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兴衰与变迁:世界500强零售江湖图鉴

兴衰与变迁:世界500强零售江湖图鉴

7月22日,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出炉。这份以上一年营业收入作为衡量标准的榜单,是全球优秀企业和企业家们梦寐以求或者引以为傲的"荣誉殿堂"。

沃尔玛以514405百万美元的营收连续6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尽管几天前才从中国市场撤出纸质书业务,贝佐斯掌舵的全球电商老大亚马逊则依然以232887百万美元营收成为全球最大互联网公司。

苏宁公司的创始人张近东,早在7年前就提出了"沃尔玛+亚马逊"的构想。现在,他正在向这一宏大目标迈进。今年是苏宁连续3年上榜世界500强,而且排名较去年提升了94位。

而阿里巴巴是世界500强榜单上众多中国互联网及零售公司中,最接近亚马逊的巨头。它以800亿元左右的年盈利能力及最大的用户规模和交易规模,成为中国最具实力的互联网巨头。

除此以外,家得宝、好市多、家乐福、百思买、梅西百货、麦德龙等各类零售巨头同样在以不同的姿态,在世界500强榜单上展现着自己的存在感。

它们有的是全球零售的领头羊,有的是世界新经济的领先者。当把它们放在同一张榜单上进行比对时,呈现出的是一副全球零售巨头兴衰和变迁的宏大图景。

1>进退之间

尽管不同零售形态的巨头,在过去十年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迅猛发展。但是,没有任何一家零售巨头能够做到一帆风顺。

早在2004年,亚马逊就进入了中国。当时,他从雷军等人手中耗资7500万美元接过卓越网。在早期的中国电商市场,本土玩家还刚起步,亚马逊却已经占据了最高约20%的份额。

贝佐斯在全球市场高歌猛进,在中国市场却遭遇了滑铁卢。由于总部不放权、本土化不足等因素,亚马逊在和当当、京东、阿里巴巴、苏宁等新老电商玩家的较量中,节节败退。如今,亚马逊在中国的电商份额不足0.6%。

和亚马逊一样,在中国市场遭遇失败的还有百思买和家乐福。

2006年,在中国家电零售市场厮杀最猛烈的时期,美国家电零售巨头百思买以1.84亿美元收购江苏五星电器75%股份,并在上海徐家汇开出百思买在华首家门店。

来势汹汹,最终却惨败而归。百思买在进入中国的5年里,仅新开出9家门店,即便把五星电器的100多家门店计算在内,对整个中国家电零售的影响依然微不足道。此后,百思买将中国门店悉数关闭,并将五星转卖。

家乐福在今年的世界500强榜单中,位居第81名,较去年下降了13位。与名次一起下降的,还有家乐福中国的业绩。1995年,家乐福进入中国,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国际零售巨头。

面对电商和服务冲击,家乐福中国的市场反应总是慢半拍。2015年,家乐福才在上海开通网上商城。对于网民追求的当日、次日达,家乐福更是无能为力。此后,家乐福中国营收开始负增长。


现在,家乐福几乎将在华经营二十多年积累的约3000万会员,210家大型综合超市、24家便利店以及6大仓储配送中心悉数"转手"给了苏宁易购。复兴家乐福中国的任务,接下来就看苏宁了。

沃尔玛在中国市场,同样在经历家乐福式的轨迹。最近几年,沃尔玛在华持续身陷"关店潮"。2016年关闭13家门店;2017年关闭24家门店;2018年关闭21家门店;2019年预计将关店15家。

沃尔玛一度也试图主动变革,于2015年收购了华东市场知名电商1号店。但因整合不力,于2016年打包转卖给京东,沃尔玛趁机出手投资成为了后者的第三大股东。

现在,麦德龙中国业务也正身处被收购的传闻当中。而另一边,好市多将于下月在上海开出其在华第一家门店。它们未来的命运会怎样,要不了多久可能就会有答案。

不同零售企业的进退之间,实际上对应的正是中国电商零售市场蓬发的进程。不过,只有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主动拥抱趋势及变革的巨头抓住了红利;而守旧的巨头,也只能沦为时代的陪衬。

2>整合与博弈

2015年8月10日,阿里巴巴与苏宁云商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将与苏宁云商战略互投。阿里以283亿元参与苏宁非公开发行,持股19.99%;苏宁以不超过140亿元人民币等值的美元,持有阿里巴巴集团发行后股本总额大约1%。

这是中国零售史上最大的一次"线上与线下"、"敌人与敌人"的碰撞。

在此前,马云是中国电商的第一鼓吹手,他甚至与王健林设1亿豪赌网络交易将在2020年占社会零售交易额比重达50%。而张近东正在加大马力对苏宁进行一系列转型,苏宁易购还经常与天猫、淘宝、京东之间不断发生挑衅和摩擦。

然而,这只是中国零售电商走向整合与融合的前奏。当然,这也足够体现两个男人对中国零售格局新的理解。二人早就意识到,未来零售不可能电商通吃。

在2016年云栖大会上,马云首次提出了"新零售",未来电子商务概念将不复存在。张近东正处在苏宁变革的深水区,他对于互联网的开放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2017年3月,张近东提出"智慧零售"战略。同年底,苏宁启动智慧零售大开发计划。

在自身融合发展的同时,巨头们纷纷加码投资整合线下零售企业。

从2014年至今,阿里巴巴除携手苏宁外,还相继收购及入股了银泰百货、三江购物、华联、高鑫零售、居然之家、饿了么、红星美凯龙等。同时,还孵化了新零售样板盒马鲜生。至此,阿里巴巴新零售版图已覆盖百货、家居、外卖、生鲜、物流等几乎全领域。

与此同时,腾讯则以少数参股的方式入局海澜之家、万达商业、步步高、永辉超市等。与阿里巴巴的主导不同,腾讯更看重技术赋能和连接。

张近东也在忙于"远交近攻"。一方面,张近东在2017年提出了"2万门店、4万亿交易额"的三年目标,开启了自主扩张的大幕。在最近两年,苏宁开出的门店比过去20多年的总和还要多。而且,门店形态覆盖了从核心商圈到写字楼、社区,以及不同城市、郊区、县镇市场等几乎所有类型场景。

另一方面,苏宁在最近几年对外投资超过1000亿。苏宁投资的版图包括恒大、万达商业,收购天天快递、迪亚天天中国、万达百货及家乐福中国等。苏宁的投资思路主要是围绕其零售基础设施和商品及服务内容展开。

可见,张近东并不甘于成为"阿里系"中的一颗棋子,而是要自成一极。在苏宁相继收购万达百货及家乐福中国后,阿里、腾讯、苏宁"零售三国杀"的论调便甚嚣尘上。苏宁与阿里作为利益共同体,线上阿里独大、线下苏宁独大的格局,或许会为双方所乐见。

阿里、腾讯、苏宁、京东等零售电商巨头,正在中国零售的不断整合与博弈中,扮演着亦敌亦友的关系。但是,从目前来看,中国零售市场上发生的变革,似乎没有亚马逊、沃尔玛等国际巨头什么事儿。

只是,谁会是那个笑到最后的王者呢?

增长是每个企业与生俱来的梦想,成交是中小微企业的核心命题,只有成交才有现金流。上海尚永科技招商外包,创始于2013年,总部在中国上海,分公司遍布广州、成都、杭州、合肥,拥有超四百人专业团队,服务过超千家企业,是国内独家一站式资本结合营销的商机速配·企业招商外包成长赋能平台——帮助无数中小微企业渡过生死难关,实现弯道超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hlw/66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