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明星 > 那个采访了10000人的鲁豫,你其实并不认识她

那个采访了10000人的鲁豫,你其实并不认识她

如果一件事,你坚持做二十一天,

它会成为你的一种习惯。

如果一件事,你坚持做了十八年,

那它一定包含了很多情感因素,

比如说责任,比如说爱。

——陈鲁豫

不久前,

在《鲁豫有约》里,

刘德华因为给鲁豫剪头发,上了热搜。

大家都想不到,

华仔竟然还会专业的“洗剪吹”。

很多人也是第一次看到,

镜头前的华仔,褪去巨星的光环,

和我们这些普通人一样,

与老朋友吃饭,闲聊,说些日常的琐事。

鲁豫似乎有一种魔力,

总能让聊天的人轻松卸下防备,

袒露出最真实的不为人知的一面。

的确,谁会想到呢?

一个瘦瘦弱弱的主持人,

一档形式简单的访谈节目,

居然能火十八年。

那个在荧幕中随和、克制的鲁豫,

你真的认识她吗?

01

1994年的鲁豫,还在美国留学。

有一天,

她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主持人,

叫奥普拉,黑黑胖胖的,一点也不起眼。

那是一档人物访谈节目,

厅中摆着一张米黄色的沙发,后面是一块屏幕,

布置虽然简陋,主持人和嘉宾随意的聊天,

却一下子把鲁豫吸引住了。

她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电视机。

那时的她还不知道,眼前的节目,

是美国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脱口秀。

有一个月的时间,

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天天看奥普拉,

越看心里越激动不已。

“我也要像奥普拉一样,

做一档日播节目,现场坐满观众。”

一枚小小的种子,就这样埋进了她的心里,

这一等,就是十年。

02

此前的鲁豫,

一直以为自己会做翻译。

她打小就喜欢英语,

上大学也是进的外语系。

而且,这丫头有股敢豁出去的劲儿。

13岁的时候,她在上海过暑假。

那时候,

上海的人民公园正好有个英语角。

那里总是聚集着百十来人,各行各业的都有。

谁也不会在意一个穿花布的小女孩。

没想到,这个小孩丝毫不胆怯,

站在黑压压的人群里,

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立刻引起了轰动:

“我叫陈鲁豫,是北师大实验中学初一的学生,我的学校是……”

大人们都好奇地团团围了上来,

用欣赏的语气谈论着她。

可事实上,

她那时不过才会几十个单词,三五个句式而已。

大人们怕丢脸,才不敢练,

鲁豫可不管自己说得对错,

直接就大声地哇啦哇啦说起来。

从此,她成了英语角的小明星,

旁边的大人们啧啧称赞:

“这小姑娘,有胆气。”

敢想敢做,像小牛犊一样四处碰撞,

即使有十分的实力,

也要拿出十二分的底气,

那么,自身产生的力量,甚至连自己也无法估计。

鲁豫在北京读大学的时候,

看到报纸上有举办申奥英语演讲比赛的广告。

她想都不想就报了名。

预赛、初赛、复赛,

凭着十几年扎实的功底,

她一路过关斩将,直杀进了决赛。

等比赛的那一天,她才傻了眼,

和她同台的,全都是北外的学生,

人家那才是专业级别。

鲁豫转着脑袋一想:

“我是弱势群体,输了也光荣。”

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她干脆放开了,拿出从小在人群里练出的胆量,

在舞台上一点也不拘泥。

结果连她自己也想不到,自己能拿冠军。

03

当时,她在大学里读书的时候,

央视来学校里挑主持人。

在一群播音系的靓丽女孩中,

鲁豫极不起眼。

她最后一个上场。

面试她的,是央视导演张晓海。

他已经站了两个多小时了,眼神中有些烦躁。

鲁豫此前并不了解他,

只知道台里还有两个大胡子导演。

她拿起话筒,目光利落地看向张晓海。

“我就采访你了。”

张晓海点点头:“行!”

