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史蒂芬金的经典电影之《迷雾》:在群体社会中看不透的人性

史蒂芬金的经典电影之《迷雾》:在群体社会中看不透的人性


影片《迷雾》故事情节是改编自美国恐怖惊悚大师史蒂芬·金的热门小说,拍摄由《肖申克救赎》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

电影突破了传统惊悚片的套路, 通过其独特的情节设计揭露了宗教的演绎过程及宗教对人精神的控制,更是引发了观众在看完电影之后对于人性弱点的思考。

这部电影究竟想要向观众传递什么信息呢?

导演把这个问题留给了观众。

有的人认为这实在是一部深刻批判人性的好片,而另一些人又认为这是一部悲惨的英雄主义片,更有一些人说这部电影是批判宗教的。

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产生不同的答案。 而在笔者看来电影中表现出的人性和宗教对人的控制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影片的故事情节发生在缅因州的一个小镇上,一天,一片诡异的迷雾包围这个小镇,把所有镇民逼到一家超市避难,而雾中竟出现不知名的怪物开始杀人, 困在超市中的镇民想尽办法逃生。

由于事发突然,处于深处极度恐惧中的人们,在面对未知的外部环境以及来自于内部的蛊惑中渐渐不再冷静甚至丧失了理智,更是出现了自相残杀的场面。

人性的冷漠和可怕随着恐怖的升级不断膨胀。

但是电影的结局却出人意料甚至可以说是令人诧异。 主人公一行人冲破重重艰难险阻,却在最后关头饮弹自尽, 留下无尽遗憾和对人性的意味深长的考量。

可以说,整部电影展示了一个十分深刻的主题那就是人性。

【 深藏在迷雾中的人性 】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只有在适当的环境里才能生存下来。人只有认清当下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排除生活中的威胁才能得到生存的条件,这也是人类求生趋利避害的本能而驱使。

影片中,随着迷雾的逼近和恐怖的不断升级,人性的弱点在情节发展中可以说是展露无遗。

电影开场,镇上居民不多,都是平时朝夕相处的熟人,在这个熟悉的环境下,电力系统瘫痪了,一切通讯也都中断了,但是在这个时候,超市仍存在着一定的秩序,换句话说,这个时候人们依旧还受到道德约束,人还能称之为人。

可是,随后发生的变化却让之前的宁静被打破了。

超市传来的阵阵警报声让人们开始恐慌,渐渐失去了方寸, 然后紧接着流着鼻血的老头冲进超市并且不断的喊道:"雾里面有东西,它抓走了约翰·李!我听到了他的尖叫声!快关上门!"

在这时人们才慌忙关上了玻璃门。

我们可以看到,此时此刻,在这个超市外部的环境更是超出了这群人的可视范围之外,整个超市在很短的时间里被不知从何而来的重重迷雾团团包围了起来。

一个舍不得自己的汽车而冲出超市的人没有再回来,发出的惨叫更是让超市里面的人恐慌和迷茫。

超市里面的人们被迷雾挡住视线,他们虽然看不到外面所发生的一切,可是也阻挡不了恐惧在心里蔓延,超市之外的未知加剧了人们心中的恐惧,没有了安全感。

是什么触动了警报, 而又是什么引发了爆炸? 巨大的晃动让本来处境堪忧的人们更加的进退两难,原本熟悉的环境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超市中的人仿佛在顷刻间与社会隔绝,超市在此时就像是一座孤岛,孤立无援是当下的环境。

在这种环境之下,人们本应当在困境中互相照应,团结起来来对付共同的敌人。

但是在故事最开始的时候,可以看到,人性自私的一面就已经开始表现出来了。

一位母亲仍执意要回家照顾自己的两个孩子转而寻求众人帮助但是却无人伸出援手。 这位母亲请求了三位男士,除了主人公戴维是由于需要照顾幼子无法抽身以外,另外的两个壮汉都默默的低下了头。

笔者不由的感叹,在灾难和死亡面前,人终究还是自私的,但是这个自私又并非天性,而是身处的社会环境使然。

在灾难来临之前,大家都能相敬如宾,保持和平,而真正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候, 却又退缩了,但是这种退缩又不能称之为人性黑暗,因为在大多数正常生活中,人除了受法律约束以外,还受社会道德的制约,公交车上不让座并不触犯法律,可是在道德层面,给老弱病残让座是应该的,这就是社会道德在发挥作用。

那么,笔者又要问了,倘若一个社会没有了社会道德的约束,又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在某些方面,如果人一旦不受社会道德的约束,那将是一个没有温度的人间。人性的真实也会显现出来。

