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疫情是国产电影的拐点也是契机!

疫情是国产电影的拐点也是契机!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大家平静的生活,影响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电影院成为了最早关门,却不知何时开门的地方。

疫情期间,无数中小影院接连停止营业,全国上百万从业者茫然失措,与电影相关的其他行业也受到了波及。

仔细算下来,我们已经有3个月没有去电影院了,你还记得在电影院看的最后一部影片吗?

现在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没有电影的日子,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人不禁联想,难道,国产电影是否真的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

电影院如果一直不恢复营业,电影行业就会持续失血,迟早都会达到一个临界点,最终,真的会导致电影行业无法自愈么?


从行业角度来看

不得不承认,目前国产电影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虽然无论是外界也好,还是业内人士也罢,大家都认为国产电影正在腾飞,可目前似乎真正腾飞的只是电影市场,而不是电影质量。

2009年,我国电影行业迎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票房和影片数量都创造出了新的数字。

电影《2012》以4.6亿票房夺得内地冠军,国产票房冠军是4.1亿的《建国大业》。

2010年,第一次达到10亿电影票房的是风靡全球的《阿凡达》,国产电影的票房冠军是6.7亿的《唐山大地震》。

到了2011年,国产电影仍旧没有迈入10亿大关,其中票房最高的《金陵十三钗》,最后也只拿下了6亿。直到2012年《泰囧》以12.6亿票房遥遥领先,国产电影市场才正式宣布起飞。

从此之后,超过10亿的国产电影从一部到两部,从两部到五部再到十部,单部电影票房也从10亿到20亿、30亿、40亿再到《战狼》的56亿。

全年总票房也从2010年首次突破的100亿,上升到了2019年的642亿,这些票房数据确实代表了观众对于国产电影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从票房上看,国产电影有了质的飞跃,也让大家对它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但是,如果只看到这些表面现象,未免有些盲人摸象、以偏概全了。

2010年,国产电影院线上映数大概有260多部,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月上映20多部新片。2019年,这个数字提升到了422部,平均每个月上映35部左右。

事实上,这422部国产电影的总票房为411亿,这样平均算下来,每部电影的票房还不到1亿。

你可能会问,这个平均值有意义吗?有些低质量的电影本就不该有票房。

没错,不好的电影,理应被市场所淘汰,可是,这些劣质电影数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电影两极分化严重,烂片拉低了国产影片的下线,这也是不利于产业发展的关键。

但是,真正的问题还是在于优劣电影的票房占比是否健康?

2010年国产电影票房101亿,国产电影上映110部,总票房57亿,前十国产电影总票房34亿占57%,剩下100部总票房25亿占43%。

比如,2019年国产电影总票房642亿,前十的电影总票房为251亿占比60%,其余的412部电影总票房160亿占比40%。

从2010年到2019年,国产电影票房的50%以上都由前10名包揽,或许这个比例是稳定的,但不能忽略的是,上映的国产电影数量已经从110部上升到了422部。

这些足够说明,无论每年电影上映的数量有多少,能够撑起票房或者说被大众所喜爱的电影,始终都保持在十部左右,所以说,优质电影出片率并没有上升。


从影片质量来看

说到电影质量,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优质的影片至少不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从目前国内的评分网站来看,豆瓣算是一个比较权威的平台。当然,这不能代表所有人的审美,豆瓣这几年也逐渐被水军入侵。

但豆瓣仍然是全国相对公正的电影评分网站,用它的数据作为参考,不能说100%的精准,可至少也有70%的准确率。

以豆瓣评分6分作为一部电影的及格线,6分以上的影片比较受观众的喜欢,而6分以下的影片则不太能被观众所接受。

2019年,上映的422部国产电影中,比较受欢迎的有45部,占总数的10.7%。有规律的一点是,从2010年到2019年,每年6分以上的院线电影,大概都在45部左右,上下偏差不会超过3部。

即使,上映电影的数量,从2010年的110部涨到了2019年的422部,可是,6分以上的电影比例却从40%下降到了10%。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观众的审美在不断进步,对于电影的要求也在提高,但是这也说明了国产电影的整体质量并没有提升。

2019年,《流浪地球》成功了,但接下来只有一部《上海堡垒》是科幻片。之前我们预测的“打开中国电影科幻元年”的状况根本没有发生,这是“偶然”,不是“必然”。

所以,2019年642亿的票房,更多是市场和政策调控的结果,而非一个健康成长的观影环境造就的。

事实上,在2016年的时候,就有很多业内人士分析,电影市场已经出现拐点,2015年,暑期档总票房91亿,2016年只有84亿,创下了近9年的增幅新低。

其实,2016年中国电影已经开始进入下行周期了,电影在大众眼中逐渐变成了高消费,因为有了更廉价的娱乐方式代替了电影,很多免费娱乐项目的出现,也加速取代了电影“廉价消费品”的地位。

光线影业的总裁王长田曾预测过,中国电影市场可能会达到1200亿左右,但是,万万没想到,600亿就已经是国产电影票房的极限了。

这些年我们不断扩张电影院和银幕数量,市场逐渐饱和,上座率保持在15%左右,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这些都是电影市场下行的信号,只不过总票房还在上升,在着眼未来的时候,忘记了当下的问题