鲁豫劈头就问:

“为什么文艺部的导演都有大胡子?

你、赵安、张子扬。”

张晓海被问愣了,还没来得及反应,

另一个问题已经掷了过来:

“你们三个,是中央台最年轻有为的导演,

你们之间的竞争厉害吗?”

张晓海又愣了。

很多年之后,

他对鲁豫这段“恶狠狠”的采访,

仍然念念不忘:

“她问得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

逼得人没处躲。”

那次采访,像是在冥冥中,

决定了鲁豫一生的道路,

她成为了电视台主持人,而且一做就再也放不下。

04

2001年,《鲁豫有约》在凤凰卫视开播。

刚开始,每周播一集,每集采访一个名人,

节目的新颖和温情打动了很多人,

慢慢地,《鲁豫有约》成了凤凰卫视的王牌节目。

可是,鲁豫最想做的访谈节目,

还是奥普拉那种日播方式的,

采访对象从名人扩大到普通大众。

现在轻松的工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她。

她开始与自己的工作较真,准备掀起一场改革。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

鲁豫对公司说出了内心真实的想法:

“我要把《鲁豫有约》搬进演播室,

每场300个观众,而且每天做一期。”

“这怎么可能?这太疯狂了!”

大家都惊得目瞪口呆。

要知道,这个节目已经定型,口碑也不错,

万一搞砸了,巨大的损失谁来承担?

把原来一周的工作量增加到五倍,

这意味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

整个团队都要跟着整改调配,

其中的难度和强度得有多大?

可为了做到这件事,

鲁豫已经等了十年了,

余生还能剩多少个十年去等呢?

她身上那股拧劲儿又出来了,

她要立刻行动。

于是,她找来朋友讨论,

又和身边的人反复商讨,

直到方案成熟,

她才最终依次说服了公司高层。

2005年,在凤凰卫视的支持下,

《鲁豫有约》全新改版。

鲁豫开始负责起整个团队。

从制片到宣传,她都要操心。

一周五天的节目录制量,

使她几乎处于全年无休的状态。

但她对自己的要求极严,

做节目时,她从来不用提字器、手卡,

每天几十页的背诵量,

完全依靠高强度的记忆,

有时候连录四个小时,

她竟然一个故事点也没落。

看着她每天忙得人仰马翻,

身边的人都很担心:

“她可别生病,不要被累垮。

因为说实话,我们的导演都是轮波替换的,

每一期一个导演负责。

可是鲁豫没有人换班,

所有的行程线和采访线,就只能靠她自己。”

05

为了保证节目的高质量,

幕后的她,对团队的要求非常严苛,

在细节处反复琢磨调整。

每天节目播出后,她都要亲自审核。

字幕有没有错,灯光调的到不到位,

观众的镜头切的好不好……

制片人樊庆元曾讲过一个真事。

有一次上午十一点,

制片人召集了主编开会,

他看了看表,

那个时间点正是节目首播结束的时间。

每天这个时候,

鲁豫都会给他打电话,

讨论这一集的修改意见。

于是,他立刻掏出手机,

做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

所有人盯着他的手机,

听他数:“三、二、一”,

“一”刚念完,手机就叮铃铃响起来。

他对着电话那头说:

“你可真行,一秒都不差!”

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一个年轻的团队,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磨合中,

逐渐走向成熟。

06

这十几年间,鲁豫采访了无数的人。

很多人都猜测:

鲁豫究竟有什么样的背景,

可以轻而易举地采访到那么多名流大腕?

殊不知,为了采访到这些人,

她常常不走正常程序,

通过各种“旁门左道”极力争取,

不达目的不罢休。

1999年奥克兰举行APEC峰会。

为了采访到中国外经贸部时任部长石广生,

各路媒体成天堵在饭店门口,抢来抢去,

就为了能拍出一条独家新闻。

那时的鲁豫还是个不出名的小人物,

她虎着胆子,直接将电话打到了石广生住的酒店。

没想到电话竟然接通了。

听明来意后,

石广生一口答应了她的采访。

是啊,谁能想到,

有人敢直接打给部长约采访呢?

