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众星捧月般的《八佰》,如今口碑持续下滑,背后原因是什么?

众星捧月般的《八佰》,如今口碑持续下滑,背后原因是什么?

《八佰》这部万众期待的影片,真如大家所期待的那样吗?而作为同类型的战争片《集结号》,则被誉为国内战争片的巅峰之作,那《八佰》就真如你所期待的那样完美吗?他又能否超越《集结号》,成为国内战争片的巅峰之作呢?



首先这里要阐述第一个事实,之前有围绕在《八佰》周边大量关于孙元良的争议,在电影上映后便不攻自破,电影中压根就没有孙元良这个角色,在当下的舆论环境里,有太多没有看过电影就乱扣帽子的键盘侠存在。

第二个事实,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并不意味着百分百的复刻,拿《战狼2》来举例,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的“也门撤侨事件”。在现实中此次行动则是一枪未开,全程和平撤侨。既然都是真实事件改编也同样都是战争电影,我们是不是也不该双重标准。

第三个事实,电影中删掉了阮经天所饰演的“金丝镜”。而这段剧情直接通达了导演对于狂热民族主义的反思。

摆脱争议的漩涡,只讨论电影本身,谁都可以看出《八佰》的问题,比如后半段叙事节奏糟糕,配乐过满,结局仓促,部分角色的弧线丢失。



但这样一部多视点的全景式战争电影,它的初始难度就不低,肯定也要比《1917》《集结号》这样的电影要复杂。在这样的难度之下,电影中的几个核心角色的弧光依然很完整,说明导演具有非常高超的剧作技巧。这里借用编剧界通用的人物范式来理解,即坎贝尔的《千面英雄》,一个英雄的旅程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启程,启蒙与回归。其中启程又分为“出发”、“历险的召唤”、“拒绝召唤”、“超自然的辅助”、“跨越第一道门槛”、“鲸鱼之腹等试炼。电影中欧豪饰演的“端午”几乎严丝合缝的对应了这几个阶段,所以观众可以对这个角色产生强烈共情。而随着这个角色的悲壮牺牲,电影随之完成了三层表达,第一层是把叙事重心巧妙转换到了“小湖北”,第二层则是将端午之死的场景神圣化,形成一种虽死犹荣的精神能量,第三层则是彻底点燃了“小湖北”的爱国意识。



其次白马究竟象征了什么?在科斯塔加华斯的电影《大失踪》中就出现了类似的意象,即一种身处乱世的原始恐慌,也是小湖北心理外化的实体形象,在经历了身边战友一个接一个的死去,“小湖北”惨烈的觉醒了自己的家国意识。终于归顺了“八佰壮士”这个团体,直接表现为白马接受了谢团长的驯服并成为他的坐骑。



再然后就是“老算盘”这个角色,这个人物并没有塑造成传统战争片里强打鸡血,强行转变的俗套书生角色。并且此时已经完全忠诚于国家的端午,在抓到“老算盘”再次出逃时,却依然放走了他。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中国人不杀中国人,再残酷的战争,再强烈的意识形态,人道主义都应该是最基本的底线。苏州河两岸,无论是天堂和地狱,你我皆是中国人,共饮一江水,各司其职,放到今天也同样灵验。可惜的是,如果阮经天的段落没有删掉,或许更能区分出朴素的爱国主义与狂热的民族主义的区别。彼岸的四行仓库宛如一块荧幕,他既可以瞬时凝聚你我的家国意识,但也会引导出狂热的民族主义将个体裹挟。



不过影片也绝对不是完美的,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电影以一个老者的回忆展开,但电影却是一个多重视点电影,这里出现了叙事视角的问题。再者,电影从护旗段落开始节奏出现崩坏,景别,视点非常杂乱,不过这里我们要考虑到删改的因素。以及辛柏青所饰演的“信息贩子”到桥上只捡了信物而放弃了胶片,这里且不论两个都捡回来的困难有多大,作为一个媒体人难道不是应该把真实信息的传递放在第一位吗?况且里边还有那么多战友的照片。

前半段摄影机调度和剪辑节非常张弛有度,音效嵌入配乐也非常有巧思,但后半段尤其结尾升格镜头和煽情配乐泛滥,造成了观众共情能力的麻木。

或许这是《八佰》豆瓣分数不断下滑的原因之一,前不好后好的电影在口碑累积上更有优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85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