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无极》十五年,我终于看懂了它:珍爱生命,远离赌博

《无极》十五年,我终于看懂了它:珍爱生命,远离赌博

"五年之内无人能看懂《无极》。"陈凯歌曾忿忿地说道。

原因无他。

只因《无极》在2005年上映后,虽然票房接连打破了7项当时的中国电影票房记录,但电影的口碑却惨遭滑铁卢。

甚至有网友专门做出了一期搞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隐射电影《无极》在故事叙述和叙事逻辑方面的不足。

当时的陈凯歌,对于网友们的批评,完全不能接受。

除了宣称起诉短片制作者以外,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说出了"五年之内无人能看懂《无极》"这句话。

这句话在当时确实让很多人重新开始审视《无极》这部电影。原因有三。

一是前几年还历历在目的星爷电影《大话西游》的口碑逆转;二是导演陈凯歌拍出过可以流传后世的经典之作《霸王别姬》;三是《无极》在制作上确实花了很大的心思。

电影最终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和陈凯歌想要构建一个宏大宇宙的野心,让人十分怀疑,是不是自己真的没有理解陈凯歌在电影中所表达的超时代的意识和艺术表现。

可如今,距离《无极》上映,已经过去了十五年。

这期间有多少人看懂了《无极》,或许没人清楚,也没人做过这样的统计。

但可以确定的是,到目前为止,《无极》的豆瓣评分依然只有5.4分。

而两部《大话西游》,口碑逆转之后,在豆瓣上都拿下了9.0+的成绩。

这是《无极》无论如何也追赶不上的评分,也是陈凯歌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或许是第五代导演的自信。

面对观众对于自己拍出来的电影的质疑,田壮壮也曾说过,拍的电影是"给下个世纪的观众看的",姜文大大咧咧回应过"十几年后您再看,就知道老姜没忽悠你"这样的话。

但倘若一部电影的价值,需要十几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去证明,那未免太过于漫长了。

尽管在此期间,有很多人都挖掘出来他们眼中《无极》的优点,试图去证明陈凯歌说的是对的,或者去证明,《无极》并不是烂片,只是大部分人无法理解而已。

可面对这些解读,买账的人并不多。

所以,笔者又重新看了一遍《无极》,看一看能否理解陈凯歌在电影中的表达。

最终,笔者震惊地发现,《无极》其实就是一场大型的豪赌:

庄家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秘人物满神,牌桌上下注的双方,一个是倾国倾城的大美人倾城、一个是战无不胜的大将军光明,北公爵无欢和奴隶昆仑、鬼狼,则是围观的场外玩家。

为什么说是豪赌呢?因为一般人的赌注是钱财,而这些人的赌注,却是一生。

一场馒头引发的血案:人物动机,缺乏足够的逻辑严谨性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作为电影中的大反派,北公爵无欢的作案动机,费尽心思、耗费数十年的时间布下的这盘棋,居然只是因为在小时候,倾城骗了他一个馒头。

因为这个馒头,无欢变得不再相信任何人,包括他自己;因为这个馒头,无欢失去了一个做好人的机会。

而这,仅仅只是倾城在赶往与满神下赌注的途中,提前练的手。

当被吊在半空中的倾城,答应得到馒头就做无欢奴隶的时候,她并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无欢信任的东西。

只能选择与无欢赌一把:"不信你就试试。"

而无欢呢?他赌了。

他将倾城放了下来,把馒头给了倾城。

可他赌输了,倾城不仅将他的馒头骗走了,还用他的头盔,在他头上狠狠锤了一下。

倾城只是赢了一个馒头,而无欢,却输了整个人生。

为了找回这个场子,他找了倾城十几年,并且不惜背上造反的名声调动几万大军包围王城、更是设计杀害大将军光明。

这是这部电影,缺乏故事逻辑性的最大证据,电影中的人物动机,缺乏足够的逻辑严谨性

这个赌局,原本的赌注,只是一个馒头,下注的双方,也只是两个尚且年幼的孩子,与其说是一场赌局,倒不如说是两个小孩之间的玩闹。

可陈凯歌却偏偏赋予了一个馒头,不应该有的厚重感。

后来,千里迢迢赶路的倾城,与从天而降的满神,在一片神秘的水面上,不期而遇。

两人话也不多,直接下注。

满神说:它(无极)可以给你天下最好吃的东西,最美的衣服,最强的男人的宠幸。天下的一切都是你的。但只有一个很小的条件,永远得不到别人真心的爱,就算得到了也会马上失去。你愿意吗?