为了能采访阿米尔汗,

她和团队花了半年的时间,

一遍遍地将这个人物吃透,

连阿米尔汗喜欢的魔方都准备好了。

一行人从北京远赴孟买,

在换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后,

辗转七天才到达,

而一下飞机就是全天十二小时的拍摄,

她还没来得及喘口气,

就要顶着烈日和大家一起干活。

还有一次,鲁豫跟着节目组来约旦拍摄,

当时的约旦国王正好在杰拉什开地方会议。

她脑中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然蹦出来:

采访约旦国王。

想想看,这又不是两国官方的会谈,

只是一个连名字都没听过的小小节目组,

一时心血来潮的想法,

更何况,此前从来没有一个外国媒体,

能进入国王开会的场所。

鲁豫不怕,只要还有丝毫的希望,

她都要试试不可。

当国王到达会场时,

鲁豫一行只被允许远远的拍摄,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眼看着白跑一趟,

她灵机一动,就对旁边的警察说:

“我们的电池快用完了,我能去拿一块吗?”

然后又小声地对同行的摄影师说:

“假装换电池,越磨蹭越好。”

在一群白袍子中间,

突然闪出一个鲜衣丽服的女子,

这难免引起大家的注意。

鲁豫趁机对身旁的导游说:

“帮我写个条子,递给首相,

就说我们是凤凰卫视,

从中国来的,想采访国王陛下。”

导游被惊得目瞪口呆。

过了一会儿,导游兴冲冲地回来:

“首相同意了,但只给五分钟。”

鲁豫的嘴角露出一抹狡黠的笑:

“到了我手里,就由不得你们了。”

果然,一个五分钟过去了,两个五分钟过去了……

国王陛下就这样,

站着回答了半个多小时的问题。

看来,鲁豫每一段成功采访的背后,

不知道要付出多少锲而不舍的努力,

那些看似行不通的方法,

如果不去试试,怎么知道办不到呢?

07

她做节目是为了求真,而不是为“秀”。

很多主持人采访,会事先和嘉宾见面串词,

但鲁豫从来不那样做,

因为真实的、质朴的,哪怕稍显粗糙的采访,

也胜过彩排无数次的完美表演。

有一次,她和嘉宾见面,没有被抓拍到进门的镜头,

为了故事的连贯,编导让她重新敲一下门,

鲁豫当场拒绝,虽然那样也就花几十秒钟,

她也不愿意去做,觉得太假了。

面对那么多的嘉宾,各种各样的性格,

鲁豫常常能轻而易举地击溃对方的防线。

挖掘出他们自身中很独特的一面。

有一次,鲁豫去朴树家采访。

朴树吃完饭后,有睡午觉的习惯。

这次也不例外,一吃完就呼呼睡了起来。

鲁豫就静静在外面等他醒来。

大家眼中的朴树,是个极其低调的人,平时的话很少。

两人坐在地板上闲聊,

一天前还为采访紧张的朴树,

在见到鲁豫本人后,

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

像和自己知心的朋友那样,

展露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鲁豫和他一起骑单车,吃饭,到音乐室。

鲁豫问他:“你怕老吗?”

他说:“我不怕老,我怕失去勇气。”

“外边的人把我给夸大了,

我没那么好,也没那么糟,

其实我跟大家一样,经历了一个特别复杂的人生而已,

我觉得没有人是容易的。”

朴树的干净与寂寞,有了烟火的味道。

一向很少夸人的马未都说:

“我就觉得鲁豫特别聪明,

在这个时代,主持人都不是她这个状态,

她特别松弛,非常不像主持人,

其他的主持人一到镜头前就特别死板,

只有她有那种机灵劲儿让我眼前一亮。”

08

刘翔在众人眼中的形象,算得上大起大落。

他参加了48次比赛,

取得36次冠军,6次亚军,3次季军,

这个成绩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极少有的,

可是人们只记得他跌下神坛的退赛。

鲁豫问他2012年的退赛,

他笑着说:“我一直不想说,

在特定的时候,特定的场合好像就我一个。”

眼里有泪花闪过,像是随时会哭出来。

鲁豫问:“所谓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那时候能感受到吗?”