事实上,如果说人之初性本善,那也只是理想主义罢了。

弗洛伊德曾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概念。

在这个概念中,本我的精神境界中无羞恶观念, 其全部生活都受欲望支配,不受社会道德的制约,只为寻求自我欲望的满足。

影片中超市被迷雾包围,外界成了未知,超市也就变成了一个孤岛, 那么所谓的道德和法律约束在这里就失去了它们本该有效力,人们不再受道德的约束。

因此,这样看来,电影中壮汉的沉默不语背后的自私其实是听从了本我的召唤,纵使大家都知道这位母亲出去后可能遭遇不测,可是也没有人敢出去用车载她回家。

人性的弱点——自私在这一刻展现的淋漓尽致。

【 宗教的拯救——神化的人性 】

关于人性表现的另一方面,那就是宗教了。这也是一部不少人认为是以宗教主旨的电影,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解读人性,又能得到更深层次的含义。

一个自诩为神的传话者的神婆莫迪夫人, 在故事的一开始就预言所发生的一切是末日的审判。

她向上帝保证,如果能让她拯救这些人,哪怕是其中的一个也好,她都愿意将自己献给主,尽职尽责侍奉在主的左右。

但是如果不看故事后面小学教师与神婆的对话,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神婆是一个十分虔诚的信徒,一个内心善良的人。

"不要在这给我摆架子,不要嘲笑我,如果有天我有你这样的朋友我宁可把她像屎一样拉出来。 "谁也想象不到,如此粗鄙的话会从这样一位信奉宗教的人嘴里说出来。

在面对上帝的时候,她像羔羊一样温顺,可是在面对他人善意的关心的时候,却冷若冰霜,说出如此伤人的话。

看到这里, 我们不禁怀疑卡莫迪夫人所信奉的宗教宣扬的爱究竟是什么?这种爱在灾难面前似乎变成了冷漠,自私,并非她口中的宽容。

从她对旁人关心不友善的语言中,便可得知,她所宣扬的真善美只是她口中的过眼云烟,对她而言,信奉宗教只是她排解寂寞和孤独的一种方式,至于那些真善美,也不过是形式主义和口号罢了。

可以说,在迷雾中,在这场未知的灾难中,人们引以为傲的文明社会的规章制度和纯洁的信仰, 在人性之恶面前变得如此的苍白无力。人们处于对未知生物的恐惧,一下从文明的状态回到了蛮荒。就像是电影《一出好戏》中突如其来的灾难一样,瓦解了本来世界的规则,人们之前一直信奉的原则被破坏,在被孤立的世界里面,人性就开始显露出来了。

随着电影故事请见的向后发展,其实我们不难看出卡莫迪夫人所表现出来的是长久的精神压抑而爆发出的一种发泄和报复心理, 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视她为非正常的人,受到排挤和孤立,因此,可以说在现实世界长时间的被孤立被歧视造就了她扭曲的性格, 而刚好这场迷雾灾难的出现给了她一个彻底的释放自己的机会,她的所作所为,可以称得上是报复式的发泄和复仇。

在她错误的指引下,人们把无辜的军人当成了替罪羊,失去冷静和理智的人们将他残忍的杀死然后当做给神的祭品,这在我们看来是十分愚蠢和不可理喻的,仿佛社会道德原则全部崩塌了,但是这就是在灾难面前,人们面对未知的恐惧,为了生存下来,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事实上,当我们看人类的生存发展历史的时候,也不难看出,人只有在解决了生存问题以后,才会思考精神层面的认同。当一个人的生命和生存环境都受到了威胁,又怎么会思考所谓的真善美呢?这话表面上似乎不对,但现实却是是这么回事。

在基督教的教义中,不许杀人是十分明确的戒条。

可是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当那把锋利的尖刀刺进军官胸膛时候,那些坚信着会被上帝救赎的现代文明人似乎一瞬间变成了荒岛上的野蛮人,人类文明好像一下子拉回了野蛮时代。

影片中,当巨型昆虫和怪物袭来的时候,那些不相信所谓的救赎的人们,并没有积极的采取行动,团结起来进行自我救援,而是在更大的灾难和恐怖来临之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其实在灾难面前,恐惧是人的正常反应,懦弱和逃避也是人性中最原始的对策,因此,在面对游走于超市的怪物,真正需要战胜的,其实并不是怪物,而是人自身懦弱的天性。如果这些人足够团结勇敢,可能,结局又会改写。

可以看到,在恐惧面前,就连军官们也放弃了希望,选择了永远的逃避。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活中,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哪怕是在众人看来最勇敢和神圣的军人,也抵不过自己内心的懦弱。

