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娑婆诃》:多线程叙事,用宗教外壳讲述欲望下的善恶抉择

《娑婆诃》:多线程叙事,用宗教外壳讲述欲望下的善恶抉择

人有善恶之念,是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娑婆诃》通过宗教惊悚的故事框架,为我们带来在善恶之间的人性抉择命题。

《娑婆诃》是2019年上映的一部韩国惊悚电影,由导演张宰贤执导,李政宰、朴正民、刘智泰等演员领衔主演。

这部电影融合了宗教、探案、悬疑、惊悚等元素,设置了三条线叙事线索,在不显得杂乱无章的前提下,同时推进,最终在汇合的那一刻实现了主题的表达,吸引观众的同时带有一定的反思深度。

多线程叙事的分散和聚合

《娑婆诃》开始分为三条线索分散叙事——

一条线是恶鬼线,也是电影的开头。在农村的妹妹李今花开始自述从出生以来的怪事——成群的羊,漫天的乌鸦,两个孩子出世,其中一个孩子就是自己的姐姐,一出生身上就毛茸茸的,与丑八怪无异,甚至还在出世前,咬破了自己的腿,在出生后一周,妈妈去世,一个月后爸爸自缢身亡,而“恶鬼姐姐”却一直活了下来,形似怪物,被爷爷奶奶关在地窖里。

看到这里,也许你就会好奇,恶鬼姐姐究竟是什么来头?她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这时你的眼球已经被故事紧紧地抓住。这也是创作者的用意,用噱头最大的恶鬼引入,展现恶鬼的高深莫测,引导观众对神秘力量的不断猜测,更会加大观众的好奇心,形成紧张刺激感,让人们“猎奇”继续往下看。

第二条线则是宗教线,这也是最为丰富的一条线,以宗教色彩来增加故事神秘性,支撑整个故事的行进,突出电影的紧凑感。

李政宰饰演的朴牧师调查假宗教,调查到佛教新兴教派——鹿野园,该名源于释迦牟尼第一次教授佛法的地方。随即深入调查,发现她们供奉的是四大天王之一。在壁画传说中,故事中提到四天王,原本是存在于印度的恶鬼,在见到佛祖之后皈依佛门,之后成为抓鬼怪的神——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而现实中,四大天王确有其人,进而让《娑婆诃》故事中的角色开始入场。

第三条线是探案线,主要是交代四大天王所犯下的恶行。很多在1999年出生的少女因为不明原因而死,警方追查出其中一个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在逮捕的过程中,东方持国天王自缢而死,只剩下西方广目天王郑罗汉,正准备杀最后几个少女,其中一个便是李今花。

就在郑罗汉准备杀李京华时,朴牧师碰上了警察,进而了解到了杀人案。三条线不断靠拢,每个人都在追求真相,奔着共同的目标,开始汇合聚拢,最终让各自线的叙事逻辑具有合理性。

朴牧师找到了东方教教主金济石,金济石原本就是已经得道圆满的弥勒,却因为预言百年后有宿命天敌出现,在他曾经诞生的地方灭掉他的灯,于是,一念成魔,将四个少年犯培养成“四大天王”,开始有计划地杀掉符合预言条件的少女,保住性命得道成佛。

当郑罗汉准备杀害最后一个少女李今花时,误入地窖,李今花的恶鬼姐姐瞬时如佛一样盘坐,完成对惩治金济石的使命之后圆寂。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惊悚悬疑电影,导演还增加了一些迷惑性,让观众喜欢的“反转”戏码上演。

山羊是魔鬼撒旦的象征,乌鸦更是不吉利的象征,恶鬼生下来吃了妹妹的腿,在搬家之后,所有的牛死光,还放蛇咬了萨满,暗示这位生下来的恶鬼是恶魔,欲盖弥彰,混淆试听。而这部电影还有最为关键的迷惑是金济石的指向性,在这里不便透露,结尾很是让人惊叹。