倾城:我愿意!

这场赌上倾城一生的赌局,同样暴露了电影《无极》在叙事上的薄弱之处。

可以看出导演陈凯歌,是希望能够借助"满神"和"无极"这两个概念,来构建一个全新的玄幻世界、拍出一部魔幻巨作的。

不可否认的是,电影《无极》的镜头里,也确实充满了陈凯歌极致的想象力。

因为陈凯歌将他所有的精力和心血都耗费在了电影的视觉效果和奇幻世界的构建上面了。

陈凯歌忽略了一个世界的搭建,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经得起推敲的故事细节。

在这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里,倾城大概怎么也不会想到,血案发生的缘由,只是自己想吃一个馒头。

因为自己现在想吃馒头,所以她骗了无欢,从此便被无欢给盯上了。

因为自己还想以后也能吃到馒头,所以她被满神给盯上了。

号称无所不知的满神,全然没有考虑到,在赌局上下注的只是一个饱受饥饿摧残的、还不能自主思考、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小孩。

而且,满神的进场和"无极"概念的抛出,十分的突兀、十分的模糊。

整部电影中,介绍满神的,只有电影开头一段白色的字:满神,命运的使者,凌驾于一切之上。

介绍"无极"的更少,只有满神的一句话:无极里有每个人的生老病死,每个人的悲欢离合。

而作为西方魔幻巨作的典型代表《魔戒》,除了精美绝伦的画面以外,还有大量关于各种族历史、语言、生活习惯之间的细节描写。

《魔戒》任何一个族类、甚至任何一个人物,都能够挖掘出大量的故事素材,足以开发单独的系列作品。

这才是魔幻巨作最赖以生存的土壤。

一套盔甲推动的剧情:剧情推动力不足

如果说,电影《无极》中故事发生的缘由是一个馒头,那么故事的推进器,则是那套鲜花盔甲。

鲜花盔甲作为电影中的另一个重要赌注,承载了太多的悲欢离合。

这一次,在满神的赌局上,下注的是大将军光明。

满身打赌说,这次千里勤王,鲜花盔甲的主人将会亲手将王杀了。

大将军光明不相信,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将自己的鲜花盔甲,穿在了奴隶昆仑身上,让昆仑代替自己去王城勤王。

因为这样,鲜花盔甲的主人永远也不会杀了王,他依然是那个不败的大将军,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赌局里。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奴隶昆仑居然毫不犹豫,挥剑刺穿了王的身体。

光明并不认可满神关于鲜花盔甲的主人杀了王的说法,因为他才是鲜花盔甲的主人,而他并没有杀王,他没有输。

所以满神又跟他续赌了一把:

从今以后你就不是鲜花盔甲的主人。

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输,为了证明自己依然是鲜花盔甲的主人,光明并没有怪罪擅自杀王的奴隶昆仑,而是立马将昆仑身上的鲜花盔甲脱了下来,穿在了自己身上。

为了证明自己并不会变得一无所有,为了证明自己并不会留下伤心泪,他代替昆仑,与倾城谈起了感情,他坚信倾城会爱上自己,而自己,到时候不仅拥有鲜花盔甲,还拥有倾城。

而这,也是电影《无极》第二个缺点:剧情的推动力不足。

无论是鲜花盔甲的主人杀王,还是光明与倾城的恋情,亦或是光明与无欢之间的对决,几乎都是由于光明与满神的赌约引起的。

奴隶为什么要杀王,光明与倾城为何会羁绊如此之深,光明与无欢之间的恩怨,除了倾城还有什么?

