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续集电影一定要与前作有关系吗?

续集电影一定要与前作有关系吗?

续集电影一定要与前作有关系吗?

还记得2013年《扫毒》剧情的观众,看完《扫毒2天地对决》免不了要陷入恍惚。这是一部虽然挂了续集名头,却与前作几无关系的续集电影:主创基本全员换血,张家辉和刘青云被换成了刘德华和苗侨伟,连仅存的古天乐,身份也从警察变成了帮会出身的大毒枭。

导演的更迭似乎决定了这部续集的风格:《扫毒》更具备浓情烈酒的江湖气质,“兄弟二选一你选谁”的情感选择和“誓要去入刀山”,自然是一剂让观众重温黄金年代港片的热血。

而邱礼涛对个人风格浓厚的系列特征则一概否定:全面洗牌,枪战飙车戏意味着这一系列再度成为类型片热大格局下的一部分:两辆豪车在熙熙攘攘的香港地铁里宛如无人之境,富商毒枭警察呈现出黑白灰的三角竞争格局,也让人性的斗争走向架空式的爆米花。

这个夏天的续集电影,应该已经不会有观众问出“不看前作能看得懂吗”的问题。大格局所限,过度依赖IP和续集电影层出不穷,无论是好莱坞电影还是国产电影,都已经陷入求稳的自保道路,观众即便不看前作,也能快乐享受故事。

好莱坞影片续集的卖点和品控一直有着稳定的底线:你或许可以嫌弃漫威电影几乎拍成了电视连续剧,但好莱坞关于续集电影的卖点和宣传却始终清晰,打造经典IP不容易,大大小小的衍生片和翻拍、剧情延续,大多围绕这一IP原定的核心继续扩展。

《玩具总动员》系列已经走到第4部,和主人分分合合三部曲的胡迪终于走上人生新道路;《爱宠大机密2》也以延续前作的萌宠卖点为主。而《蜘蛛侠:英雄远征》和《哥斯拉2》都是靠着IP继续展开故事。

但华语影片目前还尚未走到这一步,或者说,华语影片有着源源不断的原创剧本,也有原本人马集结的名头,但全新的故事往往在续集中占据更多位置。

一部影片的品质,导演、选角、剧本、画面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第一部作品的爆红往往是让人惊喜的,原创故事的爆红,往往在经济利益的间隙里,可窥见导演的个人风格和艺术追求。

然而,在当下遭遇寒冬的时刻,许多电影的续集本就是仓促上马,要维系前作风格更是难事。与长线纵向发展相比,挖掘电影的剩余价值,横向做大,开发网剧以及相应的周边产品,成为了当下更可选的方式。

续集电影:闪避风险良方

续集电影比原创故事更好卖几乎是个不争的事实。《哈利波特》系列的八部影片全球超过 77 亿美元,漫威宇宙系列电影超过 70 亿美元,《007》系列全球超过 60 亿美元,创下多项票房奇迹。

国内也不乏此类先例。2012 年《画皮 2》上映之后大获成功,票房达 7.67 亿元,连破 12项中国国产电影票房新纪录;《人再囧途之泰囧》票房达 12.67 亿元,成为当时的华语电影票房冠军。

电影产业“续集热”现象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快速发展的时间节点是最为良好的驱动力之一。在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电影人在经历二十年的摸索之后,突破技术限制,艺术追求也有了提升,因此各类商业电影层出不穷。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张石川导演的武侠神怪片《火烧红莲寺》应运而生,随后也引发了武侠神怪热,在三年之内连续拍了十八集。

后来,由于影片内容遭到当局禁止,直到1935 年,又在香港拍出了《火烧红莲寺》第十九集。因此《火烧红莲寺》也成为迄今为止中国电影市场上续集最多的电影。

香港作为曾经的亚洲电影中心,对于续集电影的热衷坚持到了今天。1993 年的《晚清风云》在一年的时间内,连续拍摄了两部续集。许冠杰1982 年创作了《最佳拍档》系列。

