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换个角度看《夺冠》,里面藏着郎平的委屈,和女排的“抱怨”

换个角度看《夺冠》,里面藏着郎平的委屈,和女排的“抱怨”

导语:看完这部电影,你能感受热血沸腾,也能学会思考人生。

有些电影,不流血不流泪一样十分动人,《夺冠》就是这样一部影片。

作为冷门的体育题材,《夺冠》上映首日票房3700万,远超《八佰》1300万的成绩。

问题来了,它凭啥?

(注:本文含剧透,介意慎读。)

一、开场三分钟并不吸引我

体育题材电影,国内拍的不多。

上个世纪,我国体育在世界上崭露头脚,出现过一些经典影片,如《女篮五号》《沙鸥》《冰上姐妹》,反映着早期运动员的拼搏和团结,有着浓浓时代特色。

在国际上,体育题材的电影也不多,口碑好一些的还要追溯到2009年的传记式影片《成事在人》,其中还涉及种族话题。

体育电影为什么不好拍?

第一,选演员难。竞技体育专业性很强,演员想在短时间内把动作状态模仿到惟妙惟肖,不可能,而模仿不到位,又演不出效果。

在《夺冠》拍摄过程中,白浪曾对妈妈郎平说:“明天拍你的招牌扣球,我怕学不好。”

郎平说:“你不用怕,那个动作你一辈子也学不会,轻松拍吧。”

第二,现实冲突。体育题材拍真实人物,涉及到错综复杂的人情世故,没有人愿意暴露自己负面形象,调和起来非常麻烦。

第三,拍摄局限在训练场和赛场,人物的身体疲惫和心理压力很难用镜头体现,容易让效果大打折扣。

《夺冠》开场就回到1981年,夺冠第一代运动员正在训练,彭昱畅饰演的青年陈忠和走进训练馆,主教练袁伟民向他一一介绍运动员情况。

当时的郎平还在因为负重不达标不能碰球。

这一幕展现了排球运动员日常的辛苦,可观众不能马上感同身受,只看到角色脸上全是情绪,似有些故作姿态,让人有点想逃走。

不过另外两个难点,对《夺冠》这部电影不成问题,因为这部影片的演员就是运动员本身,饰演青年郎平的是她的女儿白浪,也是一位排球运动员,同时是斯坦福大学高材生。

新一代女排队员由朱婷等人亲自出演,比赛真实,演技在线,不输专业演员。

二、渐入佳境

第一次感动是大家年三十晚上还在训练,凌晨才结束。

推开食堂的门,里面是温暖喜庆的氛围,教练请来了姑娘们的父母。每个女孩都哭了,观众也哭了,从这里开始,影片渐入佳境。

这部影片以1983年击败日本,2016年夺冠里约奥运会两场比赛为中心,纵观女排30余年发展历程。

影片最精彩的看点也是对这两场比赛的复现,特别是与日本的对战,承载着国人的回忆。

因为当年电视机并未普及,加之年代久远,很多观众是第一次看到这场比赛,精彩之处让人激动到想从椅子上跳起来。

只有真的看到了,才知道中国女排在那个困难年代,是如何用热血取得胜利,点燃民族自信心

如果说第一场比赛就是“拼”,第二场比赛的内涵就丰富起来了。

中国女排五连冠后,经历了漫长的消沉,其间还经历2008年奥运会被郎平率领的美国队击败事件,第二场比赛的酝酿就从八年前开始。

作为第一代夺冠人,中国女排是郎平心中挥之不去的牵挂,被认定为“残疾人”的她毅然回国,执教国家队。

而这时候的国家队,早已不是她记忆中的样子。郎平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革。

这部分影片的叙事很精彩,郎平与国家队领导层的对话,与她的实际行动穿插,让她的每一句话都能马上被观众理解,让理论不仅不枯燥,反而显得十分有节奏感和感染力。

两代排球人,被郎平像一根纽带一样连接到一起,而朱婷等运动员代表的新一代成员身上凸显出更多现实感和复杂性,她们能否与郎平这个从无比纯粹的年代摸爬滚打过来的排球人融合?

这一问题影片并未回避,也做出了很好的回答,新一代女排人身上多了更多“人性”的真实。

在交流过程中,郎平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打排球?”

没有人能回答,于是她让大家睡在训练场好好想。

其实在这里我也在反思,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到底是为什么,想明白过没有?如果能想明白这个问题,或许人生视野又会有所不同。

三、巩俐贡献神演技

这部电影没有绝对的主角,可巩俐还是成为了这部影片的亮点。

这与郎平本人的魅力密不可分,青年郎平负重不达标拼着“腰不要了”也要过关的顽强,赛场上“铁榔头”一般的狠劲儿。

中年郎平指导美国队仍心系中国女排的柔情,“脖子以下没有一块好骨头”仍然要回国,与低谷中的女排队伍“死磕”的决心,她在赛场上沉着的机智,她在赛场外的沉重与思索。

郎平身上有太多值得注目的闪光点,而这一切都被巩俐演绎地恰到好处,只靠眼神,她就能够演活郎平,穿着普通运动服,举手投足间气场八米。

这是我第一次认识郎平,当她对队员说:“太多的负担就由我们这一代人来背,你们享受排球就好。”

我觉得,她是中国排球历史上的一位真正的英雄。

四、女排精神在改变

在电影里,郎平问大家爱不爱排球的时候,没有人说爱,反而有一个姑娘大声说:“我不爱。”讲述自己对多年训练无果的“抱怨”后,她毅然离开了队伍。

那一刻郎平眼含泪水,她心里有多少委屈、失落,人们无从得知。

在大家都思考不出为什么要练排球时,陈忠和来到训练场,他指着墙上的砸痕说:“当年你们郎指导训练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但是心中有这个。”

“今天什么都有了,是不是心里这个东西找不到了?”

陈忠和一语惊醒梦中人,他说的“这个”就是女排精神。

练排球到底为了什么?为了自己、为了国家。

什么是女排精神?

第一次夺冠的时候,女排精神就是吃苦、拼命、坚持、死磕;

第二次夺冠的时候,女排精神“变味儿”了,变得更具人性光辉,以及革新的意义,也就是黄渤反复强调的,郎平可以给国家队带来“新”的东西。

郎平说:“以前总是太看重输赢了,那是因为内心不够强大,如今内心强大了,输赢不是最重要的。”

这句话道出了新时代女排的精髓,正是因为如此,朱婷敢在赛场上很拼狠打,也敢在赛场下说一句:“坚持吃苦是因为穷,当初如果有钱,就不练排球了。”

正如郎平所言,敢于面对现实,才是真正的强大,而我们国家已经迎来了这个时刻。

革新后的女排精神更代表着新时代的中国,代表着今天的中国人。

这部电影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体育题材影片,观影后你能感受到鼓舞,也会发现因为有这些人在,因为有这样的精神在,所以人间还值得。

笔者没有收广告费,良心推荐大家走进电影院,这是一部难得的适合全家老少一起去看的题材,没有《八佰》的残酷镜头、没有《信条》看不懂的困惑,有笑有泪,还有暖暖正能量。

最后,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心中所爱,并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梦想的光芒比太阳更明亮。

【本文@妙笔生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感谢阅读。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夺冠》上映第一波口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90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