陈凯歌都没有讲清楚。

甚至就连庄家满神,在电影的中后期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亦如她总是莫名其妙地出现。

所以陈凯歌虽然构建了一个玄幻的世界,却没有为这个世界,设定一个属于它的世界观,也没有为这个世界,设定一个合理的规则。

所有的剧情推动,全靠着满神莫名其妙的两次打赌。

这种情况下,造成的结果就是,当陈凯歌沉醉、感动于他编织的自以为宏大的故事里的时候,看电影的观众,却无法身临其境、无法代入自己的感情。

陈凯歌想要建立东方新魔幻的野心和勇气,在涣散的剧情冲击下,支离破碎。

一件袍子勾勒出的东方哲学

万万没有想到,《无极》所想要表达的东方哲学,会出现在两个奴隶之间。

可以说,奴隶昆仑和鬼狼,承载了陈凯歌在电影中所要升华的电影主题:为什么活着。

两个奴隶并没有在满神的赌桌上下注,他们分别在光明和无欢组织的野场中,完成了对自己一生的赌约。

首先是昆仑。在原来的主人死去以后,光明给了他一个选择。

在"跟着你,有肉吃"的坚定理念指导下,昆仑没有任何的犹豫,将自己的后半生,赌在了光明手里。

在电影里,昆仑完成了从爬到站立、从逃跑到奔跑的觉醒。

而鬼狼,在求生欲的驱使下,他选择穿上无欢送给他的黑袍,用自由换取了苟且的偷生。

最终,在遇见昆仑之后,他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

鬼狼穿上了这件黑袍子,他自以为并没有对不起任何人,他只是想要活下去。他觉得他用自己的自由,赌来了自己后半生的生命。

可是,在昆仑面前,他发现,对爱情、对自由的向往,远比生命来的更有意义。

陈凯歌的想法,是天马行空、才华横溢的,他想要借助于自己颇为自豪的文学功底,将传统的辩证东方哲学嫁接到瑰丽的西方魔幻之中。

但陈凯歌的执行,却跟不上他的想法,电影中,常常出现不可控制的混乱。

昆仑作为奴隶,却从一开始,就没有表现出作为奴隶该有的觉悟、也没有长期作为奴隶所该有的自卑和怯懦。

当他代替光明前去勤王之时,干脆利落地将剑插进王的身体,原因只是因为王要杀掉倾城。只是因为倾城太过漂亮,所以他爱上了倾城,他便将主人光明的命令抛之于一旁。

也许有人会说,昆仑是因为不知道王是谁,才将王误杀的。

可电影中,明确地交代过,昆仑将王杀死时,是清楚谁是王,谁是倾城的。

甚至在贪生怕死的鬼狼口中,能够听到这种极具智慧感的话:

"真正的速度你是看不见的,就像风起云涌、日落生息,就像你不知道树叶什么时候变黄,不知道婴儿什么时候长出第一颗牙,不知道你会什么时候爱上一个人。"

"你那不是跑,是逃。只有你心里有了渴望,你才能真正学会奔跑。"

而真正的奴隶是什么样子的?

要么是《被解救的姜戈》里的姜戈那样,面对奴隶主,有着来自骨子里的自卑、怯懦和谨小慎微。

要么是《权力的游戏》里的奴隶那样,对主人的话,绝无二心。

陈凯歌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他并没有将笔墨花在昆仑和鬼狼如何觉醒和救赎的过程当中,而是直接跳过这个过程,将两人觉醒和救赎之后的行为,放在了两人还是奴隶身份的时候。

这就使得,一个原本可以美满的故事,变成了一个略显荒诞甚至是荒谬的故事。

《无极》的画面是精美瑰丽的,陈凯歌也的确是花了挺多心思的。

但整部电影所呈现的效果,就像无欢最后说出的那句话:"你毁了我做一个好人的机会。"我相信,陈凯歌在设计这句台词时,是被自己所写出的故事感动了的。

可观众在听到这句话时,尤其在看到无欢拿出那个同款馒头时,满堂的笑声证明,感动的人,几乎没有。

尽管有人说,电影《无极》里,陈凯歌在这段让人伤感的爱情故事里,构建了一个奇幻玄妙、气势宏大的无极世界、表达了他所理解的深奥哲理。

但电影的结局——参与这场豪赌的所有人,除了倾城孤苦伶仃、伤心欲绝活了下来,其他人都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庄家满神却早已跑路、不知所踪——似乎在说明一个道理:

珍爱生命、远离赌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89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