多线程叙事中交叉的宗教隐喻

显而易见,《娑婆诃》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将“基督教”和“佛教”结合在一起,具有浓厚的宗教意味。从《娑婆诃》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娑婆诃”沿用了佛教名词,代表了六种含义:“成就、吉祥、增益、息灾、圆寂、无往”,而英文片名“The Sixth Finger”直译为“第六只手指”,有意指六种含义。

佛教喇嘛说,“娑婆世界里,所有东西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必灭。”等等佛教理论也是让电影剧情更有宗教故事性吸引力,也对电影善与恶的转变做了支撑。

字母来源于TSKS韩剧社

前文中所说的“四大天王”便是典型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案例。现实中的广目天王郑罗汉开始穷凶极恶,杀死很多少女,夜夜不能入睡,但是却被“恶鬼姐姐”所感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正如典故中的四大天王一样,由“魔”入“佛”,转念向善。

字幕来源于TSKS韩剧社

佛教所谓的“贪”、“嗔”、“痴”象征人的贪婪与害怕,而金济石修行成“佛”的过程中,却因为一句预言,害怕失去现有的一切,于是步向“魔”的道路,不择手段也要毁灭宿命天敌。

这世上分明存在着邪恶在威胁着善良,一些会员们的亲属由于交通事故或其他原因去世了,那么那些加害者们如果没有诞生在世的话,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这个世界中的光明和黑暗是相互关联的,也正因为有了黑暗,所以守护光明的人们才更为耀眼。

字母来源于TSKS韩剧社

《杂阿含经·卷十五·三六九》有一句:“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即是说社会的关联性。“若地上出现了一只蚯蚓,那么高处就会有猎食它而生的鹰“,在笔者看来,恶鬼姐姐就是因金济石的恶而生的对立面,当金济石犯下的罪行越来越多,而恶鬼姐姐就越向善,最终成为“在你们流血的时候,一同哭泣”的佛,因与金济石双生的关系,导致恶鬼姐姐只能与金济石同归于尽。

《娑婆诃》的高明之处在于对宗教理论的准确捕捉,借助大量的佛教符合,大篇幅的理论持续让观众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营造专业性的美感,进入电影所描述的特质文化,从基督教、宗教等内容反映着现实中的善恶之选。

面对欲望,善恶的人性抉择

抛开宗教所渲染的神秘色彩,其实整个故事还是用善念战胜恶行的故事。

“悲伤的眼睛,将扭断蛇的脖子。”郑罗汉由恶向善,面对母亲所唱的儿歌,净化心灵,最终将最大的“恶魔”金济石杀死。

字幕来源于TSKS韩剧社

李今花的恶鬼姐姐是正义的化身,只因皮囊丑陋,而被世人所误会。而金济石却有“弥勒”之相,眼神却散发恶的气息,在涉及到自己的利益面前,就会心生歹念。这样的故事情节也与我们的现实相照应,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分辨善恶,也判断不出谁是佛,谁是魔。

字母来源于TSKS韩剧社

“佛教没有恶人,恶在人的欲望,在人的心中”。

佛教认为欲望有三性,分为善、恶和无记三种,所谓无记,是指非善非恶的欲望,如渴了想喝水,困了想睡觉等等,暂且于人无害,于人无益,而善则是利己利人,而恶则是为了一己私欲而害人害己。

而人性中的善恶也没有绝对,也许如郑罗汉一瞬间的觉醒,由恶变善;也许金济石一瞬间的仇恨,让人由善变恶。《娑婆诃》的重点也是如此,面对欲望,人性在善恶之间的变化。整部电影用阴郁的风格,透过人物情感走向和巧妙的转变构思来营造最大的看点,一场游走于成“佛”成”魔“的的交替,在朴牧师的见证下,天王立地成佛,金济石选择成为魔,形成了电影最为耐人寻味的底蕴所在。

不好的欲望如同洪水猛兽,有句著名的话,“当你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着你”。即使是修行道高的弥勒都难以避免欲望的侵蚀,而你我都是普通人,又如何抵抗欲望和诱惑,不成为恶魔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73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