企业当前及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9月19日,这家免费送人工智能算法的公司将在南京举办创享会,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自行了解一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103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