从消费习惯来看

国产电影行业产能低、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回报低,电影市场没有形成良性循环,根本无法达到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

电影不能第一时间转换成重要生产力,也不能直接进入社会运作机制,更不能成为每一个大众的刚需,尤其是一些流量明星长期占据社会公共资源,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的抵触心理。

所以,只要娱乐圈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们就会看到这样的声音:“为什么大家都在关注明星?为什么不关注科学家?”近几年此类言论和呼声愈来愈高。

在大多数人眼中,电影只不过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娱乐方式而已。看电影这件事情,是一个既漫长又短暂的形成过程,说漫长,是因为电影真正成为普通大众的消费品,也不过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

不像德国经历了表现主义,美国经历了古典好莱坞,意大利经历了新写实主义,以及法国的新浪潮,我们初见电影,就已经是接近现代电影的模样了。

对电影的赏析上,中国观众更注重于“故事”的讲述,而非“影像”的传达。其实,在八九十年代,商业电影产业化的港片就养成了大多数国人的习惯,培养了至少几代人的审美。

而一直在专注学院派审美的国内电影人,虽然拍了不少艺术含量很高的电影,在国外也拿了不少奖,但却一直很难走进大众的内心。

从某意义上说,这和我们长久以来的娱乐模式密不可分的,中国人自古喜欢听书、听戏,尤其喜欢“演义”。

无论对创作者还是观看者来说,“叙事”是中国文化娱乐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即便到了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大多数中国观众还依然遵循着这个原则。

电影解说的存在,也导致了一些不好的现象,一些带有调侃性质的解说,适合做烂片的吐槽,却容易削减佳片的优质。

一方面,解说适合做剧情片,对于精心设计的镜头语言和氛围塑造的电影,无法精准的还原,其中带有浓厚的个人属性,对于需要思考的影片,容易把观看者的思考方向固定。

另一方面,很多人觉得,看几分钟的解说就足够了解一部电影了,这样既节省时间还节省金钱,于是自己不再去看电影,只要看了解说,就可以和他人交流了。

最终,观众只需要去电影院消费“大片”即可,也导致了电影票房的失衡。


从发展趋势来看

导演王晶曾在一次活动上,怒斥内地的“网络大电影”都在偷八九十年代的桥段,尤其是他的,但他却一分钱也没有收到过,虽然这话有些偏颇,但也确实阐述了一部分事实。

八九十年代的港片,大多数都属于中小规模制作的B级片,主要以新奇的设计和刺激的剧情吸引观众,叙事为主,制作层面确实比较简陋。

国内如今的网大也是如此,曾经港片的热门题材赌片、僵尸、喜剧、武侠等,光靠海报就吸引了不少点击量,填补了国内B级市场的空缺,也符合了观众看剧情不看影像的习惯。

据统计,2019年网络电影上线总数为789部,同比2018年下降了49%,单月全网的上线数量仅66部,即使整体数量有了很大幅度的缩减,但网络电影的整体质量和投资体量却在持续上升。

2018年,网络电影的有效播放量为253万,2019年的播放量则达到了598万,同比提升了58%,这些数据意味着单部影片的吸金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2019年,《鬼吹灯之巫峡棺山》拿下了网络电影票房冠军,票房分账为3470万。这一年虽然没有再出现像《灵魂摆渡.黄泉》《大蛇》那样的现象级作品,但分账破千万的影片却明显增多了。

截止到2019年底,全网共计有40多部网络大电影票房分账破千万。

虽然,2019年没能打破2018年创造的票房记录,但是大量粗制滥造、质量不合格的电影都被市场抛弃了,头部和腰部力量明显增多,网络电影的整体盈利有了很大提升。

2018年,只有14%的网络电影播放量高于500万,而2019年提升到了31%,这种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片方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了投资风险。

2019年,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7.59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6.39亿,本就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再加上持续增长的线上观影需求和付费意愿,为网络电影行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个数据虽然和院线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但是却无比的健康。

虽然,网络大电影的质量不可能达到院线水平,但是这并不妨碍网大的未来,因为只要有钱赚,资本就会介入,只要有固定消费群体,就会可持续发展下去。

另外,网大的受众群体和院线也不是对立的,网大只是细分了观众,使得受众群体更加细化和专业化,这有利于不同类型的电影发展。

有人预测,疫情结束后,中国电影会像当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后的好莱坞一样,快速崛起,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

可是,这些推测都忽略了一点,好莱坞在当时,是有召唤观众去电影院的能力的,简单来说,就是影片质量过硬,并且对市场的精准把握,足以满足观众的内心需求。

以目前国产电影的质量和对市场的把控,很大可能不会出现一样的状况。

如果把网大规模化、工业化、正规化,那么它将会变成新形态的电影工业,B级片将会成为主流,中国的电影行业可能也会迎来真正的崛起。


虽然,从目前来看,国产电影的发展不容乐观,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其实是一个拐点也是一个契机,而国产电影行业也确实需要更新换代了,希望这个转折点就在不久的将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72375.html