如今耳熟能详的港片导演,一出手大多都是一系列的影片。而吴宇森的《英雄本色》系列、王晶的《赌神》、成龙的《A 计划》《警察故事》,则是将续集电影的创作理念发扬光大。90 年代,功夫片成为续集电影的主流,徐克的续集电影《黄飞鸿》风靡香港,到了21 世纪,警匪片代替功夫片,代表作《无间道》系列也进一步走向国际。

国产电影续集不好做

在商业大发展的前提之下,续集电影的批量生产,往往会带来这一类型电影的大爆发。拍摄电影续集固然有诸多的需求和优势,但是如果续集电影质量较差,过度消费前作营造的良好效应,也会反过来影响品牌价值,降低观众的期待值,最终失去系列电影的品牌号召力。

漫威的流水线式生产电影仍然是二十一世纪系列电影最好的代表。漫威影业总裁凯文·费奇严格地把控了旗下所有影片的品控,为所有的电影制定了大致情节以及风格,使得漫威电影中,即便有《银河护卫队》这种更具个人风格的作品,也成功在后续中实现了复制。

续集电影一拍就是多部,而不少影片在第一部爆红之后,演员的身价也随之水涨船高。由于薪资谈不拢,续作中也常有将人物突兀死亡,以便继续剧情的手法。好莱坞的投资方在设计系列电影时,更多地在第一部作品开始就和演员签续集的合约,可以锁定演员的片酬,使其在后续拍摄中无法加码,有效地控制预算成本,实现商业利润最大化。

而国产续集电影往往通过第一部“试水”,如果票房走势良好,才会进行第二部的创作,这就使得大多数原创剧本中,并没有给后续电影可发展的空间。续集电影和前作,在故事情节推进、人物命运发展、价值观念延伸上,缺少逻辑连接。不少作品甚至临时更换角色,更是极大地影响粉丝的黏合度和忠诚度,品牌效应没有建立起来。

另外,国产续集电影囿于类型的限制,同质化严重,是其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

开心麻花的话剧改编电影,就已经为系列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先例。开心麻花多年的舞台经验积累了不少优质话剧IP,但就在如此庞大的IP库之中,挑选哪些适合改编成电影的剧本,不断的演出和打磨修改时间限制,仍然拖累了开心麻花的生产线,一部电影的失利,就会影响后续电影的上映计划。

在好莱坞,奇幻、科幻、动画类型是续集电影的主流,这些类型中,画面特效的革新是一大卖点。《星球大战》《复仇者联盟》《变形金刚》《指环王》等作品,在延续故事的同时,还加入最新的特效技术变革。科技的每次革新,都带来全新的体验。

国产系列大片的先驱是博纳。在2014年-2018年期间,博纳影业出品发行了以《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为代表的“山、河、海”系列电影,开创了博纳式主旋律商业大片的成功模式。重类型、主旋律的商业大片,成为了博纳仅此一家的卖点。

但在目前而言,要承接高科技大场面为主的商业片升级套路,这一路线的可复制性,对于以中小成本为主的制片方,则并不算好。

虽然在电影工业化已经被讨论得极为频繁的2019年,在市场上真正打造出续集电影的IP,仍然以喜剧、动作、爱情片为主。甚至连近几年的悬疑热门题材,在打造出第一部爆款之后,也大多陷入了瓶颈。

由于题材较为狭窄,创作的空间较小,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电影新科技的加入也并不能彻底改善观影效果。这就使得对于续集电影的剧本创作,仍然落到了传统创作的旧话题之中,电影本身的故事、人物、情节、结构就成了最大的看点。

电影拍摄续集有其历史必然性,但是也要考虑实际的创作情况,如果只是为了完成既定商业预期,不顾电影作品的艺术美感和叙事本质,续集电影的道路只会越走越窄。要想改变,必须要把握观众的期待视野,在继承IP电影叙事优势的前提下,寻找叙事的新看点、新悬念、新矛盾,才不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FIN-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57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