如果他们不选择自杀,在笔者看来,他们很可能在最终获救。

因为电影的结局告诉我们,人们其实有生还的希望,军方的救援很快就到了,只要再坚持一阵子,就能摆脱这个困境。

但是,在当时,人性的脆弱和恐惧占据了上风,对于懦弱的人来说,活下去是痛苦也同样是煎熬,只有死亡和永远的逃避对他们来说才是真正的解脱。

【 乌合之众——永远不要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

美国南北战争前后,随着美国梦的追寻和幻灭,人们在奋斗和挣扎中还是失去了自我,因此这一时期的美国人开始觉得命运无常,是无法控制的。

这一思想在电影中也有着很明显的表现,那就是主人公戴维一开始积极采取自救,并且与自己的小团体相互合作以期望能开辟一条求生的道路。

但是这个电影之所以不落俗套并且使它区别于一般的恐怖片之处就在于故事结尾剧情的处理上,所有的观众可能在看了他们的努力和挣扎以后,都会认为他们最终可能会获得救援,但是解决却是观众对结局的彻底颠覆。

影片中,经过搏命的一击,他们开着车逃到了室外,但是车却坏在了路中央。

然而更让人深感绝望的是,前面出现了一个更加恐怖的像蜘蛛的东西在移动着, 虽然这个未知的生物并未发起攻击,但是他们知道,这迷雾中的怪物其实在向他们传达着一个小镇或许已经被成百上千的怪物包围了的致命信息。

这个信息告诉他们,无论逃到哪里,都难逃一死。 这个怪物的出现,给他们的打击,不是行动上的, 而是精神上的。

因此,他们觉得这是命运要致他们于死地,那么既然命运如此安排,那只好接受。 因此,戴维举起了枪,用仅存的四发子弹结束了四条鲜活的生命。

在这里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当他把手枪指向自己儿子的那一刹那会是多么的心痛和无奈。 这种在灾难面前无法冷静下来的情绪和错误的心理建设,最终击垮了这一行人。

为什么说保持自己冷静的思考这样的重要呢,因为除了在这个自杀的情节,前面的超市内的剧情,同样也证明了,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人们很容易丧失理智和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跟风随大流,形成乌合之众的悲剧。

电影中卡莫迪夫人打着宗教的幌子,把自己说成上帝的化身,并通过偶然的巧合证实了自己所谓的预言,从而受到了周围人的信任和膜拜,在这里她说的话已经能够左右周围人的行为和思想了。

有这样一个情节值得一提,当这个神婆在宣扬自己的思想的时候举起一位老人的手,说你今天是不是看到了上帝英俊的脸庞?

而那位老人也在神婆狂热的提示下,在周围那些"信徒"鼓励的眼神中,举起了手,然后就是一阵掌声。

其实,无论是卡莫迪夫人还是其他信徒,大家都知道这个老人什么都没看见,他们都只不过是在自己骗自己罢了。

有人说: 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

就像影片中,卡莫迪不断重复她的所谓的预言: 世界末日和上帝等言论。对人们进行了洗脑,人们最终也开始相信了她的话。

卡莫迪的预言不断被"证实",而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像病菌一样在群体中传染,恐惧和慌乱使得他们失去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对意见领袖唯命是从。在这场迷雾中,人们无法避免的受到情绪的影响,最终使个人失去了自我意识,成为了群体意识的奴隶和机器。

可以说,在当时那种一片混乱的环境中,恐惧和惊慌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周围,所有的人都已经失去了理智,无法冷静,无法独立思考,他们宁愿自己骗自己,使自己相信这是真的,用这些虚幻的东西鼓励自己,并且相信自己能够活下去。

于是,生而为人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道德规范,在这场迷雾中,渐渐消失了。

这样就让我们不由的思考,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有同样的事情在上演着着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笔者看来,全世界的邪教,就如同影片中神婆口中的上帝一样,控制了人们的思想,群体之间自欺欺人才导致生活之中永远存在着乌合之众。

可是,只要有群体的地方就会有领袖,有人认为,群体会本能的将自己置于领袖的地位之下。就像现在传播学中十分著名的意见领袖功能,在各行各业都会有其佼佼者成为意见领袖,他们收集着这个行业的最新消息或者是掌握着这个行业的某一些技能,被人们追捧。意见领袖一方面促进了信息的传递,便捷了那些不愿主动去搜集信息的人,但是,在笔者看来,这也同样会导致乌合之众的产生。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保证这个所谓的领袖在各方面都是优秀的,他在某一方面的权威可能会让下面的人误认为他的其他观点或者是说法都是正确的。可以看到,在现在的媒体社会,很多的意见领袖都有着自己的粉丝,当意见领袖犯错以后,这些粉丝往往是不肯相信的,他们不断的为自己的领袖开脱,试图去说服别人同意自己的价值观。

乌合之众就由此产生了。这些群体往往无法独立思考和判断,盲目信奉某一原则或者信条,导致自己无法全面的看待问题。

笔者常常在想,如果一个在某一方面比较权威的意见领袖在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不太正确或者是人格不太健全,那么是否会对社会产生潜在的威胁呢?社会上的事情和人形形色色,人性也十分的复杂,像卡莫迪夫人那样的人不在少数,我想,超市里面发生的情节,在这个巨大的人类社会上,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保持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才不会被别人左右自己的思想,也才不会在人生的路口因为不理智而错失宝贵的机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87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