他点点头。

“我能放过自己,别人不会放过自己,

这都是每个人的命,我的命。”

语气里满是无奈和酸楚。

真诚就像一把刀子,扎哪哪出血。

这个曾经为国家带来荣誉的飞人运动员,

独自一人浸泡在苦水里,很少有人能走进那扇门,

看见里面早已血迹斑斑。

郑渊洁曾评价鲁豫:

“鲁豫和别的谈话类节目不一样的地方,

就是你看着她就要告诉她,

把难以启齿的事都想告诉她,这就是天赋。”

陈建斌在人生的很多重要时刻,

也都上过《鲁豫有约》,

他欣赏鲁豫身上的那股真诚劲儿。

和她聊两句,你就特别想倾诉。

“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你突然就失控了、失态了,

你会哭、会流眼泪,但这不是作秀,这是真情的流露。”

鲁豫则看的理智客观:

“采访不是一锤子买卖,对于大众来说,这是一档节目,

但对于嘉宾来说,这是TA的人生。

我请嘉宾来不能为了博眼球,

而不计后果地消费对方,

我希望给彼此留余地,留分寸。”

她在保证让观众满意的同时,

又努力地保护嘉宾不受伤害。

因为放下明星的标签和光环,

他们也都是一个个需要被保护被尊重的个体。

她理解。

09

不过,即使站在对方的角度,

报以理解之心态。

她也不愿意为此失去自己的持守。

曾经有一次,

鲁豫要采访一位奥斯卡影后。

按计划,采访要进行一个小时。

但等到节目组赶到时,

对方却突然变了卦,

因为个人的原因,

临时将访谈时间改成了15分钟。

而且这位影后的经纪人要求,

必须要完全按照对方的提纲来,一字都不能改。

鲁豫采访是自由惯了的,

她最受不了这种照本宣科式的敷衍,

所以,刚问了几个问题后,

她还是想按最自然真实的方式来,

没想到,一旁的经纪人立刻站起身阻拦。

鲁豫索性站起来:“OK,我不访了。”

说罢,便转身离开了,

留下身后的人一脸错愕。

后来,她说:

“作为一家媒体,怎么能让别人来控制你?

尤其还是在中国的主场控制中国媒体?”

10

一件事,一坚持就是十八年。

如今,《鲁豫有约》已播出了3000集,

采访了上万人,

在电视节目中已成为屹立不倒的存在。

鲁豫也因此被CNN称为“东方的奥普拉”。

这期间,更新了多少代观众,

换了多少位采访人物,

改了多少拨工作人员,

鲁豫却始终不曾离开。

曾经有人问她:

“节目做了十几年,你采访过无数人,

最让你感动的点是什么?”

她平静地说:

“就是觉得一切都会过去。”

“因为我采访过的每一个人,哪怕是最成功的人,

他也曾经有过失意到,

你会觉得几乎人生,

已经黑暗到不可能再黑暗的那个时刻。

但当他们在我面前的时候,你觉得他们都能够过去,

那么你也没有过不去的坎,好的坏的都会过去。

这样我对我的人生至少是有些底气的。

当我不好的时候,我觉得,也会否极泰来。”

在这十八年的磕磕绊绊里,

她平静地用人物记录了一个时代,

在每段人生的冬夏里,

她捕捉到了生命震颤的瞬间。

是啊,看了那么多的人生,

雨雪会来,冰霜会来,没有人能一生无波澜,

但就像《鲁豫有约》里的那份海阔云淡,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重来,

我们依然可以深情地生活,

用力地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61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